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歷史] 【碧血大明】作者:魔菊

第一百八十章、這是火槍
「哈哈……」凌羽道人仰天大笑道:「貧道以為是誰,原來是惡虎寨沙寨主。怎麼不在惡虎山設伏打劫了?反而跑到這裡泰山腳下撒野來了。」

沙天廣一收折扇道:「在下就是要在泰山撒個野,要讓全天下的人知道,泰山派全是禽獸不如的混蛋。」

凌羽道人怒聲道:「沙天廣請你自重。莫要口出不遜。小心貧道拎你的腦袋下來當凳坐!」

「哈哈……」沙天廣也是一陣大笑然後厲聲道:「笑話。你們做得,難道我就說不得。莫非你想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凌羽老道,我問你,就在前天,你可曾派人虜我寨中七名幼童,十四名花季少女?」

「絕無此事。」凌羽道人一口否認。

「在下衝虛子,且容我一言。」一旁的沖虛子插嘴道:「我泰山派向來光明磊落,又豈會做出如此下作之事。只有惡虎寨才會自甘墮落做出人神共憤之事。俗話說得好,賊喊賊,難分真假啊。程老爺子,莫要被人蒙弊了。」

反咬一口,入木三分。沙天廣頓時氣得頭冒清煙,一個箭步衝向前,就要與沖虛子拚個你死我活,卻被程青竹死死的拉住。程青竹不理沙天廣的反抗道:「這位道長,說得在理。可是口說無憑,不妨稍待一會,讓程某將證據呈上,事情自然水落石出。」

凌羽道人目中凶光一閃道:「好。此事便等上一等。若是查無此事,貧道只願程幫主不要再庇護沙天廣。貧道要讓人知道污蔑泰山派的下場。」

程青竹笑道:「那是自然。不過,若是沙天廣所言是真的。凌羽道長又當如何?」

凌羽道人哈哈一笑道:「貧道自問問心無愧,何來是真?當真是無稽。」

「莫要迴避問題。請正面回應。」程青竹似乎失去了耐性。話音一落。原來平靜無波地氣勢如同大海捲起風浪。一波又一波地向著凌羽道人湧去。似乎一個不滿凌羽道人地回答便如虎撲上去撕咬。

凌羽道人有點猝不及防。竟然給逼退一步。心中暗驚道。此老好精純好深厚地功夫。只怕比我高上半籌。當下連抵抗程青竹地氣勢邊道:「不要以為用功夫來欺壓於貧道。岔道還是那句話。泰山派從來沒有做過那事。」

程青竹肅容一字一句道:「那我告訴你。若是確有此事。我程青竹必滅你泰山派!」話語擲地有聲。聽得泰山派一眾人等暗暗驚心。

程青竹轉而向北邊一喊:「有請李軍師與袁公子。」

在眾人地眼光之中。李巖與袁承志聯袂而來。後面跟著十多位身形憔悴地女子。有些年紀較大地女子手中還牽著幾個七、八歲孩童。

當這些女子與孩童出現後。泰山派眾人頓時騷動起來。這、這怎麼可能?!這些人明明是關在泰山一處隱秘地山洞之中。怎麼會出現在這裡?凌羽道人地兩條白眉也豎了起來。臉色漸漸冷。

從頭到尾,有心人一直在監察著泰山派。雙手悄悄向後一背,暗中打了一個手勢。

這些女子與孩童隔遠就看到沙天廣,頓時哄的一聲向沙天廣撲了過去,人還沒到就已經開始大聲哭了起來。

沙天廣也是虎目含淚,左手抱著三個孩童,右手替一名孩童擦眼淚輕聲的道:「別哭,別哭。有沙伯伯,那些壞人再不會搶走你們。阿玉,阿容,你們最大,要堅強一點,領著弟弟妹妹前去休息。沙伯伯要教訓那些狼心狗肺的壞人。」

好不容易,這一堆孩子才止住哭聲,安靜的退到一邊。

看到此情此景,再傻的人也知道這些孩童就是從泰山派手中救回來的。君子劍高岳一按劍簧,厲聲道:「我呸!什麼名門正派,簡直禽獸不如!程老父子,待會動手,算我高某一份!」

百多名江湖俠客也是手按兵器高聲道:「算我一個。」

程青竹拱手道:「江湖中人路見不平,當拔刀相助。對付禽獸,當然需要諸位的幫手。」轉而向凌羽道人厲聲道:「凌羽道長,不知你還有什麼話要說?」

凌羽道人嘿嘿一笑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惡虎寨作惡多端、殺人越貨,死有餘辜。貧道也只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又有何不可?」

鐵羅漢怒罵道:「他***。見過無恥的沒見過像你這般無恥的賊道。程老爺子何必跟他多言,上去揍他丫的。」

程青竹正欲說話,卻聽沙天廣仰天長笑:「哈哈哈哈…敢問山東道上的綠林好漢,我惡虎寨何曾做過殺人越貨之事?我惡虎寨所殺是否該殺之人?惡虎寨上的數千婦孺皆是山東境界無家可歸之人,所有寨眾皆是能下地種田之人。之所以起惡虎寨之名,為的就是防止別人前來騷擾。想不到,竟然給你這個無恥老道說成是無惡不作。我老沙詛咒你永不超生。」

凌羽道人臉色鐵青,攏在袖中的雙手緊緊的捏著兩把松裡針,沉聲道:「公道自在人心。你等恃眾凌寡,我等無話可說。」

李巖朗聲道:「這將道長請了,在下李巖。若是道長伏罪,泰山派還可保得一絲血脈。若是堅持頑抗,泰山派便絕於你手。」

「你算什麼東東!」凌羽道人一聲怒喝道:「泰山派還輪不到你們在此吱歪。「說著雙手連揮,兩把鋒利無比帶著湛藍色的松裡針,向前激射。針如松針大小,兩把

上百枝,打擊範圍極廣,不但將程青竹、李巖等人納且也將後面的江湖俠客照顧到。

眾人想不到凌羽道人如此無恥,竟然暗中偷襲,看暗器的顏色,分明是淬有巨毒。當下紛紛揮舞兵器阻擋松裡針。

程青竹與袁承志在凌羽道人道袍一展之時便覺不妥,見得有毒的松裡針射出,皆是怒哼一聲,飛身擋在眾人面前。

只見程青竹手中青竹杖揮舞起來,形成一道密不透風的綠圈將激身過來的松裡針紛紛打落在地,有的甚至反射回去,令想衝上來的泰山派眾人一陣雞飛狗走。

袁承志更是右手揮劍如電,金蛇劍所及之處,松裡針紛紛跌落在地,左手卻是猛的連揮三掌,混元功力以破玉掌噴湧而出,將那裡松裡針反擊回去,泰山派頓時有數人中針倒地,還沒得及吞服解藥,只是呻吟幾聲便絕氣當場,可見針上之毒極為厲害。

雖然有著程青竹與袁承志擋住絕大部分的松裡針,可是仍有不少松裡針打中不少江湖俠客。凌羽道人乃是絕頂高手,即便那些俠客用兵器去擋,卻是跟不上松裡針的速度。中針的江湖俠客,也與泰山派之徒一樣,只是呻吟幾聲便絕氣而亡。

袁承志大怒,想不到,看上去仙風道骨的凌羽道人竟然如此歹毒與無恥,當下一個飛撲,人在空中手中金蛇劍已經夾著一個勁風向凌羽道人刺去。全力施展之下,金蛇劍如同一溜天外飛星,閃電般向著凌羽道人左肩刺去。

勁風如刀,刮臉生疼。凌羽道人原本還以為只有程青竹一個絕頂高手,想不到一位普普通通的黑個子竟然也是絕頂高手,而且達到了返樸歸真之境,心中大駭,七星松紋古劍猛然出鞘,寒光一閃,迎向金蛇劍。

鏗,兩劍相交,火花四濺。凌羽道人只覺虎口一陣麻,一股巨力湧來,身體不由自主的蹬蹬蹬連退三步,驚駭問道:「你是何人?」

反觀袁承志,卻是如腳下生根般分毫不動,冷笑一聲道:「在下華山派袁承志。」

凌羽道人暗中運氣調息道:「貧道與神劍仙猿穆人清也算是知交……」

「呸!」袁承志大聲打斷道:「我師父神仙般人物豈會與爾等卑鄙小人相交。無恥老道,再接我一劍。」金蛇劍劍訣一領,一式劍指華山向凌羽道人刺去。

霎時,兩人翻翻滾滾的鬥在一起。只是凌羽道人守多攻少,明顯是落於下風。

另外一邊,泰山派派眾也與程青竹、鐵羅漢等人戰在一起,喊殺聲一片。結果卻是泰山派派眾佔了上風。

原來,早在先前,凌羽道人暗中打手勢讓泰山派眾人結**劍陣對付敵人,而且泰山派派眾人數也有近百之數,功夫最低也是二流境界。一流中階境界的足有十人之多。程青竹一下子給六個一流境界泰山派派眾纏住,為的正是凌羽道人的大弟子沖虛子。劍光霍霍,杖影重重,一時間鬥得難分難解,短時間內不會分出勝負。

鐵羅漢、胡桂南和沙天廣分別迎戰一名泰山派一流高手,亦是不分上下。

那些江湖俠客若是單對單也是穩落下風,如今又如何是泰山派劍陣的對手,紛紛中劍倒地。

李巖捏嘴使勁一吹,一聲長哨,聲振原野,然後大聲道:「各位十數人背靠背以抗劍陣。」眾人正是毫無頭緒之時聽得有人指導,紛紛依言而行。背靠背,揮舞兵器與泰山派眾人周旋,雖然還是落於下風,但是並非剛才一邊倒的情景。

兩名泰山派弟子,從劍陣中脫離出來,揮劍向李巖劈去。擒賊先擒王,殺人先殺頭領。泰山派眾人也非笨人。

李巖也僅是二流境界,如何是心狠手辣的泰山派弟子之敵,很快就落於下風,左支右絀,險象環生。

其中一名泰山弟子長劍使得一個粘子訣,將李巖的長劍粘住,另外一位泰山弟子趁勢一劍向李巖腹中刺去。李巖連棄劍而跑,卻不料,那泰山派弟子得勢不饒人,長劍一振,飛刺李巖背心。

就在李巖快要中劍之時,砰砰的兩聲,那泰山派弟子身子如受重擊,頓時死狗般倒地,腹部胸部突現兩個大洞,洞中鮮血汨汨而流,已經死去。

李巖臉色慘白的道:「弟妹,你若是遲來一步。為兄就去見閻羅王了。」

一把清脆如銀鈴的聲音道:「咯咯,大哥,你可是欠我一個恩情哦。」說話的正是溫青青。

兩百多名身穿綿衣魚服腰挎繡春刀的人手托燒火棍的東西對著泰山派浙眾圍了上來。黑洞洞的槍口,使得泰山派眾人不敢亂動。如果是一枝火槍,甚至是三四槍火槍,一流境界的高手或許也避讓開來,可是兩百多把火槍,就算是絕頂高手也會被打成篩子。

剛才兩聲巨響,已經讓眾人停下手來,各自退回陣型當中。

凌羽道人看著地上死亡的弟子,又聞得空氣中濃重的硫磺味,不禁驚叫道:「這是火槍!」

溫青青俏臉現光道:「沒錯,正是火槍。若是識相,乖乖自縛雙手。不然,叫你吃上一顆鉛彈。」
第一百八十一章、倭國提親
就在凌羽道人屈服於二百多枝黑洞洞的火槍之時,遠在萬里之外的南京也是火藥味極濃。

朝英殿中,殿中大臣一片肅容,龍椅之上的崇禎也是臉色陰沉如水。

事情的起因竟然是倭國即將派出使前來南京向大明提親,要長平公主下嫁倭國的小村幕府的太子小村下九。

消息是由福建的五虎游擊將軍鄭芝龍快船傳來的。原本此事無須要朝議決定的,身為現代靈魂的崇禎又如何接受小日本的前身倭國的要求。

只是不知倭國放出消息,還是鄭芝龍保密措施出了問題,竟然弄得滿朝百官皆知。而且還有一條崇禎不知道的消息,倭國的聘禮是出兵攻打滿清,否則,倭國將與滿清聯盟,與大明為敵。

真是內憂未平,外患又起。

崇禎又是憤怒又是惋惜。

倭寇一向陰險狡詐而且野心極大,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趁火打劫更是他們稟性。此時前來提親並誘之以利、示之以威脅的和親,實在是極符合他們的嘴臉。可崇禎最憤怒的是朝中大臣,除了極少數幾個堅持反對與倭寇和親之外,竟然有極大一部分贊成。尤其是禮部尚書錢學謚和升為員外朗的阮大,大說與倭國和親的好處,說什麼既可以打擊滿清又可以加快平定內患;又大講若是倭國與滿清合在一起,必定給朝廷帶來極大的破壞,會讓剛剛穩定下來的局面動盪起來。

崇禎知道時間的緊迫性,可是把自己親生女兒嫁到異鄉才換來一絲芶延殘喘,實在是一個國家一個父親的恥辱。無論如何,也不能妥協。就算是與倭寇和親,倭寇這種你怕他他便騎到你頭上的小鬼子,看到你怕了他,他更會獅子大開口,更是不知要提出什麼難堪的要求。

大國無外交。外交講求的是實力。只要將他打怕了,他才會像一條狗一樣低下頭來舔你的鞋。

所以。當阮大剛剛講完與倭寇和親地好處與壞處時。崇禎大聲呵斥道:「阮大。你認為朕會害怕小小地倭寇嗎?難道朕非得要送女兒到虎口才能換得大明地安穩麼?你是不是收取倭寇地賄賂才如此替其說話?說。你到底有何居心?」說到最後。竟然大手一拍龍椅。

鐵製鍍金地龍椅竟然出砰地一聲巨響。嚇得眾大臣心中一驚。

阮大更是嚇得魂飛魄散。渾身冷汗直冒。立即跪下道:「臣絕無二心。只是顧慮到朝廷處境。只想替皇上分憂。請皇上明察!」

「替朕分憂?」崇禎冷哼一聲道。「如果只是向外族妥協。犧牲一名弱女子以換取一時芶延殘喘。那就免開尊口。」說完。虎目神光一閃。造化神功立即閃現。靠得近些地大臣頓時感到一陣威壓。

崇禎大聲問道:「馬士英。那些投敵賣國地漢奸可曾統計出來?」

眾大臣心中又是一凜。皇上此時提出漢奸又是何意?

馬士英出列道:「回皇上,漢奸名單已經統計出來,共有一百一十六名。其中有七十三名是五品以上大員。」

崇禎冷笑一聲道:「孟子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想不到我堂堂大明朝,竟然有如此識時務的俊傑。卻是不知這些俊傑算不算得上大丈夫?阮大,你來替朕解解惑?」

阮大那有不知崇禎之意,誰若是再提和親之事,必是列入漢奸之列。當下跪頭道:「臣私下認為,這些投敵賣國之人僅漢奸而已。」

「哈哈………」崇禎大笑數聲道,「既然如此,馬士英,你還不盡快命人刻漢奸之名於碑上,置碑於各處官道之口。」

「臣遵命!」馬士英苦笑一聲,此碑一出,不知引起多少風波。皇上此輪似乎有點操之過及了。

崇禎朗聲吟誦道:「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朕希望諸卿能好好思量如何收復江山,還大明一個朗朗乾坤,使天下百姓安居樂業。而不是一味的妥協。絕對的力量才能保得國安民安。數十年前,戚繼光戚將軍能將倭寇殺得聞風喪膽,難道今日我大明朝怕了小小的倭寇,難道就找不到一個可以滅倭寇之人麼?」

百官只覺得臉上一陣燙,許久不曾有過的熱血開始從心底裡湧了起來。是啊,大明面對外族就是過於軟弱,一味的妥協才讓滿清壯大,壯大到足以滅國的地步。如今小小的倭寇也要前來欺凌,叔不可忍嬸不可忍。

於是有數名大官出列高聲道:「皇上英明。臣願為前驅,當掃平倭寇。」

崇禎臉色同陰轉晴道:「好。甚好。倭寇雖然不懼,也不可輕敵。此事須從長計議。王承恩,你飛鴿傳書,命史尚書回來,山東有左良玉座鎮便可。」後恭聲應是。

崔慕白向前一步道:「皇上,倭寇的使將於十月之後從

境。不知是否要接見?」

阮大剛才踢到鐵板上,覺得此時可以挽回在皇上的表現當即道:「皇上已經決定拒絕與倭寇和親,當然是不接見。」

崇禎卻是沉吟了一下才道:「讓他們來吧。朕要看他們耍些什麼花樣?」眾人又是一陣錯愕,既然不與倭寇和親,怎麼又要接見倭寇使。只聽崇禎又道,「一來可以拖延倭寇與滿清合作的時間,方便我等做好準備,二來可以趁起機會好好的羞辱一番他們。哼,朕要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功夫!」

退朝之後,崇禎脫下皇袍穿上便衣往內宮而去。路上,崇禎問道:「對了,王承恩,李巖與袁承志可曾有消息傳回來?」

王承恩陰聲細氣道:「回皇上,暫時還沒有。不過,請皇上放心,有袁承志與程老爺子兩位絕頂高手在必定不會出什麼差錯,何況李巖是帶著工部最新批量生產而出的五百燧火槍,他身具密旨可以隨時調動山東各地的的錦衣衛,泰山派人再多高手再強也鬥不過他們。困龍令必定拿回。再不濟,李巖可向左良玉等人求救,大軍一揮,多少門派也得灰飛煙滅。」

崇禎邊行邊走道:「朕非擔心此事,朕是憂慮下月如何羞辱倭寇使?當今天下,功夫出眾的青年才俊只得袁承志。若要在功夫之上羞辱於倭寇,非他不可。」

王承恩回道:「那些會葵花神功的老怪物不可以下場麼?」

「不行。」崇禎搖搖頭道,「以老欺小。倭寇必定不服,也讓他們多了借口與滿清聯手。此事還有一月之久,你替朕多多留意崔尚書的招賢館,看有沒有功夫達到絕頂的青年俊傑。若是沒有,一流境界的也可。」

說話間,崇禎已經步入殿中,周妤皇后與阿九皆圍桌而坐,臉色愁雲密佈。

周妤與阿九見得崇禎進來,連忙站起施禮。

崇禎笑道:「皇后不必多禮。媺兒,你也來坐下。」

周妤小心的問道:「皇上,臣妾有一事相求,請皇上務必應承。」聽得此話,阿九坐下的身子微微一震。

崇禎一把拉過周妤的白晰而纖細的手道:「皇后是否要求朕莫要將媺兒嫁到倭國?」

周妤眼波流轉柔聲道:「不知皇上意下如何?」阿九那雙美目也是透出熱切的期盼。

當聽得倭寇的使前來提親並且還許以利誘與脅迫,阿九的心頓時於平靜處起波瀾,那些粗魯而矮小的鬼子竟然賴蛤蟆想吃天鵝肉,先是憤怒又是害怕。害怕父皇又是為了天下萬民而犧牲自己,雖然這無可厚非,雖然這是身為皇家之女應做的本份,可是阿九不願。

那個皮膚黝黑的廣東蠻子已經深深植根於她心際。即使他心中早有所屬。

於是,周妤很是理解的明白女兒的難處,當即答應相求與崇禎。在周認為,現在的崇禎已經是個獨立自主極有主見,愛民如子的帝君,必定不會將女兒嫁到倭寇。可也明白大明朝所處的環境,外憂內患,崇禎是否應承也是未知之數。

崇禎將周妤與阿九那期盼的表情盡收眼底道:「皇后,你看朕是那種向邪惡勢力低頭之人麼?」

周妤雙手緊握崇禎雙手大喜道:「這麼說來,皇上是不同意將媺兒嫁到倭寇?」

崇禎朗聲道:「當然,朕豈會將心愛的女兒嫁與倭寇!他們連替媺兒挽鞋的資格也不配。想娶朕之女兒,簡直是妄想。」

聽得此言,周妤與阿九齊聲歡呼起來,臉上愁雲頓時不見,重現俏麗之色。

阿九嬌笑道:「多謝父皇。兒臣就知道父皇疼愛兒臣。」

崇禎卻是促狹道:「不過,媺兒的年紀也不少了。也是時候找個婆家了。媺兒啊,可有心儀之人。說出來,讓朕與皇后把把關。」

阿九的笑容頓時僵了起來,喃喃道:「父皇,這、這………媺兒不想嫁。願一輩子服侍父皇與母后。」

周妤手指一點阿九那晶瑩如玉的額頭道:「你個傻丫頭,那有不嫁之理。快與母后說說,可有心儀之人。你時常闖蕩江湖,肯定認識不少世家子弟。可有喜歡的?別害羞,母后是過來人,肯定替你好好挑選。若是沒有,讓母后替你選個如意郎君。」

阿九臉上嬌紅害羞道:「母后,兒臣都說不嫁羅。」

崇禎開懷笑道:「皇后,你就摻和了。阿九的幸福由她自己做主吧,只要不是大奸大惡之人,朕是贊成的。」

周妤卻是一臉正經的道:「那怎麼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身為皇家女兒,終生大事又豈可兒戲。不行,明兒,我得與那些郜命夫人商量一下。」

此話一出,崇禎與阿九面面相覷,想不到自己的一句戲言,竟然引動周的大動干戈。
第一百八十二章、新神機營
好不容易。崇禎才說服周。不要摻和阿九的婚事當中來。一陣口舌下來。竟然比打坐練功還要累。幸好。阿九自動自覺的表明。盡量在這十八歲前帶她自己挑的如意郎君見家長。否則。周真的找上那些命夫人了。

周看的崇禎吃鱉的樣子吃吃笑道:「好啦。皇上。兒的婚事。我就由著她了。若是在十八歲還沒有頭緒。就莫怪母后親自出馬啦。」

阿九臉上紅暈暈。拉著周的手嬌道:「母后這麼狠心。只想一心將兒臣趕出去。」

周拍拍阿九的手道:「你現在才十七。還有一年的時間讓你瘋玩了。要不是你父皇替你求情。母后可想讓你出去亂瘋。

免壞了皇家名聲。」

此時。王承恩在門外道:「皇上。時間到了。工部尚書宋應星已經派人來催了。」

崇禎一拍額頭道:「喲。光顧著與你們說話。竟然忘記此事了。皇后。你們聊吧。朕要軍武器局和練兵場逛一圈。」

周嬌聲道:「啊。怎麼不早說。臣妾還約了崔家老夫人呢。聽說她老人家有事與你商量。」

崇禎奇怪的問道:「崔家老夫人?她找朕有什麼事?」

「臣妾也不太清楚。猜想是入宮謝皇上上次大壽之事吧。」周也不敢肯定。

崇禎起身道:「皇后。朕可於晚膳前回來。你便留老夫人吃個飯吧。也一起問一下是什麼事情。」說完。舉步向外走去。

阿九連忙道:「父皇。兒臣也去。」說著便一溜煙的跑了出去。竟然連招呼也不向周。顯然是怕了周再糾纏自己的婚姻大事之上。

阿九跟著崇禎上了馬車。直奔軍器局。

馬車之上。崇禎問道:「兒。有了百草丹的幫助。你的境界到了何種的步?」早在一月前。崇禎便將兩粒百草丹交與阿九。希望能助其有所突破。

與崇禎相交日久阿九對崇禎的拘束感日漸弱。歡喜道:「父皇。你的那些丹藥可真管用。光是吃了一兒臣已經達到一流初階境界。可是第二粒的效果卻是差。僅是鞏固境界。」

崇禎溺愛的看著她:「小丫頭。這丹藥當然好啦。這可是美少林寺大還丹的丹藥。其中五百年上的人參。一百年烏就已經天價了以百草門的實力。再加上朕的持。一年也就三十顆不到的產量。不過。此丹藥只能服用三次。對體的作用在第一最為明顯。然後就依次遞減了。畢竟這是逆天級的藥物。」頓了一頓又道:「藥物可以幫你提升功力。但是不能因此而憊懶。學如逆水之舟不進則退。兒。你千萬不能鬆懈啊!」

說話間。馬車已經了下來。王承恩的聲音傳了過來:「啟稟皇上已經到了軍器局」

宋應星與方以智早已恭身以待。見崇禎下的馬車。連忙拱手道:「臣見過皇上。見過公主。」

崇禎揮手道:「不用多禮。」

宋應星與方以智謝禮之後便在前面引跟而走。

阿九看宋應星與以智臉上的色。不由十分好奇。跟在後面走進一個大廳。廳中堆放著一排整整齊齊的木箱。箱子上木頭簇新。還散出樹木的清香。然是剛剛才做成不久。

「皇上這些便近半月出產的火器共二萬八千支。完全合格。」領路的宋應星指著箱子道。

方以智向一名士兵用眼色示意了一下:「把箱子打開。」

那名士兵上前。掀箱蓋。上面露出五支用油紙包著的火槍並排躺在一起。從箱子的厚度來看。大約有四排。一箱就有二十枝。

崇禎微笑道:「不。半個月就能有如此產量。在不錯。」

宋應星向前道:「這還是多虧皇上的流水線生產與部件標準化。要不然。工部就算是招上一萬人也不能有如此巨大的產能。另外。臣已經將這兩種方法用到他器械生產中相信也會有同樣的效率升。」

崇禎頷道:「那應當。江南戴家的工匠在軍器局適應嗎?」

宋應星道:「戴家工匠技節精比軍器局的傢伙也不差。」

「嗯。」崇禎沉吟一下道:「將工部還在專研火炮等大物事。宋卿你須多多招收學徒入軍器局。每師傅若是成功帶出十名學徒。獎白銀十兩。越多越獎。這些學徒不須終身呆在軍器局。只須服務朝廷十年。便可選擇繼續留在軍器局或自由離開。」崇禎更想舉辦軍工學校。專門教導軍事人與專業製器才。卻是時機能。只能等到重掌大明再說。此時。也只能以師帶徒了。

宋應星皺眉道:「皇上此法不可。若是這般。軍

製器之法豈不是要流落民間?」

方以智卻是拱手道:「宋大人。以屬下來看。只怕未必。現在實行部件標準化。每個部件的工藝不同。拿火槍為例。它有二十多個部件製成。一個人不可能全部掌握所有部件的製法;而且還要實承流水線作業組裝。一個人不能再像以前一般獨自生產火槍。」

崇禎哈哈一笑道:「方以智所說有理。此後有著流水線作業與部件標準化。再無一人可以獨生產火槍。若是宋卿還不放心。便再與他們簽定保密契約。讓他'|離開軍器局後。五年之年不的從事同樣的職業。」其實。崇禎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朝廷那豐厚的奉。只怕用掃把掃也掃不走他們。

宋應星也是恍然一悟:「還是皇上考慮周到。」

崇禎又道:「工部乃是朝廷重的。重要的圖紙與技術不可流傳出去。更要防止奸細混進來。不然。大明優勢就會失去。對付外族入侵也就極為不易了。宋卿。你要加強防。若是兵力不足。可隨時向朕提。」

此時。一名士兵快步而進。大聲報道:「啟稟皇上。崔慕孺崔將軍領兵在外求見。」

崇禎呵呵一笑道:「看來對新神機營的建立。崔卿有點迫不及待了。」

很快。一箱箱還散著木香味的子搬上馬車。直接往軍營裡送。

「立正。」

「啪」的一聲響。列站的齊的士兵雙腿並立。目不轉眼的望著前面的喊口令的陳貞慧。

陳貞慧也是復社四公子之一。但叔是陳立德。小習文學武。是個文武全才。經崇禎親自測試後。破格錄用。後被慕孺看中。直接拉進他的麾下。任從四品副將。現在替崔慕練軍

「槍上肩!」陳貞慧連吼邊將火槍端起來。靠在肩頭。槍管筆直的對著天空。

「嘩啦。」整齊劃一的動作。五人齊聲叫吼。聲勢有點嚇人。

崇禎身軀頷。看新軍訓練之法已經初見成效。這個陳貞慧現在一點也沒有瘦弱文人的樣子。

陳貞慧大聲道:「告皇上。神機營一隊共五百人。實到五百人。集合完畢。請皇上訓話。」

崇禎站在臨時搭建高台之上。看著面前雄赳赳的士兵。還真想像不到一個月前還是散漫的流民會成為軍容整齊的隊伍。造化神功一運。沉聲吐聲道:「神機營。是太祖所創。曾為大明立下赫赫戰功。由於某各原因。神機營沒落了。成了只會用鳥銃打鳥的代名詞。現在。朕要重建神機營。要讓所有人知道神營是天下最精銳的軍隊。要成為讓滿清韃子等異族聞風喪膽的隊伍。你們有沒有信心?」

「有!」聲音洪亮。

「怎麼。啞吧了!小聲了。朕聽不見。你們有沒有信心?」

「有!」這次是用吼。聲音震大。比上次響亮的一倍不止。

崇禎笑道:「很好。既然你們有心。朕也有信心。神機營。不但要有精湛的槍技。也要有過人的功夫。子彈能將敵人爆頭。沒有子彈也要用大刀砍死敵人。將來。朕以你們為榮。國家以們為榮。你們的子孫後代以你們為榮」

台下五百士兵又是震天的大叫起來。

所有人都不知道崇禎何以能如此輕易調動士兵士氣。崇禎看到他們震憾的表情。不由偷樂了。在另外一個記憶裡這話從電視裡可是聽膩了。

崔慕孺見崇禎訓完話立即下令道:「陳貞慧。練兵。演習!」

在崇禎的設想當中。機營是除去騎兵步兵之外最為重要的兵種之一。需兵六萬。共分十二個大隊。每大隊五千。以十二天干為隊員。每隊設大隊長;大隊之|又分十個小'隊。每個小隊五百人。以一到十為隊號。每隊設小列長;再下來。以一百人為一列。設列長。以列長姓為號;十人為一縱。設縱長。以一到十為縱號。小範圍防禦。則以縱為輪射;大範圍防禦。則以列為輪射;守城戰。則以小分隊散射。

這燧槍果然與火繩槍有很大的不同。光從列隊來看。為了射擊的連續性。火繩槍需要六列。燧槍只需要三列。火繩槍需要一個支架。而槍不需要。為了止火繩點燃時。不小心碰到同伴的火槍釀成事故。支架還必須間隔一段距離。這樣造成隊列稀疏。使用燧槍的士兵完全可以做到肩並肩。射擊的'度就大為加大。敵人很難衝過來。

這神機營一小分隊。為六萬人當的挑選出來的。可謂千里挑一。經過前期的訓練。這些已經完全了火槍的構件和射擊的分列步驟。
第一百八十三章、請往前看
陳貞慧正面面對著這神機營一小分隊,猛的高聲喊道:「槍上肩!」

「嘩啦。」整齊劃一的動作,五百人將火槍端起來,靠在肩頭,槍管筆直的對著天空。

「打開擊鐵,半開擊!」

這次眾人都做的很好,他們畢竟用火繩槍訓練過一段時間,燧槍雖然與火繩槍有很大不同,但擊的部位基本差不多,只是少了一根火繩,大家不會弄錯。

「掏子彈!」

掏子彈這一步也沒有問題,眾人都很快從腰間的袋子裡掏出子彈。

「把子彈咬開!」

「卟,哇。」一陣怪叫傳來,卻原來一小半人將子彈殼咬反了,明明要咬尾部,卻咬到頭部,他們嘴裡咬到的不是子彈,而是火藥,黑色的火藥落到嘴裡又苦又澀,這顆子彈算是浪費了,當然,只是火藥浪費。

陳貞慧面上有些難看了。畢竟這是在皇上面前表演。

雖然理論知識學了很多。但這卻是第一次進行實際操作。有人犯錯也是必然。關鍵是在戰場上不能犯錯。不由大聲喊道:「再來。我重申一遍。你們要咬地是彈殼尖部。」

那些咬錯之人連忙將口中苦澀地火藥吐掉。重新掏出了子彈。

「把子彈咬開!」

這次總算沒有人弄錯了順序。其實彈殼尾部特意弄成了一段尖形。即使是不用眼睛也能辨認。只要不是太緊張就不會弄錯。

「倒引火藥!」

這次大家都不能說話了,因為所有人嘴裡都含著一顆子彈,陳貞慧也同樣如此,由他身邊的一名助手代替下達命令。

這次又有人弄錯,有人手指一緊張,把火藥全部倒了下去。作為擊的火藥,只需要一小部分就行了,大部分必須作為射藥,陳瑞卻沒有讓人重來一遍,繼續著下面的動作。

「關閉引火池!」

「火藥倒入槍管!」

「取出亞麻布!」

「包裹子彈,注意尖部朝上,圓部朝下!」

「裝彈!」

將子彈裝進槍管,眾人的嘴吧才重新解放出來。

「捅條下壓!」

「取出捅條!」

「第一百人列上前瞄準!」

「射擊!」

「砰砰砰……」不斷地爆響,整個院中硝煙瀰漫,陳貞慧早已躲開,否則非被全身變成篩子不可,數十米外的靶子全是密密麻麻的洞眼。

「清理槍管!」

「第二百人列上前瞄準!」

「射擊!」

……

如此五輪,數十米外的靶子已經給打得只餘光禿禿地一截。

……

陳貞慧暗中吁了一口氣,總算沒有出現大錯誤,不然,就有負皇上與崔將軍的重望。小跑到高台上,用快要吼啞的嗓子再次高聲道:「啟稟皇上,演習完畢。」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

宋應星不知道崇禎是看熱鬧還是看門道,看得崇禎臉上一面的興奮知道他對這次的演習很是滿意,於是高興的道:「皇上,這一套動作下來,確實是揮出這種新式火槍的最佳威力,人員排列地密度大了一倍,射的速度快了二至三倍,子彈的射程遠了二十至三十步。此次是士兵第一次真槍實彈練習,有點緊張。若是再行熟習幾次,效率還可提高一些。」

崇禎的臉上確實是興奮,如果密集而有威力的子彈,又是快速至極的輪射,只要彈藥充足,就算對上成千上萬的滿清鐵騎也是不懼,聽得宋應星的補充更是開心道:「很好很好。周慕孺,朕命你將槍支彈藥盡快下去,在半月之後,務必替朕訓練出六萬合格的精兵出來;宋卿,周卿所需要在的彈藥一律無條件供應。中秋之後,神機營就要開赴前線。」

宋應星與周慕孺齊聲應道:「臣,遵旨。「

崇禎又想起了一件事道:「周卿,士兵練槍必須站立、半跪與趴著。無論何時何地皆能射擊,還要練準繩。嗯,還要利用各種掩體。「

周慕孺與陳貞慧對望一眼道:「回皇上,末將明白士兵練槍地姿勢十分重要,也必定按皇上所言去做。只是並不瞭解什麼是掩體,還請皇上替臣解惑。「

似乎明朝的火槍兵皆是以盾牌手為掩護,並沒有什麼掩體而言。崇禎微笑道:「所謂掩體,就是保護火槍兵的設施。可以是天然的,如岩石、樹木和房屋等等;可以是人為的,如在鬆軟的地上挖出半人高的坑,或才在平地上壘起木樁和石頭。藉著掩體,火槍兵不但可以對自己進保護,還可以,提高人員的戰鬥效能。

退,還能以掩體來阻擋對方追擊。不知諸卿可否明

周慕孺臉上一喜道:「末將明白。皇上實在是奇思妙想。借助掩體,當可降低士兵的傷亡。當真是太好了。」

崇禎笑著道:「膽子有多大,法子就有多少。正如兵法所云,水無常形,兵無常勢。周卿,你身為將軍,神機營又是新兵種,不可拘於一格更不可因循守舊,要借助有利因素,因勢而導,抓住關鍵,重錘一擊,必可一勝。」

之所以說神機營是新兵種,皆因以前的火槍兵射程短,雖然有著長槍兵與刀盾手地保護,但是一看到洶湧而至的流寇或是鐵蹄如雷的滿清鐵騎飛馳而來,敵人還沒到,他們就亂放一通,拖槍就走。就算是有名將督陣,因為射時間間隔過長,滿清鐵騎拼過了一輪火槍之後已經來到陣前,短兵相接了。所以,火槍兵並不是大明朝的主要兵種,只是一種輔助兵。

如今,火槍兵射程變長,間隔時間短。只要火槍兵有五百以上的人數優勢,在彈藥充足地情況上,就算是對上五倍十倍以上的敵人也不怕。在崇禎地眼中,火槍兵將是未來征戰天下的兵種。

崇禎笑了笑,很是開心,從未有過地舒心開懷。終於有了一支可以震懾天下的武器和部隊,終於可以安心下來了。就算是山海關失守也是不懼,現在只有六萬火槍兵,再過些時日就會有十萬二十萬地火槍兵。新式熱武器對上冷兵器,韃子個人勇武再強,騎兵再厲害也擋不住朕的火槍兵。

看著面前雄赳赳的火槍兵,崇禎的思想又轉到更遠,火槍兵還有一個缺點,就是機動性。只能守不能攻;只能伏,不能正面對抗。於是道:「周卿,神機營的士兵說到底還是步兵中的一種,若是千里奔襲,必定不行。若是騎兵也能配上火槍,那就真是妙極了。」

周慕孺拱手道:「回皇上,早在訓練神機營士兵之時。陳校尉已經提出此想法,末將等正在調集騎兵並入神機營,練騎又練槍。此兵,末將喚作龍騎兵。」

「早就想到了?龍騎兵?!」崇禎又是笑瞇瞇的道:「很好。就叫龍騎兵,一定要將其訓練成一支鐵血精騎,騎上可刀砍槍射,必定成為敵人聞風喪膽的龍騎!」

「末將必不負皇上所望。」

「陳校尉出身名門,思維敏捷,當可大用。周卿需好好教導,若有戰功,朕必不吝惜獎賞。」崇禎不理周慕孺與陳貞慧的感恩戴德,轉而對著宋應星與方以智道,「燧火槍是比火繩槍快捷,但是還是不方便,若是雨天恐怕會影響射;此為其一,其二,若是這燧火槍能像拐子鐃一樣可是連,那最好了。還有,戚繼光戚將軍在在北方戰線防衛蒙古軍隊的明的五雷神機,你們也要繼續研,這些都是將來征戰沙場,開疆拓土的利器。朕知道,這幾樣東西非一日可成,但是務必專注下去。要錢要人,儘管向朕提。」

拐子銃,帶有曲柄的連火繩槍,長375米,使用類似佛朗機的裝填方式,可以連續三,射程150米,明朝稱為「萬勝佛朗機」。

五雷神機,歷史上被譽為是世界最早的左輪槍了。是戚繼光在北方戰線防衛蒙古軍隊的明,有三眼,五眼,七眼各種規格,一般使用時二人一組射擊,一人支架,轉動槍管,一人瞄準射擊。射程180米。看到這玩意兒真不知道咱們祖宗還能搞出什麼怪東西了!

宋應星與方智齊聲道:「臣等遵旨!」

崇禎又道:「要完成這些,標準化與流水線作業也未必能成。朕不日將派遣使南下澳門,購買些大宋沒有的,但是卻是必須的東西回來,以助卿等一臂之力。」崇禎此時想到的是車床,壓鑄機,想來葡萄牙人或佛機人應該有了。

宋應星與方智又是齊聲道謝,心中卻是不停的嘀咕,這位皇上簡直是全能天才。

兵法、技術、統籌,好像沒有什麼他不懂的。

崇禎可不知道別人怎麼想,就算是知道也不會過多理會,照樣按自己設想,把自己知道的現代知識一點一滴用在大明。崇禎不知道這種使命感是從那裡來,也不知道這樣努力的去做是否為了天下百姓,還是為了漢族避免遭受民族奴役,又或僅是活命。也許這是穿越人必須的做為,又或是為了身旁的人,如皇后周妤,如阿九。

為了活命也好,為了天下百姓也好,什麼原因都不重要了,一路向前走才是最重要的。

套用現代一句話,一切請往前看!
第一百八十四章、为女求药
科技的展非一日之功,無十年甚至數十年之功不可有成效。<<網>>科技的展離不開雄厚的財力和大量的人才,尤其是頂尖的天才。

自眾工業革命以來,那一項新明不是基於財團或國家支助,那一項新技術不是由頂尖的天才主導而成。

如今,崇禎在捉襟見肘的情況下還要出大本錢搞科技,分明就是看重宋應星與方以智等人的天才與工部大量的技術人員,再加上崇禎這個來自未來的金手指,過得兩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必可使大明的科技再上一個台階,到時,自動步槍、機關鎗等會一一出現。

崇禎坐在馬車上,雙目緊閉,陷入了沉思,身體隨著馬車的晃動而左右搖擺,思緒也飛得更遠了。

西方的科技文明已經超越大明很多,如其自己開,不如實現拿來主義花大價錢買他們的設備,再不行派幾個武林高手將那些科學家擄回來,只要許之以利,還怕他們不乖乖的向大明投效。這樣一來,起碼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和人力物力。

洋為中用,這是一條捷徑。嗯,如此一來,海禁一事就非得先解決不可。鄭芝龍此人已經答應全力協助於朕,有著這個說一不二的走私頭子的幫助,必定事半功倍。到時派誰去澳門或更遠的地方去買設備呢?不知道除了車床和壓鑄機,歐洲還有什麼設備?

一路思索,回得宮中,已經是華燈初上。

崇禎剛剛洗了把臉,就有宮女前來報道:「啟稟皇上,皇后娘娘遣奴婢前來請至乾清宮用膳。」

乾清宮,乃是周所居之宮。離崇禎的御書房不遠,不用半刻可至。

一路上。崇禎從那宮女口中得知。除了皇后周外。還有崔尚書地老母親徐氏老夫人。這位徐老夫人年紀怕是六十有多了吧。怎麼還會進宮?如果有事。為何不讓崔慕白直接與朕談?

帶著疑問。崇禎快步跨入內殿。果然。隔遠就聽得女子交談之聲。

見得崇禎入得殿中。正在歡聲笑談地女子皆是起立請安。

崇禎雙手虛扶道:「今日乃是便膳。不必多禮。」然後對身後地王承恩道。~~網~~「上菜!」

古人云:食不言。寢不語。

雖然知道飯桌上才是家人溝通最佳時間。但是看到下地徐氏老太太一絲不芶地樣子。崇禎只好暗歎一聲。默默地扒起。崇禎那鬱悶地表情。引得他側邊地周妤一陣恍爾。皇上對政事變得越來越有威嚴地同時。對家人也越來越隨和了。

偌大的飯桌之上菜餚不多,四菜一湯,但僅是崇禎、周妤、阿九和徐氏老太太共用,已經是綽綽有餘。崇禎不理以前是何等消費,但是本著浪費就是罪過的緣故,崇禎大幅度的削減宮中用度,所吃地菜餚也較為常見的菜式。令崇禎沒有想到地是,這樣一來,傳到眾大臣耳中,成了節儉寡慾的帝君,倒是崇禎始料不及,不過也樂得接受,因為眾大臣也開始削減用度。

好不容易吃完飯,用過清茶。崇禎微笑道:「朕事務繁忙,未能與徐老夫人歡聚。還請老夫人不要見怪。」

徐老夫人還是如以前般鶴容顏,精神不錯。只聽她道:「皇上心繫萬民,當是百姓之福。老身冒昧入宮晉見,倒是老身之過,何來見怪之說?何況,有皇后陪伴,已經是老身之福。



周妤輕笑道:「少有人陪本宮聊天。老夫人,能前來陪本宮聊天,也是一件樂事呀。」

崇禎也道:「那是,皇后在宮少有人知心之人,而朕又不能時時陪伴,老夫人若是常來,朕倒是求之不得。只是,不知今晚飯菜尚可入口?」

徐老夫人常聽崔慕白言及皇上時,臉上皆是心悅誠服的表情,常贊皇上英明而且親和。真是百聞不如一見。現在所見,崇禎確實是彬彬有禮,話語隨和。當下回道:「宮中大廚的手藝又豈是浪得虛名。今晚的飯菜甚合老身胃口,老身也比平時多吃了小半碗。老身恨不得時常入宮蹭飯,只是身子有所不便。老身時常聽得慕白所言,皇上崇尚節儉,今日的一頓飯,也讓老身確信所言非虛。也難怪皇上甚得朝中百官敬服。」

崇禎呵呵一笑道:「老夫人過獎了。朕只知百姓少有溫飽,不省不可。何況,只要吃得開心便可。又何必追求那奢華而不切實際地豪宴。」

周妤嬌聲道:「皇上也曾言,浪費是一種原罪。時常浪費那罪過就大了,大到死後要下地獄。」

徐老夫

樹敬道:「皇上此言甚為有理。成由儉敗由奢。老好好教導慕白等人。」

崇禎俯道:「嗯,成由儉敗由奢。朕亦時常以此勉之。」

談話甚是融洽,不知不覺間,月已上西樓,輕紗似的月光照在宮門之外,一片光燦。

徐老夫人臉上也泛起一片光亮,起身拱手道:「啟稟皇上,老身此次前來,實是有事相求。還請皇上答應。」

無事不登三寶殿。崇禎早知徐老夫人前來必有因,只是想不到徐老夫人耐性如此之佳,竟然到這個時候才出言相求,望了周妤一眼,後微微點頭示意徐老夫人之事並非困難之事,於是微笑道:「老夫人,快快入座。慕白乃朕之股,老夫人若是有事,朕必定相幫。不知是何事?竟然需要老夫人親身入宮明敘。」

徐老夫人顫聲道:「老身先行謝過皇上。老身請皇上賜三粒百草丹。以救老身之侄女!」隨之將此事地前因後果說了出來。徐老夫人的侄女便是崔慕白地堂妹,姓崔名慕英,年約三十。此女不但精通詩文的才女更是南京有名地俠女,自小所學的峨嵋功夫甚為驚人,已達二流境界頂峰。卻是五年前仗劍游江湖之時,不慎得罪一位江湖名宿,被那名宿一掌打得吐血而逃,回得崔府已經是內傷侵腑,全靠崔府家中的千年人參和四處收購的靈藥吊命。上次,崇禎賜了一粒百草丹給崔慕白。崔慕白卻將其交與崔慕英服用,奄奄一息的崔慕英服用之後竟然氣血大好,已然能睜眼說話。後經名醫診斷,百草丹對崔慕英有莫大的好處,只須多服三粒,便可痊癒。於是徐老夫人便入宮求藥。

徐老夫人末了道:「此事,本可由慕白說與皇上。只是老身怕皇上責怪慕白,不服用皇上所賜神藥還洩露給外人。於是老身只好厚顏來求藥,還請皇上成全。

」說著,身體向前一曲,就要跪下。

崇禎造化神功自然而然的激而出,柔和勁力將徐老夫人的身體慢慢扶正,道:「老夫人何須如此。救人一命勝靠七級浮屠,區區丹藥雖然難尋,但是如何及上關天人命。朕此外還有此許剩餘,就送與老夫人。」說完,便命王承恩前去取那百草丹。那些百草丹珍貴之極,為防止別人偷竊,皆放於御書房中,而御書房中暗中皆有海明或是陳秋元等太監防衛。

徐老夫人滿臉感激道:「多謝皇上恩賜。英兒若是痊癒,老身必定讓其前來拜謝皇上再造之恩。」

崇禎接過王承恩回轉拿來的瓷瓶,輕輕的放進徐老夫人的手中道:「此處共有四顆,想是夠用了。此藥對老夫人也頗有益處,不妨將丹藥分成八份,每隔四天一次服用,老夫人必定重煥容光。至於道謝之事,也就免了。倒不如老夫人叮囑崔卿多多為朕為憂。」

徐老夫人卻是倔強的道:「身為臣子,當替皇上分憂。不必老身叮囑,慕白也定當竭力盡忠。而英兒之命確是皇上所救,為奴為婢也是應當。」

崇禎有些哭笑不得,這老夫人也太倔了些吧,只好求助的看向周。

周妤眼波一轉輕笑道:「老夫人,道謝之事不時尚早。就等崔慕英身體痊癒再說。」

徐老夫人也是笑道:「那是。是老身著急了。時候不早了,老身也時候回去了。也趁早將丹藥與英兒服用。老身在此多謝皇上與皇后!」

崇禎正色道:「既然如此,朕便著王承恩送老夫人一程。只是有一事,老夫人須緊記。」

徐夫人見崇禎臉色如此嚴肅當下問道:「皇上有話請講,老身必定照辦。」

崇禎一字一句的道:「對普通人而言,百草丹功能白骨生肉,有益壽延年、起死回生之作用;對習武之人而言,更是增長功力之聖藥。若是落入歹徒之手,必定為之生死爭奪,引起軒然大波。」

徐夫人神情嚴肅道:「請皇上放心。老身年紀雖老,心卻不糊塗。此丹藥必定消耗完成,此丹藥之功效也必定爛在腹中。」

崇禎鬆了一口氣,此丹藥得以現,全賴幸運與百草聖門的提煉之法,而此丹藥實在有著逆天的作用,一旦傳出江湖,必定引起一番腥風血雨。也就是為何與百草門訂下約定,不可大量生產。「老夫人深明事理。朕也在此祝願貴侄女早日康復。王承恩,小心送老夫人回府。」
第一百八十五章、中秋之夜
「月到中秋分外明。.com

「其實,這話並不對。不都說嗎,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切,應該是家鄉的月亮最圓!」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來,我們來乾一杯。」

「喂,你是不是喝多了。你拿著醬油瓶啦?」

「別搶我的月餅,我給你留了一個在天上。自己去拿!」

………

抬頭仰望天空中的一輪明月,崇禎有些癡了。不由想起了在現代社會跟那幫舍友出去湖吃海喝相互打屁的情景,不知道那幫傢伙會不會懷念一下我呢?算算日子,來到異時間已經大半年了。這大半年生的事情,比上輩子生的還有多,而且件件都是載入歷史之事,煤山上吊未死,逃到南京重新掌旗,足以讓天下大勢重新分配。嘿嘿,滿清的韃子,此時怕是恨自己入骨,恨不得生吞我。按照原來的歷史軌跡,滿清已經掌握著大半的明朝國土。哼,有我在的一天,你們休想。朕,還要北伐,滅了你!

周看得崇禎陷入沉思,不由輕輕碰了下崇禎,低聲道:「皇上,皇上。」

崇禎回過神來。看得廣場之上。滿朝百官皆齊集目光於此。當下舉起酒杯道:「朕剛才有些失態了。皆因想起在京師一起地歲月。朕甚是慚愧。自登基後地十多年間竟然沒能一起與諸位愛卿一起賞月。如今失了京師。朕才知曉。沒有在座諸位地頂梁之助。沒有守在邊關士兵地浴血奮戰。流寇與韃子早已吞掉大明。那有今天南京地穩定與繁榮。借古人一句話。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朕祝願天下太平。人月兩團圓。來。朕與大家乾一杯。」說完。將手中地酒一飲而盡。

眾大臣也是一舉手中酒杯道:「臣等也祝願天下太平。人月兩團圓。



崇禎微笑坐下。輕輕一擺手。後邊地王承恩立即高聲道:「放天燈!」天燈便是孔明燈。用紙紮成大形地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

話音剛落。坐在新建成地聚義廣場地大臣驀然現廣場四周不斷地飛起巨大地孔明燈。過得一會。廣場之上。已經升起近百個孔明燈。燈下繫著一條細繩。只讓其升高至七八米空。那些孔明燈有紅有白有藍。五顏六色皆而有之。~~網~~在巨大蠟燭火光地照耀下。映得廣場一片五彩之中。眾人皆覺身處霓裳之中。心情愉悅之極。

王承恩高聲道:「天燈上空。其福之光遍灑大地。當祝月好事業旺。人圓萬事佳。」

中秋節地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聽得王承恩的話語,眾大臣又是一陣歡喜。如此佳節,當討個吉利。

王承恩又高聲道:「上螃蟹、月餅。祝願朝廷如螃蟹,揮軍北下橫行塞外;月餅圓圓,當祝家家團圓。」

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嚐,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宴桌區周,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慢慢地,月餅也就成為了節日的必備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靠月餅隱蔽的傳話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此後,吃月餅成為每年的習俗。

眾大臣皆是準備好在家中與家人過中秋,沒想到卻是收到皇上之令,須到宮中新建成的聚義廣場,要與皇上共賞月。錯愕之間,均想到皇上此舉乃是有拉攏親近之意。沒想到的是,皇上竟然搞出如此陣仗,在傳統之中又加上以物祝詞,單是壯觀的五彩天燈,也讓大臣們眼前一亮。

喝過美酒,吃過螃蟹,大臣們更覺舒爽。幾位尚書聚在一桌之上,崔慕白輕輕抹嘴道:「此次中秋,當真是別開生面。只怕,傳出民間,下一年的景致便是以此為例。」

楊子榮微笑道:「那是。年年中秋,均無新意。皇上此次一開先例,民間那有不模仿。」

「這樣豈不更好?!」錢學謙插嘴道,「民間少娛樂,多點習俗新意,也算是我朝之特色。咦,這月餅的味道怎麼跟以前不一樣。」說著,錢學謙突然拿著手中的月餅驚叫起來。

眾人聽得錢學謙之言,頓

自己面前地月餅,好像與之前沒有什麼不同。卻都口中,均覺一陣甜入心肺的甜味從口腔直通肺腑。又是一陣的輕嚼,入口即酥,較之以前的厚硬顯得極為軟綿。不由嘖嘖一陣稱奇。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地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地「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地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地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沈榜在《宛署雜記》中還記述了明代北京中秋製作月餅的盛況:坊民皆「造月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肆至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

隔著一張桌子,崇禎遠遠的看得大臣們的騷動,不由暗道,小樣的。朕改進的蓮蓉月餅如何?要是時間與條件允許,朕還想研究出蛋黃蓮蓉月餅呢。

原來,崇禎瞅著中秋將近,便琢磨著舉行一場與臣同樂的中秋賞月宴會。月餅、點燈籠必不可少。

而現代的張揚又是十分喜愛月餅,便指點宮中大廚改進月餅,沒想到竟然一下子做了出來。而南京城中新開張的華夏食品坊出售的正是改進後的月餅,而東家則是崇禎。這可是獨一家的買賣,加上精美的木盒包裝,想不熱銷都不行。搞得皇后周笑罵他是與民爭利。

等得戌正時刻,崇禎高聲道:「宴會至此結束,眾卿家也該回去與家人共賞明月了。為表示朕之心意,便送與每位卿家一盒月餅。」

於是,宮女將一盒盒包裝精美的月餅與眾位大臣。

看著薄薄的木盒之上雕刻的精美圖畫,年紀輕眼神好的大臣一眼就認出那是那嫦娥奔月圖。有的大眾大臣拿著沉甸甸的月餅,心中皆泛起感激之意,皇上想得太周到了。

眾大臣各自回到家中,才現皇上所送的月餅與自家從華夏食品坊二十兩銀子買回來的並無不同,就連包裝的木盒也一模一樣,只是多了一行小字「千里共嬋娟。崇禎贈予十七年八月十五」。

難道自家買回來的月餅是產於皇宮大內?

踏著月光,崇禎與周妤輕輕的散步於後花園之中,爾後坐於涼亭之內,銀白的月光將兩人濃濃的包圍。

周依偎在崇禎懷中仰望著天上的明月輕聲的道:「皇上,此進娥娘娘是否與玉兔一起玩耍?」

崇禎抬頭道:「傻瓜,嫦娥哪有時間與玉兔玩耍,她呀正忙著吃朕改良的月餅呢!」

周撲哧一笑道:「你才傻瓜呢。仙人那有吃月餅的。倒是兒與炯兒吃得多,他倆都快成小胖子了。」

崇禎知道,小孩子最喜歡吃甜食了。經過改良之後的月餅,皮薄餡甜,那有不喜歡之理。

崇禎嘻笑道:「喜歡吃就由他們吧,一年難得一次。估計現在他們與兒在玩天燈呢。哎,對了,皇后可會唱蘇軾的《水調哥頭》?唱來與朕一聽。」

周妤嬌笑道:「既然皇上喜歡,臣妾便唱上一會。只是無樂器伴奏。」

「皇后天籟之意又何須樂器伴奏?」

「貧嘴。」周眉開眼笑的正了正嗓子開始唱起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周妤所唱乃是古時唱法,或吟哦,或交替迭代,或宛轉,或閑雅幽遠,其聲清亮至美,崇禎可以從其字裡行間感受到音樂節奏之美,將詞的懷念之情和對一切經受著離別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願都完美的表達出來,令人迴腸蕩氣,別有一種感染力量。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皇后唱得真好!」崇禎口中讚道,心裡卻是想起現代社會王菲以現代的手法所唱的水調歌頭。
第一百八十六章、為利而來
中秋一過,守城的士兵便發現,一輛輛馬車從四面八方湧了過來,其豪華程度一輛賽一輛。/首.發士兵立即將這樣的異常上報,卻得到上頭隨之任之的提示,搞得士兵們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南城門,一輛由兩匹高頭大馬拉著的馬車隨著人流緩緩而來。

守在城門的士兵甲眼尖低聲道:「嘿,又來一輛。單是今天就有十多部馬車進城了。」

士兵乙抬頭看了看那馬車一臉的鄙視道:「不就是有幾個臭錢,有什麼了不得!」

士兵甲道:「切,那你沒錢就了不得了是吧?別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了。」

士兵乙道:「是呀。我是妒忌呀。媽的,老子要是有錢,我也搞輛這樣的馬車玩玩。」

「就你?!下輩子的下輩子吧!你看,那馬可是純種的大黑馬,在官馬場賣,至少要二百兩銀子。這也是上半年的價格。現在到處打仗,只怕要升到三百兩。」

「屁。我是買不起啊。哼,要是這些有錢人有天撞在我手裡,倒要讓他們把錢全吐出來。」

「你別亂來呀。這些有錢人雖然沒有功名在身,可是不多不少有著硬後台。惹了他們,只怕你怎麼死也不知道。而且上頭也把話說明了,沒啥事別去攪和他們,做好自己的本分。」

「得了。我也只是發下牢騷而已。媽地。真不知道。他們湧過來是為了什麼。難道是有金子撿?」



萬福樓。乃是南京最好地客棧之一。說它是最好。收費自然也是最高。平常地入座率不到五成。可中秋沒過。就已經有人預訂了五成地房間。而且一訂就是半個月。中秋一過。一輛輛豪華地馬車便停在萬福樓下。一個個富貴十足。挺胸凸肚地富人大咧咧地入住。預定地沒有預定地。僅僅兩天。萬福樓已經是客滿。連帶著萬福樓中地食肆也旺了起來。這些富人追求地皆是精細之食物。令萬福樓賺得盤滿缽滿。當真是。三年不做一次生意。做一次生意吃三年。

對萬福樓地這樣地狀況。許掌櫃當然笑得合不攏口。但也頗有隱憂。這些有錢人操著不同地方音。大多是福建、江浙和兩廣沿海地口音。看些出手。都是上百兩地豪爽。這麼多有錢人聚在一起。到底是做什麼?難道是想造反?

想到這些。許掌櫃心中一顫。這還得了!天下眼皮底下。如何容得這些事情發生!

於是。許掌櫃交代了幾句。便帶著一名小廝悄悄地出了門。直奔縣衙奔去。來到縣衙門口之時。竟然看到幾位同行老冤家。那不是聚寶齋地徐寶齋老闆麼?咦。那個不正是富貴樓地陳富貴老闆麼?他們怎麼也來了。

許掌櫃臉上堆起笑容拱手與徐、陳兩位老闆打了個招呼道:「不知徐老闆與陳老闆怎麼會有空到縣衙來了?莫非是想請令尹大人喝酒?」

聚寶齋的徐寶齋也拱手還禮道:「許掌櫃,你來做什麼徐某人便做什麼?」

許掌櫃正想回他幾句,只聽縣衙大問啞地一聲打開,一名青衫長褲的中年文士走了出來。許掌櫃認得這是縣衙的李師爺,不由向前行進幾步道:「見過李師爺,我等有急事相告。」話間剛落,徐寶齋與陳富貴也湧了上來道:「正是正是。「

李師爺哈哈一笑道:「三位老闆,令尹大人早就知道三位的來意。令尹大人對三位的忠心熱忱十分的感動,大人請大家此次不要妄加猜測,儘管放心去大賺特賺。本師爺還有其他事要做,就不便久陪了。告辭!」說完便又提腳向縣衙門口走去。

怎麼自己還沒說,令尹大人就知道我是為何而來?許掌櫃楞了。就是這麼一楞,縣衙大門已經彭的一聲關上。

三人面面相覷,然後拱手各自離去。

縣衙之內,李師爺來到書房之外道:「稟告大人,已經將門外的數位掌櫃遣散。



書房傳來一把充滿磁性地聲音「嗯,俊才進來說話。」

李俊才師爺跨步而進書房,只見一名年約三十五的中年男子正坐書檯前批閱公文,正是接任崔慕白之位的南京令尹王福。王福乃是崇禎一十四年進士,曾任鳳陽縣縣令,揚州府令尹,其人深明為官穩之一道,雖然為人精明,但是在任期間政績一般。正是由於王福的為官沉穩,崇禎才破格提升其為南京令尹。

南京城中,除了皇上之外還有大大小小的官員,要細心以對。若是不懂穩字一道,勢必對南京暫時平穩地局勢不利。

王福上任三月之久,並沒有做出什麼出格之事,沿用舊制,倒是將南京城打理得有板有眼,果然是深得一個穩字。崇禎與崔慕白對其也頗為放心。

王福將手中的奏折遞與李俊才道:「唉,皇上與崔尚書倒真看得起我,竟然將這樣地差事也分派給我。」

李俊才與王福同年,只是不幸落榜,但其聰明才智甚為出眾,一直以來跟在王福身邊

福出謀劃策。李俊才接過奏折一看,是皇上派發的面寫道:「廢止海禁在即,朕曾明言,再次通海貿。商人言利而不懼風險。中秋一過,商人必蜂湧而至,王卿須小心護商人周全。於八月十八,派諫於商人,齊聚萬福樓。另,開海貿須設市舶司,替朕物色人選。欽此。」

這折子似聖旨而非,又比一般折子隨意,王福身為局中人,當然一時搞不明皇上之意。

李俊才拱手笑道:「恭喜賀喜大人。」

「喜從何來?」王福有些摸不著頭腦。

李俊才分析道:「開海禁之事,相信大人知道,這是打破祖制之事。皇上人雄才大略,明白開海禁有著巨大地利益。一是巨額的稅收,一旦開海禁事成,市舶司設立,那稅收可是如水般湧進國庫。想必大人在揚州之時也有聽聞,福建地鄭芝龍可是偷偷走私海上貿易,一船普通之極地瓷器和茶葉出去,回來的可是數百萬兩白花花的銀子。所以,也不難解析為何有如此多的富商從各地前來。」

王福追問道:「那其二呢?」

「其二,便是得到各大家族的支援。」李俊才胸有成竹的道,「大人要想一想,這些商人大多數是數世累積而成,其根在當地盤落錯節,形成大族,在當地有著絕對的威望。皇上一開海禁,這些大家族得到數不盡地好處,其心必定向著皇上。這樣一來,對皇上施政頒令有著無比的方便。」

王福有點明白了「你是說,只要本官能將這些商人與皇上好好的綁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就能陞官。」

李俊才搖頭道:「大人,只要一開海禁,這些商人就與皇上綁在一起。大人促成這些事不難,不過,還不夠。」

王福古井不波的臉終於動容:「俊才,快快講來。本官的心給你吊起來了。」

李俊才臉上也是意氣風發道:「大人請看,折子上言,開海禁就要設市舶司。而皇上要大人物色掌控市舶司之人。須知,開海禁乃是打破祖制之事,正統文人必定全力反對,就算是市舶司成立也會從中阻撓。皇上的意思由支援開海禁的人掌控該司,而不是那些只知子乎者也的士子。大人在南京任職期間,雖說無過錯無政績,但也使得南京平穩有序發展。總而言之,皇上看重大人,甚至有著讓大人任市舶司之職之意。只要大人把市舶司搞得風生水起,只怕入閣為輔也未必不能。」

入閣為輔?那可是修身齊家平天下的第三階段。那個讀書人不為之而瘋狂。王福雙眼熱切,狠狠地搓搓雙手道:「那本官現今該如何做?」

李俊才又道:「皇上讓大人齊約商人,便是替大人造勢,好讓商人們明白,此後大人便是掌握他們是否出海貿易的大權。如今,大人須入宮面聖,詳細瞭解皇上對海禁的具體細則。因為,大人就是皇上的明面人,替皇上實施開海禁之策。」

王福只覺身體一陣熱血上湧,立即道:「本官馬上換服入宮晉見皇上。俊才,此事若成。本官必為你謀一功名。」

-------------

御書房中,崇禎看著王福滿懷壯志的退出去,不由笑道:「崔卿,此人不僅為官唯穩,而且揣摩人的心思也有一套。看來,這市舶司一職非其莫屬。崔卿的眼光當真獨到,又替朕覓得一良才。」

崔慕白拱手笑道:「謝皇上誇獎。王福其人還有可取之處。只不過,市舶司一職實在過於重大,商人言利,為能多出海貿易,必使大價錢賄賂市舶司司長。若是王福一個把持不定,會把市舶司搞砸。只怕又會讓那些只循舊制之人借口生事。」

「嗯,崔卿所慮甚是。

」崇禎頷首道,「既然如此,便須插一監督使了。唔,閻應元應當比較合適。」

一提閻應元,崔慕白立即道:「皇上,閻大人非常合適。」心中嘀咕,這鐵板閻羅當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崇禎當然知道崔慕白所想,便笑道:「那就這麼定了,現在南京城中,幾乎人滿為患。須把這些事早點搞好,免得又出些什麼差錯。」

此時,從外邊傳來一陣清脆如銀鈴的笑聲。

崔慕白臉色一變道:「皇上,臣地小妹自幼在峨嵋習武,不明宮中禮儀才會到處大聲喧嘩,請皇上莫要怪罪。」

崇禎擺手道:「怎麼會呢?崔慕英為人豪爽活潑,她能前來陪皇后,倒是使得宮中憑添生氣。」心中卻是嘀咕,你這個妹子,自從傷好後。有事沒事總借感恩的念頭入宮叩見皇后,卻是大部分時間纏住朕,搞得朕沒時間處理公務。隨即轉念一想,糟,莫非這個崔慕英為謝恩而想要以身相許!
一百八十七章、我喜歡你
崇禎想到,莫非那崔慕英想以身相許來報恩?!

這個念頭一閃而過,崇禎頓時渾身冒冷汗。縱觀眾多YYY小說中的主角穿越者,那不是三妻四妾?自己身為皇上,多一個妃子也不是什麼大事情。崔慕英是很漂亮,可是自己與她貌似沒有感情在內。就算有感情了,也得過皇后周妤那一關。

崇禎又是一陣苦笑,朕如此作想,難道是真的犯有穿越者的通病,很想擁有三妻四妾麼?

此時,王承恩在書房叫道:「長平公主攜崔慕英晉見。」

很快阿九便與一名女子走了進來,阿九很是乖巧的請了個禮便道:「父皇,英阿姨前來答謝。」

阿九口中的英阿姨正是崔慕英,只見她一身淡綠紋竹長衫,頭盤長髻,瓜子臉櫻桃嘴,一雙漆黑大眼睛明眸善睞,雖然臉上氣血不佳,但是一舉一動之間乾脆利落頗有英姿,絕對的美女。(全部小說超速更新:999\.COM)

阿九若是深谷在的幽蘭,裊裊自盼,惹人憐愛;那崔慕英便是怒放的菊花,鮮艷奪目,給人以清爽。

崇禎笑道:「英姑娘已經道謝多次,如此再行答,便是矯情了。」

崔慕英以江湖禮節拱手抱拳道:「救命之恩,又豈是幾句言語便可還得清。便是再說上千遍也不足以表達民女心中萬分之一的謝意。不知兄長覺得小妹所言是否合理?」

崔慕白苦笑道:「阿英,大恩不言謝。皇上身系萬民,又如何有時間陪伴於你,聽你那厭煩而單調的謝意。若是真心感謝皇上,當好好保養身體,以健康的身體來感謝皇上。」

崇禎立即道:「崔卿所言那是。英姑娘的健康就是朕之最大的答謝。

」崇禎終於明白剛才所想,為何會對這位只認識數天地崔慕英產生好感。那一身颯爽的英姿,開朗的性格,直言直語的豪爽脾氣,活脫脫一個現代女子。(手機WAP瀏覽)這讓身具現代思想的崇禎倍感親近。同時,身為大明皇上,卻又不敢過於接近這位江湖俠女。怕的就是喜歡上這位如同現代女子的俠女。

崔慕英眼波一轉道:「民女感恩地同時,也是為了能與兒侄女切磋武藝。想不到,兒侄女地功夫如此的厲害,竟然達到一流境界。若不是皇上所賜的三粒百草丹,使得民女功力大增,民女恐怕還不是對手呢!如今兩相切磋,大家皆是受益匪淺啊。兒侄女,你說是吧?」崔慕白臉上一陣抽搐,自稱是民女,卻又稱公主為侄女,自己這位妹子的神經那是相當的粗大。

阿九點頭道:「嗯,英阿姨的功夫相當地純熟,讓兒增長不少的見識。」

崇禎笑笑道:「兩相印證,總比閉門造車來得快。英姑娘又能陪伴兒,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崔慕英吃吃一笑道:「皇上所言甚是。對了,皇上,你處理完公務沒有?要不,我們一起去後花園遊玩一下。你園中的那只孔雀可真是漂亮,只可惜沒有開屏。這次不知會不會開展呢?」

我們?遊玩?崔慕白臉上又是一陣抽搐,他對這位小妹相當的無語。唉眼不見為淨,還是走為上著。立即道:「皇上,既然廢止海禁一事已經定下來,臣還有些事情要處理,就此告辭。」

崇禎看著一臉堅定要走的崔慕白,又看了看一臉希翼之色的崔慕英,心中一軟道:「既然崔卿有事,那就回去吧。」轉頭又對崔慕英道:「朕之公務是做也做不完,但英姑娘遠來是客,朕便與你到後花園走上一趟,但願那孔雀能開一下屏。兒,派人請你母后一起到後花園來,朕趁機陪陪皇后。」

崔慕白聽得此話,心中歎了一口氣,看來皇上對小妹也是頗有好感。小妹啊,皇宮深苑如同一隻鐵籠子,你若是進去了,便會如鳥入籠,再無高空飛翔之力。(最新最全電子書下載)這些,你忍受得了麼?

後花園中,雖然已是中秋,但是花園當中依然是樹青花紅。

一路之上,崔慕英如同一隻剛出籠地鳥兒,不斷的嘰嘰喳喳。崇禎卻是沒有一點的厭煩之意,反而覺得特別放鬆,有種無拘無束的感覺。所以,只是微笑的聽著,必要時才稍微發表一下意見。這些意見大多皆是現代總結出來,千錘百煉的經典之語,比如什麼一花一葉一世界,好果子不能等人摘。崔慕英聽了之後,大喜之餘也夾雜著敬佩之情。

一派溫馨的景象!

沒錯,在遠處的王承恩心中的的確確感到這是一派溫馨地景

恩不由一陣詫異,除了對皇后,皇上還沒有如此年紀相若的女子。上次,皇后帶陳圓圓晉見皇上,皇上也只是淡淡地聊了幾句後便獨自回御書房批閱奏折。(全格式電子書下載)沒想到,皇上竟然如此厚待對這位江湖上的草莽女子。難道是江湖上地那段逃亡日子,讓皇上對江湖中人產生好感?

忽然,王承恩又遠遠看得阿九與皇后快步而來,心中想到,這種景象可不能讓皇后看到。當下大聲道:「老奴叩見皇后娘娘。」

崔慕英聽得聲響,連忙轉過身來揮手叫道:「是皇后姐姐呀,快來。剛才皇上說了個笑話,當真是笑死我了。」

周妤與阿九快步前來。來得跟前,周妤向崇禎行禮道:「見過皇上。」然後再向內崔慕英道:「英妹,是什麼笑話呀。講出來,與本宮一起分享一下。」

崔慕英未說先笑身子亂顫,豐滿的身材引得崇禎一陣眼花繚亂。只聽她道:「呵呵,好呀,包管你笑得合不攏嘴。你聽著。桌子上擺了一隻燒雞,一隻貓跳上了桌子想偷吃。那主人突然發現了貓地行為,大叫道『你敢對燒雞做什麼,我就對你做什麼!』那貓喵了一眼它的主人,然後用舌頭輕舔了一下燒雞的屁股。(手機WAP瀏覽)

那人頓時暈了過去。哈哈,那人原本只是想嚇唬一下那貓,沒想到卻反被貓給嚇倒了。那貓舔燒雞的屁股,難道那人也要去舔貓的屁股。哈哈,笑死我了。」

周妤與阿九聽後,皆是掩嘴而笑。雖然沒有崔慕英那誇張的笑聲,但是笑意卻是十足。

這只是崇禎臨時想出來的一個現代笑話。沒想到,會有這樣的效果,一下子把三大美女給逗笑了。

周好不容易止住笑道:「喲,笑死我了。想不到皇上還會說笑話。」

崇禎微笑道:「呵,這只是臨時起意的。皇后若是想聽,今晚朕再與你講幾個。包皇后笑得睡不著覺。」

一旁的崔慕白卻是搶著道:「皇上,這你就偏心了。好東西應該是要大家分享才對的。要講笑話,就在此處講吧,讓大家也笑上一笑。」

周妤眼中精光一閃道:「既然英妹愛聽,皇上,就在此講吧。大家笑,才是真的好。」

崇禎並沒有察覺到周眼色之變,當下問道:「不知大家可曾看過《百喻經》?」

眾人皆是搖頭。

崔慕英更是道:「沒有,我只會看拳譜劍譜。其他書都不讀,更加不讀佛經。」

崇禎一怔,身為崔家族人,怎麼會只看這些。不過還是道道:「那部《百喻經》,是天竺國一位高僧伽斯那作的,裡面有許多有趣的故事。」

崔慕英忙道:「我最愛聽有趣的故事。皇上快講。」一臉的期待。

崇禎想了想道:「好,我就說個『口渴見了水卻不喝喻』。過去有這樣的一個人,在路上走得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來,以解除這個苦痛,看到遠處熱霧,當作是水,可是走過去一看,卻又不是。來東找西尋,終於給他找到一條河流,河水滔滔不絕地流著,而且很是清潔;然而,這個人卻只是呆望著,並不下去喝水。別人看也很奇怪,問道:「你口渴找水喝,現在找到了,為什麼又不喝呢?」這人的回答非常奇特,他說:「你喝得完這麼多的水嗎?要是喝得完我早就去喝了。既知喝不完,所以我不去喝了。」大家聽了,都笑他。」

崔慕英呵笑道:「這人怎麼如此真是又可憐又固執。活該沒有水喝!這個不好笑。皇上再講一個。」

崇禎微微一笑又道:「有一個人,吃了生芝麻,覺得不好吃。於來把它炒熟了,吃起來很有味兒於是他想:『既然熟的好吃,我就用熟芝麻來種吧。』結果種下去了,卻永遠沒有生出來。」

周妤掩嘴笑著道:「種子焦了,那還能生長結果。那人真是蠢笨。」

崔慕英哈哈笑道:「皇后姐姐,這世上笨的人可真多。皇上說的笑話都不好笑了,走,我們去看孔雀開屏。那個孔雀這次再不開屏,我就殺了它下酒吃。」聽得周與崇禎等人一陣暴汗。

快樂不知時日過,崔慕英還是沒有等到孔雀開屏,卻也沒有殺了它下酒,這讓眾人一陣心安。

崔慕英又在宮中蹭了一頓飯才走,臨走時,趁著周妤與阿九不在的時候,悄然在崇禎耳邊,吐氣如蘭的嬌聲道:「皇上,我喜歡你!
第一百八十八章、廢止海禁
「……廢止海禁,乃崇禎大帝又一劃時代舉措。通海貿,重設市舶司。半年,極大繁榮沿海地區,又因海盜甚多,水師又因此再度設立,橫掃沿海盜寇,進而海疆靖平,極大促進海貿展,刺激大陸經濟。朝廷得稅近三百萬兩,使得國庫充盈,為平定西蜀提供有利的物質基礎。更值得一提的是,朝廷不再採取「厚往薄來」的原則,凡前來貿易須遵循大明律法,有違必嚴懲……兩年,海貿稅收占朝廷一半,達千萬之數。極大促進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的展……數年,萬番來朝。」

--------《崇禎大帝正傳》節選

崇禎一十七年八月十八日,這是一個值得記念的日子。
王福主持的商人大聚會取得不錯的成績。當王福一身官服走進萬福樓之時,所有挑通眼眉的商人便明白王福便是皇上的代表,也極有可能是新市舶司的司長,當然是極力討好。

其實,王福是極不願意參加這樣的聚會。自古以來,士家工商。商人的地位是視為賤業,身為士子又是高官的王福又豈是願意參加。只是,經李俊才一分析,這是入閣為輔的極大機遇,又得崇禎的極大肯定,王福這才心甘情願的出席這樣的場合。

實際上,王福也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簡單的做了一個開場白:「朝廷為萬民計,決定廢止海禁,通海貿。在座諸位乃是愛國之人,希望能遵守大明律法,開創新之時代。」

隨後便讓李俊才每人散一小札子,王福又道:「諸位手上的便是廢止海禁的先決條件,若是有何不明之處,可隨時向本官師爺李俊才垂詢。若有好的建議,也可向其提出。一經採用,稅收可變為三十抽一。」

此時,眾商人的目光集中在那小小的一小札子上:

一、商人只要在市舶司備案登記,便有自主進出口貨物權利。出口貨物僅限於生活用口,銅、鐵與武器等資源除外;進口貨物除有害大明百姓之物,皆可進口。

二、進出口船隻只能在固定地港口(廣州、泉州、廈門、揚州、漳州、寧波、雲台山(今連雲港))停靠。凡停靠在其他口岸。一律視為走私。一經查處。沒收貨物並追究船主責任。並沒收其進出口貨物權利五年。

三、稅收制度一般為二十五抽一。特殊物品須斟情而定。

四、朝廷可派遣水師護航。須提供水師一切費用。

………

過得一會。所有商人開始交頭接耳與相熟人討論小札子上地條款。

「這些條款實在是有利於我等出海通商。看來。朝廷這次是要動真格地了。」

「那是。你看這條,只要在市舶司備案登記,便有自主進出口貨物權利。實在是妙呀,只要有本事,皆可做出海賺錢。」

「嗯。確是太好了。稅收才二十五抽一,比起鄭將軍的一十八抽一還要便宜。賺錢不易啊。朝廷此舉實在是貼心政策。我秦家第一個支援。」

「當然支援。你看,只要出一些費用就可有水師護航,再也不用擔心那些殺千刀的海盜。朝廷想地實在周到。」

「可是,只有六個港口,太少了。若是開在杭州就好了。那我們就可以在家門口做生意了。嘿嘿。」

「這位老兄,你用點腦子想一下啦。朝廷剛開始恢復海上通商,市舶司又要重建。那有如此多精力管理這麼多的港口。不過,過得幾年,不僅杭州,恐怕就連我家密州(今山東膠縣)也會開通。哼哼,到時,只怕你家的實力不夠。」

「既然這樣,我們還等什麼。舉手贊成就是了。」

於是乎,眾多地商家紛紛高聲支援。

李俊才重咳兩聲,場面頓時靜了下來。

李俊才開口道:「既然諸位如此支援此政策,實在是大明之福。不過,四處港口市舶司的辦事之處還沒定下來,原因是朝廷正在四面打仗,所以……」

一名商人大聲道:「這有何難。本人願捐一萬兩幫助朝廷建廣州市舶司。」聽口音,嶺南一帶的商人。

李俊才拱手道:「那就多謝慷慨了。」

又有人大聲道:「本人願捐一萬兩幫助朝廷建泉州市舶司。」福建一帶的口音。

然後不斷的有人支援本地的港口的建設。到最後,在場所有的商人都為自己所在地地港口捐款一萬兩,每個港口所得的款項高達二十多萬兩。這些錢足夠朝廷建一棟又高又大又寬敞的市舶司辦公樓。

王福微微一笑,這些商人為利而來。廢止海禁對他們來說可謂是百利而無一害

對於這些富得流油的巨商而言,簡直是毛毛雨。

投資,就是先要投錢進去,才能回收資本,產生利潤。

一切塵埃落定之後,王福起身道:「諸位熱心愛國,本官替皇上多謝諸位的拳拳之心了。明日,本官就會將此事上報朝廷,盡快將此事安排下來。相信不用多久,皇上便會下旨興建市舶司官衙。諸位回去也該好好準備一番。」

聚會,歡盡而散。

-------------

次日,朝會之中,王福寫成的奏折抄錄成二十份並分到眾大臣手中。

看著眾大臣,崇禎有點意氣風的樣子問道:「不知諸位愛卿對這份奏折,有何看法?」

在他認為,海禁一開,稅收大增。也不用為造燧火槍的錢而苦惱。就在昨天,戶部就來投訴,言國庫空虛。嚇了崇禎一大跳,江南乃是富庶之地,一年地稅收也達數百萬兩。再加上抄了徐李兩家,獲得三百多萬白銀,怎麼一下子就用完呢。原來,火槍經過流水線與標準化生產後,成本與消耗也降了下來,可生產速度上去了,錢也花得快。近一個月來,一共生產出四萬多支燧火槍,子彈更是不計其數,錢花光了也是常理。崇禎這才感覺到沒錢萬萬不能的無力感。

崇禎話間一落,崔慕白立即出列贊同道:「臣覺得王大人所寫極為有理。廢止海禁,迫在眉睫。臣贊現重設市舶司。」

市舶司,主要負責對外(海上)貿易之事。唐時對外開放,外商來貨貿易,廣州等城市就成了重要通商口岸,國家在此設市舶司,或特派,或由所在節度使兼任。其職掌檢查進出船舶蕃貨、征榷、貿易諸事,五代時廢止。宋代重視海外貿易,開寶四年(公元9711年)在廣州設市舶使,掌海上貿易。徽宗崇寧元年七月又在杭州、明州(今寧波)、密州(今山東膠縣)、秀州(今上海淞江縣)等地設市舶司,負責檢查進出船隻商貨、收購專賣品、管理外商。建炎(公元1127—1130年)初罷閩、浙市舶司,職歸轉運司。元同宋制,世祖時,於廣東置市舶提舉司,武宗至大時(公元13081310年)罷。仁宗弛禁,改立泉州、廣州、慶元三市舶提舉司,掌放船舶出海公檢、公憑,檢查出海船舶及管理所轄口岸船隻事宜。明代於沿海各處置市舶提舉司,掌海外各國朝貢市易之事。

簡單的來說,市舶司就相當於現代的海關,監管進出境的運輸工具、貨物;徵收關稅和其他稅費;查緝走私;編製海關統計;辦理其他海關業務。

王福地奏折上寫的就是市舶司地基本職能和展前景。而這些基本職能大多是通過則崇禎而獲知。

兵部尚書史可法也出列道:「臣亦贊同重設市舶司。臣也有一點建議,凡是出海貿易之商人須將海外情況一一報與朝廷,並有刺探外外藩國敵情之責。」

崇禎道:「准。」不愧是兵部,想到的都是打仗情報之事。

過得良久,絕大多數大臣都贊成重設市舶司。

崇禎微笑道:「商人已經捐助上百萬兩助朝廷建設市舶司官衙。既然眾卿都已經答應,就盡快實施。既然有了市舶司,便要有市舶司使。不知,誰可擔任此職?」

市舶司掌管地乃是整個大明對外通商權力,成為市舶司使,那便意味著能扼著商人的錢袋子。若是商人不識趣,那商人休想出一條船出海做買賣。

崔慕白道:「臣舉薦王福。從王福所寫奏折可知,王福對市舶司甚為熟悉,現在官衙重建更需熟知業務之人。」

崇禎笑道:「嗯,所言有理。王福,你可有信心做好此職?」

王福上前拱手道:「臣,願竭力一試。」

「好。有氣魄!朕命你為市舶司使,掌管七大通商口岸,履行市舶司職能。明日起,統籌市舶司官衙建設,所需要一干官吏,可用六部任意抽調。」

「臣遵旨。」王福內心狂喜,果然如李俊才所料。

崇禎又道:「馬士英出列。」

「臣在。」

「你協同王福,完善市舶司通商律法,須在官衙建成之前頒布。 」

「臣遵旨。」

「閻應元出列。」

「臣在。」
「朕命你市舶司監管使,專門監管市舶司一切是否按馬卿家與王卿家所頒布地通商律法所執行。有先斬後奏之權。配御林軍百名,順帶代朕督察天下百官,誰若貪污受賄,可酌情而定罪。」
第一百八十九章、你害怕吗
「萬事開頭難。廢止海禁僅後,不但要重建市舶司官衙,更要與海上各藩通商,諸事須以豎國威重保護本國商人為主,你肩子上的擔子可不輕啊,你害怕嗎?」
御書房中,崇禎沉聲向王福問道。

王福拱手恭聲道:「臣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且有皇上為臣之後盾,臣又有何懼之?」

崇禎向前輕拍王福肩膀道:「說得好,有朕為卿之後盾,卿可大膽向前走。若遇緊急之事,可先行與閻應元商量。凡事以穩妥為重。一旦開商之後,外藩使只可享有一般的貿易之權,對其刺探大明實力的探子,絕不可姑息。放心,海盜之事,朕會與鄭芝龍商量,讓其掃蕩海寇,保你商路暢通無阻。另外,若是制定通商之法遇上難題之時,可向鄭芝龍商榷。對付對些狡猾的外國藩子,他這個海上走私頭子可是有著必殺技。」

「臣謹記皇上之言。」王福心中卻是嘀咕,鄭芝龍可不僅是海上走私頭子,更是大明超級龐大的貿易集團。我這個市舶司使若是不懂與鄭芝龍搞好關係,搞好市舶司只怕是一句空話。

據史記載:鄭芝龍在鼎盛時期,曾經展成為擁有三千多艘海洋貿易船隻,超級龐大的海上貿易集團。當時鄭芝龍集團勢力已經達到「凡海舶不得鄭氏令旗,不能來往,每舶例入二千金,歲入以千萬計,以此富敵國」。

崇禎背手而走道:「鄭芝龍此人實力強盛,又肯替朕出力,必是卿之一大助力。這樣吧,朕便下一道聖旨,卿可在到福建之時可交與鄭芝龍。」

王福拜謝道:「多謝皇上關懷。」有著這道聖旨行事必可方便之極。

-------------

海禁一開。過得了數年。只怕會重現明末傳教士利瑪竇描述地情景:「這裡物質生產極大豐富。無所不有。糖比歐洲白。布比歐洲精美……人們衣飾華美。風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禮。談吐文雅。出自《利瑪竇中國札記第十章》。

朝廷每年所得稅收可支援軍費支出。收拾張獻忠與李自成也是遲早地事情。而滿清這個野蠻之人就別想攻進中原。

只是。大方向確立了可還須小心前行。若是被滿清或是流寇等人獲得新式燧火槍。優勢就下子沒了。

崇禎一捏拳頭。只有被模仿。絕不能被超越。

正在沉思間。御書房外傳來一陣銀鈴般地笑聲。不用猜肯定是崔慕英。

自從這位頗有主見行事大膽酷似現代地女子悄聲在崇禎耳中表達愛慕之意後。來往宮中就更加頻繁。只要不是瞎眼之人。就能察覺到崔慕英對崇禎之意。

自古只有皇上選秀,哪有女子追皇上。就算有,也不敢如此膽大。許多心知肚明之人在暗中咋舌之時,又見得崇禎不出面反對,也不敢多言。

崇禎確實對崔慕英有著強烈的好感,與她在一起時可無拘無束,一起暢談心中苦悶。就在崔慕英道出我喜歡你之時,崇禎當晚就與周進行了一次徹談,所談的內容自然便是崔慕英。想當年,崇禎可是有著後宮佳麗無數,周妤也沒有什麼想法。如今崇禎只是表示對一女子有好感,也僅是納一人為妃子而已,身具三從四德的周妤自然也不會攔阻。於是,崇禎更加放心地與崔慕英來往。

崔慕英心中滿是歡喜,俏麗的臉龐之上春風滿面。自從表達了對崇禎的愛慕之意,崇禎不但樂於接見自己,更是時常寬容自己的行為,也明白崇禎對自己有意思。於是,有事沒事就往宮裡跑,全然把家兄崔慕白『女子須矜持』的勸告拋之腦後。

七歲隨師上山練武,十九歲藝成下山,回府不到一年便逃婚闖蕩江湖七年,嫉惡如仇,劍仗不平,撞上鐵板命危之際才回府,雖有千年靈藥吊命,可那作起來痛徹入骨地傷勢,使得病好的崔慕英厭惡江湖險惡之時,又激對重生的倍感珍惜。從而對肯不吝百草丹的崇禎也心有好感。與崇禎相處之時,有著如沐春風之感,更重要的是與崇禎在一起有著一種無比安心的安全感。

未見御書房,崔慕英的清脆的聲音傳了進來:「妤姐姐,你猜皇上在做什麼?皇上會不會時刻想著你?咦,妤姐姐,你怎麼臉紅了?是不是剛才蕩鞦韆之時著涼了?」

崇禎一驚,立即放下手中之筆直奔出門急叫道:「皇后,你何時著涼了?王承恩,快去叫徐樂。」出得門來,只見一身淡綠衣裳的崔慕英正圍著

。聽得崇禎之聲,崔慕英立時道:「皇上,你快來的臉好燙啊。」

崇禎一個箭步向前抓住周白滑地玉手柔聲道:「皇后,那裡不舒服?朕已經叫徐樂前來了,必定不會有事。」

「皇上,臣妾無事。剛才,剛才英妹那話語實在,實在露骨。」周雙眼淚花打轉,就算皇上要納英妹為妃子,可皇上心中依然惦記著臣妾。只覺得當真是不舒服也是無懼。

崇禎爽朗一笑道:「原來如此。英妹,聽到沒有,你說話太直接了,嚇著你妤姐姐了,順帶也嚇得朕心跳差點跳出來。」

崔慕英臉上難得的一紅,笑道:「嘿,是妤姐姐臉皮薄。心裡想著皇上卻是不敢與皇上你說。我只是替妤姐姐表達出來而已。誰知道………唉,別說這個了。對了,皇上,你御書房裡可有吃的,今天我可是沒吃早餐就來了,肚子餓著呢。」

對崔慕英跳躍性思緒,周妤可是跟不上了。這小妞剛才還說著我想念皇上之事,怎麼一下子就說到吃東西來了。幸好,總算揭過這個糗事了。

崇禎卻是點頭道:「就知道你嘴饞,早給你準備了糕點。快去吧。」

周妤看著崔慕英歡快的腳步走進御書房,竟然不知道是要皇上先進房才可進去的,不由道:「這個英妹實在是個糊塗的開心果。皇上,何時向崔家提親?」

崇禎輕聲道:「皇后覺得一定要提親麼?」

週一愣,反問道:「英妹與皇上情投意合,為何不能提親?」

「英妹就像是一隻自由快活而無憂的金絲雀,而皇宮卻是一隻巨大的籠子,將一隻金絲雀放進籠子裡只怕非是一件好事。」

「名不正則言不順。相信英妹會明白的。」

「也許皇后是對的。待會便麻煩皇后與英妹講一下,若是她不願,就隨她吧。如其見她愁眉苦臉地待在宮中,不如讓她快樂的生活。」

就在此時,崔慕英出門在御書房門口道:「皇上,妤姐姐,你們在談什麼呀,快點來呀。這新式的點心很好吃,尤其是這個紅豆酥,嗯,又香又脆。」

周妤與崇禎對視一笑皆道:「可別全吃光了,留一個給我們呀。」

又是一個快樂而難忘的日子。臨走之時,崔慕英顯得有點依依不捨。

周抓住崔慕英的手道:「英妹,明天有空再來。姐姐隨時歡迎你。」

崔慕英卻是有點不好意思地道:「妤姐姐,我是喜歡皇上的。你會不會介意?」

周妤臉上一笑道:「怎麼會呢?不便皇上喜歡你,姐姐也是喜歡你地。自從你來宮中之後,皇上的笑容可是比平日多了許多。」

「真地!?那實在是太好了。」崔慕英差點跳起來,「妤姐姐對我真好。」

周妤笑容更盛道:「當然是真的,剛才姐姐還與皇上商談何時向崔老夫人提親呢?」

啊!說到提親,崔慕英作風再豪爽也是禁不住臉紅,害羞地低下頭不一言。

周妤笑容卻是一斂道:「可是皇上卻是不太同意。」

崔慕英霍的抬起頭來,目現淚光,聲音顫顫道:「皇上他,他為何不同意。」

「別緊張。聽姐姐把話說完。」周輕輕拍崔慕英顫抖的玉手道,「皇上說,英妹便是一隻帶給人快樂,自由快活的無憂金絲雀,若是住進像巨籠一樣的皇宮,會變成一隻愁眉苦臉的金絲雀,不再給人快樂。你明白皇上的意思麼?」

崔慕英長吁一口氣道:「原來皇上並非不要我。而是擔心我嫁進宮中便失去快樂,對嗎?」

周妤點頭道,「既然英妹知道,那你心中害怕嗎?」

崔慕英喃喃道:「我害怕嗎?我害怕嗎?妤姐姐,我不知道啊!可我只知道,與皇上、妤姐姐在一起的時候,我很開心很放鬆。」

周妤輕輕抱住崔慕英道:「別想太多。

回去好好問一下崔老夫人。她肯定給你一個中肯的答案。」

遠遠望著抱在一起的崇禎也輕歎一聲,唉!做皇帝也不是萬事如願。想要與相愛的人在一起,又怕困住了心愛的人。

遠在萬里之外的+州城中,張獻忠又是輕歎一聲,一把將桌子上的奏折全掃落在地上,其中一張宣紙攤了開來,只見上面開篇便道「四周被圍,無兵可援,無糧可用,你害怕嗎?………」

張獻忠沉吟一下道:「宣闖王使高懷中晉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