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轉貼] 佛教的創立

[轉貼] 佛教的創立

佛教的創立


佛教的始創者---悉達多‧喬達摩,又稱釋迦牟尼及佛陀。他生於公元前六二三年四月初八,是印度北面的一個城邦迦毘羅衛城的太子。

太子出家的因素:

先天因素---

1. 一位修道者為太子相命,應為他的相貌非凡,斷言在家會成為一位統一天下的國王,如果出家會成為大徹大悟的覺者。

2. 他天資聰敏,勤奮好學,所以文武全才,有卓越表現。

3. 太子心地善良,富同情心,並喜歡靜坐沉思。

後天因素---

1. 太子隨父王(淨飯王)參加春耕日,看到農人很辛苦地在烈日下工作;耕牛被農人鞭得皮破血流,吃力地拖著笨重的犁耙;土壤中的蟲蟻翻出,雀鳥飛下來爭啄,這種弱肉強食的情景深刻地留在太子心裏。

2. 淨飯王在悉達多十七歲為他娶了妃子,並為他建造三座豪華宮殿供他在寒、署、溫居住,又提供無數宮女,日夜歌舞,可是太子體察到奢華舒適的生活是沒有永恆的,所以毫不貪戀。

3. 某天太子出外體察民情,在東城門看見年老力衰的老人;在南城門見到垂危的病人;在西城門見到悲傷的送殯隊伍;在遊北門時看見一位出家人,與他傾談之下,知道要解決生老病死之苦,出家是最好的途徑。

所以,太子在二十九歲離開王宮,誓言斷除世間一切煩惱,解決生死。經過了六年的修行,終於在菩提下證得佛道,成為佛陀,原始佛教就從此由佛陀成立,並到處弘揚佛法四、五十年,出家的弟子達數千,直到八十歲入涅槃(公元五四三年病逝)


佛教的教義


佛陀成道後,決意把他所證悟的真理來教化眾生,讓他們得以解脫。為了幫助弟子抑制煩惱惡行,保持僧團的純淨,發揮度世救人的精神,所以制定了戒律及修行方法,要出家眾僧遵守。

戒律:五戒、十善

修行方法:八正道

教理:四聖諦、五蘊、十二因緣

五戒


1. 不殺生---不要殺害生命,要珍惜生命,養成仁慈性格。

2. 不偷盜---對人要誠實,不能盜竊搶掠、欺詐賄賂,養成誠實廉潔品德,還要時常布施。

3. 不邪淫---要過著合乎道德倫理的家庭及婚姻生活,不作猥瑣穢褻、放蕩不羈的行為,要做正人君子。

4. 不妄語---做人要實事求事,真誠待人。不要亂說不瞭解的事;不顛倒是非黑白;不為私利而說謊;不許有詭詐念頭。

5. 不飲酒---禁止酗酒及濫用藥物。酒後亂性容易做出不法行為,所以要保持頭腦清醒,不致醉酒鬧事。

十善


1. 不殺生、2. 不偷盜 3. 不邪淫同屬十善前三項,除不干犯戒條外,還要愛護眾生、樂善好施和重禮守規。

4. 不妄言---除了不妄語外,還應把自己的學問和領悟的佛理教導眾生。

5. 不綺語---言語須端正,不要說無聊、戲謔和阿諛諂媚的話。

6. 不惡口---談話必須謙信有禮,不要說粗惡、尖刻、使人難受的說話。

7. 不兩舌---不要般弄是非、挑撥離間;大家該衷誠合作、互相忍讓。

8. 不貪---對不應得的名利、權位,不要存非份之想,要安份守己,遠離貪欲。

9. 不嗔---對人應慈悲寬寬、不存敵意,要收歛脾氣。

10. 不癡---不要存有邪見,要有清晰的頭腦,對事要有正確的見解。

總括來說,眾生能履行五戒,便能成為一位仁慈愛物、聰明智慧、受人信賴和有道德操手的正人君子,來世便不會墮入三惡道 (地獄、餓鬼、畜牲) (三善道: 人、天、阿修羅)。

履行十善能使身心、語言、行為得以淨化,來生能享受福報,再進一步修行,就能漸漸成為阿羅漢(成佛最初的階位)。

八正道

1. 正見---遠離一切不正確的見解。

2. 正思維---在正見的指導下,如理思維,避免有不良動機。

3. 正語---話話要誠實可靠,避免妄語。

4. 正業---各方面要合乎戒律、道德、不違犯五戒。

5. 正命---要有當職業,過合乎社會法律的經濟生活。

6. 正精進---有恆心地依著前五項修行。

7. 正念---要時常檢點思想言行,免生邪念,牢記佛陀正法。

8. 正定---正確修習禪定,集中精神,遠離雜亂思想,達到心境清淨境界。

八正道是佛教最基本的修行方法。修習八正道可使人身業清淨,止惡生善;使人心意集中,掃除雜念,令內心清淨;使人正確觀察宇宙人生真相,斷除迷惑,達至解脫,有幸福的人生。

四聖諦、五蘊、十二因緣是佛教較為深入的理論,主要是據因緣法則來證悟,即一切事物由種種因緣和合而成,因緣離散而滅,世界上並沒有一個永恆、具主宰性的實體(與基督教不同)。

另外,般若思想是大乘佛教最早及最重要的理論。般若意譯智慧,是聖人的境界。修習般若能徹底斷除無明及煩惱,解脫生死、去除一切苦厄,以成佛為目標。


佛教的發展 (中國及世界)


佛陀在公元前六世紀創立佛教,並在印度流傳好幾百年。

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公元前三世紀)振興佛教,把佛教傳至地中海、希臘和波斯等地。

迦膩色迦王在位其間(公元二世紀),印度佛教勢力達至高峰。

公元四世紀佛教在印度衰微,反而在其他國家興起,例如錫蘭(斯里蘭卡)、中國、東南亞等地。

公元四世紀及六世紀,佛教分別傳入朝鮮及日本。

公元八世紀佛教傳入西藏,由於是印度密教的支派的傳入,再加上吸收了其他宗派的理論、漸漸發展出具特色的藏密。

佛教在現今的歐、美國家開始流行。


佛教大約在西漢末年(大約公元一世紀)經由水陸兩路傳入中國。陸路經由中亞細亞及新疆到達中國(絲綢之路);海路則由錫蘭、東南亞等地到達中國南部。

中國在晉、唐朝其間譯經風氣盛行,著名的譯師有:

西晉---竺法護 東晉---道安羅什、鳩摩羅什 唐朝---玄奘


中國著名的翻譯佛經有:

《法華經》、《阿彌陀經》、《中論》、《百論》
、《十二門論》---鳩摩羅什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成唯識論》、《攝大乘論》---玄奘

《大日經》、《金剛頂經》---善無畏、金剛智


中國的著名宗派:

三論、華嚴、淨土、天台、法相、禪、密、成實


中國佛教從魏晉至盛唐盛行,尤其是禪宗;晚唐武宗滅佛後,佛教逐漸衰微。

宋朝以禪宗獨盛,淨土宗復興。

元朝蒙古人以喇嘛為國教,以西藏喇嘛僧為國師,所以密宗興起。

明清兩代佛教中興,但缺乏佛學理論的推廣。

晚清楊文會居士,託日本人搜購散失的佛經,並培養大量佛教人才。

民國初年研究佛學風氣盛行。
感恩 感恩 感恩 感恩^^~

謝謝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