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轉貼] 恐慌賣盤傾巢而出 911來最慘 歐股隨美股之後步入熊市

[轉貼] 恐慌賣盤傾巢而出 911來最慘 歐股隨美股之後步入熊市

鉅亨網張大仁.綜合報導
2008 / 01 / 22 星期二 00:58        
         
接續亞洲股市的一片慘跌,歐洲股市今(21)日全面重挫,英、德、法股市跌幅皆逾5%,對經濟走勢的悲觀,以及資產減計規模極可能更形擴大,促使銀行類股和 保險類股股價「自由落體」般地狂洩。

UniCredit Markets分析師Gerhard Schwarz表示, 市場氣氛非常悲觀,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更多來自金融 市場的利空消息,都加深了股市的賣壓。

泛歐Dow Jones Stoxx 600 指數重挫6.9%,主要是受到金融類股中銀行及保險業者的拖累,如Societe Generale 和 Allianz。指數盤中一度更下探308.69,為 911恐怖恐擊事件以來最大跌幅,累計跌幅也幾乎可以判定,歐股已隨美股步入熊市。

三大主要指標股市表現尤其悽慘。法國CAC-40指數 收盤報 4744.45,大跌347.95或 6.83%;英國FTSE 100 指數跌323.50或 5.48%,報 5578.20;德國DAX 30指數最糟,暴跌523.98或 7.16%,報 6790.19。

交易員表示,歐股的恐慌性暴跌源自上周美股創下 5年來單周最大跌幅,接著周一亞洲股市全面重挫,市場信心盡失。

美國總統Bush提出的刺激方案未能引起市場共鳴, 分析師一片唱衰,也是加深賣壓的動力。GFT Global Markets衍生商品部門主管 Martin Slaney指出,市場對Bush方案的舉棋不定、看法分歧,是引爆賣壓的最後導火線。

Fortis資深分析師Bart Robenek則強調,技術性賣盤更是歐股重挫的一大推手。

美股周一因逢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紀念日而休市。

法國銀行業者Societe Generale (013080-FR)延續周五跌勢,再重摔7.8%。上周五,媒體報導引述法國央行行長 Christian Noyer的評論,導致市場猜疑Societe Generale 可能被迫減計更多資產,當日股價暴跌逾8%。但該行周一對相關報導拒絕發表評論。

其他銀行同業也好不到那裡去。Credit Agricole (004507-FR)狂跌7%;BNP Paribas(013110-FR)更失血 8.5%。

倒楣的不止法國的銀行。瑞士最大銀行UBS(UBS-CH) 股價跌掉4.4%, Credit Suisse崩跌逾6%,德國的 Deutsche Bank(514000-DE)(DBK-DE)也重挫6.8%。

「所有看到的消息只有一種解釋:金融類股前景悲觀。」 UniCredit的 Schwarz指出,「投資人也因而愈加謹慎。」

除了銀行業,保險公司周一也是空頭指標。Allianz (840400-DE)(AZ-US)股價暴跌9%,ING Group(30360-NL) (ING-US)也重挫8.4%。
歐股盤後─保險、銀行業壞消息不斷 再度收黑!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
2008 / 01 / 19 星期六 03:33        
         
保險與銀行類股的壞消息不斷,使得歐股跌掉稍早漲幅,18日再度收黑。

UBS AG (UBS)的股價大跌5%。該瑞士銀行業巨擘擬透過裁員與關閉一美國部門等方式,徹底對旗下的投資 銀行業務進行改革。

保險類股也遭受重創。ING Group (30360-NL)重挫 5.7%,Prudential (PRU-UK)大幅下修5.9%,Dexia (00 0379613-BE)驟降5.4%。

信評公司Moody's周四指出,它可能會調降美國債券 保險公司Ambac Financial (ABK)的評等,並且已經將 MBIA (MBI)的保險部門的評級置於重新檢視之下。

同時,荷蘭保險公司Aegon (30370-NL)的股票亦挫跌4.5%。該公司的英國部門Scottish Equitable在周五表示,在贖回要求激升後,旗下商用不動產基金的投資 人將必須等上1年才能拿到他們的錢。

總的來說,受惠於Rio Tinto得到新報價與美國政府 將推出刺激經濟方案等利多題材,歐股在下午3點之前呈上漲盤勢。

然而到了最後,泛歐道瓊Stoxx 600卻受金融類股利 空消息與美股下跌等因素影響而挫低1.1%至327.53點。

英國FTSE 100指數持平,報5901.70點,法國CAC-40 指數下挫1.3%至5092.40點,德國DAX 30指數下滑1.3% 至7314.17點。

美國昨日出爐的經濟數據令人失望,且金融公司傳出虧損消息,因而全球股市周四皆遭受重擊。

美國總統布希在周五呼籲,對消費者與企業進行「直接而快速」的減稅行動,他稱上述方案對「美國經濟非常迫切且至關重要」。

Rio Tinto (RTP) (RIO-UK)在倫敦的股票勁揚4.9% 。市場盛傳BHP Billiton (BHP)將會把對前者的報價提高逾30%。

BHP Billiton的股價亦上漲2.2%。

轉至經紀業者,Philips Electronics (00953-NL) 的股票大跌5%,因Lehman Brothers將其評級從加碼調降至減碼。
看看俄羅斯的奢華!
鉅亨網
2008 / 01 / 21 星期一 18:00        
         
看看俄羅斯現在的情況,馬克思或列寧大概會昏倒。上周末,約有 45000人擠進離紅場廣場西北40英里的巨大展覽廳,欣賞購買著珠寶、藝術品、遊艇、私人直昇機、噴射客機以及世界頂級豪華的Tuacan別墅。

這展覽被稱為「百萬富翁集會」,對於處在貧困勞工階層的人來說,當然是個殘酷的笑話。荷蘭商人Yves Gijrath從 3年前起就開始籌設這項展覽,他表示,到這裏來消費的都是國家少數的新興富豪精英人士、正在增加當中的中產階級和那些被奢侈品所吸引的人們。

不到20年前,供產主義垮臺,幾乎10年時間的經濟 崩潰,現在俄羅期經濟開始復蘇,這要得益於由政府控制的石油、天然氣價格飆升,以及對消費品的需求量上漲。

據經濟發展部門統計,自1998年金融風暴以來,俄羅斯經濟平均增長6.7%,去年前 3季增長達7.4%。而據俄羅斯聯邦國家統計服務部的資料,近 5年來,俄國人收入提高超過 12%。去年,在全國1.41億人口中,中產階級的人數從2000年 800萬人增加到5500萬。

經濟繁榮的跡象包括:房地產業呈向上揚升的趨勢。據摩根史坦利投資公司 (Morgan Stantley)設在莫斯科的城市信貸銀行首席代表Ruslan Iseev表示,房價已經出現 5年來連續增長,自2002年開展抵押貸款業務以來,今年發放的房屋貸款已經達到 200億美元,預計在今後 5年內將達到1000億美元。

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有自己的車。據俄羅斯內政部統計,俄羅斯已經有3600萬人有了自己的車,1995年為 1100萬人,兩年前約為2800萬人。

更多人出國旅遊。據聯邦旅遊局統計,去年約有 770萬俄國人到海外旅遊,1995年約只有 260萬人,據稱今年上半年到國外遊玩人的人將增加31%。

經濟發展走勢良好,讓眾多俄國人支援總統 Vladimir Putin領導的 pro-Kremlin黨,該黨在國會獲得最高投票率。由於憲法規定他不能繼續擔任第 3屆國家總統。在莫斯科,57歲退休護士Valentina Slepuk表示:「 Putin的任何政策我都支持,我希望他能續任總統,他給國家帶來了改革和穩定。」

雖然她靠養老金生活,但是Slepuk還做一點兼職工作,並且每年可以看一兩次芭蕾舞或歌劇,如果有點儲蓄,她每一兩年還可以去白俄羅斯看看她的家人。她說:「我過得還不錯,經濟比10年前穩定多了。10年前我們什麼也買不起,太可怕了。」

俄羅斯繁榮景象無處不在,一些地方的消費需求更甚於莫斯科。

鄰近 Putin總統的克林姆林宮、距離列寧的墓地不到 100碼,,如今這裏已經進駐了Christian Dior、 Louis Vuitton和Hermes的設計師店面。20年前,這裡原本還是以罐子、平底鍋和圍巾等的百貨銷售為主的 GUM公司。

沿著附近一條停滿Mercedes、Lexus和BMW汽車的街道走下去,莫斯科別具特色的Tretyakovsky街道上,想購物者可以看到Tiffany & Co.(TIF-US)、Chloe、Gucci 、Ralph Lauren (RL-US)和 Bulgari的商店。離這條街的幾個街區外就是Stoleshnikov路,路上又有Dior的另一家商店,旁邊還有Van Cleef & Arpels和 Cartier。

如今許多俄國人都買得起這些名品了。根據Forbes 400的統計,莫斯科現在有44名億萬富翁,僅次於住了 66名億萬富翁的紐約,居世界第二位。去年 Merrill Lynch(MER-US)和 Capgemini顧問公司估計,俄羅期至少有11萬9000位的百萬富翁,多數居住在Moscow市郊。

據Mercer人力顧問公司今年所做的移居花費統計顯示,莫斯科已經成為世界上物價水準最高的城市了。 Ritz-Carlton就在紅場廣場旁邊,另一家 5星級的 Marriott(MAR-US)和Sheraton也相距不遠。

還有許多為商務旅客提供便捷服務 4星級旅館。根據金融部長 Alexei Kudrin上周估計,這些商人今年將為俄羅斯帶來 700億美元的外國資金,超過了去年外資總額 410億美元。 4星級旅館一晚的住宿費用是 500美元,在這裏兩人份的餐點加上紅酒,花費50美元甚至更多是很稀鬆平常的,旅館裏一瓶啤酒價格要 8美元。

據俄羅斯最早成立的投資公司 Troika Dialog首席經濟師Evgeny Gavrilenkov說:「價格實在是很昂貴,不只是食宿費用,在莫斯科中心城區的房價已經貴到跟巴黎差不多了。」

在城區中心地段一套兩個房間的現代公寓,租金喊價到每月3500至 1萬美元,莫斯科西邊約12英里處有名的Rublyovo區,一棟六間房的別墅小屋租金標價到每月 6萬5000美元,許多莫斯科的百萬富翁、日漸發達的生意人與企業家們都住在那裡。

Anna Muravina 是一個室內設計師,她身上有著成功企業經營的故事。她的工作在照顧俄羅斯有錢人們的喜好。她的室內設計公司MuGu Interiors是12年前與朋友合夥創立,當時是在她家的公寓裡。如今她平均雇用 15至20名的員工,同時有 7個案子在手上等待處理。因為受到Architectural Digest和 Andrew Martin International的青睞,她現在成了俄羅斯頂尖的設計 師。

她說:「俄國的有錢人的愛好各有不同。一些年紀稍大的人,出身於舊蘇聯時期,品味實在不算太好,他們來自於一些小鄉村,外出旅遊機會不多。」當更多人開始到國外旅遊,情況發生了變化。新一代俄羅斯人開始在國營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裡工作,一個新的企業經營家階層在自由市場經濟時期,開始嶄露頭角。

但她表示,儘管如此,她還是會接到各種頗具特別的要求。有的客戶在國外旅館看到一些設施,例如房間裏有一個小的酒吧台,他們就希望也搬一個到自家臥房。或者,有人希望有兩個廚房,一個可以讓他們招待客人時給廚師使用,另外一間可供家人圍坐,就像他們在舊時期公寓裡一樣。

她說:「這是有點怪,但這就是俄羅斯人。」

Torika的 Gavrilenkov表示:「雖然莫斯科人的年平均收入是全國人民年平均收入的兩倍,達到 23000美元,莫斯科1500萬人口創造的產值,粗估占國家總產值的23%,但並不是每個住在莫斯科的人都很有錢。」

這裏也有無殼蝸牛,像47歲的 Igor Vladimirov,他每天在Belorussky火車站外乞討,儘管市政府一直希望能,把這些遊民從莫斯科市中心趕出去,以維持良好都市形象。

Igor Vladimirov 說,自己從前住在母親的公寓裏,自從兩年前母親去世,他的姐姐把公寓賣掉後,他就沒處可去了。1992年因為住房供給,有 70%的人都有房子可住,但是近年來房產市場供不應求,導致房價飛速上漲。究竟有多少人無家可歸,官方沒有統計數字,但是去年 Putin總統表示,仍有許多俄羅斯人處於貧窮當中,大約佔人口 17%,比1999年的 30%有所下降。他們每月的生活花費只有88美元甚至更少,目前俄國人的平均月收入為 540美元。

要服務這群人或者比較節儉的人,莫斯科在旅館和 設計師品牌之外,另有消費之處。在那裏,酒吧的啤酒賣一杯 2美元,伏特加一杯 8美元,三個商業餐消費約 7美元。

不過典型的中產階級隊伍持續壯大,像在莫斯科銀行工作的28歲的 Oxana Yakovleva。她與丈夫還有兩個孩子覺得自己的生活算是普通的一般莫斯科家庭。她說:「在莫斯科,你買得起東西。物價是很高沒錯,但是這裏的薪水收入也相當高,我許多朋友的購買力都還不錯。」

他們生活在一間房的小公寓裡,附有小間廁所和廚房,屋齡20年。這是他們3年前花65000美元價格買下的,每個月要支付1000美元的貸款。她開著一輛Subaru 福特汽車,無息付款購得。前幾年他們去過了土耳其海灘和德國度假,但今年不會了,因為28歲的銀行行員丈夫Vitaly要在義大利受訓,家中的經濟壓力變得比較大。現在任何出國旅遊的目的地都只能是能義大利了。

Yakovleva 表示,如果經濟在 Putin總統的領導下發展得更好,她對未來的生活還是充滿信心。這樣他們就有望買得起大一點的公寓,兩個孩子可以到國外就讀,「我還可以光臨設計師精品店。」

Troika Dialog的Gavrilenkov表示:正如 Putin總統給了俄國人一絲對經濟穩定發展和前景樂觀的印象,未來他可望如同許多外國投資者預測,繼續留在權力中心,坐鎮俄國經濟的發展態勢。

然而,他也質疑,俄羅期經濟是否能長此以往的繼續往上攀,即使原油已超過每桶90美元價格,還是靠房產市場的投資、基礎設施和軍事工業來填充國庫。他預測,俄國物質需求已經超出了全國的生產能力。

他說這種增長太快速,因此不得不從國外進口商品。一旦供給發生短缺,經濟會下滑萎縮。同時俄羅斯的政府官僚機構每年增加 10%,通貨膨脹也約為 10%,為了減輕消費者的壓力, Putin總統把食品、汽油和出口穀類產品的價位鎖定在預選前的物價水準。

Gavrilenkov 認為,這 2年的經濟或許不會出現下滑,但是在未來的 5-7年間就很可能出現。

基於這種觀點,許多有錢的俄羅斯人開始把資產和家人移往國外。許多專業人士也開始移民,而倫敦成為多數人的選擇。英國外務部長David Miliband今年稍早時表示,大約有25萬俄羅斯人在倫敦安家。據英格蘭銀行統計,在去年一年,俄國企業和個人在英國銀行的存款至少有1000億美元。

位於倫敦的財務顧問公司Global Insight的俄國分析師Natalia Leshchenko認為:「這些情況或許存在,但是來這裏不只是有錢人,還有一些專家是到這裏來找工作的。」

一名莫斯科設計師Muravina在倫敦開了家店,幫助那些在倫敦Belgravia、Knightbridge和Chelsea這樣的高檔住宅區買房子的有錢俄國人裝修房屋。

倫敦著名的 Harrods百貨公司也向有錢的俄國移民招手,耶誕節期間開始向俄國人推銷奢華珠寶、服飾和 家具,主題是:創造一個俄國的冬季童話。

但是跟上周末隨便一名俄國人在「百萬富翁集會」上買回家的東西比起來, Harrods百貨就顯得小巫見大巫了:有人買了一架 8人座的Bombardier Learjet。美國豪華噴射機的歐洲市場總裁 Alex Todd表示,他賣給客戶的產品大約在1000萬美元到2000萬美元不等。

(程慧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