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轉貼] 技術洞察-白光LED即將邁入專利混亂的時代

[轉貼] 技術洞察-白光LED即將邁入專利混亂的時代

相信全球白光LED的市場與生產結構,將會從2010年出現重大改變,因為從1990年開始所提出的LED相關專利,到2010年時預計20年的有效專利期限將逐漸到期,因此伴隨著產業專利結構被打破,緊接而來的是邁入混戰時期的高亮度LED產業。

由於隨著目標市場不同,專利擁有者與權利範圍也不太相同,雖然如此,但是就如人類的壽命終結一樣,無法避面的還是智產權的有效期限,因此在過去,這些擁有專利的LED業者,雖然在技術開發初期大多都藉由專利權來保護本身的利益,例如有關LED的專利技術,內容會隨著區域相異進而使事態更複雜,以日本市場而言,日亞化學的專利權範圍寬廣,其中日亞化學擁有的LED相關專利3724498相當強勢,可以防止在日本以外銷售的台灣LED產品進入日本市場。而在美國市場Cree擁有相當多LED專利,所以新興業者如果要在美國市場行銷白光LED的話,就有相當大的機會侵犯到Cree的專利。

專利網逐漸面臨薄弱化

但是因為時間的流逝,當初各公司所建構的專利網,也逐漸面臨薄弱化的情況,在跨越專利期限之後,這些技術將會成為新興業者生產LED的捷徑。不過這樣的結果出現,也是無法避免的,除了強化防止技術流出,或是採取與結盟策略之外,似乎沒有其它更好的方法,所以相信這些擁有關鍵專利的LED業者,為了在專利期限到期前,更善加利用其專利效益,相信在接下來數年間,將會採取擴大授權的策略。就這樣的演變環境下,預計台灣與韓國的LED業者將會是最大的受惠者,但是另一方面,對於全球LED業者而言,來自於這兩方面的挑戰也會大幅增加,而衍生出LED業者對於專利權的判斷與策略將會變得更加複雜。

就如平面顯示器實現每吋1萬日圓的理想一樣,就技術與應用而言,白光LED的效能已經逐漸接近在100lm/W下、每流明1日圓的成本目標。以目前技術而言,如果藍光LED晶片的光輸出若能達到360lm/W的話,就有相當大的可能性獲得100lm/W輸出的白光LED,而這個達到360lm/W藍光 LED晶片的技術以今天而言,已經不再是艱鉅的挑戰了,Cree在2006年便以發展出,光輸出高達370lm/W白光LED用藍光LED晶片。所以一旦,360lm/W以上的藍光LED晶片量產技術確立之後,下一個目標便是開始朝向在100lm/W下、每流明1日圓的成本目標發展。

由於藍光LED晶片與白光LED的技術迅速推進下,在應用市場方面也獲得了相對令人欣慰的回應。白色發光LED的應用,從單顆小型照明應用,不斷擴展到液晶面板背光源,甚至於即將敲開車用大燈、屋外照明等各領域的應用大門。根據isuppli市調公司的統計,2006∼2008年複合成長率(CAGR)約為 11∼12%,而2007年LED產品各項應用更將步入高速成長期,整體而言,手機應用已出現成長趨緩,但背光源、車用、戶外看板等需求將大幅提昇,從 2005∼2010年之間,背光源、車用、戶外看板的年複合成長率分別為55.8%、19.2%、16.5%。

新加入業者所帶來的訴訟風潮

如此龐大的市場潛力,刺激著全球LED業者積極搶進,面對市場成長快速的白光LED,在各方面都已經超越這些關鍵專利擁有的LED業者控制的範圍,所以同時擁有關鍵專利的業者也絞盡心力的利用專利保護傘,來維護市場利益與排除新挑戰者的加入。新加入業者的生產能力、技術能力與LED老將即將並駕齊驅。就像台灣已經是日美歐以外,白光LED的主要產地,更是藍光LED晶片的重要量產地,就全球整體的生產能力而言,台灣已經占全球40%左右,而在實際的產出與銷售量方面,台灣也擁有全球市場的20∼25%占有率。不但如此,在品質方面,台灣也是已經追上傳統LED大廠,例如部分台灣業者在高亮度藍光LED晶片已開發出1,700cd,而1,400cd也達到了出貨階段。所以就產品產出能力與品質技術而言,已經不遜色於傳統LED大廠。此外,日亞化學的銷售金額在 2005年,首度自1993年以來減少,許多日美歐LED業者紛紛陷入苦戰,台灣與韓國LED業者卻大豐收,就像Seoul Semiconductor,受到終端應用廠商的支撐營業大幅成長;華上的單月銷售金額比去年成長50%以上。

因此隨著台灣與韓國LED 廠商的成長,專利智財權的紛爭更明顯,甚至於本來並無直接紛爭的傳統LED大廠,也因此間接性被捲入訴訟案,例如OSRAM Opto控告接受日亞化學白光LED授權的CITIZEN電子、以及控告接受Cree白光LED相關授權的今台等業者。而日亞化學也針對白光LED封裝的新技術,控告了億光與Seoul Semiconductor等,而對宏齊則是提出了警告。日亞化學的訴訟起緣是因為,億光與宏齊等獲得OSRAM Opto的授權,Seoul Semiconductor則接受美國Cree的授權,所衍生出來的。

LED老將改變策略跳出漩渦

隨著專利期限的步步逼近,這些擁有關鍵技術專利的LED業者也體認到這一點,領悟到若繼續採取訴訟策略,這對日益薄弱的專利期限保護傘是無益的,因為在既有市場下,面臨台灣與韓國業者的猛烈攻勢,包括日亞化學、OSRAM等等的這些傳統業者若堅持死守,勢必會面臨更艱鉅的挑戰,此外也因為繁複及冗長的訴訟程序,間接的弱化了開發新技術的力量。所以激烈的技術競爭環境下,出現歐美以及日本等等主要LED業者一改過去的市場策略,例如包括日亞、豐田合成、 Cree、飛利浦、OSRAM等業者積極採取相互授權,來迴避專利問題。這樣的變化在4∼5年前是無法想像,因為截至2003年以前,這些業者為了維護本身的立場,而熱中專利侵權訴訟,也因為如此,使得其他的業者,包括LED封裝業者、LED應用業者等等也無端的被捲入訴訟洪潮之中。因此可以發現從 2002∼2003年開始,令人注目的各訴訟案件,逐漸以交換授權等等的和解方式收場。

各大LED業者從訴訟的漩渦中跳出,這樣的結果相信對於市場而言,如果從良性的反應觀點來看,因為擴大授權範圍、相互委託生產,就像朝授權收權利金、授權代工的營運模式發展。例如 OSRAM採取「收權利金」方式,授權億光、光寶、宏齊,而日亞、豐田合成授權晶元光電代工,AVAGO、OSRAM授權宏齊生產,日亞、日立授權光磊代工生產等等。讓LED應用業者可以獲得更低價與品質更好的LED,同時也可以讓LED業者集中火力的來開發下一代LED關鍵技術,來鞏固原有的市場機會與利益。

另一波訴訟漩渦又即將展開

因此歐美與日本等傳統LED大廠,已經開始與擁有高生產技術、能力的亞洲新興業者協商委託生產,而在專利權方面,傳統LED大廠也出現與製造強大的業者產生合作的新局面。因為在面臨即將消失的專利保護情況下,與其因為花費巨大人力資金獲得訴訟獲勝的賠償金,不如與這些新興業者結盟,在BRICs等地區收取授權金,不僅在成效上大幅度提升,甚至可以擴大新興市場。當這樣的轉變對於新興LED生產、LED應用業者而言,也是一項好消息,因為對於新興LED業者而言,如此可以提高產品的品質並且得以擴充新的銷售通路,而在LED應用業者方面,除了避免被捲入專利紛爭,還可以獲得更低成本、高品質的LED。

如果持續發展下去,相信整體的變化不僅於此,更進一步所帶來的是,這些新興LED生產業者將會拉近與傳統LED大廠的技術距離,以及在更多的單向授權與交叉授權下,生產機會將會流向低製造成本的台灣,而這些的變化,卻是傳統LED大廠所不願意樂見的。另一方面,這些新興的LED業者,也必定持續的開發出新的技術來擴大專利傘,所帶來影響是,另一波新興的LED業者所帶動的訴訟漩渦,又即將展開,未來交叉授權的家數,相信也不再會是僅僅只有眼前的數家,而是會擴到大十多家,屆時複雜程度比起今天,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為了避免因為訴訟而出現浪費資源,所帶動的專利授權,從基本上來看或許是一個不錯的發展起點,但是另一方面,因為錯雜的產業基礎,這也將會是下一波針鋒相對的導火線,如何做才能符合最大的利益,將會考驗著傳統LED大廠智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