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歷史] 平凡的清穿日子 作者:Loeva (已完成)

正文 二十、小桃

  多美好的畫面啊,如果周茵蘭大個五六歲,恐怕是又一出才子佳人街頭偶遇的好故事。淑寧可不會放過剛才與那書生照面時,他微一發愣後,眼中的喜意,想必是認出了周茵蘭的身份。看他是個讀書人的樣子,言談不俗,舉止有禮,如果家世不顯,有心向某個官員自薦為幕,以為出身之道,周府丞的確是個好選擇:出身世家、學識淵博、官聲清明,在本地仕子中很得好感。只是看起來周茵蘭並沒有感受到他的渴望,只是對著一直低著頭的阿松大撒同情的眼淚。

  淑寧叫小桃去買了幾隻燒餅塞給阿松,出聲說是時候回去了。那書生馬上就提議由自己送她們回去。淑寧知道他是想在周府丞面前露個臉,就故意說:「不必麻煩了,姐姐身邊有從人相隨,我也有人跟著,不會有什麼事的,不敢勞駕先生。」那書生愣住,不知該如何接話,正在這時,有人在後面叫他:「蘇先生,快來呀!阿初他爹出事了!!!」他忙施了一禮,掉頭跑了過去。阿松也跟著去了。只見一群人抬著什麼人進了一所房子,後面還跟著個女人和小孩子哭著走,一夥人鬧哄哄地。

  周茵蘭擦擦眼淚,看到纓兒一副想跟上去看熱鬧的模樣,破涕而笑:「瞧你那傻樣兒,今兒天晚了,還是回家吧。」淑寧點頭稱是,一把拉過掂著腳想要往那邊看個究竟的小桃,往回走了。今天如果回去得太晚,是要挨罵的,反正八卦小桃功力非凡,就算現在不讓她去打探,她有也本事知道是怎麼回事。

  晚上吃完飯以後,淑寧向父親提起今天下午的事,問是否要加強利民措施的宣傳。端寧也說以往光是讓官宦富裕人家知道,固然可以獲得好名聲,但如果窮人不知具體的安排,能起的作用恐怕不會大。張保早就察覺這一問題,見兒子女兒說得有理,答應明天回衙門裡說說看。

  佟氏閒聊起今天的趣事,提到了肅家門前的八卦,以及他家與康親王府的婚事。張保在衙門裡也有所耳聞,但他知道的小道消息更詳盡些:「聽說那位椿泰世子的福晉去年夏天急病死了,康親王打算給兒子娶個蒙古貴女續絃。可現在又不是選秀的年份,上一回選秀的蒙古貴女進宮的進宮、賜婚的賜婚,剩下的大都是容貌不大如意的。親王府裡有人給他支招,選中了肅家小姐,也是蒙古近親,只當側福晉是夠格了。如果能生下一兒半女,扶了正就是,如果不好,過兩年選秀,還要再挑一個。」

  佟氏聽了有些為這位肅大小姐不平:「這姑娘也是家世顯赫、品貌不凡,正正是奉天城裡一朵名花,如果不是這次賜婚,嫁誰不是當正室的命?如今要受這樣的委屈,又隨時有新人進門壓著她,我都替她難受。」

  張保笑她是窮操心:「肅家小姐家世越好,長得越漂亮,就越不可能嫁入普通官宦人家。現下雖屈居側室,但以她的美貌,必能得世子寵愛,何況她外祖家也不是吃乾飯的,怎會讓她受委屈?你何必替她擔心這個?有這閒功夫,不如想想明天吃什麼好菜吧,今兒那隻雞實在做得不怎麼樣。」說得眾人都笑了。

  晚上淑寧想到肅大小姐的這樁婚事,又擔心起自己的未來,翻來覆去的有些睡不著,結果第二天起床時頂著兩個黑眼圈,被小桃取笑一頓。她正不服氣呢,二嫫進來了,罵小桃道:「瘋瘋顛顛的,沒個規矩!怎能這樣取笑主人家?看你也老大不小了,已是快要出閣的人,怎麼還像個孩子似的?不懂事!」小桃臊了,抬腿就跑了出去。

  淑寧大吃一驚:「小桃要嫁人了嗎?」二嫫點點頭:「是年前才定的,五月就過門,還沒告訴姑娘呢,姑娘也別對人說起,開春就下聘了,是城北的農戶,叫王大牛。」淑寧問:「怎麼不是馬三兒?」二嫫忙掩了她的口,出門探看沒有人經過,才回房關了門,小聲對她說:「姑娘別亂說話,馬三兒也是夏天成親,娶的就是咱家的小梅,他們這樁婚事是三奶奶親自作的主,等他們成了親,還要在咱家侍候的。小桃嫁到王家,她自己也點了頭,以後就不在咱家了。」淑寧聽了,腦裡有些亂哄哄的,喃喃地說道:「小梅還比馬三兒大兩歲呢。」二嫫拉她坐下:「只大一歲多一點,這有什麼?橫豎是差不多年紀。」

  淑寧一直以為小桃會嫁給馬三兒,她那麼多年來不停在嘴裡嘮叨著的「馬三哥如何如何」難道是假的麼?而且居然是小梅嫁給了馬三兒?這兩個人,一個是戳一下喊一聲、不肯多說一句話、多走一步路的老實人,一個是嘴裡能跑馬、給他一碗水他能從天亮說到天黑的話簍子,怎麼就揍一塊兒了呢?小桃對親事點了頭,可她心裡又是怎麼想的?

  淑寧心裡已經完全糊塗了,小桃雖然饒舌,但陪在身邊那麼久,總是有感情的,她真心希望對方能獲得幸福。想著半天,她站起身來,決定要到母親那裡去問個究竟,她老人家可別是亂點鴛鴦譜吧?

  正走到上房門口,正聽到二嫫在裡面向佟氏報告馬三兒要寫信回京裡跟他唯一的親屬長輩——他二大爺報告婚事的經過。淑寧悄悄停下來,退回旁邊的走廊,這裡能聽見房裡人說話,又不容易被人發現。

  只聽見二嫫說道:「馬三兒在咱們家多年了,婚事也會在這裡辦,用不著回京去,小梅她老子娘已經說了這事由奶奶做主。照奴婢看,只需要知會一聲伯爵府的管家就行了。等年底送年禮回去的時候,再叫馬三兒和小梅同去,在他二大爺跟前磕頭。」

  佟氏過了一會兒才應聲:「這樣很好,他們倆個都是咱家裡頭得用的人,成了親就更用心做事了。小桃的嫁妝也要準備好,別丟了咱家的臉面。其實她也是個伶俐人,我本來還想再留她幾年呢。」

  「奶奶不必為她操心,她嫁過去就是自由身,王家有屋有地,以後有她享福的日子呢,您已經很為她著想了。」

  「其實如果不是她太吵鬧,又愛到處打聽事兒,我本不想讓她走的。可是她這個樣子,如今倒還罷了,日後爺升了官,家裡人口多了,又或是回了京裡,住在府裡,她這個性子就是禍根,連累我們事小,就怕枉送了她自己的性命。趁現在有人看中了她,早點嫁出去,也算了了我一樁心事。日後再買人,要挑那老實不多話的,我可受不了再有人這樣呱噪。」

  「可不是?像小梅那樣老實的就很好,不多話,只會埋頭做事,從不惹主人家生氣。」

  「可不是嗎?以後再進新人,都要找小梅那樣的,才讓主人家省心哪。」

  淑寧聽到這裡,已經不想再聽下去了,掉頭往回走。原來她一直當作是好玩好笑的事的小桃八卦習性,被佟氏當成了惹事生非的禍根,而她一直認為是沒個性的木頭人小梅,卻是母親眼中的理想僕人。她心中很難受,不知小桃如果知道了這些話,心裡會怎麼想?

  經過小梅小桃的房間時,正看到小桃在做針線。看見淑寧進來,小桃忙掩了手中的東西,不好意思地笑笑。淑寧分明瞧見,那是一塊繡花紅布,故意問道:「難不成在繡嫁衣?有什麼好藏的?大大方方做你的活就是。」小桃紅著臉,拿出那塊布,卻原來是塊紅蓋頭:「姑娘自小就人小鬼大,比我們可聰明得多,其實也沒什麼好瞞的,只是有些不好意思罷了。」淑寧看著她眉眼間掩不住的喜意,覺得她其實也沒想像中那麼不滿,就問她:「你要嫁的那個人……是什麼樣的人?你是怎麼想的?」

  小桃抬眼望望淑寧,有些明白她的意思了,這丫頭一向是個聰明伶俐的:「我明白姑娘的意思了,姑娘是覺得我自小喜歡與馬三哥說話,如今嫁給別人,心裡難免會不自在,是不是?」

  她這樣直接,倒讓淑寧愣住了。小桃低下了頭,又繼續說道:「其實那都是小時候的事兒,現在大了,想的事不一樣了。我其實知道,馬三哥心裡有別人……再說,他雖然好,可到底是這家裡的奴才,我嫁給他,還是一樣做奴才,以後的子子孫孫,都脫不掉一個「奴」字。可大牛哥不一樣。」她臉更紅了,頭又更低了些,「他是自由身……家裡有田有地,有房子,他人老實,有力氣,能做活,嫁給他……以後我就不再是奴才了,有自己家的田地房舍,雖然窮些,可好好幹幾年,也能過上好日子。以後生了孩子……也能讓他們讀書認字,說不定還能考個功名……當個官呢。」

  她抬起頭看著淑寧:「這樁婚事,是我開口向奶奶求來的,我見過大牛哥……我很感激奶奶,願意銷掉我的賣身契,給我自由……以往我總是淘氣,惹事生非,奶奶還這樣為我著想,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她的大恩大德。」說罷又低了頭:「真奇怪……我怎麼就跟姑娘說起這些話呢?不過……我覺得你能聽懂……」

  淑寧分明能看見她臉上的光彩,那雙眼睛裡含著的,是對未來幸福自由生活的渴望與期待。她決定把剛才在上房聽到的話都埋在心底,小桃並不介意這樁婚事,相反,她很高興,甚至很喜歡未來的丈夫,還主動要求嫁過去。

  雖然千百年來,身為女人,總是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但這並不妨礙她們嚮往與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

  淑寧默默地回到自己房裡去,留下小桃一個人滿懷欣喜地繡著那塊紅蓋頭。
正文 二十一、婚禮

  開春後,天氣暖和起來,街上的積雪漸漸化了,倒把路面弄得泥濘不堪,府尹玉恆覺得這實在太難看,就組織了一大幫平民將路面打掃乾淨,一個錢沒付,不過倒是提供了兩頓不算太稀的粥水。

  隨著市容日益整潔,城內來往的人也多起來。府衙今年春天開始重新劃分城內專門的活動場所,比如在各城區分別規定哪裡可以開闢市場,買賣貨物,哪裡可以給賣藝的人擺攤和居住,哪裡專門處理煤炭、垃圾、糞水之類的東西,等等。城外的馬車一概不許進城,一律停在各城門口旁邊專門建起來的看管處,每停兩個時辰就要交十個錢,不過有專人負責照看馬匹。進城以後,城門內也停了二三十輛加裝了長板的大馬車,分別掛著一到六的號牌,每隔兩刻鐘就開出一輛,上車的人每人兩文錢。這些馬車分為六條線路,途經城內各處衙門、各大市場、名勝熱點、鬧市街道、居民聚居區等人們去得多的地方。

  經過一段適應期後,這些措施還是基本得到了城內外百姓的認可,只是有的人認為馬車看管費太貴了些,而且不許馬車進城的做法給百姓帶來不便,又質疑是府衙趁機斂財。但玉恆和屬下官員又推出了一系列扶貧救弱的措施,讓這些人不好再說嘴。冬天時開放給乞丐入住的那些無主破屋,繼續開放給他們住,衙門不收他們錢,但要求他們維持房屋穩固和清潔。同時以每人一把大掃把和每人每天兩隻饅頭一碗稀粥的代價,換取這些人清掃大街小巷的路面。這樣一來,乞丐們不會餓死,又不會因為無事可做而躺在路邊影響市容。對於一般的平民,則是維持著每旬逢三的義診日。

  府尹玉恆因為政績卓越而再度受到吏部嘉獎,他走到哪裡,臉上都透露著意氣風發的氣息。他本人也沒想到,原本只是把公交馬車、乞丐掃街換食物、義診等幾項措施報給了那位陳大人,不料那位大人在回信時列出了那麼多條新政,讓他佩服不已。雖然他只是聽命行事,卻得到了上頭的嘉獎,而且這份功勞幾乎全是自己的,怎叫他不感激陳大人到十分?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出更好的成績,好報答陳大人的知遇之恩。至於那些說閒話的人,不過是妒忌罷了,他才不會管!

  上司的決定直接影響到一眾下屬。最近張保回家的時間越發晚了,有幾次甚至到了亥時才回家,他整日忙碌,臉上都瘦了許多。佟氏很心疼,天天變著法兒給他做美味滋補的食物和湯水。因為還要忙著操持家務,就索性把小桃小梅和馬三兒的婚事,全都交給了二嫫。

  小桃還是那副整日東拉西扯打聽八卦的樣子,雖說快要出嫁,她行事也穩重了些,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不,上次在街上遇到的那個姓蘇的書生,到底是被什麼事給拉走了,這個謎經過小桃從多方打聽到的消息,再加上香兒親自從她住在附近的親戚那裡得到確認,終於解開了。

  床上堆滿了紅色的棉布和廉價的緞子,還有三四個針線籮,小梅小桃分坐在床的兩邊,手裡拿著未完成的嫁衣正在做,對門的香兒也來幫手,扯了條紅繩纏著一隻新竹籃。這是婚禮那天裝喜餅用的。淑寧就坐在床上看小梅的針線,手裡也拿著個荷包在繡。

  小桃繪聲繪色地說著打聽到的消息,香兒時不時地在一旁補充完善。

  小桃:「原來上次那個書生,長得挺好看那個,叫蘇什麼達,跟幾個窮秀才一起在南巷恁了間房子住,聽說學問很大,周圍的人遇到事都找他幫忙的。上回叫走他的,是個屠戶,出事的人,好像……好像是……」

  香兒:「是個廚子,胖乎乎的。」

  小桃:「是了,沒錯,是個廚子。這個廚子本來要去上工,誰知突然鬧起了肚子,他老闆不許他拉在店裡,他只好到朋友家中借了個鐵桶,就坐在上面拉了,誰知……嘻嘻……」

  淑寧:「誰知怎樣?你倒是說呀?」

  香兒:「嘻……誰知他拉完以後,那桶就粘在他身上了,怎麼使勁都弄不下來!嘻嘻……」

  小梅:「這是什麼鬼話?」

  小桃:「那個廚子急得不行,卻怎麼弄都沒法把桶弄下來,一急,就厥過去了,他老婆孩子都嚇壞了。後來那位蘇先生去看了他這情形,只叫人把他放在地上,然後找鐵匠要了把尖刀,使勁地刺穿了桶底,那桶就掉下來了。」

  香兒:「桶裡的東西漏得滿地都是呢,臭得……」

  小梅:「我不聽這種混話,你們也不要在姑娘面前講。」

  小桃:「這有什麼?不過是玩笑罷了,我知道你高貴,你正經,你跟你男人說話去,別讓我們這些卑微的人玷污了你。」

  小梅氣得臉都白了,正要起身罵人,門外卻傳來了馬三兒的聲音:「小梅姐,姑娘在你那兒嗎?三奶奶喊她過去呢。」

  小梅臉刷地紅了,小桃哼了一聲:「屋裡還有別人呢,你怎麼就光喊小梅?」

  淑寧出了房門,見馬三兒臉紅紅的樣子,還探頭探腦地想往屋裡瞧。她抿著嘴,忍住笑走了。

  到了上房一看,原來是牙婆帶了幾個女孩子來讓佟氏挑,是要填補小桃空下來的位置的,佟氏已經看中了兩個。因為是侍候淑寧的侍女,特地叫她來決定。淑寧仔細打量了兩個女孩子,她們都是十二三歲年紀,一個膚色白、高顴骨,一個是個子高挑、臉蛋紅紅、又長了一頭黑鴉鴉好發的東北姑娘。淑寧挑中了後面這位。佟氏問了她的本名是三妞,嫌土,就改了個名字叫春杏,先交由二嫫管教,並吩咐下去,命小桃好好將所有侍候小姐的規矩都教給新人。

  日子很快就過去了,春去夏來,等女孩子們都換了輕薄的夏衣時,小桃出嫁了。王家是城效農戶,因此小桃要先到他們莊子上準備出嫁。婚禮前一天,男家的親戚派了一輛馬車來接,小桃在張保佟氏面前磕了頭,又拜別了端寧淑寧及家中眾人,親眼看著自己的賣身契在佟氏手中化為灰燼,就流著眼淚,帶了幾大包行李和一箱陪嫁,上了馬車走了。淑寧一家都不會參加婚禮,唯有長福作為代表明天會去喝喜酒。那個新郎官王大牛,淑寧見過一次,高大憨實,應該是個可靠的人吧。

  過了不到半個月,就輪到馬三兒和小梅的婚禮了。

  一大早,馬小哥胸前戴著大紅花,拉著一身紅衣羞答答的小梅,在張保和佟氏跟前磕了頭,拜過天地,領到一對沉甸甸的大紅包,歡天喜地的被一眾家僕丫環迎到新房去了,那是後跨院新建的小耳房,裡外都貼著紅字剪紙,一派喜色。主家不擺席,馬三兒早就托人在離後門不遠的一家小飯館訂好了兩桌席面,請幾位同僚和認識的幾家僕役吃酒。附近幾戶人家的孩子在街上看見他,喊著「新郎倌、新郎倌」,他也笑嘻嘻地送他們幾塊糖。二嫫留在新房裡陪小梅,端寧和淑寧跟著成昆和長貴去賀喜,看到馬三兒一杯接一杯地喝別人敬的酒,好像那是蜜水兒似的,笑得眼睛都看不到了。長貴在一旁笑話:「瞧他那個樣兒,知道的,曉得是他日思夜想要娶小梅當老婆,今日終於得償所願了,才會這樣忘形;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家跑出來的瘋子,只會對著人笑呢。」成昆聽了笑笑:「能娶到心上人,的確是值得高興的事,他醉了還有我們呢,今兒高興,就讓他多喝兩杯罷。」

  淑寧這才知道,原來馬三兒喜歡的是小梅,怪不得小桃上回閒聊時話裡含酸,還乾淨利落地嫁了別人,看來是知道馬三兒不可能喜歡上自己的緣故。可是奇怪的就是這一點:像馬三兒這樣一個猴兒似的調皮少年,喜歡的居然是安靜溫順的小梅,而不是活潑開郎的小桃?這只能說,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了。

  小梅婚後仍然負責侍候端寧的起居,而原本小桃的工作就全部交給了新來的春杏。她是個手腳利落的女孩子,做事勤快,又心靈手巧,針線上來得,而且是位手藝高超的全灶。她負責給主人一家做飯,一個月裡,幾乎每天的菜色都不同,而且都是家常菜,令張保一家四口嘖嘖稱奇,讓二嫫小梅慚愧不已,而淑寧更是羨慕得不行,心中蠢蠢欲動。

  這可是能成為廚藝高手的絕佳機會呀!!千萬不能放過了,學會這一手,以後就算做給自己吃也是好的,這幾年吃著單調的菜式,不是亂燉就是麵食,要不就是酸菜醬菜,實在讓原本已經習慣了現代社會品種繁多的美食的她難以忍受了。

  決定了!從明天開始,她要開始跟春杏小師傅學廚!!!
正文 二十二、本事

  所謂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以淑寧區區六歲的年齡,想要在廚房裡動刀生火,當老娘的怎麼可能答應?佟氏咬緊了就是不鬆口,淑寧什麼好話都說絕了,差點就要躺在地上賴著不起,幸好在最後一刻記起自己是成年人穿越來的,絕不可以像個小屁孩似的丟咱穿越人的臉,這才作罷。二嫫在一旁看了心疼,她從來就不會逆著兩個孩子的意思,見淑寧真的想學廚,便在佟氏耳邊幫口,建議只學些簡單的,不動刀火就是了。佟氏慢慢地鬆了口,終於答應讓女兒跟春杏學些做菜的本事,但暫時只限做麵食,菜刀上的活計全由春杏做好,火也由別人替她燒,更難些的,等過兩年再說。

  淑寧有些洩氣。所謂只做麵食,就是只許學包餃子、餛飩和做饅頭、包子之類的,她又不是沒做過,不許動刀,那就連麵條也做不了了,還有什麼意思呀?聽了她的埋怨,春杏安慰道:「姑娘也別灰心,其實麵食也很講究,和面怎麼和,除了麵粉要加些什麼別的東西才好吃,蒸包子饅頭該用什麼火候,包子餡兒又該怎麼調,這都是學問,而且餃子的種類又多,上回你不是教我做玉米餡兒的餃子麼?還有像金魚樣子的餃子,可見這裡面的學問大著呢。就算是麵條,除了用刀切,還可以用手拉,或是揪面片兒做貓耳朵湯什麼的。等咱們學完這些,姑娘也大了,正好學其他的,你看是不是這個理兒?」

  淑寧聽了覺得有理,也就乖乖地跟著學起來了,先學和面,每日裡弄得滿臉滿手都是麵粉的,好不有趣兒。佟氏看著她一天天地學會了麵食的基礎,家裡做飯時也讓她在旁邊幫個下手,漸漸地有點樣了,心裡很滿意。

  不過顯然有人看不得佟氏高興,馬上就來招惹她了。

  京裡伯爵府裡的大奶奶,也就是淑寧的大伯母那拉氏,叫人送了信來,同來的還有幾個包袱和兩個女僕。其中一個媳婦子佟氏認得,是大嫂子那拉氏的陪房,是最最親信的,便對她十分客氣,讓她在跟前的腳踏上坐了,問她京中諸事,並此行的目的。

  那媳婦子捧來一個大包袱,打開頭,卻是大小兩件夏衣,一件嫩綠,一件湖水藍,笑著道:「其實不是什麼大事,只是我們二姑娘前些日子打發人去做了幾件新衣裳,專是盛夏日子裡穿的,我們奶奶覺得新鮮,就每房的奶奶和姑娘都送了些,這不,給三奶奶和三姑娘也送過來了,三奶奶不妨看看?」

  佟氏拿起來看,兩件都是薄綢子做的長袍,比較特別的是袖長比平日的短了三分,另用同色的薄紗做成荷葉邊,接縫處綴有別緻的蝴蝶結,整件衣裳的領口、前襟、袖口、下擺處,都鑲著白色的勾紗花邊,看著就像是蕾絲花邊的樣子,每隔寸許間距,就綴有小指指甲大小的緞帶小花,有紅的,有粉的,有黃的,鈕扣也不是平日見的琵琶扣之類,而是一顆顆白色的珍珠。

  這兩件衣裳,不但樣式別緻精美,造價更是不菲,單看這點綴的花飾花邊蝴蝶結,就要花費大功夫去做,那些做扣子的珍珠,更是粒粒渾圓飽滿,單只這一項,少說也要上百兩。

  佟氏差點沒倒吸一口氣,京中伯爵府幾時這般富貴起來?既花那麼大價錢做一件夏衣,而且還送到一向感情疏離的三房這裡?

  那媳婦子看佟氏一臉吃驚的樣子,忍不住有幾分得意:「這可是京裡如今最盛行的款式,咱們二姑娘真真是水晶心肝玻璃人兒,這樣精美的衣裳,難為她怎麼想出來的?這可不是那些式樣簡單的外套斗篷什麼的,誰穿出去都一個樣兒,這樣的衣裳最是挑人,氣質不好、不夠高貴都襯不起呢。」她偷偷望了佟氏一眼:「只有主子們這樣的尊貴人兒,才配穿這樣的好衣裳呢。滿京城裡的千金小姐,也沒一個穿得有我們二姑娘好看。」

  佟氏皺皺眉,放下了衣裳:「的確做得很好,只是看著,怎麼覺得尺寸不太對?小的那件,似乎有些大了。」

  「唉喲,三奶奶真是好眼力,實話告訴您,做衣裳的時候,並不知三姑娘的尺寸,只是估摸著,大約和四姑娘差不多,就照著她的身量做了,不知道合不合身,原想著來了以後還要改的。如今倒叫三奶奶看出來了。」那媳婦子原慌了一下,不過馬上就笑著解釋了。

  佟氏不置可否,抬頭望了望站在一邊的那個丫頭,問:「這是誰?看著眼生。」

  那媳婦子忙拉過那丫頭,讓她跪下道:「回三奶奶話,我們大奶奶聽說您底下的姑娘都嫁了出去,怕不夠人使,這不,特地讓奴婢給您帶了個人過來,這是秋雪,最是伶俐不過的。」

  佟氏看著那丫頭嬌俏明媚的臉蛋,眉頭皺得更深了。伯爵府裡是什麼意思?想送個丫頭過來給自家爺們當妾嗎?她心裡忍不住起了一股怒氣,想到當著大嫂子的陪房發火有些不妥當,只好強壓了下來:「難為大嫂子操心了,只是我的兩個丫頭,一個是嫁給家裡人,還留下來侍候,另一個雖嫁到外面去了,但家裡已經買了個新的,而且做得很好。我們三房人口少,比不得大房興旺,如今已經夠人使了,還添人做什麼?」

  那媳婦子笑笑:「三奶奶這是什麼話,咱們府裡是什麼人家兒?多一個丫頭算什麼呀?人太少了,反而會被人笑話呢,如今三爺已經高昇了,家裡多添一個人也沒什麼。」

  佟氏聽了更不高興了,這話是什麼意思?!不過看起來,這人是一定要留下的了,那就定要先給她個下馬威!

  「那就留下吧。不過這名字起得不好,秋天哪裡來的雪?下了雪可不就是冬天了?我家新買的丫頭起的名兒叫春杏,你就改作秋菊吧。」

  那丫頭有些不甘願,無奈被媳婦子扯著磕頭謝恩:「快謝三奶奶賜名字,多好的名字呀,你以後就是秋菊了。」

  佟氏也不理會這媳婦,隨便幾句話打發她走了,留下那個丫頭在堂下跪著。佟氏慢慢地喝著茶,想著怎麼處理她才好。

  那秋菊丫頭等了許久,也不見佟氏開口,她本是個聰明人,怎麼看不出佟氏對自己的戒心?於是主動開口道:「奴婢斗膽問句,三奶奶可是疑心奴婢是為了給三爺做小才來的?」她見佟氏狠狠地盯著自己,心裡明白了:「三奶奶不必擔心,奴婢沒有這個心思,只怕大奶奶也未必有這個心思,她把奴婢打發到您這兒來,是有別的緣故。」

  佟氏半信半疑:「什麼緣故?」

  秋菊道:「奴婢本是大少爺房裡侍候的,大少爺有意要納奴婢做屋裡人,可大奶奶擔心未過門的少奶奶生氣,不肯答應,大少爺鬧著不肯吃飯,被鎖了起來,奴婢就被張媽媽送到這裡了。奴婢本是大少爺的人,絕不會對三爺有什麼不軌之心,三奶奶就放心吧。」

  這番話倒是大出佟氏意料之外,不過她看到秋菊眼中那種堅定的神色,也覺得這話應該是真的,心裡的戒備頓時放下大半,她想了想,說道:「你在這裡好好幹吧,只要老老實實做事,我自然不會虧待你。如今我閨女的屋裡有人侍候,你暫時留在我身邊吧。」說罷她狠盯了秋菊一眼:「如果你膽敢起了什麼不該有的心思,可得仔細你的皮!」

  秋菊默默闔首。

  佟氏把她打發給了二嫫管教,自己留在屋裡,拿起那兩件衣裳,心裡的怒火又再度燃燒起來:大嫂子這是什麼意思?!難道就因為我們淑寧想了一種新的斗篷樣式,你就非得要讓你女兒想一種新款衣裳來踩下她嗎?你家婉寧已是名滿京都,我們淑寧為了不得罪你們,讓父母難做,本該她自己得的美名都不要了,你們還不肯放過她?!

  她越想越氣,看到二嫫走了進來,忍不住把事情告訴了她。二嫫聽了,也很生氣,她看過那兩件新衣裳,說道:「大房實在太過分了,都是自家人,怎麼能這樣明擺著欺負人?我年前才見過四姑娘,身量比咱姑娘小呢,這件衣裳說是按她身量做的,倒不如說是按二姑娘的尺寸做的,恐怕是做得小了,她穿不下,才送給咱們姑娘的,他們把咱們當成什麼人了?!」

  佟氏氣道:「從前我娘家失勢,還有伯父在呢,他們就踩著我;如今我娘家起來了,他們還做這種事,實在欺人太甚!這分明是不把我們佟家看在眼裡!他們以為我們爺就真的一輩子上不去了嗎?儘管走著瞧吧!!」

  二嫫吃了一驚,忙出門打量外面是否有人,然後才走回來道:「奶奶小聲些,今日家裡還有外人在呢,叫人傳回京裡去,也是不好的。有些事,咱們心裡知道就是。」

  佟氏點點頭,瞧了眼那些衣裳:「衣服是好衣服,只是看著讓人生氣!!」

  二嫫冷笑一聲:「奶奶有什麼好生氣的?二姑娘不過是想了個樣子出來,您看這針線花色,是她做得來的嗎?當初那連袖斗篷,咱們姑娘可是親手做過一件春裝的,雖然比不上冬天那件好看,可是做得很合身呀,單論女紅,咱姑娘才不會比人差。誰家女兒才六歲就會做衣裳?」
正文 二十三、功課

  其實那件春裝斗篷,是淑寧照著過年時的大紅連袖斗篷做的一件有些失敗的作品,二嫫此時說出來,佟氏也明白這是安慰的話,不過女兒的針線活做得不錯,這是事實。女紅也是一位淑女所必須掌握的本事之一,淑寧學女紅已經有兩三年了,繡個荷包縫個手帕什麼的,都還能見人,只是正正經經做件衣裳出來,恐怕就要貽笑大方。為了讓女兒的女紅功夫更出色,佟氏決定,不再滿足於由家裡女僕進行授藝,她要請專業人士來親自教導!

  佟氏請來了有名的針線上人楊嬸。楊嬸是劉婆子的侄女,年前曾跟著來過家裡接活。自她姑姑年紀大了,請她去的人家就多了起來,有好幾戶官宦人家都請她來教導女兒做女紅,因此接到佟氏邀請時,楊嬸並不惶恐。商量過後,她與佟氏說定,每五日來一次,教一種新活計,其餘時間就讓淑寧自己在家修習。每季的酬勞是五錢銀子和兩石白米。

  這件事就這樣定了下來,只是劉婆子跟著上門來說話時,聽說八卦同好小桃出嫁了,十分惋惜,看她那樣子,還以為她上門來就是為了和小桃聊八卦呢,弄得楊嬸有些尷尬,沒在價錢上討價還價,就匆匆帶著姑姑走了,不過劉婆子出門時還扯著老伍頭問清楚小桃夫家的地址,看來是打算上門拜訪,繼續這一份友誼。

  淑寧的日子變得更加忙碌起來。她奉了母命要學女紅,又丟不下喜歡的廚活,只好一起學了,一天學廚,一天學針線,日日都不得閒,連出門會朋友的時間都快沒有了。不過不論她有多忙,每日讀書寫字的功課都被她堅持了下來,尤其是寫大字。讀書要講究悟性,她也自認成不了李清照那種才女,但大字是只要好好用心練,就能看到進步的,她不會放棄。

  淑寧的用功,感染了哥哥端寧。他如今的功課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在朋友同學當中已是數一數二了。兒女的出色讓張保很是滿意。因為兒子快有十一歲了,他考慮著,是不是該讓兒子進學。

  到了秋天的時候,有一件事促使張保做了決定。一直以來教授端寧的那位丁舉人,由一位親戚幫保,謀得了四川一處通判的缺,馬上就要上任了。他親自上門拜訪,言明無法再擔任端寧的老師,只好前來致歉。張保諒解他的苦衷,還送了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寶賀他。不過這樣一來,他就必須為兒子另找老師了。

  丁舉人心中有愧,而且教導端寧多年,又是得意門生,還是很照顧的,於是就介紹了一位熟悉的趙舉人來。這位趙舉人年紀很大,鬍子都花白了,可才學極好,對於四書五經有很深的見解。他自己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未能考中進士,但教出來的學生,十個裡倒有七八個考中的,因此在本地很有些名氣,只是他脾氣古怪,每年最多只收五六個學生,多的給再多束修也不收。這次因為是好友丁舉人推薦,端寧自身資質也好,他才收下。張保很感激丁舉人幫的這個忙,兒子拜了個好師傅,以後的才學絕對差不到哪裡去。

  不過趙先生只能教授端寧漢學,而滿蒙文字也是必修課目。原本一直是由張保充當兒女的老師,但最近他公事繁忙,停課已經有一頓時間了。考慮再三,張保鄭重請了府衙裡滿學教授的親弟韋倫先生來家中教授,每三天上一次課。趙先生則每兩天來一次。兩個孩子,端寧要上足一天,一共四個時辰,女兒淑寧也要上半天兩個時辰的課,張保嚴格要求子女,還會不定時抽查,一心要把兩個孩子都打造成才子才女。兩位先生都是為人嚴謹的脾氣,又都學識淵博,見過一面後,甚是相敬相惜,聯手把兩個學生折磨得夠戧。

  淑寧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了自己的一個小毛病。穿越過來以後,大概是因為變成小孩子,所以記性好了很多,一般的詩詞背兩三遍就記下來了,不少書看過後印象也加深了不少,但一到背誦長篇名文時,就總是背得不夠流利,只能在比較好地理解全文的基礎上記住重要的句子,其他部分就要想一會兒才能記起來。她試驗過後,總結出一個規律:簡單或淺顯易懂、朗朗上口的文章,她都能記得,又長又難懂或用詞生僻的就只能記住一部分。這似乎是前世時就有的毛病,對於簡短有韻律的詩詞短文,她就比較有心去背,但一到長篇古文,她就心中急躁,偏偏越急就越背不好,又嫌背了沒有用處,只要理解了就可以了,更加沒心思去記原句了。看來穿越來後換了身體,這種功利心性也帶了過來。在理解長篇古文這一點上,她比哥哥端寧強些,但談到背誦,她就差了許多,難道是因為身體裡容納的是成年人的靈魂,心思不如小孩子簡單,太多雜念,以致影響了專注力?

  不過不管怎樣,她又不用考學,背不出來就背不出來吧,能理解就不錯了。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練字上,成年人的靈魂雖然影響了她的記憶能力,卻加強了她的控制力,要論寫字的話,她已經有模有樣了,寫出的大字比前世時她的小學書法老師都要強。趙先生在這點上很滿意,已經建議她可以開始練習小楷。

  端寧此時單論學問,已經是奉天城內官家少年中的佼佼者,但在他自己看來,卻覺得妹妹比自己強,很多文章,妹妹自己就能讀懂大概的意思,而他卻要聽先生講解後才能明白,心裡很是鬱悶。不過淑寧很快就發現哥哥的心結,坦言自己記性不如哥哥,雖然能明白一些文章句子的含義,但比起哥哥從先生那裡得到的細緻講評,她對基礎的把握就不如他紮實了,要說有哪方面真正表現得好一點的,大概就是寫字了吧。

  端寧聽了以後,想了想,也覺得有理,頓時信心倍增,不但更加勤快地唸書,連練字的時間也增加了足足一個時辰,誓要超過妹妹,重奪兄長的尊嚴!淑寧笑嘻嘻地不當一回事,他愛發奮就發奮去吧,如果真的有進步,當然也是好事,她才不在乎這點虛名。

  淑寧雖然不在乎,但佟氏卻頗有微詞。在她看來,端寧太過勤奮了,天天晚睡早起,要是累病了可怎麼辦?她認為這一切都是因為淑寧給兄長帶來壓力的緣故,就要她少花些時間讀書練字,多花點心思在女紅的練習上。

  淑寧一直覺得文化學習與家政女紅之類的功課應該保持一定的平衡,自己做得一向很好,不需要作出改變,但母親的意思還是要尊重,於是她相應地減少了一半上課與背書的時間,但在練字這一方面就不肯讓步了。她對母親說:「橫豎女兒用不著考學,也不是當才女的料子,這些學問典故,只要知道就好,八股文章,就不需要去做了。但練字是修心養性的好法子。額娘不是常說多練字能讓人心平氣和嗎?您總是說女兒做事急躁,應該多練練字,陶冶心性,如今怎麼反叫女兒少練了呢?」佟氏覺得她說得也有道理,就不再阻止了。

  倒是趙先生與韋寧先生兩位,知道這件事後有些惋惜,不過對於他們來說,淑寧不是重點培養對象,充其量只是個陪讀,也就丟開手不理了。

  多了許多空閒時間,佟氏又明令要求把這些時間用在練習女紅上,淑寧只好想辦法讓練習變得有趣一點。比如楊嬸教了她裁剪衣裳,她就試著給自己做些新奇的款式。京裡送來的那件華美的衣裳,看著很像她以前看過的電視劇裡的漂亮戲服,她本是想著長大了以後抄襲一番的,被人佔了先機,她鬱悶了好幾天呢。不過橫豎都是抄,抄誰不是抄?雖然那位堂姐是古人,但在服裝上還是挺時尚的嘛。她就試著做些小蝴蝶結、小綢緞花之類的裝飾品,往試做的衣服上縫。佟氏起初看了有點不高興,覺得她何必學人家,但後來聽二嫫說「姑娘好歹是自個兒做的,比二姑娘只能叫別人做可強多了」,便也高興起來了。

  淑寧天天搞服裝設計剪裁,玩得不亦樂乎。她還試著把那些小花小結連成琵琶襟樣式,做了一件長袍給母親,佟氏很高興地穿上了身,尺寸都還正常,難得的是兩袖子一樣長,前後擺也沒有不對襯。這可是大進步呢!佟氏很高興,找出了一個楠木雕花盒子,獎勵給了女兒。

  盒子很漂亮,只是雕花只在四周,盒面並無裝飾,淑寧喜歡之餘,有點覺得單調了,想著找點什麼東西來裝飾一下盒面,或是繡花布,或是勾紗花邊。春杏翻箱倒櫃地幫她找,她也翻著針線籃子,看有什麼東西可以用上。

  正找著,只聽得春杏問道:「姑娘,你看這個合不合適?」淑寧轉過頭去,看見她手上拿著兩枝假花,一枝嫩紅的海棠,一枝粉色的桃花,正是去年周茵蘭贈予的禮物。
正文 二十四、新繡

  淑寧忙說:「這是周家姐姐送我的相生花兒,是她從山東濟南帶來的東西,貴著呢,不能用的。」

  春杏有些失望:「相生花兒?是頭花麼?做得這樣好看,粘在盒面上正好,卻又不能用。」

  「正是戴頭上的東西,我還不到那個年紀呢,因此白收著。周姐姐那裡有一盒,輕易不送人的,聽說是一家老字號裡出的絹紗花,連皇宮裡都要他家上貢呢。」

  春杏聽了,頓時肅然起敬,忙把原拎在手上的兩枝花端正拿好,重新放回架子上的盒子裡,才回來說道:「都找過了,我瞧著怎麼也得弄個花兒什麼的放上去才好看,可惜沒找著合適的,要不,姑娘平日裡做的那些綢花蝴蝶結什麼的,先拿來用用可使得?」

  淑寧也不明白為什麼春杏會覺得用花來裝飾那個楠木盒子會比較好,難道是因為上面雕的也是花的緣故?不過她的話倒是提醒了自己一件事:在盒子上弄綢緞布紗做的花朵裝飾,不是還有一種現成的方法麼?

  緞帶繡!!!

  前世她曾經迷過一段時間的十字繡,無意中看到更華麗的緞帶繡,就馬上轉移了目標。可惜只能在網上看看別人的精美作品過過癮,還沒機會買足材料親自試上一試,不過緞帶繡的基礎教程視頻她是看過的,幾種基礎針法她也還勉強記得,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玫瑰的繡法,早有心要試上一試,為什麼不現在就試呢?

  想到就做!這些時日她為了做小花蝴蝶結什麼的,手邊積有不少綢帶絲帶之類的東西,平時常用的一些布料也有,其中有一種白色料子,布身較厚較硬,密度卻還適中,正好可以當底布。至於針,她從二嫫那裡找到一根針眼細長的,直接拿來用了。她想了想花樣,畫出底稿,上好繡棚,就開始了新繡法的冒險征程。

  剛開始做,先繡些簡單的圖案吧。淑寧先繡了朵菊花,就是用的菊葉繡,然後中間用豆針繡弄個花芯,看著簡單,但要她回想起幾年前看過的教程,已經死了不少腦細胞了。不過一但繡順了手,事情就變得簡單起來。刷刷幾下把葉子花莖繡好了,她開始挑戰想了很久的多層玫瑰繡!

  第一回,沒掌握好下針的間隔長度,做得不大好看,第二朵就開始像點樣子了。在現代一直想嘗試而又沒機會做的緞帶繡,結果她在穿越回古代之後反而做成了,人生真是奇妙啊!

  繡了幾天練手,覺得不錯了,就正式做了個荷包出來,拿給母親看。佟氏倒是很喜歡,說道:「別的都還罷了,唯獨這幾朵玫瑰花兒,還有那幾種不知叫什麼的花,做得實在好看,而且整朵都立起來了,倒像是把真花縫上去似的。咱家閨女真能幹,這麼小的年紀,就想出這麼新鮮別緻的新繡法來了。」

  淑寧禁不住有些臉紅,太慚愧了,她只是抄襲現代所見過的緞帶繡而已,這種繡法似乎是法國宮廷流傳出來的,不知在現在的法國,這種繡法出現了沒有?如果沒有,倒真是一筆糊塗賬了。

  佟氏誇獎了女兒一番,然後口風一轉,道:「不過這法子雖然新鮮,除了那幾朵花以外,其他的針法未免太粗糙了。額娘常說你性子急躁,要多加些耐性,你總是不聽。瞧,如果不是耐性不夠,想著偷懶,你怎會想出這個法子來?你別不服氣,比如這片葉子,若是用絲線,又要針腳細密勻稱,又要線面平整,還要保持布面不發皺,你得花多少心思?而你用這綢帶子繡,只五六針功夫就繡好了,難道不是取巧麼?」

  淑寧有些不服氣,她承認當初弄緞帶繡出來是有點想省時省力的意思,可後來她已經完全忘了這回事了,只想著盡可能做得漂亮華麗,花了不少心思呢。再說,兩種繡法完全不是一回事,母親怎麼能說她取巧呢?她又不是用緞帶去繡絲線繡的花樣!

  佟氏接著又說:「也罷,這荷包看著也挺好看的,就留下吧,偶爾玩玩你這種……叫什麼?緞帶繡?偶爾玩玩是可以,但平日裡練習女紅,還是要以『針線活』為主。你這哪還是針線活啊?直叫針帶活好了。」把淑寧噎得半天沒換過氣來。

  這怎麼不是針線活?!針還是針,只不過是把緞帶絲帶當成了線罷了,這難道不好看、不漂亮嗎?能用來作裝飾就好。不管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難道還有人管那貓是吃魚長大的還是吃貓糧長大的?

  淑寧憤憤不平地帶著荷包回了房,翻箱倒櫃了一番,找出幾團各色絨線來。既然老媽說要用「針」「線」才叫針線活,她就做個「針線」活來給她瞧!

  挑了塊表面光滑些的絨布做底,她上好棚子,用那些絨線再繡了一幅簡單的花卉圖。說起來這種「絨線繡」的做法和普通的繡花方法差不多,只不過線要粗上幾倍,能省些時力的同時,也要注意保持線面平整,針腳勻稱。還好她的基本功還算過得去,繡起來也是像模像樣,不過花的時間要比緞帶繡多許多。

  春杏看到她在房中安安靜靜地埋頭繡花,也放下了擔心,她原來還怕淑寧會因為受到打擊而沮喪呢。她悄悄走了出去,到上房向佟氏報告了此事,佟氏點點頭,吩咐她回去了。出門的時候,正好與二嫫擦身而過。

  佟氏見到二嫫進來,打量著春杏的身影消失,忙把二嫫叫到身邊,問道:「怎麼樣?有沒有從那丫頭處打聽到了?」

  二嫫點點頭:「雖然那丫頭嘴巴挺緊,但經奴婢旁敲側擊,還是打聽到了。」

  佟氏眼中一亮:「快說!」

  「她那日說的話大多是真的,只是說得有些不詳不盡。大房的慶哥兒年前就傳說府裡要為他訂門好親事,當時還未決定是選兆佳氏還是鈕祜祿氏的小姐,而慶哥兒因為喜歡敏妃娘娘的妹子,所以纏著人家不放。春天的時候那位小姐被許了人,男方家中是世襲的國公府,因聽說慶哥兒的事,人家世子叫人來把慶哥兒打了一頓,鬧得滿城風雨。老爺和大爺怕慶哥兒再在外頭惹事,借口養傷,關他在家裡不許出去,直到章家小姐過了門,才放了他。這事兒鬧得有點兒大,結果兆佳氏和鈕祜祿氏兩家都推了婚事,大奶奶托她娘家說項,才為慶哥兒訂了一位姓李的官家小姐,父親是漢軍旗的一位參領。這位小姐聽說長得不怎麼樣,慶哥兒不情願,鬧性子把自個兒關在房裡,誰也不見。秋菊本是針線房的粗使丫頭,因眉眼間有幾分像章家小姐,慶哥兒無意中碰見了,就要到自己房裡使喚,沒過半個月,就要正式收房。當時府裡正跟李家換庚貼呢,怕節外生枝,就沒准許,結果慶哥兒就鬧著不肯吃飯。大奶奶惱了,直接把他鎖起來,又回了太太,叫了陪房將秋菊悄悄兒送到咱們這裡來。」

  佟氏聽完一番長篇大論,鬆了口氣:「既然不是派來搗鬼的狐媚子,我就放心了,怎麼說也是親侄兒的屋裡人,我這個做嬸嬸的,就幫慶寧照顧照顧他心上人吧。」

  二嫫說道:「奶奶雖說是好心,只是慶哥兒對這丫頭未必是真心,時間久了,等他娶了親,就怕他有了新人忘舊人。以後讓新媳婦知道,只怕奶奶會難做人呢。」

  「難做人又如何?難道她一個晚輩還敢對我怎樣?再說了,又不是我要幫侄兒照看秋菊,是大嫂子親自派人『送』她過來給我使喚的,你三奶奶我一向最是仁慈憐下的,從不虧待下人,更何況還是大嫂子送來的人?」

  兩個女人對視一眼,默契地笑了。

  母親和奶**這番對話,淑寧自然不知道,她還在為手中的絨線繡埋首戰鬥呢。母親要管家;二嫫現在忙著別的事,沒空理她;小桃出嫁,離開了家;小梅要侍候哥哥起居,而且又是個不愛說話的;春杏要管廚房的事,不能時刻在她跟前。她發現好像原本能在針線活上給予她指導的人都有事在忙,迫不得已之下,她轉而向新來的秋菊求助。秋菊起初吃了一驚,大概是第一次遇到向丫環求教的小姐,心裡有點感動,就多用點心教導。她本在針線上也有長處,在她的幫助下,淑寧順利地用十天不到的功夫完成了一幅如果她用普通絲線起碼要繡上一個月的「碟戀花」圖,儘管有些走樣,但起碼蝴蝶和花的線條都很清晰。

  這下佟氏也不好再說她做的不是「針線活」了,只是還是覺得這些新法子太過取巧。她溫言勸女兒道:「繡花也像是練大字,平心靜氣最重要,心中急躁是繡不出好圖樣來的。額娘希望你耐心繡花,也是希望你磨磨自個兒的性子。你自己都會說,你性子急,練字是為了修心養性,怎麼在學繡花這件事上倒忘了這一點?」

  淑寧有些慚愧,她也知道自己的耐性不足。不過佟氏話頭一轉,又誇起她來:「不過最近你做的兩種新繡法,倒也還算新鮮,難為你想得出來。平日裡偶爾玩玩,當做調劑,也是不錯的。我的女兒真聰明,可比別家的強多了。」

  這算是在打一巴掌再塞個甜棗嗎?這話裡所說的「別家的」,不會是她心裡想的那位吧?貌似最近幾個月來,佟氏對於那位以美貌聰慧聞名的婉寧侄女很不滿意呢。

  ===========我是萬惡的分割線==========================

  那啥……在這裡我要鄭重向各位讀者道歉。一直以來每天都是更兩章的,但存稿基本上已經上傳完了,最近這幾天光顧著看新聞,沒寫多少,所以從明天開始,只能保持一章的,但我會盡量多寫一些的。對不起了……頂著鍋蓋掩面逃走~~~~~~
正文 二十五、師爺

  不過淑寧對於其他幾房親戚的事情向來不感興趣。她對於佟氏的誇獎還是忍不住覺得高興,喜滋滋地帶著東西回到房間,相著這些東西可以用來做些什麼。唔,老哥的生日很快就要到了,做個荷包給他當賀禮吧。只是男孩子的東西,用緞帶繡就顯得太娘了,乾脆,用絨線繡點「十字」繡的圖案吧?

  其實她是想起了穿越前曾買過的一個少數民族的小挎包,深藍色的料子,上面有紅色黃色白色等各色線打著十字叉組合成不同的圖案,很簡單,但也很好看,她照著那個樣子,做一個有點像的荷包吧。

  挑了深藍色的厚實料子,做好了荷包,在荷包的兩邊表面上描出簡單的花紋圖案來,然後用各色的絨線按圖案打起十字交叉來。做好以後,拉拉平整,加上繫帶,想了想,又找了根銀鏈子繫上去。這可是最簡單的防盜措施,事實已經證明過,是有用的。

  做好以後,淑寧把荷包收了起來,等到哥哥端寧生日的時候,再給他一個驚喜。

  天氣漸漸轉冷,秋風的冷意一點也不會輸給去年。佟氏見女兒最近愛搗鼓些新鮮的針線活計,就叫她想些秋冬季節用得上的東西來,不然就打幾對手套襪子也是好的。淑寧一臉慚愧地接受了這個提議,最近她的確有些昏了頭了,光顧著做些「藝術品」,現該做些實用的物件給家人了,於是乖乖地打起手套襪子來。

  張保最近總是很晚才回家,似乎是公事增加了許多。佟氏很心疼,常勸他道:「公事固然重要,但夫君也要愛惜身體才是,寧可不求立什麼大功勞,也要保得身體安康才好。」張保解釋道:「並非我有意為求立功而多做事,原本我就只是負責府衙中的文書,但最近秦同知告病,他的事情就分到我們其他幾個人身上。偏偏最近天氣轉冷,府尹大人責令轄下所有州縣今年都要為百姓過冬作準備,文書來往多了許多,我只有一個人,才會這般忙碌。過了這一陣,就好了。」佟氏問:「難道衙門裡就沒有專門的文書書辦幫你?」張保搖搖頭:「自是有的,只是那十來個人,我們五六個人分,單是府尹大人身邊就要派上四個,哪裡夠用?我這裡只有吳書辦一個人,幸好周府丞自己帶有幕僚,不然我連這一個都未必有呢。如果不是吳書辦幫我做些抄寫,只怕我回來得還要再晚些。」

  淑寧事後聽母親講起這件事,就去問父親:「阿瑪為什麼不自己找一兩個幕僚?就算不能幫著出出主意,有人替阿瑪起草些文書也好。」

  張保回答道:「原本我事務清閒,並沒想到這上頭。如今忙了,一時半會兒也不知哪裡找人去。何況找幕僚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請的人總要信得過才好,不然他明面上順著你,暗地裡卻背著主家借勢斂財,敗壞主家名聲,那豈不是糟糕至極?」

  「那就找一兩個只負責起草抄寫文書的,公務上的事一律不教他們經手就是。」抄寫員而已,能翻起什麼大風浪?只要別讓他們看到機密文件就行。

  張保想想也有道理,最近真的太累了,有個人分擔一些也是好的:「好是好,只是一時到哪裡找人去?要不到周家去借一兩個?」

  淑寧倒想起一個人來,就是過年時在街上遇到的那個姓蘇的書生,看他的言談舉止,應該是有點墨水的人,小桃從前也打聽過,他跟幾個讀書人租了南巷的屋子住,如今已過了大半年,還是叫人去打聽打聽他的近況再說吧。

  淑寧與父親談完話後出來,馬上就找了馬三兒,讓他去打聽那個蘇書生的事。過了兩天就有了消息。據馬三兒打聽到的,那人叫蘇萬達,字路遠,山西人士,是個秀才,祖上是書香傳家,但家道中落,無力進學。家中本有長兄長嫂,因嫌棄他不事生產,就給了他幾件衣服鞋襪,連帶著他的書本筆墨,趕他出了家門。他只好借住在廟裡,以給人寫家書賣字畫為生,聽說關外日子不錯,咬咬牙就跟著同鄉的人闖關東來了。來了以後,也是做老本行,日子只勉強餬口而已。他跟幾個讀書人合住,但相處得不太好。那幾個人都自負才學,不願意與升斗小民交往,而他卻總愛與人打成一片。他似乎在免費教附近的小孩子認字,還幫鄰居們排憂解難,因此在南巷一帶很得民心。學問聽說是很好的,字寫得尤其出色。

  這樣聽起來,似乎是個不錯的人。能與普通老百姓親近來往,又願意幫助他們的,想來人品應該不錯,才學也很好的樣子。至於說上回他想借周茵蘭上位的事,人有點野心很正常,何況他有真才實料?而且他雖有野心,但不過分,一聽到鄰居有人出事,就馬上丟下周茵蘭跑掉了,可見不是個為了權勢就泯沒良知的人。而從小桃以前打聽到的他救廚子的事來看,這人頭腦靈活,常識挺豐富。

  唔,這樣看來,可以試試啊。

  淑寧把蘇萬達的事告訴了父親,惹得張保看了她好幾眼,讓她好生奇怪:「阿瑪看著我做什麼?我也是和周姐姐一起出門的時候遇到這個人的,想著似乎不錯,又叫人去打聽他的情況,問准了才來告訴阿瑪的。要不要找他,阿瑪說了算。」張保笑著答道:「沒什麼,只是忍不住感歎,我閨女真能幹,阿瑪想做什麼,你都替阿瑪想到了。」淑寧撒起嬌來:「這難道不好麼?若是別人,我才不管呢。」張保笑著抱起她:「好好。」

  張保雖然對女兒很有信心,不過招收幕僚一事與他自己密切相關,馬虎不得,因此又派了人去打聽蘇萬達的事,還問周府丞是否瞭解這個人的情況。待打聽清楚了,才叫長福拿著自己的貼子上門去請人來家中作客。

  那蘇萬達接到貼子的時候,可以說是喜出望外。他在奉天城中滯留愈年,為了尋求一個好出路,也曾想過許多法子,可惜他既無根基,又無過人家世,更沒有聲名顯赫的朋友可以為他揚名,因此處處碰壁。原以為有希望認識周府丞,結果又被意外事件打了岔,等他救了人回來,已經找不到周家小姐了。雖然後來在街上曾經見過她,但他一個讀書人,思想上還是有點放不開的,無意中遇上是一回事,刻意上門巴結就是另一回事了。想不到隔了大半年,自己都以為要絕望了,居然真接到了城內官員的貼子。這是個難得的機會,他一定要好好把握!

  看著蘇萬達認真梳洗,拿出他那套還算整齊體面的半舊藍綢長衫,與他同屋的兩個書生就有些嫉妒起來。這裡住的幾個人都自負才學,想方設法要宣傳自己的名聲,好吸引達官貴人來邀請。誰知他們還沒有一個人成功,而蘇萬達這個一天到晚跟那些平民廝混、不務正業的傢伙,卻得到了他們夢昧以求的機會,他們怎麼可能不妒忌?!

  只見一個姓黃的中年書生摸著兩撇小鬍子,不屑地說道:「蘇小友這副樣子未免太過掉價了,如今那位大人既是有意相請,當親自登門才是,如今不過派個下人來遞張貼子,值得小友這樣猴急,巴巴兒的去討好他麼?」

  旁邊一個姓張的譏笑著與他一唱一和:「黃兄有所不知,有真才實學的人才有資格讓人三顧茅廬啊,你當人人都能當諸葛孔明麼?有人才學不如他人,只能靠拍馬屁才能撈到好前程了。」

  「可不是嗎?若是你我這樣的人,絕不會自貶身價至此。就算那些達官貴人親自上門來請,也不是隨便什麼人就能請得動的。」

  「黃兄所言甚是,至少也得是個知府才行啊。」

  蘇萬達不理會這些閒言閒語,這幾個月以來,同屋們這些難聽的話難道還聽得少麼?現在最重要的是抓住這次機會。

  他走出門來,彬彬有禮地向在門外等候的長福告了罪,說勞他久等了。長福還了禮,請他上了馬車,往回趕去。一路上蘇萬達不動聲色地向長福打聽張保的家世與履歷,還有家中的情況,言談舉止一直很有禮貌。他深知這種官宦人家,有時主人身邊侍候的人往往能影響主人家的判斷,因此不敢輕易得罪,還要盡可能給他們留下好印象。

  進了張保家的府第,他很快就判斷出這位大人的情況。似乎是大戶人家出身,有不少器具都不是凡物,但大多半舊不新了,應該用了不少年頭。庭院格局簡單大氣,但武風不強,而見面的書房裡,有許多書本筆墨,還有幾幅主人親筆的書畫,可以看出是位學問不錯的讀書人。再結合平時瞭解到的奉天府官員資料,蘇萬達心中對這位有可能成為自己僱主的滿族官員已心中有數。

  會面很成功。張保發現蘇萬達正是自己想找的那種幕僚,才學好,文筆佳,人品端正,心思敏捷;而蘇萬達則發現張保比自己想像中更理想,人品端方,為人和氣,有真才實學,對滿漢蒙回各族人都沒有偏見,而且難得的是雖然名聲不顯,但的確是位實心幹事的官員。

  蘇萬達告辭的時候,張保已經以「路遠」稱呼他了,還送他出門送到很遠。兩人約好三天後蘇萬達就搬過來。張保是揚著笑臉進家門的,至於蘇萬達回到住處後,他那些同屋會有什麼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正文 二十六、來信

  張保要請蘇秀才當幕僚,當然要招呼他吃住了。只是家中房舍不多,幕僚外人的住處又不能離內院太近,就讓人傷腦筋了。而且蘇秀才一但要來,書房一定會成為他與張保商量公事的首選地點,那端寧和淑寧就不方便再在那裡上課與溫習了。

  佟氏思慮良久,決定在左鄰的人家那裡恁兩間房子。那戶人家自從前兩年嫁了女兒出去後,兩老口子就把一個院子租出去,收幾個錢養老。叫了長貴去打聽,正好有空的,都收拾出來,一間作臥室,一間作起居。這樣一來,不用另在自家府中騰空房間,來往又近,再是方便不過了。

  書房的事,佟氏早有了主意,猶豫了半日,終於向張保提議道:「妾身有個主意,只是怕說出來,夫君會多心。」張保道:「夫人但說無妨。」佟氏低著頭道:「東廂荒廢多年,白空著可惜了,妾身心想,那屋子有兩扇大窗,白天是極明亮的,屋內也乾爽,不如收拾出來,當作小書房,讓兩個孩子用。原來的書房,夫君常帶有公文回家,如今不讓孩子們去那裡,也可避免他們不懂事弄亂了夫君的東西。」她頓了頓:「只是不知夫君意下如何?妾身純粹是想幫出主意,絕沒有別的意思。」張保皺皺眉,笑了:「這有什麼好多心的?夫人這主意好,我原也覺得東廂丟空了太可惜,只是怕你多心,也沒說什麼。既然如今夫人提出來了,自然照辦就好。原來的書房就當作外書房,是我一人專用了,不用跟兩個孩子擠自然最好不過。夫人可記著,吩咐他們不許來搗蛋。」

  佟氏聽了,與丈夫說笑了一陣,待他離開了上房,就馬上招長福來,吩咐他去收拾東廂。長福領命去後,二嫫進門來,笑著對佟氏福了一福:「恭喜奶奶了,如今那賤人的痕跡終於消失得乾乾淨淨,爺心裡再不記得她了。」佟氏微微笑著,嘴角輕輕揚起。

  三天時間一到,蘇萬達就帶著簡單的行李搬過來了。他不是一個人來的,還帶了個十來歲的男孩,說是隨身的書僮。張保還在衙門裡,招待的工作是佟氏帶人做的。淑寧跟著長福和二嫫身後去瞧,認出那個小書僮,原來就是那天見過的阿松。

  阿松也認出淑寧來了,他記得這個小姑娘給過他幾隻燒餅,忙拉著蘇萬達告訴了他。蘇萬達抬起頭來看看淑寧,只見她微微一笑。他明白了,鄭重向她行了一禮:「原來是小姐好意,蘇某在此多謝了。」淑寧側身不受,笑著說:「這與我沒關係,是我父親聽說先生的好名聲,才叫人去請的。如果我是有意薦先生,早就開口了,怎會還隔了這大半年?先生不必謝我。」蘇萬達並不信:「城內博學之士眾多,與蘇某同住的就有好幾個,蘇某的名聲還不至於傳得這麼遠,小姐不必過謙了。」淑寧撇撇嘴:「那幾個我心裡知道,都是清高的人呢,長福叔已經告訴我們了。就是因為先生的品性好,父親才起了愛才之心。先生不必客氣,日後還要多多勞煩您呢。」

  蘇萬達這才知道那天同屋人的話已經通過這位管家傳到張保耳中,不禁慶幸當日沒有跟人大吵,不然這份差事就危險了。不過他還是心存感激,也不多說,只暗下決心要大力助東家一臂之力。

  淑寧看了看阿松:「我記得他的母親當日還在臥病,如今可是好了?」不然總不會放孩子來給人當書僮吧?

  阿松聽了,眼圈馬上就紅了。淑寧知道不好,果然,蘇先生在旁邊道:「他母親沒能熬過春天,幾個月前去世了。這孩子如今沒了親人,我就把他帶在身邊。平日有個人作伴,這孩子也有口飯吃。」

  淑寧點點頭,對阿松道:「多的話我也不說了,以後你在咱家裡,絕不會叫你挨餓就是。」

  又再說了幾句,因他們還要整理行李,淑寧也不多說,告辭回家去了。

  到上房見到佟氏,行了禮。佟氏問道:「剛從左邊院子回來麼?蘇先生帶來的孩子,他們可安置好了?」淑寧點頭道:「好了,蘇先生說他倆住一個屋就行,長福叔沒同意,另一間屋子有張木躺椅,長福叔就叫人鋪了床被上去,讓阿松睡了。」佟氏點點頭:「剛看見那孩子,我就想起來了,二嫫的大兒子虎子,也差不多是這樣大。剛看見她待那孩子挺親熱的,想必是掛念孩子了。」淑寧也想起來了:「是了,聽說虎子哥也大了,應該差不多到安排差事的年紀了吧?不如寫信回京裡,叫把他派過來吧?」佟氏被她提醒,想想這樣也好,近來二嫫已漸漸成為自己的心腹,把她孩子接來,她就更死心踏地了,於是就決定回頭招二嫫來商量這件事。

  二嫫喜出望外,她現在只剩下這個孩子了,常年不在身邊,只有過年前才能聚上兩天,如果能接過來,一家三口就團圓了。至於家中公婆,年紀還不算很大,何況還有小姑夫妻看顧,應該沒問題的,就算捨不得,不過二三年功夫,就可能回京去了。她向佟氏再三道謝,忠誠度已經上升到了百分之百。

  佟氏晚間與張保說起這件事,打算第二天就寫信回京去,張保並沒有意見,只是問過蘇萬達主僕是否安置妥當,就去隔壁探望他們了。

  第二天一大早,佟氏正打算要寫信,誰知那麼巧,京中派人送信來了。

  慶寧要成親了!

  在大大地鬧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後,這位京城伯爵府的嫡長子大少爺終於要娶妻了,大喜之日定在下月初八,娶的就是那位李小姐。跟在佟氏身邊侍候的秋菊被這個消息大大打擊了一番,眼中流露出一絲絕望的神色,但現在沒人有空理會她。

  佟氏繼續看信,淑寧也站在旁邊墊著腳往信紙上瞧。信是大奶奶那拉氏寫來的,用詞口氣與夏天時那封信相比,不但軟和許多,還透著親熱,讓人大惑不解。她在講述了大兒子婚事的安排與諸項細節外,還詳細地說明了伯爵府裡的近況。

  按信中所說,自從春天以來,二爺興保閒賦在家,開始為家中開起源來。他在京中開了些酒樓餐館之類,用新奇美味的菜色吸引客人,生意極好,每日財源都滾滾而來。二奶奶索綽羅氏被丈夫的生意經影響,也把自己的私房錢拿出來,開了家胭脂鋪子,聽說賣的香粉胭脂都是聞所未聞的,雖然價錢不菲,但京中名媛仍然趨之若鷲,名聲上達天聽,宮裡的娘娘都大感興趣,有幾位還派人來買。

  那拉氏說起府內財源充足,日常用度也鬆了許多,不再需要像以前一樣精打細算,這次辦喜事,老爺太太的意思是要大肆操辦一番,上次四弟的婚事只擺了五十桌酒席,太簡陋了,這次一定要好好挽回堂堂伯爵府的臉面。不過,她話風一轉,又說起「二弟夫妻日漸趨利,言必稱平日盈利幾何,動輒在府中頤指氣使,頗失貴族之風……慶兒婚事,二弟多番插手其中事務,每每刻意顯富而不顧世家清華,嫂心下暗慮,其言行有損家風聲名……」,字裡行外,多有對二弟夫婦不滿之處。到了後來,她還提到,家中如今不缺銀子,若三弟有意調職回京,家中長兄會為他多加留意。云云。

  佟氏看完信後,頗多疑問,旗下滿人不得經商,這是國法,二哥夫妻怎麼就敢做呢?她細細問了送信的家人,才知道原來那夫妻二人都不是自己出面做的生意,而是委託一家姓陳的兄妹三人去做的。兩兄弟各負責一家酒樓,那個妹子就打理胭脂鋪。說起這兄妹三人,居然是那拉氏的親生女兒婉寧——那位聰明美貌聲名遠播的二姑娘——有一次在府外救回來的。據說是康熙十八年因災逃難進京的三河人士,多年來一直在天橋討生活,深受流氓地痞欺負,有一次正起衝突時,被婉寧撞上了,就救下帶回府中安置。這三人都挺能幹,有感二姑娘大恩,對府中可謂忠心耿耿。

  真奇怪,對婉寧忠心耿耿的人,為什麼反而幫二伯夫婦開店,而大伯母為什麼又似乎心有不滿呢?淑寧百思不得其解。

  佟氏想的又是別的事了:夏天來信時大嫂子的語氣可不像現在這麼和氣,最近發生了什麼事讓她有這個改變了呢?看來,是因為二哥二嫂如今掌握了家裡一大財源進項,在府中的勢力大漲,兩人說話都挺直了腰,甚至有些威脅到大哥大嫂的地位了。這麼說,大嫂子寫這封信來,是有意要拉攏三房了?

  不過對佟氏而言,他們這一房向來不理府中的這些事,大房無論如何,嫡長地位是不會變的,將來也是爵位繼承人,跟他們親近些,絕不會吃虧;而二房雖然目前得勢,以後如何還未可知,況且她與二嫂索綽羅氏向來不投緣,自然不會去做吃力不討好的事。佟氏心有定計,還等晚上張保回來,再與他商量。

  張保晚上看過信後,並沒有讓兄長幫忙調職的打算:「如今在奉天正是立功的好時機,起碼也要做完這個任期再說。大哥大嫂的好意我們心領了,但我還是相信能憑自己的真才實料得到陞遷的機會。」佟氏也同意:「夫君說得極是。做完這一任,夫君的評語定是上優,到時再謀好缺,就易如反掌了。那麼妾身就回絕大嫂好意吧。妾身已經在打點賀侄兒婚事的禮物,最遲後日,就讓來人帶著信和東西回去。」張保點點頭。

  佟氏又問起新師爺:「新請來的蘇先生,做得怎麼樣?」「好極,」張保很滿意,「蘇先生是個好幫手,文書上的事他很快就上手了,因此為夫今日這麼早就回來了。」佟氏溫言笑道:「這麼說,妾身當好好謝謝蘇先生了,謝他讓夫君能早些回來陪妾身。」她言笑晏晏,一雙手像蛇一樣柔軟,攀在丈夫肩上。張保微微一笑。

  燈熄了。

  ================================有話說====================================

  今天推薦過200了,真高興,好像破百隻是不久之前的事。能夠獲得諸位的支持,我真的很感激,我會加油的。

  話說目前投票的發展態勢,佳公子一直跑贏大市,不過萬人迷出人意料地在一夜之間超過了酷男,結果最後會是什麼樣子呢?目前端哥兒還沒有正式定性格,我一定會照著最後的調查結果來寫的。
正文 二十七、遊戲(上)

  第二天,佟氏就開始打點送給慶寧賀新婚的禮物。這回可不能像上次老四容保成婚時那樣,燒兩套玻璃器皿就了事了。伯爵府要大辦,這禮自然也要送得豐盛些。佟氏從販賣北貨的販子手中花了一百多兩銀子,得了十二顆渤海特產的大珍珠,留下兩顆自己做頭面首飾,把那十顆用裝了紅絲綢裡襯的上好紫檀木盒子裝起,又再加上買來的二十顆北方淡水湖珠場裡出產的珍珠。這些珍珠並非天然,而是養殖而得。現在通常只有在江南地方才有養殖的珍珠,這裡的珠場,是京中商人來辦的,原只供京城周邊,但由於產量不多,光是本地貴人就已經包了大半去了。北貨商人將剩下的珍珠運往京城販賣,是極受歡迎的。以這兩種珍珠作賀禮,應該足夠體面了。佟氏又叫二嫫去尋些精美繡品作添頭,然後找了紅紙出來寫貼子。

  她正要叫丫環磨墨,就看見秋菊呆站在一邊,雙眼紅腫,似乎哭了一夜。她眉頭一皺,開口訓斥道:「你做的這個樣子給誰看?!慶哥兒娶媳婦兒,你有什麼好傷心的?難道你還奢望他用八抬大轎抬你進門做正房不成?!快給我改了你那個輕狂樣兒!」

  她一罵,秋菊反而嚶嚶哭起來,無論佟氏怎麼說,她都不肯停止,罵得狠了,她頭一甩,衝出房門去了,倒把佟氏氣了個半死。因二嫫不在跟前,她叫了小梅來,讓她去秋菊房裡繼續說她。

  小梅不一會兒就轉來回話道:「秋菊一邊哭一邊正打包行李呢,她說要回京去問慶哥兒,當初說得好好的,為什麼要變心?」佟氏氣得笑了:「這丫頭瘋魔了,她還真以為少爺們會為了她跟家裡作對嗎?你不會罵人,先回去做事吧,回頭我叫二嫫去罵她,你去吩咐守門的,絕不許秋菊走出大門一步!」

  二嫫一回來,得知此事,立刻去找秋菊了,只見春杏已在她房裡勸說了。二嫫打發了春杏,回頭盯著秋菊說道:「你剛來時是怎麼說的?慶哥兒只是說過要將你收房罷了,他無論怎樣,都是要娶妻的,你是什麼身份?敢去質問主子?!!再說了,你不過就是長得有幾分像慶哥兒從前的心上人,你還真以為他對你一片癡心哪?也不瞧瞧自個兒的身份!若你本本分分的,說不定日後還有機會回到他身邊當個屋裡人,不然,真鬧起來,京裡二話不說,把你賣得遠遠的,難道你還能說個不字?!快給我改了這個樣兒!!!」

  秋菊一邊聽著一邊掉眼淚,到最後已是泣不成聲了。她乖乖把包袱裡的衣服拿出來,放回箱子裡,還不停地擦著淚水。她不過是一時衝動罷了,哭了那麼久,又被人輪番勸阻,現在聽了二嫫一番話,已經清楚認識到了現實。她不是傻瓜,當然知道應該怎樣做才好,現在唯有期望大少爺沒有忘記她,終有一日會接她回去吧。

  帶頭送賀禮回京的照舊是長福與二嫫兩口子,這次回去,他們還要送信給伯爵府的管家,把自家兒子接過來。夫妻倆高高興興地出發了,家裡的人都在大門口相送。秋菊含著淚,萬分艷羨地望著他們遠去的身影。她也想求三奶奶派自己去的,可惜佟氏不是傻瓜,怎麼可能在這種關鍵時候送她回去搗亂?

  =======================我是第一次在正文中出現的分割線=========================

  阿松自從跟著蘇先生住進張保家左鄰以來,日日吃飽穿暖,實在快活。他名義上是書僮,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活要做。每日蘇先生跟著張保去衙門辦事,身邊自有長貴侍候,因此小小年紀的阿松只能留在家中打掃房子。因這邊府中對他管束不嚴,除了馬三兒夫妻與老伍頭得了佟氏吩咐,對他多加照顧以外,就沒有多加干涉了。阿松每日與鄰家的男孩子們一處玩耍,真是樂不思蜀。

  在長福和二嫫帶著兒子虎子從京城回來後,阿松的玩伴又多了一個。

  虎子人如其名,長得虎頭虎腦,剃著小光頭,皮實皮實的。因為長得不夠白皙清秀,性子又愛玩愛搗蛋,虎子在京城伯爵府新一批家生小廝的選拔中名落孫山,所以二嫫夫婦很順利地就把兒子調到三房來,掛的就是給四少爺端寧選隨身小廝的名義。端寧早已習慣由成師傅帶著去上課,要使喚人做事,也有馬三兒候著,虎子這個小廝其實只是白掛著名頭罷了。佟氏本就沒打算添加人手,也就放著這小子跟人玩去。

  虎子在京城長大,父母不在身邊,祖父母年邁溺愛,因此也是滿大街撒歡的野小子。京裡有什麼新鮮的,好玩的,他都知道,奉天城裡的小夥伴們對他來說,就是一群土包子。不過土包子有土包子的好處,正因為他們土,才顯得他見的世面多。他常跟阿松他們幾個說起京中的玩意兒,惹得他們心癢癢的,羨慕不已。其實他哪見過那麼多東西?大多數也是從別人處聽回來的罷了。

  他說起京中現下流行的踢踺子、放風箏、打馬球和輪盤飛鏢,後兩種是貴族人家才玩的,自然不算,踢鍵子在奉天城裡也有人玩,可那都是女孩子,這一群小男子漢看不上娘娘腔的遊戲,於是就商量著,也趁秋高氣爽,做幾個風箏玩玩,儘管這時已經過了重陽。

  可虎子說的幾百個風箏一起在天上飛的熱鬧場面,他們幾個可做不出來。城裡重陽當日,下了一天雨,因此只有前後兩日,天上有過幾十個風箏罷了。現在節氣已過,街上早沒有風箏賣了,店裡做的精美風箏他們也買不起,因此阿松虎子幾個人就想要親手做。可質佳薄韌的白紙他們買不起,用草紙又太重了,後來還是見多識廣的虎子出的主意,用糊窗的白紙來做,他曾經見過京裡有人用它做過的。

  紙有了,可支架用什麼做?找不到細細的竹枝,他們就打起了細木條的主意,悄悄兒的偷進柴房裡,用不知哪裡順來的小刀,細細地削著那些木柴,弄得一地木屑,有好些柴都不成樣子了,因為動靜太大,惹來老伍頭的注意,被大聲喝斥了一番,告到長福跟前,打的打,罵的罵,大人們再三嚴令,不許他們再打柴房的主意了。

  可男孩子們的雄心豈是那麼容易就放棄的?阿松是過慣苦日子的,窮人也有窮人的玩法。他回到南巷找自小認識的一個賣菜籃子的篾匠,討了幾根竹篾,將它們剖成細條,算是解決了這個問題。

  幾個男孩搗鼓了兩天,終於把風箏放起來了,用的線是虎子從二嫫針線籃裡順出來的。雖然是最簡陋的樣式,沒有任何圖畫色彩在上頭,幾個孩子看著天空中飛揚的風箏,心中還是充滿了喜悅。

  這幾隻樸素的風箏引起了好些人的注意,附近的人家也有人跟著放了幾個風箏,在重陽早已過去的日子裡,十來個風箏在凜烈的秋風中升上天空,似乎預示著今年的不同尋常。

  風箏把端寧和淑寧兩兄妹引出了書房。他們看著天上的白影,也生起了玩耍的心思。兩人都早早的把童年時光放在了書本中,端寧是擔負著父母的希望,淑寧是身體內藏了個成年人的靈魂,遊戲時間其實很少,但無論是什麼年齡的人,總有一顆童心,就算是淑寧這個兩世為人的也不例外,更何況端寧原本就只是個孩子。

  他們加入了阿松和虎子的行列,在大街上追著幾個風箏跑,玩著,跳著,拍著手,淑寧半路還折回家裡,把壓在箱子底下的一個五彩大蝴蝶風箏也拿出來放了,她本是想著留到明年用的。春杏和鄰居家的女孩子們也加入進來,一群人玩得瘋了似的,直到傍晚時才各自回家。

  雖然被佟氏說了幾句,但淑寧被激起的玩性還沒能壓下去。她使勁地回想起前世小時候玩過的遊戲,看有哪種是又簡單又好玩,還能在現在的條件下玩起來的。橡皮筋?可惜現在沒有橡皮,而且這種遊戲總要一群女孩子一起玩才有意思;跳房子?規則已經有些記不得了;溜鐵圈?丟沙包?彈玻子(註:彈玻璃球)?唔唔,試試玩鐵圈和沙包好了。

  和端寧如此這般商量了一番,端寧點點頭,揣著平日積攢的私房錢上街去了,找到一家鐵匠鋪,讓他們幫著做兩個鐵圈和兩根長鐵鉤子。淑寧自己則留在家裡,用些布頭布尾做了些小布袋,讓春杏去河邊裝了些細沙子回來,做成一個個小沙包。

  沒過幾天,東西都準備好了,規則也告訴大家了,端寧、淑寧、春杏、虎子、阿松還有幾個鄰家的孩子們,有男有女,聚集在家附近的一處空地上,開始玩起新遊戲來。

  男孩子們兩兩一組,比賽著誰能把鐵圈安安穩穩地溜到指定的地點。誰的鐵圈溜到一丈多外去了,誰的鐵圈掉了鉤,誰踢到石頭摔了跤,誰跑歪了道,大家都要拍著手大聲嘲笑一番。雖然失敗了好幾次,但最後贏得冠軍的居然是阿松,淑寧簡直無語了,第一次玩的小屁孩居然溜得那麼快那麼穩,她算是服了。至於第二第三名的虎子和端寧,更是鬱悶不已,誰能想到土包子程度最強的阿松,居然是學得最快玩得最好的那個人呢?

  光是男孩子們在玩,女孩子們不願意了,於是為了顧及女士們的意見,大家分成三人一組,開始玩起了丟沙包。結果,被沙包打在身上弄髒衣服還是小事,那些沒站穩摔倒的,躲到別人後面不願出來的,兩三個不同組的人撲成一堆的,丟起了勁結果把鞋子都丟出去的,這一天的笑話就沒停過。

  回到家自然免不了又被父母罵了一頓,端寧和淑寧被佟氏耳提面命了半日,才算解脫了,只是這樣縱情玩鬧的日子恐怕短時間內很難再有,今日過後,佟氏必定會嚴密看管好兄妹兩個,不許他們去做那些「有失身份」的事。

  可這一日的美好回憶,但凡有份玩的人都不會忘記,從此以後,溜鐵圈和丟沙包就在城中慢慢流行開來,然後隨著人員來往,慢慢地傳到其他的地方去了。
正文 二十八、遊戲(中)

  過了兩三天,周夫人帶著女兒來做客。兩位娘親說說笑笑到上房聊天去了,周茵蘭就跟著淑寧到她房間玩。剛一進門,還沒來得及坐下,周茵蘭就開口埋怨道:「我聽說你們前兩天玩得可高興了,從沒見過的新鮮玩法,你怎麼就忘了我?也不讓人叫我一聲?」淑寧告了罪:「好姐姐,這是我的不是,當時一塊兒玩的,都是左鄰右舍家的小朋友,而且有不少是男孩子,我想姐姐家裡管得甚嚴,不知肯不肯放你出來玩,索性就沒告訴你,省得你知道了又出不來,豈不難受?」天知道那天她根本就沒想起周茵蘭來,這位看著就一大家閨秀的千金小姐,怎麼看怎麼跟丟沙包溜鐵圈不搭調,不過此時為了安撫她,說說小謊還是必要的。

  周小姐相信了,她也聽說了遊戲的大概內容,明白這樣「野」的玩意兒母親肯定是不讓她沾的,何況還要和一大堆男孩子在大街上瘋跑。不過她可不會這麼容易就放過淑寧:「也不知道你是哪裡學來的這些遊戲,你快快想幾個我們能玩的。昨兒個她們幾個也來了,說起平日在家悶得要死,又不能天天到街上逛去。」她們指的就是平日來往較多的幾戶官宦人家小姐,年紀最大的也不過十二三歲。

  淑寧頭痛起來,要讓這幾位大家閨秀千金小姐能玩、玩起來又不會太丟身份、而且還要有趣的遊戲,這可不容易找。她冥思苦想了半天,才冒出一句:「平日裡不是有踢踺子的嗎?那個就挺有趣的。」「休要應付了事!」周茵蘭很嚴肅,「那種已經玩過的不算,你要想出我們都沒見過的遊戲來!」

  天啊,當年剛認識時文靜優雅的小姑娘在哪?什麼時候周茵蘭變成野蠻少女了?難道這個「玩」字的魅力就那麼大?

  淑寧苦苦回想前世玩過的女孩子們的遊戲,跳橡皮筋就是印象最深的一種了,可是現在沒有橡皮呀。周茵蘭催得緊,她只好把這種遊戲說出來,也坦言其中材料缺乏,恐怕不可能做成。只見周小姐眼珠一轉,兩手一拍:「有了!照你說的,這種什麼皮筋是很韌又能拉長的東西,我們找牛筋代替不就行了?」

  她怎麼沒想到?!!!貌似是可行性方案耶?馬上招來春杏,她平日老上街買菜,一定知道在哪裡可以弄到牛筋。春杏雖然不知她們要這東西做什麼,但還是把牛肉販子的地址告訴她們了。周茵蘭立刻叫跟來的一個下人去弄,還叮囑要洗乾淨了再送過來。讓小姐們看到血淋淋的東西總是不好的。

  不過就算弄了來,今天之內要做好整條皮筋是不可能的了。周茵蘭細細地問過整條皮筋的樣子、做法,以及還要準備的東西和玩法規則,還借了紙筆做了筆記,跟淑寧約好過兩天請齊各家小姐們一處玩。

  淑寧跟著佟氏送走了周家母女,看著周夫人的丫環手裡拿的兩個大盒子,也知道那是春杏最近新研究出來的玉米麵點心。她歎了口氣,看來老娘與自己是同病相憐呀。

  聚會的日子很快就到了。淑寧應約到了周家府上,看著那條新做成的皮筋,整個人無語了。這哪裡還是印象中烏漆麻黑用長短不一的橡皮膠條結起來的橡皮筋呀,那細細的牛皮筋三根扭作一股,聯結的地方還綴有彩色羽毛和各色絲繩緞帶,看上去五彩繽紛,漂亮極了。只是這樣一來,跳的時候不會覺得那些裝飾品礙事嗎?

  周茵蘭迎上來,拉著她的手高高興興地往裡走:「東西昨兒才做好的,連牛肉鋪子裡也找不到牛筋,說是叫城衛那邊收去了,也不知道他們拿這個做什麼。最後還是在雜貨鋪子裡遇到個南貨商人,從他那裡買到的。我給上頭弄了些羽毛和絲帶,好不好看?這在奉天城裡可是獨一份,別人現在要再找這麼多牛皮筋可不容易,她們都羨慕死了。」

  看來周小姐是平日淑女當煩了,一但有了個好玩的東西,就露出了本性啊。

  淑寧跟其他幾個女孩子見了禮,眾人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等人來得齊了,才開始玩起來。但開始時人人都站著不動,不知要拿這種新玩意怎麼辦。淑寧站出來,她是唯一一個算是玩過的人,只好先做示範了。做樁子這種艱巨的任務當然不能勞煩千金小姐們,最後是找了兩個周家的婢女代勞,反正她們也饒有興趣地在門外偷看,不如叫進來光明正大地瞧。從腳踝的高度開始,淑寧跳了「馬蘭花」,又跳了一個「穿心」。從前跳的一個「嘁嘁嘁嗦嘁」的四句按「哆萊咪法嗦啦嘁」來編的歌詞,現在沒法解釋那幾個字的意思,她早就想好四句代替的話,也跳了一遍。跳完了就換一個高度,剛跳完腰一級的,才站穩,她就被一個女孩子拉到一邊,有人急不可待地試著跳起來了。

  跳錯腳是常有的事,忘了詞也不新鮮,至於說腳抬不高勾不中皮筋的事就更不算什麼了。不過女孩子們是越跳興致越高,等到周夫人備好茶果,叫人來請她們去吃時,她們還戀戀不捨。「這樣很好。」淑寧想道,「平日裡都要規行矩步裝淑女,哪有點小女孩的樣子?都是小學初中年紀的女生,這樣才有點童趣嘛。

  喫茶的時候,人人都興高采烈地說起剛才的遊戲,也有人談著還有什麼閨閣中可以玩的東西,有人展示了從家中帶來的漂亮彩色羽毛踺子,還有人把手帕打了結丟來丟去的。在場的人裡沒有大人,都是年紀相仿的小姑娘,平日裡也熟識,加上剛剛玩鬧了一番,那股興奮勁還沒過去呢,因此人人都不像平日那樣規矩約束。

  有一個叫阿門娜的蒙旗小姑娘就說了:「以前在草原上的時候,常跟朋友們一處騎馬打獵,那才好玩呢。現如今住到城裡來,雖然日子過得舒服,卻少了玩的機會。悶了這許久,今兒才算是開心些。」

  另一個叫日琪的也說:「是啊是啊,自從進了城裡跟父親一處住,我就沒像今天這樣玩過,稍稍鬧一些,就被嬤嬤說我不成體統。我以前在外祖母身邊住的時候,想怎樣就怎樣,何曾有人管過我?」

  其餘的幾個人裡,王美仙和蔡童瑤兩個家裡都是漢人士大夫家庭,家教一向甚嚴,聞言也紛紛說道:「你們還可以騎馬,算是很好了,我們從小就要練女紅、讀女訓,除了九連環,就沒玩過其他東西呢。」

  「我與淑寧妹妹也要練女紅和讀女訓,可家裡還算管得松,有時還是能玩玩的。」周茵蘭道。

  幾個人都羨慕不已。還有一個叫張燕燕的說:「我家裡,母親早過世了,父親也不管我,平日裡倒是愛怎麼玩就怎麼玩,沒人管我,原來你們這麼慘呀?」眾人都點頭,看得她一臉同情。

  「其實,」淑寧說道,「還是有很多可以玩的。比如踢踺子和蕩鞦韆,你們應該有玩過吧?」

  「踺子倒是有的,可母親不許我玩鞦韆,說是怕摔著了。」

  「是啊是啊,我娘還說玩的時候裙子都會被掀起來,太不成體統,因此連踺子都不許玩呢。我就只能在你們家裡作客時才能玩一玩。」蔡童瑤臉紅紅地道。

  淑寧想想現代時的鞦韆樣式,提出一點改良建議:「現在的鞦韆都是只有一塊木板,的確太危險了,站也好,坐也好,很容易摔著,不如做成椅子樣式的,坐在上頭,穩當許多,而且只要把裙腳壓好了,裙擺就不會掀起來。蕩的時候叫人推一把,也不用自己使力了。」

  幾個女孩子聞言大喜,紛紛道:「是呀,我們怎麼沒想到?」蔡童瑤小聲說道:「可我家裡連鞦韆也沒有,舊的那個被我娘叫人砍掉了,那怎麼辦?」

  淑寧歪著頭想了好一會兒:「我看看,還有什麼是沒這些東西也能玩兒的?唔……啊,有了,你不是有手帕嗎?可以用手帕折東西呀。」說罷就掏出自己的小手帕,三兩下折了個小老鼠出來:「看,這是小老鼠,不過我知道的花樣不多,如果拿紙去折,就能折出許多東西,令堂大人總不會連手帕和紙張都叫人丟掉吧?」

  蔡童瑤高興地道謝,說回家就試著折去。

  王美仙說:「鞦韆我也愛玩,家裡就有一個,我最喜歡蕩得高高的,就能看見隔壁人家的花園,他們家園子裡花開得極好,可惜我母親跟他們家主母不和,從不許我們跟他們來往,我想要看那園子,只能在鞦韆上瞧。」

  淑寧笑道:「這倒是讓我想起了鞦韆的典故。從古時候起,大戶人家的小姐愛玩鞦韆,就是有緣故的。因為平日裡不得出門,看不到外面的情形,只好在玩鞦韆的時候,蕩得高高的,才能看見牆外面的行人景致。聽說還有富家千金踩在鞦韆上看到外面經過的書生,就此一見鍾情、終成眷屬的故事哪。王家姐姐的情形,倒是有幾分像呀。」

  王美仙撲上來捶她:「看我撕爛你的嘴!」淑寧連忙求饒,偏張燕燕又上來幫著王美仙撓她癢癢,眾人嘻嘻哈哈玩鬧一陣,才重新坐正了說話。周茵蘭叫人換了吃剩的茶果。

  阿門娜說道:「今兒說的這幾樣遊戲,都很新鮮有趣,難為淑妹妹怎麼想的?」

  王美仙非常贊成:「是啊,可比九連環有趣多了。我平日裡拆九連環,拆來拆去總拆不掉,總被哥哥們罵我笨,這幾樣玩起來用不著有多聰明,我也能玩得很好。」

  周茵蘭熱情邀請:「以後多來玩呀,咱們一處做遊戲。」大伙都使勁點頭。

  蔡童瑤小小聲說道:「只是這些遊戲多數是要幾個人一起玩才有趣的,一個人玩就太無聊了。我們一個月最多不過能聚一兩次,平日裡怎麼辦?」

  大家都被兜頭潑了一盆冷水。淑寧絞盡腦汁想了又想,突然靈機一動。
正文 二十九、遊戲(下)

  淑寧突然靈機一動:「我想到了,有一個遊戲,一個人可以玩,幾個人也可以玩的,而且不會被家裡人說不成體統。」

  眾人紛紛追問,淑寧公開謎底:「揀石子。」

  這是她前世小時候曾經玩過的一種深受女孩子喜愛的遊戲。五顆小石頭,選一顆作母石,四顆作子石,把母石丟高的同時,把撒落的子石抓在手中,再接住下落的母石。這個遊戲不但考眼力,還考敏捷度,佔地很小,道具易得,規則簡單,而且不用跑跑跳跳,卻對手臂有一定的鍛煉作用,是很適合女孩子們的小遊戲。

  淑寧把詳細情況告訴了女孩子們,眾人都很感興趣,紛紛詢問各種細節,很快就把規則都記住了。現在一時半會兒的找不到適合的石子,正等回家去弄呢。只是蔡童瑤有點遲疑:「用石子,會不會髒?我娘可能會說的。」淑寧真是恨鐵不成鋼:「只要是差不多的東西就成了,不用石子,可以做小香包代替啊,再說了,就算是石子,你打磨好洗乾淨,怎麼會髒?如果能弄到瑪瑙或雨花石,也可以用啊!只要你不心疼。」

  蔡童瑤不好意思地紅了臉。其他幾個人倒是興致勃勃地討論起做什麼樣的香包來代替石子,什麼樣的料子合適,裡面裝什麼好,等等。淑寧饒有興趣地聽了半天,忽然看見對面的日琪正盯著自己看,她看了看自己身上,沒出問題啊,於是開口問道:「日琪姐姐看著我做什麼?」

  「也沒什麼,只不過是我心裡好奇,妹妹是怎麼想出這麼多遊戲來的?而且是我們一問,你馬上就想到了,我真的很佩服。」

  淑寧出了一身冷汗,太大意了!!!可不能叫人起了疑心:「哪裡呀,其實有好些都是我從書上看來的,那些遊記啊、雜談啊,就有提到唐宋和前朝時各地的一些風俗趣事,也提到一些女兒家的遊戲,不過說得不太清楚齊全。我玩心重,早就在琢磨了,今兒姐姐們問起,我才想起來的。若要我一個人想出這些,我可沒那本事。」

  日琪笑了:「原來如此,我還以為你們家的女孩兒都這麼厲害,早聽說你姐姐是才女,沒想到你也這麼聰明呢。」

  淑寧打了個哈哈,幾句話搪塞了過去。

  這一天小姐們都過得很充實,告辭的時候,還約好了過幾日再到另一家去玩,再三叮囑周茵蘭要把牛皮筋帶去。

  淑寧走在最後,看著其他女孩子都離開了,正要告辭,被周茵蘭拉住了:「大後日我去肅家看肅姐姐,你也一起來吧?」

  淑寧奇怪問道:「怎麼了?」

  「聽說她的婚期一再被推遲,城裡已經有人說閒話了,我們過去看看她,安慰一下吧?」

  淑寧想想也好,就答應了,當下定好會合時間,才回了家。

  春杏這一日都只能留在周府外院,和幾個別家的下人一處喫茶閒聊,聽周家的丫環們傳言裡頭姑娘們的有趣遊戲,心早癢癢了,可惜進不去。如今一離開周府,馬上就纏著淑寧問其間細節,淑寧笑笑道:「晚上還有得玩呢,到時你就知道了。」這才按下不提。

  回到家,向母親說起今天一天的趣事,佟氏面帶笑意地聽著,又囑咐她跟別家小姐們要和睦相處,即使有什麼口角,都不能惡言相向。淑寧本來就不是喜歡與人爭吵的人,隨意地應了,又提起周茵蘭約她去肅家作客的事。佟氏想了想,就答應了。

  晚上,佟氏把這些事告訴了張保。她說:「如今妾身與諸位大人的夫人相交甚好,兩個孩子跟那些少爺小姐也成了好朋友,即使不能對夫君您有所幫助,至少不會扯後腿了。」張保拉著她的手,感動道:「勞夫人費心了,怎麼能說沒有幫助呢?最近我與共事的幾位大人關係都很好,還有幾位為夫人送過去的點心而謝我,以往扯皮推托的事都沒有了,這都是夫人的功勞。」佟氏其實心中很有幾分得意,但此時倒不好露出來,因此還是保持著一副謙虛的樣子:「能為夫君盡一分力,是妾身之幸。」

  張保為自己有一位好妻子慶幸之餘,倒是有點為不幸的秦同知可惜了。佟氏見狀問道:「難道那位秦夫人又鬧出什麼事來了?她自從來到奉天城,就沒消停過,不論到誰家作客,都會鬧笑話,不然就是得罪人,請人到她家去作客,行事作派也讓人瞧不起。如今沒有哪家的正經女眷與她來往,只有張通判家的那個小妾跟她是同鄉,偶爾還會看看她。照理說她應該沒什麼機會惹事才對,最近是怎麼了?」

  張保就把聽來的消息告訴她:「秦大人先前那位如夫人,被趕走的時候已經有了身孕,如今兒子週歲了,還沒法認祖歸宗,她托人向秦大人求情,不知怎的讓秦夫人知道了,在家裡鬧得天翻地覆,秦大人被氣得病了一個多月,他夫人還把找上門來的如夫人母子打出門去,滿大街的人都看到了,衙門裡傳得風言***的,聽說還有人要參他個帷薄不修呢。秦大人就算病癒,恐怕也是顏面掃地了。他一向是個老好人,這一年來卻為著他夫人不通事務,已經得罪了不少人,在衙門裡的日子也不好過。」說罷感歎不已。

  佟氏也跟著歎息一番,隨即又談起肅家的事:「還聽說如今秦夫人到處在說肅家姑娘的閒話呢。說起來,肅家姑娘不是今年要出嫁麼?怎麼鬧到現在冬天都快來了,婚事還沒個眉目呢?如今城裡都風言***呢。」

  這事張保倒是知道的:「那是別人亂嚼舌頭呢,你休要跟著摻和。康親王世子被派到北邊雅克薩處理戰後事宜,恐怕還要好一陣子才能回來呢,因此婚期才會推遲。這次是立功的好時機,等他回京後,只怕封賞不會少,到時再辦喜事,才叫風光呢。」

  佟氏這才知道事情的緣由,不由笑道:「雖然是男家的緣故,不過婚期一再推遲,只怕姑娘家心裡會不高興呢,淑寧今兒跟我說了,周家姑娘約她一同去肅府探望,我已經允了她了。」

  張保點頭道:「這樣很好。」

  ======================同一時刻在另一個房間裡=======================

  父母的談話自然不會傳到淑寧這裡,她現在正在忙著做代替石子的香包呢。找了些綢緞邊角料,做了幾個不到一寸見方的小口袋,再想拿什麼東西填充。春杏在一旁興致勃勃地幫忙,她提了個意見:「如果像做沙包那樣裝沙子進去,會不會漏出塵土來?那就太髒了。」淑寧想想也是,就說:「這話有道理,你去廚房拿點米來,洗乾淨晾乾了,明兒一早再拿來當填充物。」春杏聞言高高興興地去了,果然拿了米來,照著做了,等第二天再繼續工序不提。

  第二天,兩個人吃過早飯就回了房,往做好的小口袋裡塞了米又加了些香料,把香包做好了。淑寧試著玩了一玩,還算順手。春杏一個勁地讓她玩一遍全套的來看看,她回想了一下,照著回憶中的花式耍了一遍。

  拋高了香包,先是一次揀一顆,然後一次揀兩顆,再是先揀三顆再揀一顆,最後是全部四顆一次都揀了。這是最基本的花樣。接著是把手握成錘狀,接住拋高的香包。她還記得一種花樣,是先揀一顆香包在手,等揀第二顆時丟下第一顆,然後揀第三顆時丟下第二顆,以此類推。她隱約記得還有好些花樣,只是年代久遠,已經記不清了。

  光是這幾樣花式,已經令春杏很滿足了,躍躍欲試地也要玩上一遭。等到她掌握了最基本的玩法以後,淑寧想起後天要去肅家的事,想著拿新玩意兒當禮物也不錯,可以討人歡心,而且肅大小姐也是個愛玩的人。只是用普通料子做的香包當禮物太隨便了,要找些好的料子來做才是。她把想法對春杏一說,就得到了對方的贊同,而且還提供了極有用的信息:「秋菊正在做過年用的荷包,用的都是上好的綢緞,不如去她那裡找找?」

  淑寧二話不說,拉起春杏就往上房跑,果然秋菊正在右房裡做針線,春杏就問她要碎料子。秋菊無精打采地望她一眼,往架子上一瞄:「那裡不是有碎布籃子?你自個兒去拿吧。」說罷也不理會她們,自顧自地埋頭做針線。淑寧與春杏抬頭望望高高的架子,兩人都夠不著,淑寧就笑著對秋菊說:「好姐姐,我們都夠不著呢,你幫我們搭把手吧?」

  小姐開了口,秋菊只好懶懶地站起身來,隨手往架子上一扯:「拿去!」不料那籃子裡有一塊大些的布料露了半截在外,勾住了隔壁架子上的鏡台的一角,她這一扯,倒把那鏡台扯下來了,掉在地上「光當」一聲,摔成了幾塊,三人都愣住,傻站在那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