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轉貼] 飲中八仙歌--杜甫

[轉貼] 飲中八仙歌--杜甫

此歌詞為杜甫寫的,歌詞中寫著八個愛喝酒的神仙,其中,亦有我喜歡的詩仙李白的敘述: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第一句我在高職國文課學的是"李白斗酒詩百篇",不曉得其出入為何,沒關係,都是形容李白的才華。



飲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騎馬似騎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宗之瀟洒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盃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翻譯

賀知章騎著馬,搖搖晃晃的,像乘船一樣,頭昏眼花掉進井裏,就乾脆在水裏睡著了。汝陽王李璡要喝酒三斗,才上朝拜見天子,在路上碰到麴車,竟然流起口水,恨不得把自己的封地遷移到酒泉。李適之每日都要花費萬錢飲酒,豪飲的酒量有如鯨魚吞吐百川之水,他舉起杯來,只喝清酒,不喝濁酒。崔宗之是個倜儻灑脫,少年英俊的風流人物,他豪飲時,高舉酒杯,用白眼仰望青天,旁若無人,喝醉後,宛如玉樹迎風搖曳。蘇晉長期齋戒,又嗜飲酒,結果往往是醉中逃禪了。李白喝下一斗,就可以洋洋灑灑,寫出百篇詩作,醉中常常在長安巿的酒家裏睡覺,即使是天子召見,他也不會乖乖的去,而是大聲呼喊「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酒醉後,絕妙的草書就從他筆下流出,他在王公大人面前脫下帽子,露出頭頂,奮筆疾書,自由揮灑,字跡如雲煙般舒卷自如。焦遂喝五斗後方有醉意,而顯得神情卓異,高談闊論,滔滔不絕,驚動了席間在坐的人。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李白的好友杜甫在《酒中八仙歌》這樣描繪他的風采。在當時的才智之士看來,李白並不是一般的「神仙」,他是觸犯某個「天條」,被玉帝降謫到凡塵的「仙人」。天寶初年,李白被唐玄宗詔進長安,祕書監的長官、詩人賀知章一見到李白,就稱他為「謫仙人」,馬上摘下自己佩帶的金龜換酒共飲。

酒不僅造就了李白神仙般的人格,而且催生了美輪美奐的詩篇。酒是李白的個性解放的催化劑,個性的解放又是李白詩歌氣勢豪邁、意象恢宏的根本原因。李白的詩歌中還展示了他飲酒後的「神仙」姿態,如「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酒開啟了人的自然本性,泯滅人與人之間的界限。當他獨自飲酒時:「對酒不覺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鳥還人亦稀。」(《自遣》)這種情景兩忘,自成天趣的境界不是普通人能達到的。

醉了的李白有時要與明月為伴,與自己的影子共舞;有時「一醉累月輕王侯」(《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有時宣稱要「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醱醅。此江若變作春酒,壘麴便築糟丘台。」(《襄陽歌》)這是醉鬼的語言,還是神仙的點化感悟?

[ 本帖最後由 leo0201 於 2009-2-16 10:49 編輯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