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武俠] 截教小妖 作者︰碩鼠肥(全書完)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二百三十六章 佛東漸
   
    秦華聞言笑道:「我之心意,豈是大巫能夠揣測?好了,我話已帶到,算是不負你我相交一場之義。該如何做,任由大巫自己決斷。貧道就先行告辭了!」言罷駕雲而去。

    秦華回到流波山,與六耳獼猴笑道:「今觀照十二金人之陣,印證當日從巫族中偷學所得,十二都天神煞陣終為我等所有矣!」六耳獼猴亦笑。

    且說人間嬴政被天庭追殺,心下憤恨,當下遍查人間所傳之諸子百家,得知道家儒家在天庭中頗有根基,當下遷怒,命令焚書坑儒。丞相李斯乃是法家弟子,得了嬴政詔令,當下將禮儒一脈並道家之書盡行焚燬,坑殺禮儒儒生五六百人,道家之士盡行驅逐。

    此舉將人闡兩教修士俱都激怒了,當下老君命玄都大法師下界,闡教廣成子、清虛道德真君、玉鼎真人三人也奉命而出,四人同往人間而來,欲要制服嬴政。

    那嬴政卻也不是善茬,與玄都等人激戰數場,互有勝負,然其每每落敗,便逃入文武百官之中躲避。如是數次,玄都大法師大怒,抬手施法將一眾文武百官俱都禁制住,清虛道德真君祭出混元幡命黃巾力士將文武官員全都移到儀靜山中。當下嬴政失了屏障,只得仗劍復與玄都等人大戰。李靖命一眾天兵天將布下天羅地網控制住戰場,擂鼓為玄都等助威。

    那玄都乃是道門二代弟子之首。修為高深,早就是斬了一屍地道行。戰國之時,又趁人族傳道之機斬了善屍南華真人,即莊子。因此道行大進,修為激增,嬴政雖是大巫。但根基終究淺薄,如何能是玄都大法師的對手?戰有片刻,便即落敗奔走,李靖領著天兵天將用天羅地網來困嬴政,哪吒、楊戩、四大天王等人也來助戰。

    嬴政逃又逃不掉,只得回身復與眾人交戰。廣成子在半空中看準空擋暗祭翻天印來打,正中嬴政背心,被打倒在地,哪吒等人揮舞兵器上前便欲斬殺嬴政。

    忽然大地一陣震動,地表翻滾不休。天空一道金光閃現,一把斧頭飛來,後發先至,對準哪吒等人劈頭就砍。哪吒、楊戩大驚,只得回身自保。那斧頭猶自不依不饒地砍了一陣,方才飛了回去。就見空間一陣晃動,刑天那龐大的身軀現了出來,揚手將斧頭抓在手中。對著天空中眾人罵罵咧咧地道:「是哪些不開眼的牛鼻子雜毛在這裡找我巫族的麻煩?欺負我後輩族人很威風麼!來來來,下來跟老子打過一場再說。」

    玄都大法師見是刑天到來,臉色瞬間頗為難看。心知今日不能善了,當下稽首道:「不知刑天大巫到來。貧道倒是失禮了。只因嬴政殘暴不仁,焚書坑儒,草菅人命,禍亂三界,故而我等奉掌教聖人之命、昊天玉帝法旨特來收復於他。此乃三界之大事,非同小可,刑天大巫還請莫要因私廢公。擾亂天庭執法。」

    刑天聞言大笑道:「既是玉帝之命。此事又關乎我巫族大巫,說不得老子怎麼也要管一管了。你們那個什麼玉帝之命。關我鳥事!」當下刑天一手提起嬴政,一手揮舞神斧。捲起漫天血光往天空中的十萬天兵天將衝殺了過去。哪吒、楊戩等人大怒,各挺槍持刀上前抵擋刑天,皆被刑天奮起神威殺退。玄都大法師見狀,只得揮劍上前,卻被刑天祭起神盾擋在後面,不得寸進。當下刑天大發神威,一斧頭劈開天羅地網,提著嬴政化一道流光消失不見了。

    玄都等人面面相覷,暗歎:刑天之勇,無人可敵!當下只得自回太清境向太上老君交旨,廣成子等人對視一眼,清虛道德真君放出儀靜山中地一眾文武百官,將其這段記憶抹去,眾人也自回了玉清境。李靖等一干天庭兵馬無奈,只得處理了一應掃尾的工作,也自灰溜溜地回轉天庭去了。

    至此,秦王朝實力大損,威望大跌。三界之中幾乎無人不盼其滅亡,於是不數年,天下義軍蜂擁而起,及至劉邦建立漢朝,人間方才又重歸安定。

    漢初崇尚無為而治,藏富於民,收效甚為顯著。數十年間,人口繁衍,國力雄厚,百業興旺。此時所謂無為而治的弊端便顯出來了。數十年治世,天下財貨堆積,豪強林立,而朝廷政令寬延,不能進行有效的約束。至令世家宗族勢力膨脹,橫行一地,州郡之力尚不及宗族之力,朝廷威權大失,不法之徒橫行。

    於是漢武即位,改道家之策為外儒內法,尊奉儒學,罷黜其餘百家治國之說。由此之後,農家、兵家、商家等等皆獨立成各自行業的指導性技術性思想。以戰立國、以農立國、以商立國之道俱不聞也!

    而陰陽家與術士結合,轉化為神秘的方術,墨家只有一些工匠技藝傳世,名家更是斷絕了傳承。諸子百家,真正流傳下來竟只有道、儒、法三家而已。

    漢武帝自身權欲極盛,對孟子民貴君輕的思想頗為不忿,因而雖用法儒治國,卻大肆宣揚禮儒之道。武帝之後,各繼任君主才幹不足,遂使禮儒學士從漢武時候的擺設漸漸成了掌握大權的朝臣。大漢尚武進取的精神由此漸漸衰弱,以致外族坐大而國內常有叛逆。

    至光武帝中興,法儒學說這才復又佔了上風。此時地西方極樂世界之中,接引准提等歷經千年,終於將封神之戰的龐大戰果消化殆盡了。西方一時人才濟濟,強盛非凡,接引准提於是野心勃勃,欲要向外傳道。

    准提笑道:「今欲傳道,須先正內事。」於是接引大封諸佛、菩薩、羅漢、天龍八部眾、珈藍、揭諦等等。又將前時從截教萬仙陣中所撲得的虯首仙、靈牙仙、金光仙三人並烏雲仙一同叫至蓮台之下,接引問道:「前者你等追隨通天,禍亂三界,至令人神共憤。今既到我西方清淨之鄉,身被佛光千年,不知你等四人有何所得?」

    虯首仙、靈牙仙、金光仙對視一眼,皆拜倒道:「弟子在西方千年,朝夕聽講大道,今已頗通佛法,實真心向我佛,求證菩提正果。弟子等願意鵠。」

    接引聞言喜出望外,道:「你三人鵠,真我西方之幸也!」當下皆封三仙為佛。又問烏雲仙心意如何?

    烏雲仙見三仙鵠,本就惱恨非常,又聞接引動問,當即勃然大怒,罵道:「我截教乃盤古正宗,三界知名,眾生無不仰望,乃是名門大教。你佛門偏安一隅,素仰我道門鼻息,今不過一時得志,怎敢欺滅我教!如此行事張狂,必有後報!貧道今雖被擒,但拭目看你西方之敗耳!」

    接引聞言心中不喜,准提在旁邊循循善誘,烏雲仙只是大罵,准提無可奈何,便道:「你既如此冥頑不靈,我西方卻也不能白養閒人。你從此便為我西方清淨護法,每日打理八寶功德池,勿使沾染塵埃污穢!」當下准提手握金剛杵對著烏雲仙頭上一敲,頓時將烏雲仙打回原形,便做一條金須鰲魚,投入八德池中去了。

    虯首仙、金光仙、靈牙仙三人見此,對視一眼,皆默然不語。准提笑道:「我如此處置烏雲仙,你三人以前與他乃是師兄弟,心下可為他抱屈?」

    虯首仙面色微變,金光仙連忙拜道:「弟子等深慕佛法,今既身入沙門,過往一切便均成雲煙。烏雲仙雖與我等有舊,但其頑固不化,不知天時人事,理當受此懲戒。弟子等既是佛徒,自當以沙門興衰榮辱為念,心中只恨烏雲仙不識時務,忤逆掌教聖人,豈會為他抱屈。」

    准提聞言看了看三人,見虯首仙面色微有不渝,金光仙一臉獻媚,靈牙仙木訥呆滯,皆拜服在蓮台之下。當下准提笑道:「如此甚好,你三人既為佛,虯首與靈牙二人可為過去佛,金光仙入靈山侍奉釋迦摩尼如來,輔助我西法大興。」

    三人領了封誥去了,接引這才對準提道:「此三人皆不心誠,恐未完全順服於我西方。委之以高位,是否不妥准提笑道:「這三人既願意鵠,又豈能拒之門外?況且其心意到底如何,尚不知曉。或許只是存有觀望猶疑之心,而未有相圖之意呢。方今我西方正當大展宏圖之時,不可因此小患而失眾人進取之心。今委之以高位,示之以誠,再徐徐收其心,他日此三人未必不能盡心竭力為我所用。即便真不能用,尊之一旁可也,我佛門也沒有什麼損失。」

    接引聞言頷首,當下繼續分封諸佛、菩薩。

    且說當日封神之戰結束,截教落敗,通天教主被鴻鈞道祖禁在紫霄宮。截教門人俱思自保之計,當此之時,接引准提大獲其利。待回到西方,二人便開始著手剿滅血海阿修羅族。冥河老祖知自己勢單力孤,不能與接引准提相爭,勉強在西牛賀洲經營了一段時間,便也只得敗回血海。為使阿修羅族教義傳承不失,又命麾下阿修羅族分成無數股小部隊,分散在西牛賀洲各地,各自傳教,相互聲援。

    彼時接引准提忙著消化封神戰果,見冥河老祖退回了血海,阿修羅族不復為患靈山,也就暫時隨他去了。然而現在西方諸事完畢,正將大興之時,接引准提便開始思量徹底剿滅血海之計了。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二百三十七章 華蓮淨土
   
    且說接引准提將一應繁雜事務處理完畢,便即著手安排剿滅血海阿修羅族之事。法旨傳到靈山,釋迦摩尼如來當即將坐下三千佛陀分派出去,各領了一支佛兵四處剿滅阿修羅族殘餘。更請了准提佛旨,派出上古七佛領重兵到九幽血海之外駐守,將冥河老祖派出救援西牛賀洲的援兵擋住。

    西方沉寂千年,一朝出世,三界皆驚。冥河老祖率領血海大軍猛烈反彈,上古七佛抵擋不住,如來佛祖乃親自領著諸佛、菩薩、羅漢、珈藍、護法尊者計有十萬餘,浩浩蕩蕩地開往九幽血海,與冥河老祖激戰三場,斬殺大小阿修羅王百餘人,四大阿修羅王之首的羅重傷敗走,摩羅、乾達婆等等盡皆帶傷,血海死傷慘重。

    當然佛門也自有損傷,在冥河老祖和鯤鵬二人的瘋狂攻擊之下,一眾羅漢、菩薩、護法也死傷頗巨。三萬珈藍更是僅有三千倖存,是後世所謂之三千珈藍尊者是也。

    然而血海百萬大軍卻也死傷殆盡,再無餘力與佛門爭勝。釋迦摩尼如來又命一眾佛徒俱都在血海之外高聲念誦佛經,顯示佛門**,頓時檀香陣陣、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異象紛呈。此本是示威,不想卻有許多阿修羅族被誘惑到了。阿修羅族心性本就尊奉強者,見佛門勢大,兼且佛法如此精微奧妙,許多族人心下便有羨慕之心,於是陸續有阿修羅族人走出血海,鵠佛門的。

    如來佛祖見狀大喜,將這些鵠的阿修羅族編入天龍八部,號為阿修羅部,至此,天龍八部眾終於湊齊完滿。此時分散在西牛賀洲的一眾阿修羅族殘餘見事不可圖,只得四處躲避,其中絕大多數都被佛門弟子找到收復,只有少部分隱跡深山。將阿修羅族修練功法躲躲藏藏地傳了下去。

    佛門在九幽血海高誦佛經三月,超度了所有戰死的英靈之後,看看血海再無餘力走出交戰,於是如來佛祖也下令退兵。眾人退回靈山,如來佛祖坐回蓮台之上便開始論功行賞。所有參戰之人幾乎都有封賞,眾人無不大喜。末了,就聽如來佛祖緩緩地道:「今雖打敗血海,但冥河老祖凶頑成性,恐他日血海賊心不死。復又捲土重來,終是禍患。況今次大戰,我佛門圓寂者眾,此中舍利不滅者自然可以回八寶功德池重鑄法身。但根基全毀、只餘真靈之徒眾便只得墜入輪迴,轉世重修。今我欲令一修為精深之人坐鎮九幽。監視血海動靜,兼領我佛門一眾虔誠信徒之靈轉生佛國之事,使之不再托於六道輪迴,承受紅塵轉劫之苦。」

    眾佛徒聞之,齊齊稱頌如來之德。內中便有一人走出。拜倒合什道:「弟子願意永駐九幽,為我佛門監視血海舉動,兼且接引一眾虔誠信徒。」

    如來佛祖見了大喜,道:「只是九幽荒涼之地,兼且直面冥河老祖之敵,凶險異常,非大毅力、大智慧、大神通之人不能鎮守,你可真的願意!」

    那人從容正色答道:「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此言一出。頓時天地感應,降下無邊功德。如來佛祖見狀,大為頷首。便封其為地藏王菩薩,永駐九幽,監視血海,超渡一切惡鬼及血海阿修羅族。

    地藏王菩薩領命,逕往九幽之地,就在血海之旁建立華蓮淨土,領著坐下一干佛子佛兵鎮守,日日誦經,超渡地獄惡鬼,並誘惑阿修羅族前來鵠。西方教主准提聞知,對接引道:「華蓮淨土干係重大,乃我佛門大興之後盾,不容有失。今地藏王勢單力孤,冥河老祖狡詐力強,可將諦聽賜予地藏王,輔助其監視血海動靜。」

    那諦聽本是巫族所養,巫妖大戰之時妖族起重兵欲殺諦聽,豈知諦聽知機,預先跑了,卻被接引逮了個正著,就一直豢養在西方極樂世界之中。今接引聽准提如此說,當下頷首道:「有諦聽輔弼地藏王菩薩,華蓮淨土自當萬無一失!」當下命人將諦聽送往地藏王菩薩處。自此,華蓮淨土實力完備。每日使諦聽查探血海動靜,若冥河老祖揮軍來攻,則諦聽先知,地藏王菩薩便即求救於靈山。如此數次,血海終不能佔得半分便宜,反而傷亡慘重,鵠佛門的絡繹不絕。冥河老祖無奈,只得施法關閉了血海與外圍的聯繫,嚴防死守不出。

    且說西方擊敗冥河老祖。傳道之路再無大地阻礙。便使慈航觀世音菩薩、文殊、普賢等人四處傳道。以靈山為中心。佛門勢力漸漸擴展到整個西牛賀洲。將各類妖王、阿修羅族殘餘、一眾散修等等不願鵠西方教地統統趕入深山之中。

    看看西牛賀洲漸平。如來佛祖乃將佛陀法戒喚來。對其道:「今我西方諸事俱平。當往東土傳道。你可先行。以探東土之民對我佛門態度如何!」

    法戒領命。徑往東行。來至人間。時值東漢中期。百姓素知有道門。不知有西方佛教。及至法戒等將佛骨舍利東來。眾人皆相傳乃是當年老子西出函谷化胡為佛所創立地宗派。遂不排斥。漢帝更命作寺廟享祭瞻拜。由是佛門東來。毫無阻礙便站穩了腳跟。

    此後。如來佛祖陸續命馬王佛馬元。定光歡喜尊者等東行傳道。佛門勢力漸漸擴大。那定光歡喜尊者實際便是長耳定光仙。當年雖被通天教主下令萬雷轟頂而死。真靈入了封神榜。但此後姜子牙封神。原始天尊亦素來看不起此人。便道此人與西方有緣。當下封了他個小官。命輔弼西方教典。如魔家四將一般。

    要知真靈封神。是沒有辦法成聖作佛地。法力道行也不能通過修煉來增長。微一地辦法便是努力於職司。通過接受香火功德來凝煉元神。長耳定光仙入了西方。每日聽講大道卻也不甚專心。唯其本性善淫。倒是給他意淫琢磨出了一套功法。足可延年益壽。強身健體。與道門雙修之法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接引准提見其如此。也只淡淡一笑。顧謂此手段亦可用來教授萬民。使陰陽調和。家業興旺。益壽延年。足可輔助西方大興了。也算是一個支流。此時西方欲要東進傳道。當下如來佛祖也順便命定光歡喜尊者將歡喜禪之道傳入。

    此時西方傳道尚還小心翼翼,傳的是小乘佛教,也就是老子化胡為佛那一套,生怕引起什麼反彈,致生意外。及至後來,見東土之民俱都欣然接納,這才慢慢又將別的教義流派傳入東土。

    於是達摩東行,一手開創東土禪宗,佛門漸漸廣為流傳,遍佈東勝神洲處處,大興之勢已然成矣。

    然而佛門此時在東土卻又不查時事,還以為是在建立佛國。除了朝廷賞賜地田地之外,還將一眾信徒所佈施的錢財用來廣置田地,並為諸佛廣造銅像,大塑金身。最繁盛的南北朝之時,天下土地十之七八均歸佛門,百姓無地可種,盡皆依附寺廟,成為佃農,朝廷戶口賦稅等大為流失。而佛門獨富,猶不知收斂。

    於是天下有識之士無不忌憚怨恨。奈何無為而治者高坐堂上談玄論道,不治國事。禮儒之脈自己就是斂財聚地的所謂士家大族,此等人掌理朝政,外托以不宜得罪鬼神之理論,坐視佛門兼併天下土地而不管。

    秦華在山中聽得佛門如此肆無忌憚,心中大怒,然而既然老君與原始都不出手,自己一個晚輩又何必出手?況且一旦出手,豈不是又為他兩家做了馬前卒,徒自落入算計。因此秦華約束眾門人,安坐不動,靜等那兩家如何處置,看看太上老君是不是真的任由西方佔據東土而無動於衷。

    然而秦華終是失算了,他儒門弟子並法家弟子如此之多,況且因為人道**,這些門徒雖然學習地是截教教義,但實際上身為仙道的秦華等人並沒有上好的辦法可以遙控命令,能夠受到關注的門人畢竟只是少部分,因而秦華雖有意不管,卻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可以約束人族中地普通門人。

    況且法家講究依法治國,法儒傳承於孟子,講究以天下為己任,養一身浩然正氣,是所謂進亦憂退亦憂,而非只是窮則獨善其身。孟子之道,慷慨赴義,是不能有半分退縮的。

    前時法家眾人雖見佛門侵土之弊,但那也是以錢購買,或是一眾愚民自願供奉給佛門的,少有強取豪奪之事,因而法家頗有些無從下手。而法儒因其治世理念不為帝王和一眾世家大族所喜,故而兩方合力將之拒於權力之外。因而法儒門人雖四處奔走,強烈呼籲,奈何手中無權,卻也毫無辦法。況且若是真的相鬥,一眾普通門人又怎麼鬥得過佛門修士呢?

    及至佛門真的將天下土地蠶食鯨吞殆盡,眼看著東勝神洲就要變成另一個西方極樂世界,成為完完全全地佛國了,太上老君終於坐不住了,借巡遊天下為名晃悠悠地來到流波山。

    秦華聞聽老君到來,心下既驚且喜,打定主意今番要獅子大開口了,當下卻也連忙領著流波山一眾門人出山來迎接。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二百三十八章 講條件 石猴出世
   
    卻說秦華領著眾門人將老君迎進了流波山,取果奉茶相待。老君抬眼觀看了流波山中景致,笑道:「你這裡倒還的確不錯,比之一眾二代弟子的洞府要強的太多了,我那兜率宮也要稍遜三分啊!」

    秦華笑道:「太清聖人的兜率宮中除了一個丹爐便只有滿屋子的丹藥等物,論及景致那自然是不能和弟子這凡塵洞府相比的。但其中精微奧妙,卻著實令弟子羨慕非常。」

    老君笑道:「你是羨慕我那滿屋子的仙丹吧!你自己又不是不會煉,閒暇之時也開爐煉製幾壺也就是了。」

    秦華歎道:「可惜最好的終究是不會,奈何奈何!」

    老君聞言失笑道:「當日你在我八景宮,除了九轉金丹之外,一眾丹藥煉法俱都學全了。莫非你還要將我看家本領俱都學去方才罷休麼?你可真是貪得無厭了。」

    秦華笑道:「技多不壓身!若是哪天我流波山遭了無妄之災,突然敗落了,會煉幾顆丹藥終究也能博得一席之地不是。」

    老君聞言淡淡地掃了秦華一眼,再不開言,只顧低頭品茗。秦華也不先開口說人間之事,著急也輪不到他,當下一味只邀請老君在流波山中為眾門徒開講大道。老君卻不過,也就講了兩個時辰。秦華尚不滿足,還要請老君再講。老君道:「今日天晚,待來日得空,你可率門下一齊到我兜率宮聽講,今日就免了吧!」秦華聞言,方才罷休。

    當下秦華將六耳獼猴、高明、高覺、倉頡、伶倫、鬼谷子等人俱都打發回去靜修去了,獨獨把孟子留了下來,對老君笑道:「此便是一手開創了法儒學說的人族孟聖。」

    老君聞言,也微微頷首為禮,孟子連忙稽首還禮。就見老君轉頭對秦華道:「九轉金丹煉製之法,我可以傳給你。」

    秦華聞言一愣。笑道:「弟子其實意不在此!」

    老君聞言沉默一陣,道:「地星之上的人族終須**,此時是為傳教,故而各家都入人族,鬧得沸沸揚揚。但三界各家的目光終究還是要轉回到四大部洲之上。況且現在四大部洲殘餘的人族經過千餘年繁衍。又漸漸繁盛了起來。這部分人族不在地星,自然也就仍然還要受我等修士庇護。如此,我將南部瞻洲的一半交由你截教打理,如何?」

    秦華笑道:「那感情是好。然而南部瞻洲原本也不是我道門三教固有地地盤。老君雖是聖人。此舉卻頗有些慷他人之慨地意思呢!」

    老君淡淡地道:「我道門三教自古以來便在東勝神洲。你截教自然也可以繼續傳道。我地意思並不是要趕你走。」

    秦華道:「可惜有原始天尊在。我截教在東勝神洲也難得有太大發展。只今大師伯只要同意我截教在東勝神洲保留幾個道場。並將沿海一片任由我截教傳道。闡教不得干涉。再有南部瞻洲一半。如此。弟子便滿足了。」

    老君道:「你總算又叫了我一聲大師伯!也罷。這些都可以同意。如此。將南部瞻洲大荒山以西交與你。你可好生打理。」

    秦華聽到大荒山一名。心中一動。隨即卻又愕然道:「大荒山以西太遠。我截教門人均在海外。如何好管理?弟子只要大荒山以東便可。」

    老君掃了秦華一眼。不發一語。秦華也沉默以對。半晌。老君終是因為南部瞻洲素來不是道門範圍。遂也不甚在意地道:「如此。便將大荒山以東歸你截教掌理。」頓了頓。又掃了秦華一眼。道。「其實你雖在我面前做出一副力爭地模樣。實際卻早就已經在暗暗著手這些地方了。花果山那塊靈石之事。你以為我不知道麼?」

    秦華聞言訕笑,故作不解,驚訝地道:「那花果山地處東勝神洲沿海,原本並不十分出眾。弟子見它突然靈氣充裕,花果繁盛,因而起了查看地心思。不想竟發現了當年女媧娘娘煉石補天所遺留下來的那塊靈石,實是機緣湊巧。原本弟子是打算找個適當的時間將此靈石送還女媧宮的。今大師伯既有問,難道這塊靈石還有什麼關礙不成。」

    老君定睛看了看秦華,道:「我其實也不信你能算的那麼長遠。這靈石之事還是西方幾次傳信於我,讓我來叫你歸還,我方才知道西方是要用此實現他大興地意圖。今你既知機先取了,西方眾人無法,只得央求我出面轉圜。」

    秦華聞言心中暗道:我既先取了,豈有再吐出來的道理!現今鴻鈞道祖有旨,聖人不得主動出手。既如此,這三界之中,貧道我還怕何人?當下心中暗笑,面上卻頗為不忿地怒道:「他西方先搶了我截教三千弟子去,還不滿足,今又來搶我先得到的寶貝!我截教又不是他的後花園,可以隨他予取予奪的。這塊補天地頑石貧道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就是沒有看出有那點與他西方大興有關的。分明就是他接引准提視我截教無人,故意找借口前來羞辱於我。如此,貧道豈能罷休!」

    話未落盡,只聽一聲巨響,震天動地,將三千里方圓的流波山整個都震得抖了一抖,前方山谷之中飛沙走石,磨盤大的石塊衝起千丈之高。正自在老君面前慷慨陳詞,表達著自己內心無限憤慨的秦華瞬間臉色變地十分精彩起來。尷尬、不信、驚喜、期待之情不斷閃現。當下秦華也顧不得招呼老君,逕自飛身前往查看,老君也緊隨其後,六耳獼猴等流波山一眾弟子聽得聲響,也齊齊往那邊山谷而去。

    眾人來到山谷,就見一隻瘦小精悍的猴子正在山林之中翻滾為戲,原先那塊靈石卻不見了。眾人無不驚訝,就見那毛猴子忽抬頭看見秦華到來,面上顯出大喜之色,嘰嘰喳喳地翻滾撲騰了過來,口中大叫道:「爹爹,爹爹!」

    眾人聞言無不大驚,皆望向秦華。就見秦華面色難看,頗為鬱悶地道:「哪個是你老爹,你別亂叫認錯人了!」

    那猴子聞言頗有些委屈地道:「孩兒自三百年前得了靈識,爹爹便每日前來探望,為我開講道法,又將天地靈氣、日月精華俱都引來滋潤於我。今日孩兒破石而出,何以爹爹竟不認孩兒了。」

    秦華聞言,想起當日高明高覺之事,不由轉頭看向他二人。只見他二人看著那石猴,面上顯出同病相連的神色,頗為幽怨委屈地看著秦華,竟是泫然欲滴。

    秦華不覺大是頭痛,只得狠心不理,轉頭對石猴道:「我不是你老爹,你可千萬別這麼叫我。你乃天生地養,既然在我流波山出世,倒是可以拜我為師,學那長生不老之術。」那石猴聞言,呆怔了半晌。秦華對著六耳獼猴打個眼色,六耳獼猴本來看著這靈明石猴出世,也自驚奇。見秦華使眼色,連忙上前拉著靈明石猴之手道:「嘻嘻,小猴子,你終於也出世了。這下我混世四猴可就湊齊三個了,真是便宜了師傅了。來來來,我們先不理師傅,大師兄先為你引薦門中幾位師兄。」

    那石猴見六耳獼猴與自己相類,又似乎對自己頗為友好,心下先就有了親近。當下任由六耳獼猴領著去與高明、高覺、倉頡、伶倫、鬼谷子等人相見。高明高覺同病相憐,對石猴更是親切,與別人不同,當下眾人便與石猴打成了一片。只聽高明高覺拉著石猴在一旁嘀嘀咕咕,不時對著秦華指指點點,那石猴也連連點頭。不一時,高明高覺竟拉著石猴逕自去玩耍去了,半點也不理會眾人。

    眾門人見狀,俱都在心頭憋著笑,各自離去了。秦華方才一臉鬱悶地看向老君,口中道:「猴子生性頑皮,不同世情,到讓聖人見笑了。」

    老君掃了秦華一眼,淡淡地道:「今日見此靈物,也算不虛此行。這猴子既然已經在你流波山出世了,則與你便有了脫不開的關係,想來西方也沒有理由要你將他歸還了。此事就此作罷,我自去與西方解說。然而人間之事,還得你門下出面才是。你那法儒門人若不憤然起行,終究不能得道。」

    秦華拜道:「多謝大師伯成全之恩!想那西方如今人才濟濟,實力雄厚。便要傳道,直接派出門人將他教義宣揚過來也就是了。我截教雖然不喜西方,但終歸只是一干弟子。大師伯與原始天尊又都欠了西方的,則東勝神洲已然對佛門開放,他接引准提又何必故意惺惺作態,這也不傳、那也不傳,還要弄個什麼取經之行出來,硬是要拿喬作弄折辱我道門一番方才罷休。也虧得大師伯你真能忍得下這口氣!想當年我截教強盛之時,他接引准提敢如此麼!恐怕我道門稍微點口風,他西方便屁顛屁顛地跑過來了。真不知道當日師伯你是怎麼想地,打垮了我截教,就為了今日受他西方的鳥氣麼?」

    老君聞言,默然半晌,抬手將一卷丹書交與秦華道:「此便是九轉金丹煉製之法,我今交與你了。從今之後你凡事不可再行推脫,躲在山中什麼始不聞不問,像什麼話!你可謹記?」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二百三十九章 法儒滅佛
   
    秦華喜滋滋地接過老君遞過來的丹書,稽首躬身道:「若大師伯不自相辱我截教,弟子身為道門弟子,凡事自當盡力。」

    老君點頭,駕板角青牛而去。秦華回身對眾人道:「今日聖人駕臨,我等既得其利,不可怠慢。滅佛之事,當作速行。」

    當下孟子、韓非子等各顯聖昭告人間門徒,使其奮起滅佛。人、闡兩教也暗中打開方便之門。於是法儒兩家門徒執政,大肆打擊佛門並一眾兼併土地者,沒收土地收歸國有。查封寺廟數千家,搜得金銀財寶價值巨億,融銅佛像鑄錢,則錢堆積如山,國庫瞬間充盈。以之賑濟民生、修葺弓矛、招募甲兵、畜養士馬,不數年,國力大震,江北諸國莫敢正視。

    此時佛道兩門弟子在人間激烈論辯,摩擦日漸生巨,時有以法術顯聖相鬥之事。秦華聞言大怒,便即命高明、高覺二人牽夔牛入人族,顯示道門**。

    二童得令,欲要蘇妲己同往,六耳獼猴也說蘇妲己千年修行,已得大道。況且頗為聰慧,有智計。於是秦華便命蘇妲己與高明、高覺同往。三人一牛徑往人族而來,每有佛門弟子顯聖惑民,則趁勢破其術,驅逐其人,謂之以左道邪術。道門截教一眾仙長神聖的廟宇均不佔地、不塑金身,凡有人來禱告,其求善者無不有求必應,道門聲勢一時大震。高明、高覺更是以其乖覺、正義、救世的形象得到了世人的讚揚,蘇妲己地美麗聰慧也漸漸為人所知。人間處處有為他三人建廟祭祀的,因夔牛每每隨著三人出現。故也隨之享祭。其塑像以蘇妲己絕世姿容當前,高明高覺一持射日神弓(通天教主搬離金鰲島前留下還賜予秦華的)、一持白玉葫蘆隨後,身後一頭蒼身獨腳神牛悠閒地張望四周。

    這一組塑像遍佈人間,每有禱告。無不應驗。人人奔走相告,香火一時繁盛非常。

    佛門見此如何甘心?乃整理佛藏。炫耀於世,稱其正宗。秦華聞之,遍尋道門弟子,無論聖人門徒還是散修。均收錄其言行,編成道藏九萬餘卷,宣揚於世。佛門見高明、高覺等人出世破其法術,於是遣人東行,欲要抗衡二人。

    馬王佛馬元此時在人間頗有香火,於是當先出馬.這日高明、高覺應南鄉百姓禱告。正要降雨抗旱。二人站定雲頭,高明道:「我們今日降雨,要不要先發符命上天庭,知會雨部眾神一聲?」

    高覺滿不在乎地道:「一場及時雨而已,何必那麼麻煩!看我施法。」當下取出頭上碧綠葫蘆,收聚四方之水,高明見狀,張口怒叱一聲。頓時天空有一道霹靂閃過。雷聲滾滾而來。高覺將手中葫蘆傾倒,大雨瞬間傾盆而下。

    看看下了半個時辰。高覺道:「夠了!」當下收了葫蘆,與高明一道欲轉身回廟。忽然高明輕咦了一聲。轉目看向底下。就見瓢潑大雨依舊毫不停息,反而越下越大,天空風雲四合,竟漸漸匯聚了一海之水。

    高明高覺見狀大驚,暗道:若這一海之水全都落到人間,豈不釀成大災!二人慌忙施法驅散烏雲,那雲卻直往中間匯聚,驅之不盡。高明高覺知道有人搞鬼,當下就見高明大叫一聲,雙目圓睜,放出無限金光照射四周空間,金光過處,一切陰影污穢盡皆無所遁形。就聽前方一人大笑道:「兩位賢侄真是好本事!貧僧今日算是見識了。」

    高明、高覺看時。認得是馬王佛馬元。當下高覺罵道:「呸!誰是你賢侄?背師叛教之徒。尚敢在此耀武揚威。真是恬不知恥!」

    馬王佛聞言勃然變色。道:「貧僧到此好言與你二人解說。何以張口就罵!今你我分屬佛道。各為其教。既是為爭奪信仰。不必多說。道高者勝。」當項生三眼。腦後生手。徑來抓高明、高覺二人。那手乃是**力凝聚。又在西方以八寶功德池之水萃洗。諸法不沾。一抓一個准。厲害非常。

    幸虧高明高覺也是出身不凡。二人心意相通。互擊一掌。分左右退了開去。當下高明拽開射日弓對準馬王佛三眼便射。那邊高覺一口三味神風吹出。直往馬王佛抓來地手吹了過去。

    就見馬王佛將手一揚。欲要抓高明之箭。誰想那箭寒氣迫人、威力極大。馬王佛抓箭在手。瞬間一股寒意直透心脾。身子俱都被凍住了。高覺一口黃風正巧到來。直接將馬王佛裹在風中。那三味神風能消融萬物。乃是風之極致。馬王佛頓時只覺身上有萬隻螞蟻啃噬。疼痛難當。不由又驚又怒。大叫一聲。身上金光連閃。顯出一尊法身。人頭馬身、額上三眼、腥舌長伸≈腳頗多、兇惡非常。觀其形狀。真有止小兒夜哭之效。

    那法身佛光閃耀。脫開三味神風。怒氣沖沖地對著高明高覺殺來。其實若論道行法力。高明高覺此時也算是勉強踏入大羅金仙境界了。只差最後臨門一腳而已。因而秦華將他二人放出人間遊歷。以期尋得機緣突破。二童道行既高。又天生神通。手握上等法寶。聯起手來即便不能打敗馬王佛。那也絕對不會落敗。那馬王佛其實也不過是大羅金仙中上游地修為。又無靈寶在身。實力雖也強悍。但在秦華等人眼中看來。其實並不足慮。

    奈何高明高覺二人小孩兒心性。一見馬王佛那兇惡地模樣。頓時便有些害怕了。手腳伸展不開。竟瞬間便落入下風。二人驚慌失措。攜手逃跑。馬王佛在後窮追不捨。展開大手遮天蔽日。直往二人頭上慣下。

    眼看二人便要被擒,只聽一聲獸吼,震天動地,風雨大作,雷聲滾滾而來。一道霹靂從哮上,往天空中大手激射而去,瞬間將其斬斷為兩截,救了高明高覺二人。

    高明高覺見來了強援,盡皆大喜,膽氣驟升,回身住腳復與馬王佛相對而立。馬王佛見有人破了自己地法術,不敢大意,也自住手不動,留神查看。就見一丈八大漢手持丈二長刀飛身來到,轉目見天地間依舊大雨傾盆,不由皺了皺眉頭,張嘴猛地一吹,頓時雲收霧散,大雨止息。

    馬王佛見此更是驚異不定,開口道:「不知這位道友如何稱呼?因何救這兩個無知小童。」

    那大漢笑道:「你枉稱佛陀,到此時仍然不知我是誰

    馬王佛聞說,定睛一看,著實不知此人是誰。但看高明高覺與這大漢頗為親近,忽一轉念,想起人間廟宇之中有一神牛,當下恍然大悟道:「原來你就是那頭夔牛,流波山秦華道兄把你藏得真是緊啊!不意一頭坐騎,也有這般道行了。」

    夔牛聞言笑道:「秦華真人視我如徒,從未以坐騎待我。真人仁心如海,豈如你等這般凡夫俗子一般!」當下又轉頭對高明高覺道,「其實若論道行,你二人自然稍差了一些。但聯手鬥法,卻也絕對不會輸給這個馬王佛。皆因你二人心性不定,因此先自生怯。今我在此為你等掠陣,你二人可再上前打過。」

    高明高覺聞言,頗為羞愧。當曉人站定方位,皆放出頭上碧綠葫蘆,升起一層青濛濛的光罩護住全身上下。高覺口吐黃風,手持白玉葫蘆放出絲絲毫光來收馬王佛;高明運起玄功,拽開射日神弓對準馬王佛面門就射。

    馬王佛知道射日弓厲害,再不敢硬接,只得回身躲避,但高明羿射之法傳於當日的大巫后羿,端的是非同凡響。連珠九箭,馬王佛躲無可躲,只得仗著佛門法身強悍伸手硬接。此時高覺手中白玉葫蘆放出絲絲毫光正巧將馬王佛罩定,馬王佛只覺心神一陣晃動,身子一時收束不住,竟有被收走地趨勢。當下心中驚駭非常,奮力一震,顯出額上一顆舍利子沖空,金光閃閃,將白玉葫蘆擋在外面。

    這邊高明連珠九箭射到,馬王佛分心二用,頓時便有些捉襟見肘。勉強擋得七箭,終於還是漏了兩箭進來,破開馬王佛護身佛光,其中一箭正中其胸口念珠,將其擊成粉碎,復一箭射入胸口,頓時金血橫流。

    馬王佛吃痛,慘聲大叫一聲,見對方人多勢眾,夔牛更在一旁揮眈眈,當下不敢戀戰,急忙收了法身化一道金光遁走,眾人也不管他。就見高明、高覺對視一眼,眼中頗有欣喜之色,對夔牛道:「多謝道兄援手之德!今日我二人心境突破,桎梏已去,大道在望,此皆道兄指點之恩也!」

    夔牛笑道:「俱是流波山一脈,理當守望相助,何必如此見外!今你二人突破在即,為免節外生枝,還是先回流波山潛修,待成就了大羅金仙修為再出來普救世人,積累功德。想來秦華真人知道你二人之事,必然也大為歡喜。」

    高明高覺聞言也自喜形於色,對夔牛稽首道:「如此,我兄弟二人就先回山了。此間之事,還請道兄與妲己師妹多多費心。」言罷,二人喜滋滋地往流波山向秦華報功顯能去了。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二百四十章 二徒回山
   
    且說高明、高覺回山。秦華聞知他二人藉著擊敗馬王佛突破了心境。將要成就大羅金仙修為了。心下不由甚是喜悅。暗暗盤算道:「如此。我流波山便有六耳獼猴、倉頡、伶倫、夔牛、高明、高覺六名大羅金仙了。另外記名弟子中尚有梅山七怪中的袁洪也是大羅金仙。其餘六人也到了突破的門檻上。龍吉公主雖是九天玄仙。離大羅金仙還有段距離。但其法寶眾多。見識頗廣。便是遇到一般的大羅金仙也足以應對。我流波山實力越來越強。如此一來。應對佛門挑戰的信心便更充足了。」

    當下好言撫慰勉勵了高明、高覺一番。令其二人自回洞府靜修。秦華與六耳獼猴親自交替著為他二人護法。且說那靈明石猴自出生以後。便與六耳獼猴、高明高覺頗為親善。眾人對著秦華參拜。他也跟著參拜。眾人談論道法。他也在旁邊跟著聽的津津有味。平素總纏著六耳獼猴要學神通法術。把個六耳獼猴纏的煩不甚煩。只的稟告了秦華之後將九轉玄功傳授於他。然而其對秦華卻因為那個特殊的原因反而有些敬而遠之了。此時見高明高覺閉關。秦華與六耳獼猴俱都在一旁護法。靈明石猴無事可做。便偷偷來到後園。看看那黃中李樹上尚有三五十個果子。黃橙橙的。甚是喜人。靈明石猴偷眼望了望四周。見四下無人。便即伸手上去摘了兩個。滿心歡喜的送進嘴裡。

    入口只覺香甜無比。一股精純的靈氣順著脊樑骨直流到尾椎上。全身上下每一個毛孔都舒張了開來。真個是渾身通泰。舒爽無比。那靈明石猴的了如此好處哪裡還忍的住?逕自上前將那樹上剩下的數十個果子一股腦兒摘了下來。就斜靠在樹枝上一手一個俱都送進嘴裡。吃了個不亦樂乎。

    正自的意間。就聽身後一人大叫道:「你是何人。竟敢在此偷吃靈果。如此放肆。還不快快束手就擒!」

    靈明石猴聽此喊聲。心下也自唬了一跳。急忙回頭看時。卻見兩個身披金鱗軟鎧的少年立在身後。一人持銀槍、一人持黃金棍。皆對自己怒目而視。靈明石猴不認的此二人。當下膽氣立壯。暗道:「你兩個外人有何資格教訓於我!」當下也大喝道:「你們兩個哪裡來的毛賊。竟敢到我流波山撒野!識相的速速離去。否則便叫你等知道我的手段。」

    二人聞言對視一眼。盡皆忍俊不禁。就聽那持槍的少年道:「你我師兄弟因為做了星官。在天庭日日當值。故而千餘年未回流波山拜見師傅。卻不知師傅什麼時候又收了隻猴子為徒了?」

    那持棍的少年笑道:「我觀這猴子與六耳獼猴師兄倒有幾分相像。莫不是大師兄的什麼人?」

    持槍的少年聞言亦笑道:「偏你就沒個正經!大師兄平素待你我如此之好。你也敢調笑。待我告你一狀。看大師兄怎麼罰你!」

    二人逕自旁若無人的對話。靈明石猴在一旁聽的是心驚肉跳。暗道:乖乖個不的了!原來這兩個還真是我師兄。卻怎麼從來沒見過?哎呀。不好!只今被他二人撞見我偷吃靈果。告到師傅哪兒去。師傅又不喜歡我。想必今番不會輕饒我的了。只今怎樣想個辦法逃脫罪責才好!

    靈明石猴正自胡思亂想。就聽那持槍少年道:「喂。那小猴子。你叫什麼名字?你是怎麼做賊的。難道大師兄沒有教過你盜亦有道麼?偷人家東西是要留下一小部分給主人家應急的。比如這滿樹的靈果。本來就是要給人吃的。你偷偷取了幾個那自然是沒什麼。但若是一下子摘完了。萬一遇到師傅要煉製什麼緊要丹藥需用到此物。那可怎麼辦才好?想我們當年偷靈果的時候……。喂。小猴子。你有沒有在聽我說話!」

    原來靈明石猴先聽到持槍少年問自己叫什麼名字。心腺時就懵了。想起自己出世至今。師傅和一眾同門就只叫自己石猴。竟無一個響亮的名字。況且師傅爹爹又不認自己。明明就是不喜歡我。既然如此。我偷不偷吃靈果那又有什麼關係!只今師傅要罰便罰吧。我又何必想著怎麼脫逃罪責。徒自讓他人看了笑話!

    當下靈明石猴見那持槍少年瞪著自己發問。遂道:「兩位道兄也是流波山門人麼?卻不知為何我沒有見過!」

    那持槍少年笑道:「我們千年前被封神上天做了星君。一向並不在山中。你自然是沒見過我們的。我叫黃天祥。他叫雷震子。都是流波山秦華真人門下弟子。你應該是我們的小師弟吧!走。先帶我們去拜見師傅。」

    靈明石猴點了點頭。像模像樣的稽首道了聲:「見過師兄!」當下放開心懷。領著黃天祥、雷震子一道來尋秦華。三人來到洞府之外。秦華在洞中便已有所覺。當下起身笑道:「是天祥和雷震子到了麼?還不快快進來!」

    黃天祥和雷震子聽的這個聲音。都不由心頭一震。便即快步搶進洞府。看了秦華半晌。拜倒泣道:「弟子自上天庭。日日忙於職司。未能侍奉師傅左右。實是有愧於心。師傅。弟子真是想你啊!」

    秦華扶起二人。擦了擦他等的眼淚。笑道:「今你我師徒相見。何必啼哭!你等為星君。本來就要日日當值。公務繁忙。不的擅離。不必以我為念!你們在天庭過的如何了?」雷震子道:「天庭一切都還好。就是心下甚為想念流波山。只望日日在師傅身邊聽講大道。哦。對了。原本蘇全忠師兄也想來拜見師傅。奈何他是真靈封神。不的擅離天庭。只的托我等問候師傅!」

    秦華聞言默默半晌無語。歎道:「當年蘇全忠遭劫。為師尚在天外混沌之中。不及救護。誠為可惜!」黃天祥與雷震子聞言。齊齊上來解勸。

    就聽秦華笑道:「好了。你二人難的回來一趟。就不要說那些傷感的話了。只今我流波山中又來了許多門人。待為師給你們介紹一下。」

    二人對視一眼。笑道:「我們來時。正巧遇到這個小猴子。師傅。這個是小師弟吧!什麼時候收進門的。倒是頗有幾分我們當年的風采。」

    秦華笑罵道:「什麼風采!只知道一味頑皮惹事。偏你們還沾沾自喜。他乃是靈明石猴。亦是混世四猴之一。端的是不凡。我流波山日後大興。恐怕還少不的要他出力。」

    那石猴見秦華在二人面前讚揚自己。不由喜的抓耳撓腮。心下原本對秦華的怨懟之情也消減了兩三分。只是那個疙瘩總是解不開。當下見三人都望向自己。頓時逮著機會跪拜道:「師傅。弟子自出世以來。尚未取名。求師傅慈悲賜個姓名下來。弟子以後遇到他人。也好有個名字可報。」

    秦華聞言沉吟片刻。道:「你本是混世四猴之靈明石猴。就以此為號難道不好麼?你大師兄六耳獼猴也是如此的啊!」

    石猴拜道:「靈明石猴不夠響亮。弟子要個響亮大氣的名字。」

    秦華心道:這猴子精靈古怪。偏生自尊心極強。如今他對我有幾分怨望。還是順著他些吧!只是他原本的名字有些關礙。也罷。我如今看他自己的意思如何?當下秦華道:「既如此。我這裡有兩個名字。任你挑選。一個因你看著像猢猻。故而取個孫姓。道號為悟空;一個因你從石中而生。就用個石姓。名為敢當。你看喜歡哪個?」

    靈明石猴聽了這兩個名字。翻來覆去念叨了半天。道:「弟子隨師傅及一眾師兄學道。覺的悟空二字頗有道境。但敢當之名弟子也實在是喜歡。不如兩個都要了吧!」

    秦華聞言。暗道:這猴子倒還有幾分靈性。可惜孫悟空這個名字終究有些掛礙。秦華思及此。遂沉吟未決。旁邊黃天祥笑道:「你這小猴子倒是真不貪心!你既想兩個都要。不如將孫悟空用作大名。將敢當二字當作小號。豈不是兩便?」

    靈明石猴聞言大喜道:「我聞人間之人均是有名有字有號。今我大名孫悟空。小字敢當。豈不甚好!」

    秦華聞言不由小暈了一下。沒好氣的脫口道:「你怎麼不再來個號稱齊天大聖呢!」

    靈明石猴(以後稱孫悟空吧?)聞言。頓時雙眼放光。目光灼灼的盯著秦華。顯然內心裡對這個稱號著實頗為渴望。秦華不由暗道不妙。岔開話題對黃天祥道:「今你二人回山。向玉帝告了多久的假?」

    黃天祥道:「只有三天!師傅。弟子這次回山。主要是想告訴師傅一聲天庭的動向。」秦華聞言疑惑的道:「天庭有何動向?」

    黃天祥道:「現今天庭中談佛論禪之風日漸盛行。佛教中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彌勒佛、迦葉佛等人常來天庭走動。名為拜望玉帝。實則暗中拉攏一眾仙官。玉帝先前還慍怒於色。後來不知何故。卻又不聞不問了起來。每日上朝。只坐在凌霄寶殿之中應付敷衍而已。今天庭仙官。除了出身我截教的之外。十有六七都已暗中倒向了東門。弟子見此事蹊蹺。故而捨了公務。也要來告知師傅一聲。」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二百四十一章 各建道場 約見玉帝
   
    秦華聽了黃天祥之言,心中大驚,問道:「何以玉帝前憤怒而後退縮,態度相差如此之大?」

    黃天祥道:「弟子正是不知何故,覺得事有蹊蹺,故而才來稟告師傅,看能不能找出其中原委。」

    秦華沉吟片刻,道:「此事你等先不要聲張,容我細細查探。你二人難得回來一趟!走,先去見見一眾同門再說。」當下秦華領著黃天祥、雷震子去與鬼谷子、孫武子、孫臏等人相見,私下卻招來六耳獼猴,細細探聽天庭情況,果然探知玉帝心緒鬱結,鬱鬱寡歡。天庭仙官聚在一起談佛論禪的比比皆是,也沒有人來管。

    秦華心中大訝,對六耳獼猴道:「你當值的時候沒有察覺些端倪麼?」

    六耳獼猴道:「弟子職務清閒,每次都是快去快回,又沒有和天庭眾仙有什麼交集來往。故而一無所覺。」

    秦華聞言沉吟道:「如今事有蹊蹺,你去將伶倫喚來,待我吩咐他一二。」

    六耳獼猴去了。不一時,伶倫來到,秦華道:「天庭之中頗有變故,你與龍吉公主以省親為名,先往瑤池拜見王母,探聽一下內情,再回來稟報。」

    伶倫領命,隨龍吉公主去了。秦華轉頭看了看遠處的與黃天祥和雷震子打得火熱的孫悟空,心中一時思緒萬千。當下秦華走上前去。對鬼谷子等人道:「如今地仙界經過千年發展,人口也漸漸繁盛。當年六位聖人將所有普通人族一夜之間全部送往地星,留在四大部洲地都是些身有道術,卻又未能真正得到大道的。這部分也有數萬人,分別聚居在三大部洲各處。千年繁衍,如今東勝神洲也有**百萬人口了,其他南部瞻洲、西牛賀洲也各有二三百萬,建立國家是足夠的了。可以預見,日後這個人口數目還會迅猛激增。今我截教當掌理南部瞻洲東部,東勝神洲沿海一帶也算我教的勢力範圍。你們可趁此時出山。往這兩地建立道場。宣揚自家的治世之道。」

    鬼谷子等人聽說,無不大喜,當下眾人計議如何外出傳道。孫武子道:「欲要傳道,先選道場為上。今當往四大部洲遊歷一番,看看何處適宜建立基業再說。」

    鬼谷子深為點頭,旁邊孟子道:「我道與別不同,倒是不用特別挑選地方,人口密集之處便是我最好的道場。」韓非子聞言,撫掌笑道:「道兄此言。正合我意。今四大部洲以東勝神洲最為繁盛,三山五嶽又以泰山為首。正巧泰山剛好在我截教勢力範圍之內。我意於泰山之上,擇一處山谷為道場,谷前開一,就於此傳道授徒。未知道兄意下如何?」

    孟子拱手道:「此正合我意!我二人當可結伴而行。」當下韓非子與孟子計議定。往泰山去各自選了一處山頭建立道場去了。鬼谷子對孫武、孫臏笑道:「他二人倒選了個好地方!可惜我們終究與他等不同,我等之兵家、縱橫、陰陽之術,須得慎重。若是傳非其人,一旦以之為害,必將荼毒天下。今須選一處山明水秀,遠離塵囂之地,以其空靈之氣,方能洗去門人弟子們心中的執念殺意,使之秉持正道。」

    孫武點頭道:「一切聽從道兄吩咐!」孫臏輩分還小。自然更無異議。當下鬼谷子領著孫武、孫臏往四大部洲遊歷去了。最後選中了南部瞻洲大荒山以東千里之處地霧隱山。此山終年雲霧裊繞。有碧波煙霞升騰。倒是一塊天然地道家福地。當下三人便在霧隱山中選了一處靈氣沛然之地建立道場。三人也不希求有多少門人弟子。凡來求學地都一律接待。但真正傳下大道地卻只是渺渺數人而已。

    這些都是後話。且說當時秦華吩咐他等外出傳道。鬼谷子等人去後。秦華便靜心等待著伶倫地消息。半日之後。伶倫回山。面色頗有些驚慌。秦華見狀奇道:「你為何如此神色!天庭情況到底如何了?」

    伶倫看了看秦華。把嘴張了張。方才猶豫地道:「弟子隨龍吉公主上天庭。入瑤池拜見王母。王母娘娘雖嬉笑自若。但弟子觀之。內中卻有股淡淡地憂慮。弟子因暗叫龍吉公主探問。王母娘娘禁不住女兒接連詢問。這才說了緣故。原來前些時候佛門突然不斷地有人上天庭拜見。昊天玉帝原以為此是佛門尊重他三界之主地地位。遂欣然接納。不想卻慢慢發現佛門在繞過玉帝大肆拉攏仙官。宣揚西方教義。玉帝因而大怒。很是發了一通脾氣。後來玉帝又微服出巡。不知何往。待回來之時卻是身受重傷。精神萎靡。自此之後。玉帝便開始不理朝政。顯得昏昏庸庸了起來。」

    秦華聞言。心內暗暗吃驚。但見伶倫滿臉驚慌。當下故作輕鬆地笑道:「三界之中大能為地修士極多。玉帝雖是准聖修為。也不能保證每戰必勝。只是能逼得玉帝只能私下解決。兼且還敢打傷玉帝地。卻是不多。聯繫前後情況。相信下手地必然是佛門無疑。今佛門仗著他大興之勢。行事頗有些肆無忌憚了。也罷。所謂上天欲其滅亡。必先叫其瘋狂。今人闡兩教見了西方佛門弟子就矮了一截。我截教掌教老師又被禁在紫霄宮中。佛門自然毫無顧忌了!罷了。我們先求自保。再論長遠。你可再往瑤池一行。探探玉帝是否已經心如死灰。還有沒有振作報復地念頭。」

    伶倫聞言。拜別秦華。復又上天去了。此番又是大半天方才回轉。卻悄悄地在秦華耳邊如此如此地說了一通。

    秦華聞言。當即收拾了一番。悄然離了流波山。往天庭行去。卻不去凌霄寶殿。徑往太陽星而來。秦華入了太陽星。來到扶桑神木之前。就見一個身著明黃色龍袍地身影落寞地站在樹下。神情蕭索。當此情景。秦華恍惚中憶起當初東皇太一就是這樣站在扶桑樹下緬懷逝去地帝俊。又對自己諄諄教誨。促膝討論佈置著與巫族大戰地事宜。往事歷歷在目。如在昨日。記起東皇。秦華不由大是悲傷。緩步上前撫摸著扶桑神木斑斑地樹幹。心神沉。默默半晌無言。

    良久,秦華方才收拾了心情,回頭望著昊天玉帝稽首道:「貧道睹物思情,一時失態,還請陛下勿怪!」

    昊天玉帝歎息道:「秦華真人思念故人,真情流,感人肺腑。朕感動還來不及,又怎會怪罪?」

    秦華道:「數萬年修道,還是免不了小兒女之情,到讓陛下見笑了。貧道此來與陛下相會,當先談正事要緊。卻不知陛下傷勢如何了?貧道這裡有九轉金丹一顆,願獻於陛下,以作覲見之禮。」

    昊天玉帝聞言,輕輕一笑,道:「秦華真人出手還真是大方!如此,朕便卻之不恭了。」當下玉帝袖袍一抹,將秦華遞過來的金丹收了,方才接著道,「此次朕約真人相見,所謂何事,真人想必也已經知道了。說來慚愧,朕身為三界之主,卻事事受制於人,每有大事皆不得自主。前有道門三清,如今又來個西方二聖,朕這個天帝,不過有名無實而已。」昊天玉帝說到這裡,歎息了片刻,又道,「三清乃是道門聖人,鴻鈞道祖的入室弟子。真人也知,朕其實不過是道祖身邊一小童,受命掌管天庭。三清聖人當面,朕自然恭敬遵從,不敢有違。但接引准提乃是西方,別立佛門。佛道雖是同源而出,但畢竟有別。朕雖該尊重聖人,但尊重歸尊重,三界之事卻輪不到西方插手指點。奈何人闡兩教都對西方一味退縮,朕勢單力孤,正是無可奈何。故而邀真人前來一唔,推誠以肺腑之言相告,望真人勿要猶疑觀望,慨然施以援手。」

    秦華聞言沉吟道:「今西方勢大,難以力敵。貧道經歷妖族、截教,兩次大劫。巫妖之戰,兩族敗落,道門得利。封神之戰,道門三教敗落,西方得利。鷸蚌相爭者,終難免為他人做嫁衣。今西方一家獨大,揮三界。我等若是直纓其鋒,身後沒有聖人撐腰,必然難得成功。前次滅佛,是老君暗中默許,故而貧道才放手施為。今要制衡佛門,須得扶植一個新的、強大地勢力出來方可。」

    昊天玉帝道:「真人的意思朕也明白,但現今三界之中還有哪家勢力足以與西方抗衡?唔……,妖族避居北俱蘆洲,數萬年發展,想必實力也絕不弱於佛門了。但天道終是站在人族一邊,妖族歸隱是必然的。朕身為三界之主,是絕對不能讓妖族復出的。其他,血海一族元氣大傷,巫族人丁稀薄,皆難以成事。算來算去,還是只有真人的截教勉強有這個實力。此三界大事,真人切莫推辭!」

    秦華笑道:「陛下看重,貧道本不該推卻。但我截教經歷封神大劫,一眾同門俱都心灰意冷,只願閉關靜誦黃庭,潛修大道。貧道雖在三界活動,不過是為了將教義傳承下去而已。掌教老師通天教主不回來,我截教在金鰲島潛修的千餘門人是絕對不會出山的。其實陛下何必四處尋找外援,想陛下為三界之主,手中大權在握,細心謀劃之下,未必不能遏制佛門之勢。」

    昊天玉帝聞言急切地道:「想必真人已有定計,還請開誠坦言,朕願洗耳恭聽。」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二百四十二章 以佛制佛
   
    卻說昊天玉帝急問秦華有何策可以制衡佛門。秦華遂輕笑道:「當年我道門一分為三,人闡兩教合流,此是所謂二教闡截分者也。當時三清各立大教,聲勢一時無兩,眾生無不仰望。誰能想到禍根就此便埋下了!道門三分,彼此之間免不了就會產生一些隔閡。你說你的好,我說我的是。各顯其能,意氣之爭漸漸擴大,以致不可收拾,最後刀兵相見,同室操戈,至令親痛仇快,思之令人心傷。」

    昊天玉帝聞言,也沉默不語。想當年正是他硬要逼闡教十二仙首屈服,一手點燃了封神之戰的導火索。雖然封神之劫遲早都會來,闡截二教的矛盾也早就有了。但大戰如此這般開始,卻怎麼都與昊天玉帝脫不了干係。後來三教眾人都打紅了眼,故而誰也顧不上他玉帝。但現在面對截教中的秦華,又提起往事,昊天玉帝心中也有些再回首已百年生的感覺。

    就見秦華似笑非笑地掃了昊天玉帝一眼,笑道:「當年之事,是我道門自己的矛盾不可調和,以致不死不休,與陛下本沒有多大干係。今佛門大興,威逼天庭,垂涎東土,搶佔九幽之地,其勢銳不可當。只在人間被我法儒門人當頭一棒,算是稍稍挫折了一下。但地星之爭,本非道統之爭,而是為了整肅人道綱紀,保持人族的**性,故而不能長遠,也無損其大勢。」

    玉帝聞言皺眉道:「既如此,該如何遏制佛門之勢?」

    秦華道:「我道門三分而內鬥,自相取敗。今佛門一家獨大,外敵已基本不足為患。要遏制他,只能從其內部下手。我觀佛門之中派系林立,結構複雜。闡截二教均有,妖族散修也有,血海阿修羅族也躋身天龍八部眾。自成一系。有原本出自西方佛國的。也有更多四方來歸的。這些人能夠同登一門,所依賴的不過是佛門二聖及一眾核心佛陀強大的實力,所希求的不過是佛門大興所能帶來的好處。然而龍蛇混雜,聲勢固然浩大,卻不免稂莠不齊,免不了要各自拉幫結派。想那准提聖人智計深遠難測,卻也只能大封諸佛,將這些人分門別類地分封了出去,各自掌理一方世界了事。此策固然能夠奏謝時。但出身不同的各類門人之間地矛盾卻是根深蒂固,不可調和地。只要有足夠的外因利益誘導,不怕他佛門不滋生內亂,實力內耗不斷,無瑕擴張。」

    昊天玉帝聞言表情變化不定,似喜似憂。半晌才對秦華道:「真人的意思是分而治之,以佛抑佛?然而准提智深如海,兼且又是聖人之尊。從古至今,除了真人能與他稍稍抗衡、逼得他不得不拋開身份以力相鬥之外。准提無不是算無遺策,謀無不中。若要想在西方搞分化,恐怕瞞不過他的耳目。」

    秦華聞言心中苦笑道:那也是因為我仗著先知的優勢!若剔除了這個優勢,恐怕還是得給他耍的團團轉。哎,這准提智計神鬼難測,偏偏又是聖人之尊。實力強橫絕倫。智、勇相輔,那還不是擋者披靡?西方有如此人物,能夠大興,其實也不冤。但他大興卻不該拿我截教當做墊腳石!

    當下秦華對昊天玉帝道:「陛下為三界之主,身份擺在那裡,明面上接引准提也不得尊重一二。」就聽昊天玉帝聞言怒哼了一聲,秦華一頓,接著道:「陛下受三界眾生仰望,一舉一動無不倍受矚目。故而一切私下見不得光的陰謀手段都是不必。這些終究逃不過有心人的目光。徒然被人詬病。」

    昊天玉帝聞言愣了一下,稽首道:「朕受教了!還請真人繼續指點。」

    秦華笑道:「不敢!如此貧道就大膽直言了:陛下如今已經展現了昏庸的一面。何不再展現出喜怒無常地一面,有時更是不妨蠻不講理一下。如此一來。漸漸必然使眾人生怠,覺得有機可趁。這時候陛下便可拉一方而打一方了昊天玉帝道:「此時佛門勢大,該拉哪一方,打哪一方?」

    秦華笑道:「佛門也分了許多宗派,什麼禪宗、心宗、密宗、淨土宗等等一大堆。這其中盡有文章可做,具體該怎麼拉攏打壓,就看陛下的手段了。當年太上老君化胡為佛,原意也是要將西方氣運一分為二。可惜老君主意雖好,卻做得太過明顯,反被准提抓住機會,以此成就了開啟西方大興的契機。但老君的思路卻是沒有錯的,在其他聖人無法出手的情況下,要制衡西方,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分化瓦解。」

    昊天玉帝聞言恍然大悟。沉吟片刻。笑道:「看來朕今後還得做一個喜怒無常。昏庸糊塗地天帝啊!只是如此一來。雖或能遏制西方之勢。但一味退縮。何日是個頭!」

    秦華沉默片刻。落寞地道:「畢竟實力才是王道。若道門聖人不出手。我們盡力能保全自身不受辱便已是萬幸。哪還能說其他?」

    玉帝聞言也自沉默。良久方才歎道:「大盜聖人。莊子此言真是一語中地。想朕自龍漢初劫便隨道祖在紫霄宮聽道。到如今大道卻依然遙遙無期。想開天闢地以來。三界大能為地修士何其之多。其中也不乏心志堅毅。智略優長之輩。卻仍然免不了一個個含恨隕落在追尋天道地路上。最後也只有女媧娘娘、三清、西方二聖脫穎而出。大道無情。果如是也!」

    秦華聞言也自心有慼慼。二人一時無言。良久。秦華乃道:「事已談完。貧道就不耽誤陛下地時間了。秦華重遊故地。還欲在此緬懷一下故人。陛下請自便。不必招呼貧道。」

    昊天玉帝聞言。面上閃過一絲瞭然地神色。遂整整衣袍。徑出太陽星。回轉瑤池去了。秦華獨自一人在遼闊地太陽星上站了許久。扶桑神木枝葉婆娑。與秦華顧影對立。一時靜謐無聲。

    良久。秦華方才伸出手去。欲要撫摸扶桑樹地樹幹。入手只覺灼熱難當。卻隱隱有一股溫暖地感覺順著手臂傳入心脾。滲入四肢百骸。秦華只覺有種說不出地舒服之感。不由頗覺驚奇。暗道:何以此處如此奇異。以前也未有過。莫非是東皇陛下顯靈麼?當下秦華轉目四望。凝神細查。卻又毫無所獲。只得暗笑自己癡心妄想。收拾了心情。駕雲回轉流波山去了。

    且說昊天玉帝與秦華相見傾談之後,回到天庭果然開始變得喜怒無常起來。時常無故怒斥近臣,又暗暗疏遠一些暗中投靠了西方的大臣,卻不時將禪宗門徒請上天庭好生問候對待,對佛門其他宗派卻是不聞不問,毫不理會。有昊天玉帝明裡暗裡的支持,大開方便之門,禪宗一時極盛,佛門其他宗派卻被拒之門外。

    於是其他宗派也開始向天庭示好,玉帝表面上任憑喜好,實際卻有選擇性地收容褒獎了一小部分宗派,對另一些卻大為排斥。一番厚此薄彼之下,佛門內部果然頗有怨言,暗生亂象。雖在接引准提的巨大影響力之下,各個派系之間尚不至於刀兵相見,但互不相服,暗中爭辯,拖拖後腿之事卻是免不了的了。

    昊天玉帝見此計奏效,不由心中暗喜。當下一方面假扮昏庸,另一方面卻暗暗叫瑤池金母把持大權,招納心腹,積蓄實力,勿令大權旁落,其中便有許旌陽等四大天君。由此昊天玉帝與瑤池金母一唱一和,雙簧表演,不但暗中將天庭權柄掌的牢牢的,更伺機在佛門內部挑起不和,坐收漁翁之利。

    天庭乃是各方勢力交匯之地,形勢複雜,波雲詭譎。昊天玉帝身處風暴中心,本身又不是天下無敵,能做到這個份兒上,其實也已經算是不錯了。

    秦華在流波山中養氣煉丹,不時抽空看看三界動向,見昊天玉帝如此手腕,卻也禁不住暗暗讚歎,心下盤算道:「西方諸佛、菩薩、羅漢等等加在一起不下百萬之數,若是這些人人同一心,三界哪裡還有其他勢力的立足之地?還好那些佛陀也是各有出身,或各建宗派,或隱居西方建立佛國潛修,不問世事。如此一來,西方雖然龐大,底蘊深厚,卻也並非不能與之慢慢周旋。

    當下秦華收回關注三界地目光,對倉頡、伶倫道:「今鬼谷子等人已在三大部洲建立道場傳道,你二人若有意,也可以出山建立各自地道場。」

    倉頡稽首道:「弟子傳下文道筆、春秋筆足矣,就不必再行出山了。弟子願在山中潛修!」秦華聞言點頭,又看向伶倫。伶倫笑道:「我與龍吉公主卻想四處走走,調劑一下感情。」

    秦華頷首道:「既如此,你與龍吉公主便可外出,順便宣揚我截教教義。」

    伶倫領命,告辭而去。與龍吉公主一道出外遊歷去了,最後又回到鳳凰山青鸞斗闕開闢了個八音閣,專門收徒傳授樂理,其他什麼教義思想全都不傳,完完全全成了一個以樂入道的宗派。

    秦華聞之,淡淡一笑,對六耳獼猴道:「伶倫本性與世無爭,既心樂理,便隨他去吧。今南部瞻洲大荒山以東,雖有老君符命歸我截教,但卻也不能不派人前去打理。只有鬼谷子三人在那裡頗有些勢單力孤,待我前往佈置一番。」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二百四十三章 佛說西遊
   
    且說秦華與六耳獼猴駕雲往南瞻部洲而來,先駐足雲頭縱觀此處山川形勢,見大荒山以東一馬平川,中間雖間隔了幾座山脈,卻更添幾分靈性。秦華不由暗歎此地果然是一塊養人的好地方。

    仔細打量了半晌,六耳獼猴突然道:「師傅,大荒山以東的土地似乎沒有西邊那麼多!」

    秦華笑道:「當日不過是粗略分化,哪能算的那麼清!況且這邊沃野,足以養育巨億人口,雖只三分之一不到,卻是最為膏腴之地。又靠近我截教大本營,北邊更貫通東勝神洲,正可互通有無。我截教佔據此地,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只今先取的立足之地,等日後掌教老師回來,再論其他。」

    六耳獼猴聞言,撓了撓頭,道:「然而此地終須有人鎮守才是,今鬼谷子、孫武、孫臏三人雖足可傳道,道場距離大荒山也不足千里,但三人實力尚弱,終究有些不妥。」

    秦華聞言笑道:「待高明高覺此次出關,便可派他二人下山,在大荒山開闢洞府。我再為他二人尋幾個幫手,如此,只要不是聖人親來,想必也足夠擋得片刻了。今大荒山雖大,卻還不足以完全分割東西兩邊。待我施法移來幾座大山,將此山脈續接起來。」

    當下秦華大展移山之術,將南部瞻洲與東勝神洲交匯之地的許多山脈都攝了過來。一一錯落分佈在大荒山上下。頓時一座縱貫南北,西面壁立千仞,東面綿延數百里峰巒疊翠地龐大山脈片刻之間便形成了。由於有新的山脈加了進來,大荒山靈氣瞬間也變得豐厚起來,再不復以往的荒涼模樣。

    秦華想了想,還是覺得完全封閉終究不好,遂將中部山勢移了一移,出一個寬達百丈蜿蜒的谷口,以供日後東西交通,並建立雄關駐守。

    卻說秦華如此大的動作自然瞞不過三界眾人的耳目。西方極樂世界中接引准提對視一眼,皆冷笑而已。兜率宮中太上老君掃了下界一眼,不聞不問。只有天庭魚龍混扎,卻對此事吵了個不休。那些與佛門親近的仙官俱都吵嚷起來。欲要玉帝下旨治秦華擅自改動山川之罪。

    豈知玉皇大帝今番充分發揮了他喜怒無常的本性,對著值班小吏呈上來的地圖看了半晌,突然笑道:「如此地形深合朕意!傳朕旨意,從今之後此山就此排布,不得更改。」眾皆愕然。

    且說秦華做成此事。便與六耳獼猴降下雲頭,就落在當初自己服食靈果化形的那處山頭。秦華對六耳獼猴道:「此峰險峻奇詭,正乃大荒山腹心之地,當可在此建立洞府。」

    當下秦華將手一抬。心念動轉之間,簾便建成了一個洞府,前蓋道觀。秦華又將當年從嬴政手中搶來地地宮暗暗佈置在洞府四周,鑄仙劍十二柄安放畢,以為護山大陣。諸事完畢,方才施法隱藏了這個洞府,與六耳獼猴往霧隱山來見鬼谷子等人。便命他等扶持人間真命之主建立國家。以便管理百姓民生。

    鬼谷子等領命,遂將一眾門徒俱都遣出。挑選人族之中的豪傑之士,最後選中了當年的蘇護遺留在四大部洲的後人名為蘇譫地為帝。建國號為大宋。此時孟子、韓非子也各自將門徒送到南部瞻洲為臣,因此大宋便已法、儒兩道治國,兼取兵家、陰陽家為手段。不斷開擴進取,國力蒸蒸日上。只是限於人口數目稀少,土地又廣大無垠,因而只埋頭發展,一時並無向外征戰之事。

    此時的東勝神洲早在太上老君的符命扶持之下建立了統一的國家,國號為大唐,甚是強盛。西牛賀洲也有許多妖王自己拉起幾千至數萬妖兵,裹挾些人族百姓佔地為王,或是乾脆自己稱王,或是扶持人族傀儡登位,不一而足。佛門自然也不閒著,仿照西方極樂世界的架構開始在四大部洲試探性地建立佛國。但最終卻又遇到了問題,佛國之中要不要帝王?若要帝王,該以帝王為尊還是以佛陀為尊?若不要帝王、政教合一,那還是真正意義上地國家麼?

    最後還是准提出於對日後佛門進軍東土的長遠考慮,提出帝王掌管眾生、佛門掌管信仰的說法,兩者分治肉體和靈魂,才算勉強將這個矛盾解決了。佛國之中,佛門終究是隱隱站在眾生之上,超然世外。

    西方在靈山腳下試探性地建立了佛國,那佛國帝王本身也是佛門弟子,自然對一眾佛陀恭敬有加,不敢稍有怠慢。當下佛門卻覺得頗為滿意,便即行推廣,因西牛賀洲此時人口稀少,雖然建國,卻也沒有什麼好爭的。因而接引准提皆把目光放到了東土。

    此時東土大唐在人闡兩教修士地扶持下與民休息,埋頭發展,百姓安居樂業,頗有些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治世感覺。准提遙望東土,凝神細思了一番,對接引笑道:「我教大興,終須再有一個契機。前者流波山秦華將靈明石猴提前取走,導致我佛門失了一個大揚威風的好機會。今東土之民不知我佛門大法精微奧妙無窮,終不能吸引其轉信我教。而展示佛法無邊最直觀最快速的方法莫過於將東土眾人認為無敵的一人打敗!這個人可以是英雄,也可以是魔王。原本貧僧想給東土創造一個桀驁不馴的英雄,今既被截教餘孽破壞,那就給他創造個混世魔王,禍亂三界,最後由我西方佛陀收復。則東土之民還不對我佛門心存敬畏,頂禮膜拜?」

    接引聞言道:「你想給東土弄個什麼樣混世魔王?切莫出格了,否則激怒了太上老君,恐怕不可收拾!」

    准提笑道:「老君當年也曾親口許諾我西方大興。出口有願,他豈能反悔!但他總是私底裡動些手腳,雖是徒添笑料,卻也頗為麻煩。今順便敲打提醒一下他,免得他還以為我西方真的被他蒙在鼓裡。」

    接引聞言,沉吟片刻,道:「如此也好!但適可而止,切莫太過。而且這個人選也要好生考量。那秦華先前在地星滅佛,此時恐怕還是緊盯著我西方,欲要尋我佛門地錯處。」

    准提道:「當時他佔了大義名分,理直氣壯,又有老君在背後暗中支持,況且地星之爭本就不長遠,故而也就隨他去了。」頓了頓,准提又笑道,「當時老君叫動秦華出手,下得本錢可是豐厚呢!套句人間地俗話,那秦華也是個無利不起早的傢伙,又對人闡兩教充滿了怨懟之情,不願意作馬前卒。可以推想,只要我佛門不去惹動截教,他還是會不理不睬,任由人闡兩教先行應對地。何況秦華一人勢單力孤,若真想出頭,我佛門諸佛菩薩百萬,難道就怕了他麼?所以先且不必管秦華,到時自有應對之策。」

    接引聞言,點頭道:「此言也是!那麼道兄欲要從何處下手?」

    准提笑道:「遍觀東勝神洲,此時風頭最盛的乃是梅山七聖。這七妖在最後關頭拜入截教,倒正好免了封神之苦。然而這七妖一向行善積德,並未傷天害理,又是秦華門下,兼且更與女媧娘娘頗有關聯。故而只得暫時捨了此七人。我聞東土之中這數百年來又另出了個大妖自號為黑山老妖地。噬人成性,兇惡非常,天庭屢次派人剿除,皆被他逃脫。今可先將此妖養成力氣,再由我佛門弟子在萬民面前堂堂正正地收復。不愁我教不為世人所識!」

    接引聞言,皺眉道:「佛門廣大,自然可以接納此人。但他畢竟凶頑,若養成力氣,損傷了生靈,豈不是我佛門的罪過!」

    准提笑道:「自有一眾佛陀監視,此人固然能逞兇頑,但若要真的造孽,自然制止於他。」

    接引這才釋然,道:「如此,便可速行。」當下准提一抬手,將七十二般變化神通單獨編成一卷道書,又胡亂拼湊了些阿修羅族修練功法,頓時成了八九玄功的縮減版。准提便施展大法,將此書悄無聲息地送到了東勝神洲黑山老妖的洞府之中。

    那黑山老妖也是個修煉萬年的妖王,若論其本事,那自然是根本不再三教修士的眼中的。但自從封神大戰之後,三教厲害的修士死的死、隱的隱,反倒讓此妖闖出了偌大的名聲。此妖歷經萬年苦修,實力也算勉強達到了玄仙境界,更兼化風逃遁之術防不勝防,故而天庭幾次清剿都被他跑掉了。

    這日,黑山老妖正在洞府中進食血食,忽然心神一動,遂往前廳行去,卻見石台之上安靜地擺放著一卷道書,上大書「地煞七十二變神通秘要」十個大字。黑山老妖心下疑惑,不知此書何來,隨意翻看之下,心下卻是震驚不已。不知如此神術何以會無緣無故落到自家洞府中來,欲要放下,卻又著實捨不得。一番躊躇之後,索性把心一橫,暗道:管他三七二十一,如此高深的神通法術,不練的是傻子。就算有什麼關礙那也是以後的事了,只今先顧眼前,把一身本領學到手才是正理。當下黑山老妖思量定,索性也不管此書何來,便即急匆匆地閉關練習去了。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二百四十四章 黑山老妖
   
    且說黑山老妖得了道書。閉關數十年苦修。將七十二般變化並附載的阿修羅族修練功法俱都學全了。因修成了個不倫不類凶悍古怪的法身。那老妖本性凶頑。見此也不以為意。反而滿心歡喜。當下黑山老妖修成神通。只覺實力大進。便欲出山揚威耀武。闖一番名聲事業。

    於是糾合舊部。又施展啟靈術將山中飛禽走獸化為低等小妖。的了十萬餘眾。就在太行山一帶劃的稱王。建立妖國。並不斷擄掠周邊人族百姓。充實自己的實力。

    黑山老妖如此行徑。惹的周邊人族大為驚恐。紛紛逃離家園。大唐朝廷延請了許多有名的散仙□士並集合軍隊前往征討。盡皆大敗而歸。黑山老妖氣焰更加囂張。竟一度直入皇宮。當面威脅人皇。唐皇驚惶交加。無計可施。只的禱告上天。請求神靈庇佑。

    昊天玉帝聞之。心下也頗覺訝異。暗道:那黑山老妖數十年前也不過爾爾。雖然幾次捉拿都被他逃脫。但卻也根本不足為患。何以如今竟這般囂張?當下派桃精柳鬼查探。昊天玉帝自己卻暗暗將昊天鑒祭起。細查黑山老妖根源。只見昊天鑒中顯出黑山老妖一尊法身。凶悍古怪非常。昊天玉帝心下大訝。知道此必有人在背後做手腳。當下不動聲色收了法寶。靜等桃精柳鬼回報。

    少時。桃精柳鬼回報黑山情況。眾仙官有先的了風聲的。知道黑山老妖與西方有些關礙。故而都只是沉默不語。三教修士至封神戰後即便在天庭為神那也是埋頭做事。凡始不發表意見。但玉帝身為天的之主。卻是不好不表態的。當下拍案大怒道:「如此妖孽。膽敢危害人間!傳旨。命李靖為帥。哪吒為先鋒。領三萬天兵下界收服此妖。務要斬殺。不留後患!」

    李靖原本與西方關係頗為密切。自然隱隱知道黑山老妖與那些教主級的大人物有關礙的。心知此戰根本不能也不敢取勝。為將者老是要打些必敗之仗。李靖不由頗為鬱悶。然而若是別人領兵。不知根底之下全力出手。黑山老妖抵擋不住。如此又恐壞了西方教主的算計。因此李靖只的勉強點齊兵馬。調集了哪吒等將。怏怏領兵往太行山征剿黑山老妖去了。

    戰況自然是毫無進展。雖不至於損兵折將太過。卻也是陣陣敗北。敗報傳到天庭。玉帝默然不語。氣氛頗為低沉。太白金星試探性的提了一句招安。隆恩真君立馬頂了回去:「黑山老妖殘害生靈。萬民生怨。理當千刀萬剮。豈的反封其為神?如此。天庭威嚴何在!」太白金星只的閉嘴不言。

    玉帝轉目四顧。道:「招安之事不必再說!只今何人可以制服此妖?眾卿請暢所欲言。各獻良策。」

    眾仙官啞口無言。玉帝於是借勢指桑罵槐大發了一通脾氣。將暗中投靠了西方、平素貫會耀武揚威的那一眾仙官俱都罵了個狗血淋頭。安了個屍位素餐的名頭很是處罰了幾個。昊天玉帝這才長出了一口氣。又問眾仙該如何應對。

    一眾仙官這下不敢不開口了。但既又不敢的罪玉帝。又不敢亂出主意壞了西方的事。只的七嘴八舌的胡亂說了一通。玉帝見那些原本並不服自己的一眾仙官現在俱都戰戰兢兢。不由心下暗樂。當下道:「卿等所言皆不無道理。但目今黑山老妖氣焰滔天。卻不的不即行征討。卿等看該派何人領兵下界啊?」

    眾官莫知所對。昊天玉帝正要再行翻。只見南天門外佛光閃閃。檀香陣陣撲鼻而來。眾人視之。來者卻是佛門慈航觀世音菩薩。因見玉帝遷怒一眾心慕西方的仙官。故而只的前來暫行為眾仙開脫。

    只見慈航道人來到凌霄寶殿。腦後一圈佛光巍巍。甚是莊嚴肅穆。見之令人不由自主的心生敬仰。當下慈航道人合什為禮對昊天玉帝道:「貧僧見過玉帝!」

    昊天玉帝見慈航觀世音菩薩親來。不由心下冷笑。面上卻一副和藹的表情道:「菩薩駕臨。倒是有失遠迎了!今菩薩不再道場納福。來我天庭不知何干?」

    慈航菩薩合什道:「特來為陛下收復黑山老妖!」

    昊天玉帝大笑接口道:「菩薩是欲親自出手?那真是求之不的!朕先預祝菩薩馬到功成。將黑山老妖手到擒來。不知菩薩去收復此妖。需要多少兵馬?朕已先派了李靖統領三萬天兵下界。這些都可以歸菩薩節制。若是還不夠。朕尚有百萬天兵。也可以再調撥一些。菩薩身份尊貴。可千萬不能有什麼閃失啊!」

    慈航菩薩被昊天玉帝連珠炮似的夾槍帶棒的一番話說的怔呃不已。顯然沒有料到一向老實的玉帝也有如此一面。因此怔了一怔。終是菩薩心思細密。急忙反應過來道:「我佛門大法化戾氣為祥和。原不好鬥。今因黑山老妖肆虐。殘害百姓。對抗天庭。故而貧道前來助玉帝收復此妖。還天的一個乾坤正道。今我保舉一人。足可收復此妖。」

    昊天玉帝道:「菩薩欲保舉何人?」

    慈航觀世音菩薩乃道:「真君楊戩。足可收復此妖!」

    昊天玉帝心道:「這楊戩雖是修煉八九玄功。欠了西方的因果。但終歸也是我天庭的人。況與我有親。若由他收復黑山老妖。倒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當下昊天玉帝欣然同意。就命楊戩出戰。那楊戩乃是真靈封神。況且又是將官一系。不的不應。只的領旨下界。與黑山老妖一番打鬥。黑山老妖雖然凶悍。但他那功法本就是殘次品。再怎麼修煉也到不了高深的境界。反而楊戩修煉八九玄功多年。在封神之時戰力便已不弱於普通大羅金仙。雖然真靈封神。但本領卻是完完全全的保留了。況且是又是菩薩舉薦。因而出手毫無顧忌。只見二人在空中各自施展神通。無窮變化。黑山老妖終究不敵楊戩。被楊戩一把三尖刀劈中肩背。黑山老妖正待要逃。站在雲端觀戰的李靖看見。將手中令旗一舉。頓時天羅的網罩將下來。正巧將黑山老妖網在裡面。捆了個結結實實。

    眾天兵奏的勝鼓回轉天庭。向玉帝報功。玉帝也自心下喜悅。礙於觀世音菩薩當面。不好表現的太過明顯。只輕描淡寫的說了句:「將此妖押上斬仙台。明正典刑。砍頭示眾!」

    自有鎮殿神將黑山老妖押下去了。少迄。將一個血淋淋的頭顱送上殿來。玉帝見了。方才放心。正要封賞有功之臣。忽聞南天門外的守兵來報:「黑山老妖在南天門外叫陣!」

    玉帝聞言大怒。卻也知這些值殿天兵都是自己在封神之前精心挑選的。不可能欺騙自己。心中自思:三界之中奇術甚多。這黑山老妖不知從何處學來的替身法。竟能逃過斬仙台那一刀。真真不凡。要破此術卻也不難。只是難保此妖還有別的手段。況且西方菩薩當面。若接二連三失手。豈不叫她笑話!

    當下玉帝強按下提劍出宮將黑山老妖砍個十七八段的念頭。復又一副愁容的對慈航觀世音菩薩問道:「菩薩遠來助我天庭。奈何那黑山老妖著實猖獗。殺而不死。不知菩薩有何良策?」

    觀世音菩薩聞言緊蹙雙眉道:「貧僧也無上好的辦法!既能捉此妖。難道天庭便無一法可以殺之麼?」

    玉帝聞言心中暗怒。因想起秦華之言。遂按下心頭怒氣。笑道:「我天庭眾仙個個神通廣大。其中也不乏與西方交厚之人。這些仙官更是個個法力無邊。豈的不能殺一妖?」

    當下玉帝又命眾仙前往征剿黑山老妖。不一時。楊戩又將其捉拿上天。玉帝便在龍椅上掃了眾仙家一眼。看似胡亂的指了一人道:「你去將黑山老妖明正典刑了報來!」

    眾人視之。所指之人正是屍棄道君。因其被秦華打殺。真靈上了封神榜。故而也被封為神。原始天尊因見其是西方弟子。故而封了個清閒的差事。令其輔弼西方教典。但其終歸是神官。雖然平常都是在西方極樂世界鎮守。今因天庭有事。故而也前來探聽消息。不想卻被昊天玉帝點了個正著。

    屍棄道君見玉帝點中自己。不由心下大是不忿。奈何自己身為神官。又是出身西方。眾仙都看著呢。卻是不好當面違逆玉帝旨意。否則西方的名聲可就不好聽了。哦。你們看那佛門教的什麼徒弟。既已為神。卻不尊臣節。竟敢頂撞君上!——若真這樣被人指著罵。屍棄道君可就什麼面子都丟光了。當下只的勉強接旨。轉身往斬仙台而去。一路頻頻目視慈航觀世音菩薩。奈何觀音菩薩卻一臉慈悲肅然。並不理會屍棄道君。

    屍棄道君只的往殿外行去。不片刻。回來稟報道:「那黑山老妖身上一團血光升起。護住全身。刀砍不進、雷劈不死、火燒不滅。小臣因為真靈封神。失了法身。實力受損太重。卻是殺不死他。臣有罪。請陛下責罰。」

    眾皆嘩然。玉帝望了望慈航道人臉色。心下也頗覺古怪。暗道:這西方什麼意思啊?竟然連屍棄道君的面子的都不顧了!乖乖個不的了。看來這次恐怕不僅僅是針對朕來的。看這個架勢。莫非竟是想要折辱我整個東土道門一番麼!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二百四十五章 老妖逞兇 人教因果了
   
    卻說屍棄道君怏怏不樂地上斬仙台來殺黑山老妖,卻被那老妖身上一團血光阻住,不得成功。心知此妖有自家那兩位聖人看護,必然是無法斬殺的了。當下只得回轉凌霄寶殿向玉帝請罪。

    玉帝得報,心下也自驚疑不定。看了旁邊一臉風輕雲淡的慈航觀世音菩薩一眼,暗自驚道:佛門今番竟連屍棄道君的臉面都不顧的,所謀之大,恐怕非唯我這天庭了!當下玉帝不由回頭望了望三十三重天外的兜率宮一眼,暗道:卻不知老君會如何應對!

    眾仙聽了屍棄道君回復,俱都驚愕不已,一時都面面相覷,凌霄寶殿裡沉悶的嚇人。就連原本抱著看戲姿態的三教門人也都收起了玩笑之心。當下截教眾仙對視一眼,皆聚集到一處,與其餘眾仙隔絕開來,冷眼旁觀事態發展。

    有那出身闡教的幾個仙官見機,更是腳底抹油,轉身就走了,乾脆地來個眼不見為淨。

    昊天玉帝在龍椅上看著眾仙表情,內心冷笑不已,暗歎道:道門式微,朕雖為天帝,但上頭還有三清聖人。今別人欺負上門,受辱的難道只我一個麼?跑,跑了就能安心麼?

    當下昊天玉帝見聖人門徒們都是如此,索性也糊塗昏庸到底。裝模作樣惶急地問眾仙道:「各位仙家平素總誇耀自己道法神奇,今何以不能斬殺一個妖孽?從今之後,爾等勿要自誇其能,徒然遺笑天下。」

    眾仙平素看輕玉帝的,跋扈妄為的,聽了此言,無不羞慚無地,看著慈航觀世音菩薩的眼神可就不那麼友好了——你西方什麼意思啊!哦,你自己要抖威風。就拿我們來當墊腳石。真是枉我等平素如此巴結奉承!

    慈航菩薩見了眾人表情。也自心下糊塗,不知准提聖人今番何以會玩這麼一出。面上卻仍然一副風輕雲淡的表情,看不出喜怒哀樂。

    眼看天庭眾仙皆不出手,面上卻都是一副束手無策的神情,昊天玉帝輕歎一聲。就聽觀世音菩薩皺眉道:「不意此妖如此難纏,天庭諸般刑法,竟無一樣可以制服於他!」自個兒喟歎良久,玉帝臉色一變,低頭盯著案上天庭大印.默默不發一語。

    忽聽天空有鹿鳴之聲,一道紫氣撒下,顯出太上老君身影。這兜率宮中的老君雖然只是一尊化身,但畢竟也是代表了聖人,因此眾人也不敢怠慢。當下昊天玉帝連忙率領眾仙參拜,慈航觀世音菩薩也合什躬身為禮。老君微一稽首,對玉帝等還禮,這才望了慈航一眼,口中淡淡地道:「黑山老妖就由我帶回兜率宮處置。不必再談,你等都散了吧!」

    眾仙齊齊稱諾,當下老君命童子押了黑山老妖,逕回兜率宮去了。昊天玉帝心下這才長出了一口氣,慈航觀世音菩薩也隨即告辭而去。眾仙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覺得此事竟然驚動老君。恐怕還不會就此了結。眾人都有些心事重重,不知事態會如何發展。

    且說老君將黑山老妖兜率宮。對金衣、銀衣兩位童子道:「你二人先將此妖打兩百鞭子。再好生看守。勿令其逃脫。等我處置!」

    二童領命。將黑山老妖押下去了。老君在蒲團上默坐了半晌。方才眼望西方低語道:「當年我曾許諾西方來東土傳道。況終究是我欠了佛門因果。也罷。今番便先曲己成全了你佛門。待今番你佛門將教義傳了過來。我人教便與佛門再無瓜葛。」

    喃喃低語了半晌。老君方才起身飄然出了兜率宮。霎時不知何往。

    且說黑山老妖被關在兜率宮中。身上捆著繩索。上面滿是符印。將全身鎮住。半點法力也提不起來。黑山老妖正自慌亂間。忽然覺得渾身一鬆。低頭看時。發現那符印竟然無風自落。掉在了地上。黑山老妖大喜。當下運起法力一振。震斷繩索。因身上鞭傷疼痛。因此深恨老君。他那功法雖是殘次品。但七十二般變化之術卻是實打實地。當下搖身化為一隻蚊子。偷偷摸摸地出了監押之地。在兜率宮中逕自尋找了起來。

    不一時。便給他尋到了丹房所在地。黑山老妖大喜。便即閃身闖了進去。猛地現出身形將看守丹房地兩個童子打暈。頓時一屋子地仙丹妙藥完完全全對他敞開了懷抱。

    黑山老妖不由心花怒放。上前去取仙丹。拿起個葫蘆倒了半晌。卻只倒出一顆碧綠地丹藥。老妖頗覺不爽。又去取其他葫蘆。十個裡面倒有七八個是空地。餘下地三兩個也不過只有一兩顆仙丹。卻又叫不出名字。但看那濃郁地仙靈之氣卻也知道不凡。黑山老妖從未經歷過這等場面。雖然丹藥不多。但對他而言卻是顆顆價值連城。況且還是在聖人道場偷東西。只覺一生之中從未有過如此刺激之事。不由大歎此事做成。也足夠萬古留名了。

    當下黑山老妖將丹房之中的仙丹一顆不落地送進嘴裡。只覺渾身力量充盈,彷彿要爆炸了一半,頓時只想毫無顧忌地發洩一番。戰鬥,無盡的戰鬥**熊熊燃燒了起來。

    那老妖此時丹藥的藥性發作,變得戰意高亢,渾身充滿了戰無不勝的勇氣和信念。當下飛起一腳踢開丹房大門,手中大刀胡亂劈砍,將兜率宮中地擺設打得稀爛。金、銀二童聽得聲響,連忙前來看視,見黑山老妖如此瘋狂,不由大驚。二人聯袂上前欲要制服老妖,卻被老妖揮動大砍刀一刀劈退。二童大驚,不知這老妖從何處得來如此神力。

    金衣童子正要上前再打,銀衣童子忽然臉色大變道:「不好,這妖孽將丹房之中的丹藥偷吃了。又不知調劑龍、坎、虎,好生煉化,丹藥藥性發作,故而瘋狂如斯!只今先暫避鋒芒,快去請老爺回來。」

    金衣童子聞言轉身去尋找太上老君去了,銀衣童子見黑山老妖此時凶悍絕倫,不敢硬碰,當下閃身進了煉丹房,取了那把煽火的芭蕉扇,對準黑山老妖就是一扇。頓時三味神火瀰漫,將黑山老妖裹住焚燒。

    黑山老妖被這大火一激,頓時也有些清醒,不敢再兜率宮多留。當下快步出了兜率宮,身上又著實憋得難受,欲要酣暢淋漓地發洩一通。當下黑山老妖思及數次被天庭追剿,遂往南天門而來。

    那老妖到了南天門,也不廢話,直接揮刀開打。南天門守將連忙整兵抵抗,一面派人飛報玉帝。消息報入凌霄寶殿,玉帝大為震驚,不知此妖是如何從兜率宮中逃脫的。卻也不敢怠慢,急忙調集了鎮殿天兵前往收服,又命太白金星傳旨,召李靖並哪吒、楊戩等人上天庭拱衛。一面驚疑不定地望向兜率宮方向,不知老君究竟何意!

    忽金衣童子來到天庭,玉帝問道:「仙童不再聖人身邊服侍,到此何為?」

    金衣童子道:「因黑山老妖掙脫束縛,偷吃了兜率宮中仙丹,戰力大增,打壞宮中許多物件,故而我來尋老爺回宮收服於他。因到天庭來尋老爺,不想老爺不在,反倒撞著黑山老妖逞兇。只今如何是好!」

    玉帝聞言,默默半晌,不發一言。就聽殿外喊殺聲震天,少時,有天兵前來稟報:「黑山老妖厲害,一眾兵馬俱都抵擋不住。還請陛熄奪!」

    玉帝心下大怒,又暗恨老君把這麼個燙手山芋丟給自己。驚怒暗思道:你身為道門尊長尚且不顧惜自己臉面,難道我反還替你掙面子麼?當下低沉著臉,不發一語。

    不片刻,只見敗兵如潮退入凌霄寶殿,黑山老妖渾身血光沖天,戰意凜然地揮舞大刀殺將進來。哪吒、楊戩等將都只是對陣片刻便即退走,其餘諸將更是抵擋不住。竟縱容那老妖長驅直入,直殺到玉階之下。那老妖也是凶狂,竟揮刀向玉帝砍去。

    隆恩真君此時正在丹陛之下,見狀急忙拔劍直刺,頓時劍光耀眼如驚鴻一閃,一劍便將黑山老妖逼退。隆恩真君還待追擊,忽見昊天玉帝對自己使了個眼色,隆恩真君不由一怔,當下只得默默收劍而回。

    卻說黑山老妖被隆恩真君逼退,心下也自驚慌。但見真君並未追趕過來,方才放下心來。卻也不敢再往玉帝殺去,只在凌霄殿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所在之處,一眾仙官俱都退避。遠遠望去,大殿之中喊聲震天,一片混亂。只有正東角落上聚集了數百個道人,冷眼看著這場鬧劇,卻是紋絲不動。

    那黑山老妖殺得性起,只覺天庭眾仙無一人是自己十合之敵,不由頗為志得意滿。忽轉目見正東邊上數百個道人盡皆望著自己冷笑,不由心中大怒。此時那老妖正覺的天下無敵,見有人如此輕視自己,哪還忍得住,揮刀便往那邊殺去。

    玉帝見狀暗喜,天庭中許多仙官卻是面色大變,暗道若是黑山老妖真的往那邊去了,這場戲可就算是演砸了!頓時便有許多仙官兵將彷彿一下子振奮起來了一般,齊往黑山老妖圍殺上去。

    黑山老妖受此阻撓,只得捨了正東邊上的截教眾仙,回身復與眾天兵廝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