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武俠] 截教小妖 作者︰碩鼠肥(全書完)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一百九十六章 圍堵崑崙
   
    卻說長耳定光仙見玉虛宮外並無一個應答之人,當下胸中膽氣驟升。上前叩門道:「截教長耳定光仙奉命前來下書,未知玉虛宮內尚有人否?便不應戰,也須知應一聲,我好回去稟報。」

    話未落,只見那玉虛宮大門轟然洞開,雲中子、南極仙翁、廣成子等一干闡教金仙魚貫而出,分列兩旁,皆拿眼怒視長耳定光仙。長耳定光仙被眾人盯的心下發慌,緊了緊手中戰書,強自鎮定地道:「貧道乃是奉命前來下書的。」

    只見白鶴童子懷抱三寶玉如意從宮內走出,冷臉對長耳定光仙道:「老爺叫你進去!」

    長耳定光仙定了定心神,當下手捧戰書隨白鶴童子進了玉虛宮,見原始天尊高坐丹犀之上,左右門人分列兩旁。聖人當面,長耳定光仙卻也不敢逞強,當下跪拜道:「弟子奉師命特來下書。」

    白鶴童子將戰書接過,呈與元始天尊,天尊看畢,對長耳定光仙說道:「吾知道了。回去轉告通天,就說崑崙山乃我三清福地、天下修真之源。他既不念舊情,率一干凶頑弟子前來堵我山門,實在無賴至極,全無三清情分。既如此,貧道我也無話可說。明日必然領著門下弟子前來見陣就是!」

    長耳定光仙領諾,出了玉虛宮,回到萬仙陣上回復通天教主,將元始天尊言語說了一遍。通天教主聞言心下悵然。默然良久方才歎道:「我三清實為一體,後因教義之爭而分。那時雖有爭執,總是道門一家,情分未絕,凡事但能同心協力。不意遇此神仙殺劫。為門下這些弟子,至令反目成仇,刀兵相見。想來實令人情殊痛恨!」

    秦華在一旁聽了,心知通天教主重情,被原始天尊一番話引動心緒,至使戰意大減。當下秦華顧不得避諱,開口道:「道門三教,原是一家。奈何原始天尊獨尊自己地闡教,屢屢打壓我截教,貶低我教教義。他三番兩次欺壓教中弟子。我等看他是師伯長輩,那便也算了。然而他卻不該聯合西方教外人一起來欺滅我教。前者誅仙劍陣之時,接引、准提肆意逞兇,破我劍陣。若非恰逢鯤鵬殺入西方極樂世界,將接引引走。我等必然大敗。誅仙四劍亦將不復為老師所有矣。」

    通天教主聽了此言,方才收了那些哀愁情緒,對秦華道:「你言也是!若非原始天尊請來西方教之人,那准提豈能數次欺滅我教?當日誅仙陣中那准提尚用金剛杵打了我一跤。原始如此欺吾,此恨如何能消!」

    秦華見通天教主憤恨難平,不由心中暗道:慚愧!偷偷地打量了周圍同門一眼。見他們都沒有注意到自己慫恿通天教主之事,這才心下稍安。當下復又對通天教主言道:「如今我截教大舉進攻闡教,圍堵玉虛宮,三界無不側目。大師伯太上老君,西方教接引、准提必然早已得了消息。他們與元始天尊連成一氣,或早或晚都會前來相助。我等既已圍了玉虛宮,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攻打,免得夜長夢多。徒生變故。」

    通天教主聞言道:「元始天尊終究是聖人之尊,也是道門師長,你豈可如此不敬?我們圍了玉虛宮便已經足夠讓原始面上無光了。貧道我不為己甚,我們還是按規矩約鬥罷。一擁而上,實在大失聖人體統。」

    秦華聞言,只得平心靜氣等待。一眾門人俱都在麒麟崖前盤腿靜坐,以待明日之戰。

    卻說玉虛宮中,元始天尊待長耳定光仙走後,嗤笑道:「此子前倨後恭,言行失當。狐假虎威而又膽小怕事。通天教主以此人為使。來下戰書,真是令人大失所望。」

    廣成子笑道:「長耳定光仙不過見風使舵之輩。不足為慮。然宮外截教萬仙齊聚,聲勢浩大。我等雖不懼,卻終究勢單力孤,恐難匹敵。老師可有法破解?」

    原始天尊道:「且等你大師伯到來,明日再去見陣就是。截教雖眾,不過都是些根性淺薄之輩,濟得甚事?我料此戰過後,截教所餘者當不過十之一二而已。你等只管安心上陣,已完殺戒。殺戒一過,從此便自在逍遙,再無牽掛。」

    眾仙領諾,便在玉虛宮內靜坐誦經。忽聽得宮外有異香仙樂,飄飄而來。原始天尊知是太上老君到了,當下起身領著眾門人出宮迎候。只見老君坐板角青牛緩緩而來,身後有玄都大法師跟隨。

    原始天尊領著眾仙將太上老君迎進玉虛宮內,各自坐下。老子道:「上次我三人共議,約期決戰。今你尚未定期,何以通天教主便率眾門人打上山門?是何道理!」

    原始天尊道:「我亦不知通天師弟為何如此心急。竟至於打到崑崙,堵我道場,情殊可恨!」

    太上老君道:「待我前去問他一問,看他如何對我,再做道理!」當下太上老君坐上板角青牛,慢悠悠出了玉虛宮,下麒麟崖,來至萬仙陣前。通天教主在沉香攆上看見,忙起身出陣,對老君打稽首道:「道兄請了。」

    太上老君道:「通天,你掌截教,坐領碧游宮中逍遙。此地乃是崑崙山,乃原始師弟道場所在,你何以如此凶頑,竟將山門堵住。使天下眾生如何看待原始師弟,闡教顏面何存?你常說原始師弟欺滅於你,似你今日這般作為,反是你欺滅他,不是他欺滅你。若你顧念半分三清情分,便聽我一言,早早領著門人退去,尚不至於月缺難圓。」

    通天教主聞言道:「大師兄,你休要執意偏向!前者誅仙陣時你說我阻住周兵,違抗天命,因而相助於原始。更將西方教接引、准提請來圍攻於我,那便有三清情分了麼?今日乃是我道門完封神殺劫,不與人族正統相干,扯不到什麼天理命數頭上。你何必又來趟渾水,徒讓一眾門人說你偏袒闡教,大失道門尊長的威嚴。你若顧念身份,便站在一旁,為我兩家之戰做個見證,那才真不愧鴻鈞首徒,道門之尊。」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一百九十七章 闡截賭鬥
   
    卻說通天教主一番言語。將太上老君擠兌住。老君無言以對。勃然大怒道:「汝巧言相辯。不思悔過。真真無賴至極。前日誅仙陣上已見雌雄。自當修過。以懺其罪。今仍怙惡不改。又領眾仙布此惡陣。堵住闡教山門。定要玉石俱焚方才罷休。這又是何苦?」

    通天教主怒道:「原始天尊自恃己長。縱容門人肆意猖獗、殺戮不道。大師兄不去治罪於他。反來說我。是何道理?我也是經歷無量量劫修成的混元大羅金仙。有哪一樣不如他?值得你這般偏袒。」

    太上老君笑道:「不是我說你。貧道我為道門首徒。掌人族教化。你門下誠然有不少修為高深。心性上佳之輩。可堪造就。然而數萬門人。大半多是根性淺薄之徒。冥頑不化之輩。你總是不分品類。一概濫收。遍及匪類。這些人豈是成仙了道之品?一旦修得道法。便肆意凶頑。野性難馴。禍亂三界。你門下有多少殘忍好殺之輩。你自當知曉。又何用我多說?」

    通天教主聞言怒道:「昔日鴻鈞道祖有言:大道三千。皆可證道。天生萬物。自有其靈性。靈智一開。便已脫離凡塵。有望進軍大道。我等身為混元聖人。自當憐憫眾生疾苦。為有志於求道的生靈指明道路。豈可敝帚自珍。關門講道。將一顆顆嗷嗷仰望的求知之心拒之門外!此豈是我等聖人當為之事?我等聖人乃是天下萬物的聖人。受眾生景仰。若對眾生棄而不顧。豈不大失天下之望。貧道我沒有那麼多自重身份的矜持。恕不能與你等一般將眾生分個三六九等看待。」

    老君聞言。沉默一陣。口中道:「封神大劫。乃是天意使然。本就要分根性。根性深者成其仙道。根性淺者成其神道。根性最次成其人道。仍入輪迴。此是天意如此。豈能說我等欺你?」

    通天教主怒道:「何謂根性深淺?披毛帶角—生卵化之類便是根性淺者麼?李耳。你掌人教。人族全族皆是由娘胎濕生。然而天道卻認人族為天地主角。你又有何說?」

    老君笑道:「人族既是天地主角。有天道看顧。那便自然與眾不同。餘者皆是自生自滅。只憑自身苦修努力。自然算不得什麼?況還有許多天生靈物。生而得天獨厚。比之披毛戴角—生卵化之輩自然高明許多。」

    通天教主聞言。氣得不輕。當下怒道:「你我理念不同。話不投機。你既認為我截教門人根性淺薄。活該上榜成神。我截教有手有腳。卻也不能幹等著被你等滅教。多言無益。要打便打。我們自以道法分個真偽對錯。今日我截教即便不幸落敗。有教無類地教義也總有大放異彩。被眾生接受的一天。」

    當下通天教主更不搭理太上老君。逕自回轉萬仙陣坐回沉香攆上。老君見狀氣急。憤憤地轉身回了玉虛宮。原始天尊見老君回轉。問道:「師兄此去如何?」

    老君道:「通天冥頑不化。定要作此孽障之事。竟聽不進貧道半句勸解。反一通言語。將我搶白。想來令人痛恨!道理不通。只能明日見陣。再做理會。」

    當下原始天尊見老君言語憤憤。心下暗喜。吩咐眾門人自去打坐靜修。整備齊整各自的法寶。只等明日與截教見陣。

    至二日。原始天尊將眾仙排班定。魚貫出了玉虛宮。站在麒麟崖上觀看萬仙陣。通天教主在陣內見了。手持寶劍。坐奎牛而出。對著二聖冷哼道:「今日我闡截二教相約封神決戰。貧道顧念三清情分。不為己甚。今有三法。二位道兄可選一法而戰。其一。依次各出一名弟子比鬥。至死方休。死者上榜成神。如此下去。待封神榜填滿則止。其二。使眾門人一擁而上。混戰一場。不到一時三刻。勝負俱分。死者上榜成神。其三。哼!若是你們覺得自己門下弟子不濟。想要親自下場。貧道自當奉陪。到時你我二教上至掌教聖人。下至灑掃童子。一起俱出。各憑手段。不知二位道兄意欲如何選擇?」

    太上老君與原始天尊對視一眼。就聽原始天尊說道:「混戰難見各人手段。不如遣弟子依次比鬥。方為良策。」

    老君在一旁默然不語。通天教主哼道:「既如此。我兩家可遣弟子下場。」言罷回轉陣前去了。不一時。只見通天教主身後萬仙陣中走出一人。長鬚黑面、身穿皂服、腰束絲絛。走入場中大叫道:「貧道乃是截教烏雲仙是也。不知闡教中哪位道友前來賜教?」

    原始天尊知烏雲仙修行日久。道行高深。乃目視雲中子。令其上前。雲中子出陣。秦華在萬仙陣中看見。暗道不妙。當下走到通天教主身邊說道:「雲中子手中有原始天尊搶自雲霄師姐的混元金鬥。奪天地之造化。烏雲仙恐有不測!」

    通天教主聽說。輕聲問道:「如之奈何?」秦華心下一頓。思忖一二。突然開口叫道:「烏雲仙道兄暫且請回。有事相告。」

    烏雲仙聽見喊聲。轉頭見是秦華站在通天教主身旁呼喊。當下不敢怠慢。對雲中子說了一聲後。自回轉陣前詢問有何事?秦華乃將小芭蕉扇取出。交與烏雲仙。吩咐如此如此。烏雲仙一一應諾。復又回轉場中。與雲中子更不廢話。揮劍便砍。

    只見陣中二人劍來劍往。殺氣森森。自有三教聖人施法定住崑崙山脈。使之不被毀壞。因而二人放心打鬥。闡截二教法術不斷施展開來。雲中子得了原始天尊諭令。有意拖延時間。只一味與烏雲仙纏鬥。斗有半個時辰。烏雲仙不耐。將腰間混元錘解下。祭在空中來打雲中子。雲中子哈哈大笑。當下顯出頂上慶雲。垂下彩雲朵朵。護住全身。又取了一面杏黃旗擋在身前。

    那杏黃旗乃是雲中子仿五色五方旗中的戍己杏黃旗煉製而成。善能防禦。論威力自然遠遠比不過正版的戍己杏黃旗。被烏雲仙祭混元錘一錘打破。復又一錘打中雲中子頂上慶雲。只聽雲中子大叫一聲。跌倒在地。

    烏雲仙再待打殺雲中子。那雲中子其實受傷不重。當下便已爬將起來。見烏雲仙祭錘持劍上前來。欲要斬殺自己。不由怒從心頭起。抬手便將混元金斗祭出。欲要收了烏雲仙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一百九十八章 闡教拖延
   
    卻說雲中子見烏雲仙祭混元錘來打自己,不敢怠慢,當下抬手將混元金斗祭出,欲要收了烏雲仙。

    烏雲仙見是混元金斗,心下大驚,顧不的放混元錘,急忙將先前秦華交與之物拿在手中,卻是一把玲瓏小巧的芭蕉扇兒。當下烏雲仙將芭蕉扇一搖,顯出太極圖印護住全身。那混元金斗射下一道金光,如閃電射目,直射烏雲仙,不期被太極圖印擋在空中,不得落下。

    雲中子看見,急急唸咒,用中指一指,只見那混元金斗在空中一晃,漫天金色毫光旋轉不休,欲將太極圖印收去。這混元金斗能收人法寶,奈何太極圖印並非實物,不是法寶,乃是鴻鈞道祖耗費千年將天的初開、大道衍生的道理和軌跡刻錄進去製成。混元金斗雖然強悍,卻收不走太極圖印。當下烏雲仙更顯出頂山慶雲,如濃墨重彩一般,垂下道道瓔珞,護住全身。隨又操縱太極圖印往混元金斗圍了上去。

    鬥到此處,烏雲仙心下大安,斜覷的雲中子一時頗有些失神,當下祭混元錘,招黃巾力士吩咐道:「速速將雲中子拿下。」黃巾力士得令,持混元錘憑空將雲中子拿去,摔進萬仙陣中。(註:黃巾力士必須有大法力+先天靈寶或先天材料煉製而成的法寶方才可以召喚。)那混元金斗失了雲中子道法支持,金光一閃,便欲回轉雲中子靈台識海。太極圖印阻攔不住,眼看一道金光便要注入雲中子識海,通天教主突然抬手一招,將混元金斗抓在手中。神念一掃。便將雲中子附著在金斗上的靈識抹去。當下通天教主招來雲霄、瓊宵道:「此物本是你們三仙島的鎮洞之寶,今日物歸原主,豈非天意!」

    雲霄躬身接過混元金斗,與瓊宵一起謝過通天教主。當下收了金斗,自回本陣祭煉不提。

    且說烏雲仙命黃巾力士持混元錘將雲中子拿進萬仙陣中,自回陣來向通天教主交旨。通天教主點頭道:「雲中子乃福德之仙,本不在劫中。今番既然拿下。當好生看管。待戰後再將雲中子送還闡教。」

    那邊闡教諸人見雲中子被烏雲仙拿入萬仙陣中,生死不知,皆心驚不已。原始天尊對通天教主道:「既是兩個門人鬥法,你如何橫加干預?」

    通天教主聞言一愣。隨即笑道:「原始,你休的抹黑於我!那混元金斗本是我截教之寶,被你門下拿去逞兇,今番我自收回,正是天理循環耳。況我出手之時。雲中子已被拿住,豈的言我干預門戲法?真真好笑至極。」

    原始天尊猶自怒氣不息。南極仙翁眼珠一轉,爭論道:「先前他二人鬥法之時,烏雲仙所用之芭蕉扇並太極圖印,並非其自己的法寶,這是何說?」

    通天教主見南極仙翁開言,並不答話。旁邊秦華笑道:「不錯!那是貧道的法寶。貧道我願意把它借給同門使用,你待怎的?大家都是各自教派的二代弟子。貧道我便借寶了,那又如何?反正用的又不是聖人法寶,並不違了規矩。」

    闡教中人俱都不依,紛紛叫嚷,胡攪蠻纏一通,最後也只能不了了之。時間卻在眾人吵嚷中過去了。原始天尊看看天色,對通天教主道:「今日見陣,未能盡興。奈何天色已晚,只的暫時罷手,明日再來相會。」言罷。協同太上老君逕自領著眾仙回轉玉虛宮內去了。

    通天教主臉色一變。看看天色,默然不語。秦華在一旁怒道:「我等皆是神仙體。歷經千難萬劫方有如今修為。豈懼天晚,原始天尊這分明是借口拖延時間。不知打的什麼注意!」

    眾仙聞言,皆譏笑闡教中人膽小生懼。眾人嗤笑一陣,各回本陣,靜坐修養不提。

    卻說玉虛宮中,廣成子對原始天尊道:「今日見陣,雲中子道兄竟被烏雲仙拿進萬仙陣中,不知生死如何?」

    原始天尊笑道:「雲中子乃是福德之仙,必不會有失,你只管安心便是。眼下截教勢大,我本欲取第三策,與截教不分師長門人,俱都混戰在一起,為你等爭的勝機。奈何通天教主手中誅仙四劍犀利絕倫,若是混戰,難免有所損傷,反為不美。你只今夜往西方極樂世界去面見西方教主接引、准提,讓其東來相助。我這邊再拖延一陣。到時便無需懼他通天教主了。」

    廣成子領命悄悄去了,駕起縱的金光法不一時來到西方。有使者將廣成子引進極樂世界,但見花果遍的,流水潺潺,草木森森,沿路無窮風景,與東土大不相同。

    廣成子暗暗納異,隨使者穿過七寶妙樹林,來到八寶功德池邊,只見接引端坐蓮台,有丈六金身,無上莊嚴。廣成子當下拜道:「弟子闡教原始天尊門下廣成子見過西方接引聖人。」

    接引含笑點頭道:「廣成子,你師遣你來,可是為破截教萬仙陣之事?」

    廣成子道:「正是!教主明鑒,截教萬仙恃凶逞強,竟礅狂為,圍困我闡教道場,擾我清淨神仙福的。因此我家老師命我到西方來請教主東行,共破截教,已完三教氣運。」

    接引道:「你來的不是時候!前日血海冥河老祖突然發難,率眾攻我靈山。一眾教徒抵擋不住,准提道友已親自前往坐鎮。非我推諉,實是脫不開身。」

    廣成子驚道:「何以冥河竟於此時來攻?二位教主自在清靜無為,法力無邊。難道也不能制服那冥河老祖麼?弟子來時,我師曾言可拖延截教幾日。不知教主何時可以起行?」

    接引點頭道:「冥河老祖雄霸一方,若論及輩分,與我等相若,實力自然強橫至極。麾下阿修羅族秉血海戾氣,人人殘忍好殺,勇力非常,僅在當年的巫族之下,實是勁敵!況又有妖師鯤鵬相助,更是狡詐陰狠,防不勝防。我二人雖是混元聖人,要拿下血海,卻也要頗費一番手腳。」

    廣成子雖然也修行了數萬年,然而待其修道有成之時,巫妖大戰已過。三界之中眾多強者早已隱沒不聞。冥河老祖雖佔據血海,稱霸九幽之地,卻因避聖人鋒芒,一向少有進入四大部洲,廣成子如何能知冥河老祖過往的絕世凶名?聞接引之言,心下大不以為然,暗忖:「聖人之下皆為螻蟻!那冥河老祖再強,又豈是聖人對手。接引這般言語,定是有意推脫。」

    當下廣成子道:「既如此,弟子也想見識一下冥河老祖如何凶頑!請教主許我前往靈山一觀。」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一百九十九章 冥河攻靈山
   
    這邊廣成子來邀接引、准提東去相助,奈何冥河老祖此時攻打靈山正急,准提已前往收服,一時半刻不得成功。西方教二聖暫時竟不能前往崑崙山相助於闡教。廣成子憂心如焚,當下欲往靈山一觀,看看冥河老祖是否果真如此強橫。也好確定自己要不要立即離開西方,回到崑崙去助戰。

    接引見此道:「你既有此意,貧道自然不會阻攔。其實冥河老祖雖強,我西方卻也不會懼他。只是其多番騷擾,實在難纏得很。貧道我坐領西方極樂世界,不能離開。不過准提道友若是得空,倒是可以先行前往崑崙相助。」

    廣成子拜服告退,隨使者來到靈山。只見一向空明靈秀的靈山之上此時卻是處處可見戰鬥的痕跡。靈山上空一片晴朗,白雲悠悠,百里之外卻是另一番光景,黑壓壓烏雲迷漫,一片血光沖天,魔焰高熾。

    來到靈山主殿,卻聽准提笑道:「廣成子,你此時前來,真是挑的好時機。」廣成子聽得暗暗納罕,心道:前者接引說我來的不是時候,今准提卻說我來的正是時機,何以前後相違!不知何意?

    當下廣成子強按下心頭疑惑,稽首作禮。准提笑道:「今截教大舉圍堵崑崙,血海魔類卻來攻我靈山。二者如此呼應,豈是巧合?截教眾人與血海勾結,當確定無疑。如此我西方正可順理成章介入闡截二教之戰。雖說我等與原始天尊結盟,本當相助,但有這個借口,總是師出有名。」

    廣成子稽首稱是。准提道:「冥河老祖與鯤鵬神通廣大,修為之深,世所罕見,只在我等混元聖人之下。貧道自能敗之,卻難以殺之。彼二人各領一隊人馬。輪番擾我靈山,實是煩人至極。有朝一日,若將阿修羅族驅逐出四大部洲,趕回血海。必在九幽之地設一前哨,監視其動向。一有異動,則全力打壓,讓其永無出血海之日。」

    准提口中恨恨不絕地說著,把個廣成子聽得心驚不已。對準提的手段深為佩服。當下廣成子言道:「然而眼下截教圍我崑崙,如之奈何?」

    准提笑道:「你先回去,貧道我隨後便至。這西方有接引道兄坐鎮,量那冥河老祖雖然凶頑,又有何能為!」

    正說著,只見一團黑氣迅疾無匹地飄了過來,在靈山上盤繞一圈。就聽「啊呀」之聲不絕,靈山上守衛的一眾佛子、佛兵倒下無數。准提救援不及。氣得臉色鐵青,當下抬手一招,一朵蓮花憑空升起,散發出陣陣金光,將那黑氣照得無所遁形。

    那黑氣一頓,瞬即捲成一團。化為人形,卻是妖師鯤鵬。在空中對準提大笑道:「准提,你仗你西方道法,於洪荒之中搶我鴻蒙紫氣。今番不將你西方教攪得天翻地覆,這口氣如何能消?」

    准提大怒,更不答話。將金剛杵祭起,來打鯤鵬。卻見鯤鵬將身子一搖,化為一隻大鵬,其翼若垂天之雲,廣不知幾千里也。高聲唳叫著伸出兩隻黑黝黝的爪子來抓金剛杵。

    准提一見,將手一指,那金剛杵陡然間金光大放,旋轉不休,將鯤鵬爪子打得一陣疼痛。鯤鵬大驚。不敢戀戰,一振羽翼,捲起漫天狂風,飛沙走石,將靈山樹木打得稀爛,鯤鵬趁機遁走。

    廣成子見鯤鵬在聖人面前如此囂張,不由目瞪口呆,暗叫厲害。卻不知准提為何不去追擊。正疑惑間,卻聽准提大叫一聲道:「賊子敢耳!」將七寶妙樹杖祭起,往後方猛刷。

    廣成子轉頭看時。只見一道紅光閃現。沿路幾個佛子頓時血消肉化,變為一堆枯骨。那紅光見准提祭七寶妙樹杖來。急忙顯出身形,卻是一個邪氣凜然,面色陰鷙,雙眼血紅,腥氣撲鼻的道人。准提認得是冥河老祖,當下怒道:「冥河,你不在血海納福,竟敢到我靈山道場來逞威風!」

    冥河老祖嘿嘿笑道:「我血海兒郎們在家裡呆的膩了,想出來玩玩。誰想好不容易看中了西牛賀洲,以為可以逍遙自在一番。卻遇到了一群禿頭前來橫加滋事,好不呱噪!更將我族中小崽子們一陣打殺。貧道我身為血海之祖,不能不為他們出頭。嘿嘿,准提道人,你若今日指天紡,承認我血海佔據西牛賀洲,從此西方教不得干預染指,我便率眾離去,否則我們便玩到底。」

    准提大怒道:「血海魔物,只知一味好殺,殘忍嗜血,竟也妄想割據西牛賀洲?我西方教堂堂大派,福佑萬千信徒,如今也不過安於一隅。你冥河何德何能,也來跟我討價還價!」言罷,將七寶妙樹杖連刷,捲起萬道青光,來刷冥河老祖。

    冥河老祖哈哈大笑,搖身化為一團血霧,悠忽之間又逸出萬千血影,亂竄入靈山各處,見到生靈便撲上去吸血噬肉。將整個靈山搞得烏煙瘴氣,雞飛狗跳。

    准提用七寶妙樹杖來刷,只刷得幾個血神子分身,又見冥河老祖萬千血神子分身四處肆虐,心下大怒。當下兩手一搓,顯出一朵巨大的金蓮,籠罩整座靈山,金光閃閃,梵音陣陣。冥河老祖的血神子分身無處遁形,被那金蓮一照,發出一陣陣慘痛地呼叫,一個個消散於無形。

    就聽遠處天空冥河老祖的聲音遠遠傳來道:「准提道人,今日先到此處,貧道改日再來!」其音寥寥,張狂無比。

    一旁觀戰的廣成子偷偷打量了准提鐵青的臉色一眼,小心地道:「今冥河、鯤鵬皆已遠遁,截教圍困崑崙甚急,弟子不敢久留,先行告辭!」

    准提轉頭看了看廣成子,一邊命人將陣亡的一眾佛子佛兵收斂火化,誦經超度。這才對廣成子道:「冥河、鯤鵬之患,在於其防不勝防的偷襲手段。而我坐鎮靈山,一味防守,不得主動出擊前往追擊,故而屢屢受制。倒並非他冥河、鯤鵬真的有威脅我西方教存亡的能力。只是我二人要掛念封神之戰,不能放開手腳與敵爭持而已。今冥河、鯤鵬乃是小患,有接引道兄鎮壓。貧道不日自將前往崑崙相助,你可先行回山稟告原始天尊,請他暫且安心。」

    廣成子領諾,稽首告辭而去。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二百章 連番賭鬥
   
    卻說廣成子回轉崑崙山,面見原始天尊,稟告西方教之事。原始天尊聞言默然良久,道:「如此,明日見陣,當好生斗上幾場,以揚我教之威,使截教不能小視了你等。」

    當夜無話,至二日。原始天尊與太上老君將眾門人排班定,出了玉虛宮,在麒麟崖上列隊。通天教主在萬仙陣中看見,騎奎牛出陣道:「今日我兩家交戰,不許藉故拖延,不許第三人插手,勝敗生死自負,天地共鑒。原始,你可認可?」

    原始天尊道:「既是賭鬥,正該如此!」

    當下通天教主自回陣,目視門下弟子。太極陣中走出虯首仙,作歌道:「大道非凡道,玄中玄更玄。誰能參悟透,咫尺見先天。」歌畢下場,一揚手中仙劍大呼道:「截教弟子虯首仙在此,誰人前來共決雌雄?」

    文殊廣法天尊應聲走出,對虯首仙道:「今日對陣,各顯其教,不必多說。」當下仗劍直取虯首仙,虯首仙手中劍急忙還擊。二人戰了半刻光景,文殊廣法天尊天尊將身子一縱,跳出圈外,抬手將遁龍樁祭起,要來遁虯首仙。

    虯首仙見狀,大驚,他本體乃是一隻青毛獅子,修煉萬載得道。雖拜入截教,本身卻並無厲害的法寶隨身,只將項上鬃毛多番淬煉,成了千丈青絲。當下虯首仙見遁龍樁來得甚急,不敢大意,急忙顯出頂上慶雲,垂下道道青光護住全身。虯首一擺,青須飛出,如一團烏雲壓頂,將遁龍樁擋在一旁。那遁龍樁在空中翻滾,只是落不下來。

    文殊廣法天尊見狀,一手揮劍搶攻,一手連發神雷相應。虯首仙身大力沉,雙手持劍猛劈猛砍。將文殊廣法天尊發出的神雷打散。當下更大踏步上前,欲要擊殺文殊。

    文殊大怒,見遁龍樁被阻,抬手復又招出一根困妖索來,卻是原始天尊無意中得來的法寶,隨手賜予文殊防身的。文殊廣法天尊祭出困妖索。吩咐黃巾力士道:「速速將虯首仙拿下。」黃巾力士領命,持困妖索憑空將虯首仙拿到麒麟崖下。

    當下文殊廣法天尊天尊得勝,收了遁龍樁,耀武揚威一般回轉麒麟崖向原始天尊交旨。原始天尊含笑點頭,目視太上老君。太上老君道:「既然拿下虯首仙,正可與截教交還雲中子。」

    當下兩家約定,將雲中子與虯首仙換了回來,各歸本陣。虯首仙滿面羞赧,不敢來見通天教主。只唯唯退回太極陣。

    截教眾人見輸了一陣,盡皆吵嚷。無當聖母上前道:「弟子請接下一陣。」通天教主見是無當聖母,當下大喜點頭。無當聖母持劍走入場中。稽首道:「貧道截教無當聖母,哪位道友前來賜教?」

    闡教中人面面相覷。皆不吱聲。陣後一人大叫道:「無當聖母不要張狂。我來也。」言罷。揮劍上前。

    無當聖母定睛一看。不認得此人。乃道:「貧道劍下不斬無名小卒。你是何人?」

    那人大叫道:「你不認得我。我乃姜子牙師兄。玉虛宮內第十七名弟子。名叫李常。」

    無當聖母笑道:「無名之輩。自來取死。也罷。我先送你上榜。再找廣成子等理論。」當下無當聖母揮劍上前。李常縱劍抵擋。戰不數合。無當聖母架住李常仙劍。抬手將無回珠祭起。正中李常腦門。打得腦漿迸裂。死於非命。

    無當聖母對麒麟崖上笑道:「可笑闡教一向自詡英明。竟使此修為淺薄之輩前來送死。天道昭昭。你們早晚都要上封神榜。又何必躲?快快下來領死!」

    廣成子聞言勃然大怒。手持翻天印跳將下來。道:「你何敢口出大言。面辱我教。看劍!」當下廣成子抖擻精神。與無當聖母戰作一團。戰不數合。廣成子暗思:打人不過先下手。當下便祭翻天印來打無當聖母。無當聖母早有防備。將頂上慶雲升起。垂下條條瑞靄。護住全身。卻也不敢硬接翻天印。又祭起無回珠來擋。

    只見那翻天印在空中變如山嶽,兜頭向無當聖母砸下。無當聖母祭無回珠,幽幽毫光閃現,從哮上,與翻天印撞在一起。「轟」的一聲巨響,無當聖母與廣成子俱各倒飛而回,竟是兩敗俱傷。

    二人各自收了法寶,恨恨地對視一眼,自回本陣療傷去了。場面一時沉寂了下來。通天教主轉頭看了看身邊的秦華,口中道:「如此打法,不知要到何年何月?」

    秦華聞言暗笑,當下道:「依弟子之見,我們本就應該一擁而上。老師有誅仙四劍在手,足以擋住太上老君與原始天尊。我等師兄弟群起而攻,闡教不過頃刻便亡。何須如今這般麻煩!若等接引、准提來至,那便大勢去也。」

    通天教主聞言沉吟未決。秦華知道通天教主一時難以接受要將闡教滅教之言,也不再說話。看看一時無人下場比鬥,當下秦華沉吟一陣,逕自走出萬仙陣,來至場中。對麒麟崖上稽首作禮道:「今日是我闡截兩教決戰,貧道豈能作壁上觀?你們哪位道友前來賜教!」

    闡教眾人見秦華出陣,一時臉色皆難看至極。原始天尊瞪了秦華一眼,轉目看向太上老君。就見太上老君笑呵呵地站起身來道:「秦華,今日闡截兩教決戰,乃是為完封神殺劫。你已斬了惡屍,不在劫中,豈能再下場比鬥。還是站在一旁,靜心觀戰才是正理。你可不要擾了大戰!」

    秦華道:「不然!弟子雖曾斬屍,然前為破混元一氣陣,惡屍化身已然消散,已算不得斬屍之人。況且今日乃是闡截二教決戰,貧道身為截教弟子,豈有不出上一份力的道理?」

    太上老君聞言變色道:「一派胡言!你道行已到,道基又未曾遭半點損毀。只需靜坐用功,早晚自能重新凝聚惡念化身。尚在這裡巧言相辯,肆意逞兇,全無半分有道之士的悲憫情懷。你且退下,否則休怪我趕你走。」

    秦華聞言,一陣無奈,只得悶悶不樂地退回萬仙陣來見通天教主。通天教主道:「今日既是完封神殺劫,你只管在一旁觀戰提點一下教中同門便好。出戰卻是不必!」

    正說之間,那邊清虛道德真君奉了原始天尊法旨,已然下了麒麟崖來到場中,對截教這邊喊道:「貧道闡教清虛道德真君,特來一會截教高明。」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二百零一章 羅宣縱火逞威風
   
    卻說清虛道德真君下了麒麟崖,來到場中叫戰。萬仙陣後羽翼仙看見,連忙跳出陣來,對清虛道德真君道:「貧道前來會你!」,當下從半空中揮劍直取清虛道德真君。

    道德真君見是羽翼仙,大怒,罵道:「好孽畜!前者在我混元陣外裝模作樣,行那誑騙之事!今日復敢逞兇耶?」道德真君心頭無名火起,當下將仙劍一揚,也飛將起來,就於半空中與羽翼仙大戰。

    那羽翼仙本是大鵬金翅雕得道,天生神通不凡,翅膀一扇便是九萬里,煽動的又快,在空中騰轉如意,佔盡優勢。將清虛道德真君壓在下首,一陣好打。清虛道德真君騰雲之術不如羽翼仙,被打的憋悶至極。當下虛晃一劍,發神雷阻了羽翼仙一阻,按下雲頭,祭出五火七禽扇望空中一扇。漫天火光沖空,將天邊燒的通紅。羽翼仙長震雙臂,捲起狂風抵禦,卻哪裡抵敵得過?被大火燒中了氈袖,皮肉灼灼生疼。

    當下羽翼仙帶傷而回,清虛道德真君追趕不上,只得頓足痛恨。萬仙陣中轉出羅宣,大叫道:「道德真君不要張狂,看我來制你!」

    清虛道德真君認得是羅宣,乃是燧人氏鑽木取火之時,從人族第一朵火焰而生。當下不敢怠慢,凝神應戰。那羅宣本是火德之體,不懼清虛道德真君的五火七禽扇。全無顧忌,只一味搶攻。將清虛道德真君打得半點脾氣也無。

    只見那羅宣打得興起,搖身化為三頭六臂,一手持照天印、一手持五龍輪、一手持萬鴉壺、一手持萬里起雲煙、兩手使兩把飛煙劍,胯下坐赤煙駒,渾身上下火光升騰,一片通紅。

    不一時。羅宣將萬鴉壺打開,飛出無數火鴉,齊往清虛道德真君面上撲騰。又將五龍輪祭起,顯出五條火龍盤旋不已,圍住道德真君,一起放火。飛煙劍紅光閃閃,赤煙駒蹄生烈焰。煙火瀰漫,遮天蔽日。

    清虛道德真君不敢用五火七禽扇,生怕火上澆油。只得放出玉清仙光護住全身,手掐避火訣在烈焰中努力支持。眼見煙火越演越烈。道德真君道行雖高,卻也經受不住這般灼燒。當下從懷中取出一物,名為混元幡,成傘狀。道德真君將混元幡祭起,罩住身形。

    那混元幡自成空間,內有一座儀靜山,廣八百里,可供休憩。清虛道德真君便在儀靜山中躲避大火。自在逍遙。

    卻說羅宣縱火來燒道德真君。眼看真君抵敵不住,便要落敗。羅宣正自心喜,將火箭萬里起雲煙拿在手中,欲要擊殺道德真君。正要下手,卻見道德真君取出一面幡來將自己罩住。眨眼消失不見。羅宣大驚,仔細查看。知道德真君已然遁走。當下羅宣大怒,抬手將照天印祭將起來,發出滿天紅光,映照天地,灼灼生威。

    那照天印飛上半空,光芒激烈如一輪紅日,耀人眼目。猛地蓋了下來,震動崑崙山,將地表陷下去一個四四方方巨大的坑洞,熊熊地火在坑內升騰。

    羅宣祭起照天印震動周圍空間。那邊清虛道德真君在儀靜山中避火。突然山搖地動。混元幡內的空間一陣晃動,竟也漸漸熱了起來。道德真君見狀大驚。暗道:羅宣真不狼火德之體,人間火之啟源!

    當下道德真君知不可躲避,急思解脫之法。遂從懷中取出一個葫蘆來,揭開蓋兒,取出裡面盛著的神砂。這神砂乃是一點土之精華,被道德真君得到後,放入丹爐中多番煉製,頗有神妙。

    道德真君取出神砂一捏,往儀靜山外灑去。那神砂落地化為一人,容貌衣著與道德真君一般無二。在火中顯出身形,揮劍直往羅宣刺去。羅宣見逼出了道德真君,心下頗為自得。縱兩口飛煙劍來取,竟將道德真君一劍兩段。眾皆大驚!

    羅宣見殺了道德真君,當下收了漫天大火,轉身回轉萬仙陣向通天教主交旨。卻見通天教主皺眉道:「道德真君已遁走矣!」當下將手一指,場中道德真君屍身一陣變化,復又變為幾粒神砂。羅宣見狀,目瞪口呆,繼而暴怒不已。遙望見麒麟崖上道德真君顯出真身,與元始天尊交旨。羅宣大怒罵道:「道德真君,膽小懦弱!逞左道之術遁走,算什麼本事?快快下來與我重新比過!」

    卻說道德真君在麒麟崖上聽見羅宣呼喊,只是冷嘲不已。太上老君道:「羅宣既是火德之體,當上封神榜執掌火部!」

    原始天尊聽說,當下喚來慈航道人道:「羅宣當上封神榜。你今且去,我再賜你一物,可制羅宣。」當下原始天尊將琉璃瓶取出,倒了一滴三光神水於慈航道人的玉淨瓶中。

    慈航道人領命,飄身下崖來至場中,對羅宣道:「道友不要呱噪!既是鬥法,各憑本領。落敗而走,而能逃出生天,亦是天道眷顧!今你既心內不服,我與你比鬥一場,以決勝負。你看如何?」

    羅宣道:「你來也是一樣!貧道先解決了你,再送清虛道德真君上封神榜!」當下羅宣出陣與慈航道人戰在一起。萬仙陣中秦華知道慈航道人玉淨瓶中裝有五湖四海之水,水火相剋,不由暗暗為羅宣擔憂。

    卻見羅宣與慈航道人相鬥,如前燒道德真君一般,縱火來燒慈航道人。哪知慈航道人不躲不避,任他大火熊熊,只將手中玉淨瓶祭起,倒出漫天碧水,一時將大火撲滅。

    羅宣見狀大驚,祭萬里起雲煙來殺慈航道人。慈航道人微微一笑,抬手一指,道聲「疾」,只見玉淨瓶中飛出一滴三光神水,纏向萬里起雲煙,將之湮滅殆盡。那三光神水仍不停息,直往羅宣而去。

    羅宣知道厲害,然而其一身是火,並無半點法術、法寶可以抵擋神水。被三光神水兜頭落下,將羅宣罩在水滴之中。頃刻之間,便化為煙塵。一道真靈往封神台上去了。

    秦華等見狀救援不及,當下大怒道:「三光神水乃是聖人之物!慈航道人,你何以竟使之逞兇?你闡教如此破壞賭鬥,將我截教顏面放在何地?今番若不說個明白,誓不與你等干休。」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二百零二章 慈航歸西
   
    卻說慈航道人用三光神水將羅宣裹住,羅宣不能抵擋,頃刻化為煙塵。萬仙陣中一干截教門人看見,俱都大怒,指責慈航道人濫用聖人之寶,破壞賭鬥。群情洶洶,皆要慈航道人給個說法。

    慈航道人笑道:「三光神水乃玉虛宮之寶,貧道我如何用不得?況且我教掌教老師已將三光神水賜了一滴於我,便是屬於貧道自己的,再非聖人之寶。我用自家法寶上陣,有何不可?你們手中難道便沒有自家老師賜下的法寶麼!」

    慈航道人頗為理直氣壯地譏嘲了截教眾人一番,復又回陣。原始天尊聽慈航道人如此說,也不叫慈航道人交回三光神水,算是默認了那滴三光神水已經賜予慈航道人了。

    秦華在麒麟崖下看得又好氣又好笑,暗道這慈航道人真不狼闡教高足,一番話既搶白了截教眾人,又暗暗將原始天尊也堵了回去。致使眾目睽睽之下原始天尊不能犯眾怒收回三光神水,他慈航自可打著維護闡教臉面的旗號心安理得地得了這一件至寶。

    當下秦華冷眼看著闡教中人嘴臉,見其個個面狠厲之色,而內懷憂懼之心。不由暗道:闡教中人心已離散!若是今次原始天尊坦然應對封神大戰或可激起眾人同仇敵愾之心。若是一味以小手段依仗外人外力,即便度過了此劫,也必將輸掉人心。原本的時空中闡教門人在戰後紛紛或隱退、或轉投西方教就是明證!

    卻說慈航道人搶白了眾人一通,便要回轉麒麟崖。忽聽萬仙陣中一人言道:「慈航道人不要走,殺我道兄,我與你勢不兩立。」當下仗劍而出,直取慈航道人。

    慈航道人見此人黃臉長鬚,身著皂服,問道:「你是何人?」

    道人答道:「吾乃九龍島練氣士劉環。素與焰中仙羅宣友善。今你打死羅道兄,貧道特來會你,為我道兄報仇!」

    慈航道人不知劉環虛實,不敢大意,當下揮劍與劉環鬥在一起。不數合,慈航道人見劉環道行遠低於自己,只是腳下生一團紅焰,頗有些神異。當下放下心來,更不與劉環糾纏,將玉淨瓶祭起。一道碧光撒下,頓時將劉環吸入瓶內,不到一時三刻,化為膿水,一道真靈往封神台上去了。

    慈航道人收了劉環,一時聲威大震,便要回轉麒麟崖向原始天尊交旨。只聽萬仙陣內一個清麗的聲音說道:「慈航道人,你依仗道法。肆意凶頑。殺我二姐。正所謂因果循環,今日便要你償命!」

    眾人看時,說話之人卻是瓊宵。只見瓊宵雲裳飄飄之間,已至場中。粉面含煞,揮劍直取慈航。慈航道人見瓊宵來勢洶洶。只得勉強擋住。二人斗有片刻,瓊宵畢竟修為高深。三仙姑見識淵博,神通廣大,慈航漸漸抵擋不住。

    當下慈航道人心下驚懼,只得祭起玉淨瓶來收瓊宵,瓊宵笑道:「此寶豈能傷我?」當下顯出頂上慶雲,垂下道道流彩,護住全身,將玉淨瓶發出的碧光擋在外面。

    慈航道人見狀,把牙一咬,用手一指。那玉淨瓶中放出漫天大水。來淹瓊宵。卻暗暗將那滴三光神水混在大水之中,欲伺機偷襲瓊宵。

    卻見瓊宵掐定避水訣。腳下彩雲升騰,托住瓊宵香軟嬌軀。任它洪水滔天,只是漫不到瓊宵身上。當下瓊宵在水面上大笑道:「慈航,今番要你還我二姐之命!」說著抬手祭出一物,在空中挺折如意,頭交頭如剪、尾交尾如股,正是三仙姑重寶金蛟剪。

    慈航道人驚駭欲絕,轉身欲逃,卻哪裡逃得掉?麒麟崖上原始天尊並一眾門人俱都救援不及,眼睜睜看著金蛟剪從空落下,將慈航道人一插兩斷,死於非命。

    卻說慈航道人真靈逸出,有一圈佛光閃現,佛光之中,隱隱顯出一尊法身,三頭六臂、面如傅粉、兩耳生蓮、毫光閃閃。慈航道人真靈在場中徘徊一二,竟是不知所措。闡截兩教修士見狀大奇,不知這慈航道人不上封神榜,尚留此何為?而那封神榜又為何不來收取慈航道人的真靈?

    正疑惑間,麒麟崖下太上老君的歎息悠悠傳來道:「不意慈航道人竟是西方之客,注定當享西方香火,日後大興西法,不上封神榜。今日既然遭劫隕落,乃天意使之脫離道門,以歸西方極樂也!我等不可逆天行事。」

    當下老君用符命將慈航道人真靈一指,洗去塵垢,對其道:「緣來緣自滅,來去了無痕。慈航,既是天命如此,你當歸西方。這便去吧!八寶功德池中,自能為你洗經伐髓,再聚法身。」慈航道人稽首拜辭,持符命往西方去了。

    原始天尊在麒麟崖上看見,臉色陰沉難看的嚇人。他自己苦心培養地徒弟要投入西方教了,雖是天意如此,心下卻如何能夠好過?不單原始天尊,就是太上老君、通天教主並三教門下一眾弟子見了都是沉默不語,眾人一陣無言,只覺甚為無趣。場面一時難言的沉寂了下來。

    原始天尊與通天教主各自不經意地掃了自己門下眾位弟子一眼。總是通天教主脾性剛烈,門下弟子也大多親厚,金靈聖母、無當聖母等幾個大弟子個個目光堅定。萬仙之中雖也有些神色閃爍、故作鎮定之輩,卻不損截教太多。麒麟崖上原始天尊看看身邊還剩下的幾個徒弟,卻是面無表情地回轉了過來,不發一語。旁邊太上老君看見,知原始天尊心中憂悶,當下解勸道:「一眾門人禍福去留,乃天數注定,非人力所能更改。有得有失,有去有回,天道昭昭,豈得無憑?我等乃是混元聖人,何必如此放不開!」

    原始天尊聽罷,心中仍自鬱鬱,強笑道:「我豈不知?雖是師徒一場,奈天數何?」當下復又滿面微笑與太上老君說了一陣閒話,這才起身對通天教主說道:「今日賭鬥,各有勝負。今眾人皆已疲憊,不如暫且罷手,明日再戰,如何?」

    通天教主這邊見了慈航道人去歸西土,也自心中慼慼。聞言道:「自無不可!」當下原始天尊領著門人先自去了。通天教主也回轉萬仙陣,金靈聖母發一個掌心雷,眾仙將萬仙陣收了。一時俱都隱沒仙蹤。麒麟崖下萬里無雲,清風徐徐,那裡看得出半點剛才的凶險之象?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二百零三章 人心合天道
   
    卻說慈航道人被瓊宵祭金蛟剪一插兩斷。一道真靈逸出。竟顯出佛光。昭示著其日後當大興西法。天道留其後用。因而封神榜並不收他的真靈。此是天數。不可違抗。當下太上老君發下符命。令慈航道人往西方去了。

    雙方因見此事。俱都心無戰意。只的各自回去。以待來日再鬥。金靈聖母發一聲雷。眾仙將萬仙陣遮掩。內中秦華輾轉反側。心中疑惑不能的解。當下尋到通天教主問道:「鴻鈞道祖曾言。封神大劫牽連三界眾生。慈航道人即便與西方教有緣。卻也總是犯戒之仙。為何不上封神榜?即便是正宗西方教出身的屍棄道君。當年也被弟子用打神鞭送上封神榜。何以屍棄反不如慈航?」

    通天教主笑道:「封神榜乃依天道而立。三界生靈無論是誰。只要踏足紅塵爭鬥便都會落入劫中。所以屍棄亦不能逃脫打神鞭之厄。然而其中卻也有一些的天獨厚之輩。受天道眷顧。即便身在劫中。也是有驚無險。能夠全身而退。這部分要麼是有大功德在身。要麼是福緣深厚。要麼是天數注定日後當擔當重任。故而皆不上封神榜。慈航道人便佔了第三點。而那屍棄道君。卻是三者全無。而又肆意逞兇。故而隕落。實是平常豎!秦華聞言這才恍然。當下自回本陣靜坐用功不提。

    卻說玉虛宮中。眾門人見慈航道人歸了西方。盡皆心生猶疑。廣成子歎道:「同門一場。不意中道分離。想來令人傷感!」

    懼留孫與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俱都沉默不語。那邊雲中子卻道:「我道門弟子。各有玄妙不同。緣法一至。又不能解脫。便不論好惡都只能接受。今慈航入西方。亦是其機緣至矣!又何必喟歎。」

    眾人聽了此言。方才各自收攝心神。就在宮內靜坐不提。

    且說西方極樂世界。八寶功德池邊。接引兀的睜開眼睛。滿臉喜色對身旁童子道:「此有緣人來歸。真我西方大興之兆也!」便命童子外出迎接。

    童子去了。不一時領進一道虛影來。接引細看。依稀可見三頭六臂法身。有佛光流轉。當下接引笑道:「慈航道人此來。正應我八德池中。五百年花開之數。吾教兼行東土。當由你而大興。」

    當下接引將慈航道人往八寶功德池中一指。頓時無邊功德聖水浴身。將慈航道人真靈洗淨塵垢。接引將池中蓮花摘了一朵。為慈航道人重鑄法身。不一時。慈航復又返本還源。渾身上下佛光盈盈。有一顆舍利子沖天而起。金光撒下。一片莊嚴寶相。

    慈航道人因成了大慈大悲感應隨世觀世音菩薩。立志普度眾生。宏願一出。天的感應。慈航因此竟生成了女像。

    不說慈航道人自歸西方教。化為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只說崑崙山這邊。闡截二教相鬥之事。雙方因慈航道人之事。各休息了一晚。次日復又相會於麒麟崖前。依約再鬥。

    此次是九龍島四聖聯袂而出。四位乃是王魔、楊森、高友乾、李興霸。均有千年道行。聖人門徒。雖只千年。法力卻也不容小視。四人形狀雖是怪異。卻是出身人族。各有奇獸做坐騎。使寶珠傷人。一時甚為兇惡。

    闡教這邊見是四人出馬。定睛一看。四人不過羅天上仙修為。當下走出靈寶大法師與道行天尊。二人法力遠勝九龍島四聖。戰不數合。道行天尊手起劍落。將王魔斬殺。楊森急放開天珠。被靈寶大法師取出一柄寶傘擋住。復又將發神雷將楊森震死。高友乾、李興霸俱不脫此厄。一一上榜。

    卻說秦華在萬仙陣中。見闡截兩方到目前為止都是依約比鬥。並無太大違規。加之昨日慈航西去。秦華眼見天數如此。西方教必將大興。心內想法卻也漸漸有了些轉變。心知封神榜終須有人去填。闡教弟子本來已經不多。即便將之全部殺了。也不夠封神榜人數。反而道門失了闡教這一脈。顯的勢單力孤。

    當下秦華心中暗道:只要原始天尊不是做的太過。便也由他去了。殷商此時已滅。算來封神榜上不過餘下百十個清福正神的神位。若是就這般一場場打下去。倒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當下打定主意。只要將清福正神神位填滿。便由通天教主提議。結束封神之戰。

    當下眼見九龍島四聖隕落。秦華也自不為所動。暗暗打量了萬仙陣中眾人一眼。見眾仙皆面有怒色。並未有絲毫退縮之心。截教的凝聚力並未離散。秦華心下稍安。更留心觀戰。雖則秦華心中有了即便截教獲勝。也會留下闡教元氣的想法。一則算是道心未虧。凡事留一線的慈悲心未曾泯滅;二則留下闡教。待日後西方教大興之時。方不至於勢單力孤。

    此時秦華思及通天教主平日言行。發現其從未有過要將闡教滅教的想法。此不止是通天教主重情。更是由於其混元聖人。道心淵深如海。真正做到以人心合天道的清靜無為境界。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而缺一。天道尚且留有一線。何況天道之下苦苦追尋的眾修士乎?

    彼時秦華還暗暗埋怨通天教主。現在一想。若是真滅了闡教。道門失了一柱。必然不穩。原本歷史中截教全滅。此是原始天尊自恃己能。西方教推波助瀾的結果。彼自毀道門牆角。失了大道均衡。及至後來西方教大行其道之時。道門落到何種境的那可是秦華親自見識過的。為個西遊。道門中人個個把十分力氣當做半分來用。真真丟人現眼到家了。

    然而放闡教一馬這個想法不過是建立在截教獲勝的基礎上的。此時大戰正酣。若是稍有變故。那便是輸的下場。秦華一心想著怎麼早日結束封神之戰。即便有些想法也只是存在心裡。此時只是更加用心關注大戰進展。免的出現什麼變故。若是截教落敗。那邊一切成空。

    秦華存著這般想法。當下望望西方。心道:只要接引准提不至。那麼封神之戰便不會有太大變故。然而如何才能在接引准提擊退冥河、鯤鵬。趕來東土之前將封神之戰完結呢?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二百零四章 西方纏鬥
   
    卻說麒麟崖下闡截二教賭鬥,接連五天,雙方各有損傷。闡教這邊損了一些不出名的二代門人,廣成子等金仙除了慈航歸了西方之外,皆不曾損傷。反而截教,多有傷亡,先折了焰中仙羅宣並劉環,後又折了九龍島四聖等十餘名弟子。人人切齒咬牙深恨。

    秦華在萬仙陣中看見此處大戰並無什麼異狀,心知若是西方教接引准提二人不來,原始天尊為了免於引起兩教混戰,從而對他闡教不利,必然不會輕易破壞賭鬥。當下秦華心下稍安,心中記掛西方教之事,於是起身對通天教主道:「現今雙方依次對戰,並無弟子出力之處。弟子意欲往西一行,請老師允准。」

    通天教主聽秦華如此說,面色微微一變,隨即道:「你到了西方也擋不住他二人,又何必去!不如留在此地,為我執掌六魂幡。若是接引准提果真來至,至令大戰並起,你也可以助我一助。」

    秦華道:「弟子並非是要逞強,只是我截教萬仙俱困在此處,與闡教對峙。西方戰況如何,我等俱不知曉。如此,如何能夠隨機應變!弟子因此欲到西方一觀。」

    通天教主聞言,將神念往西方一掃。頓時變色道:「接引坐鎮極樂世界,准提使孔宣?婆屍等共守靈山,自領著一干佛子佛兵前往追殺冥河老祖,今冥河老祖與鯤鵬兵分兩路。鯤鵬進攻靈山,被眾人勉強擋住,冥河老祖卻已落荒而逃。」

    秦華聞言大驚,心知通天教主聖人之尊,自然能夠探查地冥河老祖與鯤鵬動向,繼而推測出接引、准提所在。當並非難事。當下秦華急道:「如此,恐冥河等支撐不了多久。此時接引尚未動手。若其出手,血海一族必然頃刻便敗。弟子請往西方一觀。看看有無轉機?」

    通天教主見秦華注意已定,當下道:「你既定然要去,我也不便阻攔。只是你一人勢單力孤,此行兇險難測,你可有準備?」

    秦華道:「前者申公豹用三品金蓮防身。被接引察覺,因而來搶。幸得老師救回申公豹。三品金蓮方不曾有失。然而此寶行蹤已,弟子恐申公豹法力低微,不能妥善保存,反被他人惦記,故而已將此寶收回。今我有太極圖印、聚寶盆、三品金蓮,足以護得自身周全。老師不須為我擔心!」

    通天教主點頭笑道:「你倒是機靈,收得如此多好寶貝!只是你一人終是不妥。」

    秦華聞言,眼珠一轉,望了望陣後的長耳定光仙道:「既如此,便讓長耳定光仙和羽翼仙隨弟子一道前往。可好?」

    通天教主奇道:「你一向與長耳定光仙不和。今何以主動相邀?」

    秦華心內暗道:「這長耳定光仙乃見風使托,口蜜腹劍之輩。原本的歷史中就是他吃裡扒外,將六魂幡拿走,使通天教主無法可施。我如何能與他交好?只不過他既是這種人,與其將他留在此處禍害通天教主,不如帶在身邊,也好監視。」

    秦華心中嘀咕著,面上卻微微一笑,並不答話。通天教主見狀,也不再問。當下秦華自去招呼羽翼仙與長耳定光仙,三人出了萬仙陣,逕往西方而去。

    來到靈山之外,秦華叫隱起身形,當下偷偷打量靈山之上的情形。見靈山中處處皆是戰鬥痕跡。那邊鯤鵬領著他這數萬年來收攏的一干妖兵正與一眾佛子大戰。身旁相助者,卻是四大阿修羅王之一的乾達婆。那乾達婆頗為悍勇,手持一柄血綻刀與毗婆屍、俱那含、迦葉三人裹住一團廝殺,即便帶傷,也自大呼酣戰,半步不退,連連搶攻。將三人打得束手束腳,狼狽不已。

    那鯤鵬卻與孔宣戰在一起,孔宣道行比之鯤鵬自然遠遠不如,奈何五色神光厲害非常,無物不落。實令鯤鵬頗為忌憚,每每孔宣見不敵,便祭五色神光漫天刷來。幸得鯤鵬也自滑溜非常,依仗天下無敵地速度,每每遁逃開去,復又纏將上來。鯤鵬忌憚五色神光,孔宣道行又不如鯤鵬。當曉人一時竟相持不下。

    秦華看了半晌,心知若論放開手腳的真實打鬥,以鯤鵬地速度,五色神光是刷不到他的。反而孔宣逃不過,被鯤鵬陰魂不散似地纏住,久之必然落敗。

    然而若要二人真正分出勝負生死,卻不知要到何時?此時鯤鵬等人在西方教門口大戰,形勢對阿修羅族不利,久拖無益。當下秦華悄聲對羽翼仙道:「孔宣背師叛教,尚在這裡逞兇,你且下去阻他一阻,叫他知道背叛師門地下場!」言罷,有意無意地掃了長耳定光仙一眼。

    羽翼仙聽說,當下顯出本體,卻是一隻大鵬金翅雕,在空中展開羽翼,俯衝下去,高聲叫道:「叛教逆徒,快來領死!」

    卻說孔宣正與鯤鵬交戰,見天空一團黑雲當頭壓下,不由吃了一驚。當下見羽翼仙來的兇猛,只得捨了鯤鵬,將五色神光放出,來刷羽翼仙。

    那羽翼仙乃是大鵬中的異類,號為金翅大鵬雕;孔宣卻是孔雀中的異類,背顯五色神光。孔雀、大鵬皆是太古時期鳳凰所遺下的後代,各有許多奇異神通。只見羽翼仙見五色神光刷來,忙把身子一挺,金翅震動,金芒漫天,狂風怒卷,與五色神光爭持。五色神光竟不能落羽翼仙。

    只見二人大戰,空中有天崩地塌之聲,風雲變幻不定。戰有兩個時辰,羽翼仙支持不住,漸敗象。此時鯤鵬見羽翼仙橫空出世將孔宣擋住,自去相助乾達婆把毗婆屍等一干西方修士一陣好打。毗婆屍等抵敵不住,只得後退收縮。

    鯤鵬正自大喜,忽見羽翼仙落敗,當下鯤鵬覷準時機,飛劍刺向孔宣。孔宣一心與羽翼仙大戰,全無防備,竟被鯤鵬一劍刺中背心,當下吐血重傷,轉身便逃。

    鯤鵬見狀,得意洋洋地領著阿修羅族一干兵馬將靈山佛子佛兵一通好殺。把個靈山,化為血腥之地。

    天空中秦華看見,忙招呼羽翼仙回來,當下三人偷偷摸摸離去了。

    秦華等剛一離去,就見靈山之上金光大放,一顆碩大地舍利子沖天而起,漫天金光將正自肆虐的阿修羅族兵將殺了個乾乾淨淨。只聽准提憤怒地聲音傳來道:「鯤鵬豎子,你何敢如此大興殺孽。」

    追殺冥河老祖的准提終於忍不住捨了冥河,急沖沖趕回來了。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二百零五章 接引東來
   
    且說羽翼仙助鯤鵬一起擊敗孔宣,當下秦華領著羽翼仙、長耳定光仙二人先自走了。鯤鵬見打下了靈山,與乾達婆一起只顧衝殺,將靈山打成一片血地。正在外漫天追殺冥河老祖的准提簾心生感應,當下大怒,捨了冥河老祖掉頭回轉靈山,一顆舍利子放出漫天佛光,將肆虐的阿修羅族普通兵將殺了大半.

    鯤鵬見勢不好,當下一拉乾達婆,顧不得收攏兵馬,二人孤身遁走了。准提及至顯出真身,鯤鵬與乾達婆已然走了,追之不及。當下准提更是暴怒,祭金剛杵將剩下的阿修羅族兵將一一打成肉醬,方才出了一口心內惡氣。

    且說秦華三人離了靈山,駕雲來到一處山頭,眼見下方旗旛招展,秦華認得是血海阿修羅族旗號。當下按落雲頭,尋了此地的阿修羅小將問道:「我乃截教修士,與你家老祖是舊識。不知你家老祖今在何處?」

    那阿修羅小將看了看秦華,方才道:「老祖鑾駕在血隱山,道長可自行前往。恕小將軍務在身,不能相送!」

    秦華笑別而去,領著羽翼仙等尋路找到血隱山。卻聽山中戰將道:「老祖鑾駕雖在此處,實則不知何往。」秦華聞言大笑,便在山前等待。過不多時,只見遠處天空光芒一閃,鯤鵬已來到身前,對秦華笑道:「在靈山時我便知必然是你到來。」當下又轉頭看向羽翼仙道:「道友力拼孔雀明王,助我一舉成功,貧道在此謝過。」

    羽翼仙不語,秦華接口道:「貧道在崑崙山,觀我截教與闡教眾人賭鬥。聞冥河老祖被准提追趕,故而前來探視。靈山之事,乃是機緣巧合而已。今准提既已回轉,冥河老祖當已脫困,不知現在何處?」

    鯤鵬笑道:「為防備准提將我等一起堵住。貧道與冥河老祖一向並不在一起,有事但以玉符傳信耳!今冥河老祖已然覓地藏身。我來此是與你說一件事。」

    秦華道:「何事?道友直言無妨!」

    鯤鵬正色道:「前兩日還好,只是近日我與冥河老祖輪番攻擊靈山,或抽空也闖入極樂世界。然而不管我二人攻得如何之急,都只有准提一人現身,接引竟不知所蹤。前時准提更是悍然離開靈山,追擊冥河老祖。我猛攻靈山。期望引准提回救。雖有孔宣相阻,不能盡得全功,然亦將靈山毀壞不少,接引如此沉得住氣?竟不前來阻止於我?——其間必有古怪!我與冥河老祖商量,頗覺有異,恐怕接引早已不在極樂世界中了。」

    秦華聞言臉色巨變,失聲道:「接引必是趁機往崑崙山去了。這二人如此處心積慮,算計我兩家,所謀者必定極大。貧道得立即趕回東土。先請告辭!」

    當下秦華領著羽翼仙並長耳定光仙匆匆忙忙往崑崙山趕去。正行之間,忽見前方雲頭有一人端坐蓮台,丈六金身。無上莊嚴。在前阻住雲路,對秦華道:「秦華道友!既然去了我靈山聖境,何不就留在我西方。日後大興西法,必有你一席之地。」

    秦華見是接引。當下收攝心神稽首道:「秦華見過接引聖人!聖人何以如此見事不明?世人皆知:金丹舍利同仁義。三教原來是一家。西方、東土。總是一體。都是修行大道。聖人何以強分彼此。屢將我道門弟子說成西方有緣之客?豈非遺笑天下!」

    接引聞言也不翻。只笑道:「我如今只是要你興西方大法。故此善善待你。好言相說。你何不順應天道。歸我西方。我與你做個佛陀。掌一方世界。何如?」

    秦華笑道:「好大地畫餅!我聞天地之間。有群星列宿。有大地山河。各有經緯不同。三界之中。自有昊天玉帝統領眾生。不知你那一方世界又在何處?」

    接引笑道:「我西方三千世界。俱各不同。所謂一沙一世界。豈是虛妄?你入得我門。自然修得清靜無為地無上妙法。」秦華聞言。輕笑道:「我自有師門。求那混元大道。西方大法雖妙。奈何與我無緣。豈能強求?」

    接引聞言變色道:「吾乃大慈大悲。好言相勸。乃是不忍你現出本相。若是現時。遺笑天下。豈不有辱你平日修煉功夫?還是及早悔悟。入我沙門。三乘妙法為你而開。你可知通天教主也已救你不得!你且看這又是誰?」

    秦華聞言定睛一看。見接引蓮台之下。有一條金須鰲魚。被一串念珠釣住。剪尾搖頭。其狀痛苦。向秦華喁喁含悲。甚是淒涼。秦華一見。認得是烏雲仙。如今竟被接引顯出真身。釣在蓮台之下!當下秦華心中無限悲惶。潸然落淚道:「道兄在碧游宮悟道。無數萬年歲月苦修。打熬功夫。已然功行圓滿。生平並未造半分惡業。今日竟也遭此橫禍。實令我等同門痛心疾首。」

    當下秦華抬手祭出打神鞭,一手招出芭蕉扇,對接引道:「秦華本是出身妖族,便現出原形,亦不為丟人!你只道我截教門人,出身淺薄,不知你自己又是何物所化!總是天地生靈,當只有心性好惡之分,哪有貴賤之別!你既要看我原形,我便顯給你看,又有何妨?」

    當下秦華將身子一滾,放出漫天耀眼的青光,晃人眼目。羽翼仙與長耳定光仙俱都睜不開眼,正待後退,耳邊傳來秦華的聲音道:「你二人速速遁走。羽翼仙伺機救人,不要勉強!」

    話未落,只見漫天青光之中,顯出一隻巨大的松鼠形象,巨爪獠牙,金須赤眸。對著接引大叫道:「上不尊、下不敬,禮之常耳!我今日認不得你是聖人了。」

    當下秦華將毛茸茸的大尾巴一抖,三十萬支松尾針漫天飛出,遮天蔽日。根根毫光閃閃,幽幽森寒,在空中往來縱橫,眨眼布成周天星斗大陣,將接引圍在裡面。

    那松鼠復又一張嘴,吐出滄海明月珠來,蔚藍透明、奇幻非常。只見那滄海明月珠在秦華週身纏繞不休,寶珠有靈,感受到秦華內心的激動,竟漸漸濕潤,緩緩流下一滴淚珠來,晶瑩剔透,彩暈隱隱,見之令人心神被奪,不由自主地沉淪進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