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武俠] 截教小妖 作者︰碩鼠肥(全書完)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一百八十六章 爭論
   
    聽通天教主如此強硬地回絕,太上老君皺眉不語。原始天尊面上不愉之色一閃而過,只見原始天尊看了看太上老君臉色,轉頭對通天教主說道:「既然師弟有意讓門下弟子各憑本事爭勝,貧道也無話可說。未免傷兩家情誼,不如約個時日,將此事做個了結,免得遷延日久,徒讓三界生靈受苦,你看如何?」

    通天教主聞言,當即爽快地道:「貧道早有此意!若一開始便如此,何至於搞得三界大亂,生靈塗炭。」

    秦華卻聽得一皺眉,暗道:闡教弟子實力雖強,卻明顯不如截教幾大弟子遠甚。原始天尊若要保全門下弟子,必然是要耍手段的。這突然正大光明的提出約期決戰,實在令人費解。算起來,他闡教並未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啊?何至於如此急不可耐!

    秦華這邊正思量著,卻聽太上老君說道:「既然你兩家都同意約期完成封神殺劫,那麼這事就這麼定了。然而人間之事卻不得不先行解決,殷商後繼無人,國運已盡,當以周朝取而代之。兩位師弟以為如何?」

    原始天尊當即應是,通天教主思忖一二,心知老君掌人族教化,在人族大統之事上,是沒有辦法與他爭執的。況且殷商確實後繼無人,國運已然衰落。當下也點頭表示認同太上老君之言。

    太上老君當即道:「既如此,通天,你當約束門下,不得相助殷商,好讓西周伐紂,天下一統。」

    通天教主正待答應,秦華搶先道:「滅商是一定的,西週一統天下卻未必。姬發弒父害凶,人倫已喪,有何資格為天下之主。反觀伯邑考。聰明仁厚,賢德播於四方,此乃人皇之資也。」

    老君聞言掃了秦華一眼,就聽玄都斥道:「師長說話,哪有你插嘴的份!真是目無尊長。」

    秦華聞言翻了個白眼,心道:關你鳥事!你八景宮規矩是大。但也管不到老子頭上吧。當下斜眼覷著玄都**師,面不屑之色。

    這邊通天教主聽了秦華之言,心中雖對秦華緊抓著人族之事不放有些不以為然,卻也順著說道:「不錯,人皇之位關係重大,姬發有弒父之名,若為人皇,天下豪傑必然不服,反而生亂。不若伯邑考仁義賢明。可掌九州神器。」

    原始天尊聞言,淡淡地道:「既如此,你我兩教皆不派成就了仙道的弟子下山相助。讓姬發和伯邑考各憑本事爭奪天下,可好?」

    眼見太上老君面上帶笑。通天教主卻是無可無不可地神色。秦華急忙又插口道:「笑話!大師伯執掌人族教化。自當維護正統。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姬發弒父逼兄。攥位自立。乃偽帝也!人人得而誅之。又豈能與伯邑考相提並論。兩不相幫之說。實在荒謬。大師伯明見萬里。豈能任由宵小之輩竊據人皇之位。若要維護人倫綱紀。正天地法度。便當棄姬發而佑伯邑考。方顯大師伯人教教主之威嚴。亦知天威之煌煌不可欺也。」

    秦華此言佔盡道理。原始天尊掃了秦華一眼。沉默不語。太上老君閉目靜坐。一副我沒聽到地樣子。玄都張了張口。欲待再次斥責秦華無禮插嘴。想了想。終究沒有說出口。倒是雲中子見自家師傅受窘。當即開口道:「姬發弒父之內情。我等俱知。乃是受人陷害。一時失手所致。非其本意。究此事原委。實乃釘頭七箭書作祟。姬發本毫不知情。如何怪得他來?何況姬發英武聖明。知人善任。有王霸之器。遠非伯邑考柔弱之徒可比。姬發之王位。亦有文王太妃明旨確立。豈能稱為偽帝?」

    秦華嘴角一撇。欲待反駁。就聽太上老君搶先道:「當此三界大劫。天機本就晦暗不明。姬發與伯邑考皆有帝王之氣。難以抉擇。天意究竟屬誰。並無確定地徵兆。可叫他兩家聯手先滅殷商。然後在定誰為天子。凡我道門成就了仙道修為地弟子。不得再出手干擾人間王權之爭。」

    秦華聞言眼神一黯。心道:若是姬發做了人皇。那還不大肆打壓截教!到時我截教教義還怎麼在新朝傳承下去?哎。也罷。若是我截教最後戰敗。那也就無所謂傳不傳教了。

    當下秦華見太上老君主意已定。也不再爭執。當下三方對此事再無異議。就聽原始天尊接著道:「如此。待人間戰事平定後。我等再相會一場。確定上榜之人。」

    通天教主冷笑道:「這就算完了?封神榜之事具體到底該如何操作。似乎還沒有說清楚吧!」

    原始天尊聞言一愣,道:「師弟此言何意?」

    通天教主怒道:「封神之戰,本該我道門應劫。你三番兩次請西方教接引准提出手,壞我道門根基,是何道理?」

    原始天尊淡淡地道:「封神之戰雖是以道門為主體,卻也是三界浩劫。接引准提亦是混元大羅金仙,與我等同是鴻鈞道祖弟子,怎麼便不能參與進來了?」

    通天教主聞言更是惱怒,道:「那麼你與那准提數次出手對付我門下弟子,不顧輩分之差,不顧聖人之尊,也是有理的了?」

    原始天尊失笑道:「師弟你也說我乃混元聖人,更兼有師伯名分,教訓一下不知進退的小輩,有何不可?師長不能教訓小輩,難道反讓小輩門人得勢張狂到我這師伯頭上麼?」

    聽得原始天尊這話,秦華直接無語,卻又無法反駁。畢竟就修真者來說,師門長輩要教訓晚輩甚至打殺,那也地確沒有道理好講的。

    通天教主更是氣憤莫名,跳將起來道:「好個玉清境混元聖人,果然好威風、好煞氣!既如此,貧道我也無話可說,這便告辭了。」

    當下通天教主甩袖而去,秦華摸摸鼻子,苦笑著對太上老君微一施禮,當即快步跟上通天教主腳步,師徒二人頗為不快地走出了八景宮。

    通天教主跨上奎牛一拍,便即氣呼呼地走了。秦華心下一邊跟上,一邊心下哀歎道:還以為這次聚會能知道什麼不為人知的隱秘,誰知竟是如此收場。早知這個結果,又何必來呢?通天教主真是個實心腸的!真以為他原始天尊會規規矩矩,實心實意地與你商量著辦事麼?平白無故卻又丟掉了人世間的大把優勢。地盤、人口,這都是教義傳承的根本啊!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間戰局

    不說這邊秦華如何哀歎,通天教主又如何憤怒。單表人間自前次青龍關之戰姜子牙因糧草不繼退回西岐之後,多方整頓內政,秣馬厲兵,欲報戰敗之仇。不期接到原始天尊法旨,讓其先滅殷商。當下姜子牙不敢怠慢,留兵鎮守絕龍嶺、黃花山兩道防線,防備青龍關蘇護之兵。隨即便領著哪吒、韋護等一干將領前往臨潼關與姬發大軍匯合。

    姬發在臨潼關聽聞姜子牙到來,忙領了朝中文武前去迎接。君臣相見,敘禮畢,姬發問道:「相父不去主持收復青龍關,來此何為?」

    姜子牙道:「蘇護兵精將勇,青龍關地勢險要,急切難下。今我西周興義兵討伐商紂,天下豪傑之士無不翹首相望。當此情形,實不可遲緩。理當速速進兵,滅殷商,建新朝,鼎定社稷。勿使天下諸侯小視我等,進而生出異心,致生禍亂。」

    姬發聞言大喜道:「孤早有進兵之意,奈何青龍關被蘇護所奪,我軍側翼受其威脅,不得不駐兵於此,與之僵持。相父既決意攻打殷商,蘇護那邊如何應對?」

    姜子牙笑道:「我已得確切情報,伯邑考與蘇護亦有意先攻拔殷商。待其兵鋒移轉,側翼之危便解,我軍自可安心進兵。」

    聽姜子牙如此說,姬發心中雖仍有疑惑,卻也不再糾纏於此。當下便宣佈軍隊集結,隨時準備拔寨起行。

    不數日,探子回報:蘇護留了冀州老將趙丙、陳季貞二人領兵五萬把守青龍關,自領其餘諸將並大軍十五萬回轉冀州,復又調集麾下各路諸侯之兵,湊足二十五萬大軍南下攻打陳塘關。殷商猝不及防,陳塘關竟一鼓而下。

    蘇護大軍拿下陳塘關,將這顆釘子拔出,當下再無顧忌,揮軍大進。朝歌震驚。紂王忙令姜恆楚分兵十萬與殷破敗、魯人傑,以二將為正副元帥,雷開、雷鯤、雷鵬、殷成秀等人為將隨行,前往抵禦蘇護大軍。

    眾將去了,紂王心下焦躁,亟盼佳音。忽值殿官來報:前方緊急軍情。姬發、姜子牙領兵五十萬駐澠池,攻打孟津,前鋒已過黃河。

    紂王大怒,奈何國中無兵,只盼望姜恆楚能擋住周兵。微子啟奏道:「今逆賊四起,社稷將傾。國中無精兵可用,可將三山關用於彈壓東南蠻夷的十萬百戰精銳調回,以保宗廟不失。」

    微子衍聞言急道:「三山關為我中原屏障,一旦有失。蠻夷侵入國中,必將流毒天下,實不可取!」

    微子啟怒道:「若不如此。祖宗社稷亡無日也!到時三山關一樣落入逆賊之手。我等皆為階下囚耳。」

    微子衍聞言一呃。在不開言。滿朝文武都拿眼看著紂王。靜等紂王決策。

    紂王看著殿內諸文武神色。有人惶恐。有人擔憂。亦有人決絕、有人剛毅。大夏將傾。殷商六百年傳承。即便紂王這些年有些昏庸。但忠臣良將依然不少。

    當下紂王看著眾人各異地神色。心中暗暗歎息。思忖一二。開口道:「三山關乃東南鎖鑰。經年征戰。多次抽調。現關內守軍已然只有十萬之數。已不足以震懾外邦。詔令。命南伯侯鄂明領其國兵駐守三山關。冊封盤踞荊山地荊州侯熊澤為楚王。令其引兵進擊東夷。命遊魂關總兵竇榮前往三山關統領十萬商軍。剋日回師保衛朝歌。」

    此令一出。群臣嘩然。那鄂明乃是原南伯侯鄂崇禹幼子。南方動亂之時。逃亡朝歌。後西周扶持鄂崇禹第二子鄂廣為南伯侯。得了八十餘家諸侯地支持。殷商下手稍晚。只逼迫了東部地七十餘家諸侯反正。當時便以這鄂明為南伯侯。與西周鄂廣相抵。不過傀儡而已。

    荊侯熊澤更是趁機裹挾了南方五十餘家諸侯自立為王。是不擇不扣地叛逆。今番紂王竟也一併承認其王位。命其攻打東夷。以換取三山關十萬精銳來守衛朝歌。可見紂王決心之大。

    當下群臣見紂王乾綱獨斷。瞬間朝廷便有了十萬生力軍,都不由大鬆了一口氣。當下群臣齊心合力,準備兵器糧草甲仗之物,以禦敵兵。

    卻說孟津姜恆楚行轅,至殷破敗、魯人傑分了十萬兵去,孟津大營只有二十萬精銳兵馬。原本的四十萬東夷奴隸本就是炮灰,幾番征戰,姜恆楚皆以奴隸兵為先鋒,因而死傷慘重,只得十萬餘人了。幸得都是青壯敢戰之士,姜恆楚將這十萬奴隸分發衣甲兵器,自成一軍,待遇一如正規軍士一般。十萬奴隸因而成軍,戰意頗高。

    當下孟津守軍便有三十萬。西周本有六十萬精銳大軍,連戰征戰,多有損傷。然而收降卒、納豪傑、編練新軍,各處補充之下,也有大軍五十餘萬,皆百戰精銳。

    當下兩軍便在孟津擺開陣勢,規模不等的交戰、鬥將、襲擾,打得不亦樂乎。

    另一方面,蘇護大軍拿下陳塘關後,卻按兵不動,靜待西周與朝歌兩軍血拼。殷破敗與魯人傑十萬大軍到來,紮營陳塘關下。二人也自知兵微將寡,每日只堅守營寨,監視蘇護軍動向。雙方倒是一戰未打,平靜的有些詭異。

    在這種情況下,眼見朝歌城便在眼前,西周姜子牙大軍漸漸開始瘋狂起來。每日不要命地在姜恆楚營前罵戰、挑釁。姜恆楚堅守不出,只在對方將領前來叫陣之時,酌情派遣大王子殷郊、自己地長子薑文煥出戰,連斬西周數員戰將,卻單單不與韋護、哪吒、洪錦等人交鋒,直將西周上下氣得暴跳如雷。

    最後哪吒、韋護、洪錦三人便各領一軍,輪番上前叫戰。殷商大軍只是不出,漸漸已過三月。姜子牙每日查看商軍營盤,皆愁眉不展。那姜恆楚在孟津駐守數年,早將營寨經營的鐵桶一般,又有精兵三十萬在內,糧食水源不缺,根本全無破綻。

    姜子牙看著面前這個烏龜殼,頗有些難以下嘴的感覺。然而探子回報,殷商三山關十萬精銳邊軍不過旬月之內便要到了,到時對方集四十萬兵馬,依托堅固工事,那就更不可能拿下了。

    姜子牙這邊皺眉苦思破敵之策,一時無計可施。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一百八十八章 孟津慘戰

    正當姜子牙對著面前這個龐大的烏龜殼愁眉不展之時,北方蘇護大軍依托陳塘關地利,擁兵觀望西周與殷商作最後的決戰。蘇護軍二十五萬,而當面之敵不過十萬,況又有地利,無論向西南攻朝歌,還是向東南攻擊東伯侯領地,都是游刃有餘,可說是佔盡優勢。

    當此情景,殷破敗、魯人傑等人只得在朝歌大道上紮下營寨,嚴密防守,根本無力進攻。但見蘇護似乎也有意觀望,心內也鬆了一口氣。

    孟津這邊,姜子牙思慮良久,全無對策,當下只得召集諸將商議。眾人水淹、火燒、地道、圍困之計說了一大通,姜子牙只皺眉不語而已。商討良久,哪吒不耐煩地道:「哪那麼麻煩!師叔若是真的著急打下敵營,那便允准我使用道法,管他營寨如何堅實,幾金磚砸下去,看他還不破!」

    姜子牙聽得心中一動。要說正面決戰,調兵遣將,姜子牙自問不輸任何人。然而對方構築營壘,內藏甲兵,外無水糧之患,地勢險要,堅守不出。如此形勢,若不出奇術,短時間內如何能夠破敵?

    只恨北方蘇護大軍拿下陳塘關後便按兵不動,若是蘇護軍南下攻打朝歌,甚或東進攻擊東伯侯腹地,那麼姜恆楚必然會後撤自保。姜子牙這般思量著,心內卻也知蘇護坐定了坐山觀虎鬥的打算,明顯就是等著他西周和殷商兩敗俱傷,他好撿便宜。

    蘇護軍三十萬。麾下猛將無數。若是自己這五十萬大軍與姜恆楚血拼之後傷亡慘重的話,還怎麼與蘇護爭奪天下?當下姜子牙心中大恨,思及當日蘇護縱容修士使道法燒燬自己糧草之事,心下一橫,便即同意了哪吒地意見。

    當下眾將齊心合力。擬定趁夜襲營。當日姜子牙軍中斥候盡出,與商軍探子殺了個昏天黑地。姜子牙卻暗暗將大軍調出營寨。一一分派完畢。

    當夜,姜子牙大營內漆黑一片,不著一絲光亮。天空星月晦暗,更是目不能視物。只有姜恆楚大營之中燈火通明。姜子牙統御大軍望光亮處,哪吒飛身上前將金磚祭起,變著山嶽一般,對準姜恆楚營門轟然砸下,頓時那石製的營寨便破了一個缺口,周軍一湧而入。喊殺聲震天。

    商軍營壘並非只是一道石牆,內中木柵、拒馬、陷進、箭塔、弩炮、望樓、剁角無數,幾乎處處皆可防守。周軍突然來襲,商軍觸不及防,固然損失頗大,然而憑藉著紮實的工事,回過神來的商軍當即組織起來,依托地利與周軍糾纏在一起。周軍進展緩慢。頗有些寸步難行的感覺。

    哪吒見狀大怒,復將金磚祭起,沿路將營中器械砸毀,掩護周軍進攻。忽聽得前方一將吼道:「哪吒,你恃法逞兇,我今日與你見過高低!」言罷,揮舞手中方天畫戟直取哪吒。哪吒偏頭閃過。挺槍還擊。戰不數合,哪吒祭金磚來打殷郊,卻見殷郊身上一陣金光閃耀,飛出一個金鈴來,直衝上去將金磚頂住。頓時「叮鈴鈴」之聲不絕,懾人心神,周兵一聽此音。無不東倒西歪。

    哪吒見此情景。心下大怒,更不留手。一面催動九轉玄功,顯出三頭六臂之身,將混天綾、乾坤圈、金磚、火尖槍、翻天印、五火七禽扇一起祭出,來打殷郊。殷郊見哪吒來勢洶洶,當下搖身也化作三頭六臂,雙手揮舞方天畫戟,一手持金鈴,餘者皆持太阿劍,與哪吒戰在一起。

    殷郊本有帝王之氣,奈何被西方教准提給了他個三頭六臂,好端端地一顆帝星被生生改為將星,煞氣鬱結之下,戰力驚人至極。雖然手中法寶除了一個金鈴之外皆不如哪吒,但悍不畏死的勇猛拚殺之下,卻也堪堪保持了個平手。

    這邊哪吒將殷郊擋住,雖然一時無法拿下殷郊,卻也是猶有餘力。當下哪吒見殷商營盤堅固,步步皆是障礙,周軍進展緩慢,傷亡漸漸大了。不由心下大急,看看手中地五火七禽扇,再看看傷亡無數的軍中袍澤,不由悲憤莫名。當下哪吒把心一橫,將五火七禽扇祭將起來,對著殷商營壘一扇。

    頓時大火漫天,空中火』中火、木中火、三昧火、人間火,五種異火憑空生出,席捲商營,撲之不滅。商軍燒死灼傷者不可計數,哭喊聲震天動地。入目處,無數商軍士卒在火海中掙扎痙攣,宛如人間煉獄,見之令人膽寒。

    殷郊見此情形,瞠目欲裂,雙眼血紅地盯著哪吒,殺氣直衝雲霄,狀如瘋虎一般揮舞方天畫戟向哪吒劈砍過去。哪吒見了商軍慘狀,也蒙了,心內悔恨無及,一時頗有些失魂落魄,手足無措。殷郊將畫戟劈來,哪吒竟恍若未覺,呆立在地,不躲不閃。

    眼見哪吒便要被暴怒中的殷郊一戟劈成兩半兒,斜刺裡飛來一根降魔杵,將殷郊方天畫戟擋住,救下哪吒。卻是原本在另一邊的韋護見哪吒遇險,飛身趕來相救。

    當下韋護一拉哪吒,揮舞降魔杵與殷郊戰在一起。奈何商軍營壘已壞,軍心已失,士氣全無。姜恆楚見火起,早已命令大軍後撤,殷郊戰不多時,見己方大軍已退,只得憤狠難平地駕遁術去了。韋護知殷郊勇猛,也不追趕。

    姜恆楚領敗兵潰退,一邊傳令親兵押後,待己方大軍退走也放火燒營,一則阻攔周兵追擊,二則將糧草軍器焚燬,免得便宜了姜子牙。當下殷商大敗潰逃,戰後收攏殘軍,三十萬大軍只得十萬而已。餘者部分被周軍俘獲,大半葬身火海。姜恆楚此敗,殷商主力盡喪,再無力抵擋西周進攻,只得退回朝歌,以保國都。

    卻說在後軍督戰的姜子牙見自己一方進展緩慢,傷亡越來越重,不由心下憂慮。忽見商軍營內火光沖天,心下大驚,急忙使人探視。傳令兵來報是先行官哪吒放火燒殷商營寨,姜子牙聞報心中一突,暗暗為哪吒殺孽過重而擔憂。卻也知道今日一戰算是勝了,不由也暗暗鬆了一口氣。

    諸將請示是否追擊,姜子牙默然良久,擺手命令不必追擊。大軍清理戰場,收攏兩方傷兵,安置降卒。

    戰後清點,周兵傷亡兩萬七千餘人,拿下孟津,兵鋒直指朝歌。商軍損失超過二十萬眾,只得十萬殘敗之兵倉惶逃回朝歌。人心惶惶,士氣低迷至極。然而殷商最後的援軍,三山關竇榮的十萬兵馬卻還得十天之後才能到達。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一百八十九章 援兵進城
   
    西周大軍在孟津短暫地休整過後,姜子牙便催軍大進,往朝歌城而去。城中連原本守城兵卒並宮廷禁衛一共十三萬人馬,因是新敗之軍,士氣低迷至極。特別是姜恆楚麾下近十萬孟津火海餘生之兵,更是嚇破了膽,聞西周軍而色變。這些人多是姜恆楚麾汐方諸侯之兵,並不直接隸屬於朝廷。此時軍心動盪,皆叫囂著要回家,不願再戰。如此情形下,軍隊不兵變便已是謝天謝地了,想以之守城,卻是癡心妄想了。

    王宮之中,大殿之上,姜恆楚跪伏在地請罪,陳訴孟津之戰經過,涕淚俱下。群臣聞之者,莫不傷心。紂王聞報,默然良久,長歎道:「西周有如此異人,此非戰之罪,不與國丈相干。今大軍新敗,兵無戰心。北方蘇護逆賊據有陳塘關。蘇逆與西岐兩家貌合神離。可教殷破敗、魯人傑將兵回朝,放蘇護軍前來爭奪朝歌。如此,我得十萬軍,而蘇護與姜子牙也必將互相牽制。」

    紂王本就是頗通軍略,有萬夫不當之用。當年親征東夷,更是大獲全勝。如今大兵壓境,紂王似乎也找回了當年縱橫天下的氣概。略一思忖,便做出了放蘇護入境的大膽決策,以達到三方牽制,己方兵力集結的目的。

    群臣見紂王剎那間雄姿勃發,都不由精神一振。當下紂王與姜恆楚並群臣一道出宮,撫慰士卒,探視傷員,勉強將軍心安撫了下來。

    卻說陳塘關外,殷商大營之中,殷破敗與魯人傑接到紂王之命,剋日拔寨收兵回朝,聲勢鬧得大大的。陳塘關內蘇護得知商軍退走,當下召集諸將商議。少時,諸將齊聚,蘇護道:「今殷破敗、魯人傑不戰而走。必是孟津之戰有了結果。殷商大敗而西周兵指朝歌,因而魯人傑大軍不得不退。今西周將滅殷商,我等該如何應對?」

    早已回營效力的申公豹道:「眼下西周勢大,我軍前去朝歌必然與西周軍衝突,恐無法討得了好。不如趁虛東進,佔據東伯侯領地。擴充實力。坐看西周與殷商交戰,以待來日。」

    蘇護聞言大喜,點頭道:「此言甚善!殷商雖滅亡在即,卻也尚有二十萬雄兵,朝歌城高濠深,易守難攻,必非一日可下。而東方兵力空虛,正可容我鐵騎縱橫馳騁。待我軍拿汐方之地,再回頭與姜子牙論個輸贏。」

    當下蘇護留兵五萬把守陳塘關。自領大軍東進攻打遊魂關。遊魂關總兵竇榮並其妻徹地夫人因前往統御三山關兵馬以增援朝歌,並不在關內。遊魂關上只有副將姚忠守把。蘇護軍前鋒蘇全忠前去叫陣,姚忠自恃武勇。出城應戰,被蘇全忠手起一戟刺死。大軍湧入關內,混戰一場,奪了關礙。

    於是蘇護軍北占陳塘關、西占青龍關、東據遊魂關,勢力穩固。蘇護自留兵把守遊魂關,當下分派蘇全忠、雷震子、黃天祥、鄭倫、陳奇、鄧蟬玉等人各領兵前往攻略東伯侯麾下各路諸侯。因東方精兵皆被姜恆楚帶到朝歌,因此此地防禦甚為空虛,大軍進展神速,所到之處。皆望風而降。稍有抵抗,也不過螳臂當車,即時便被撲滅,由是蘇護軍輕易佔領東伯侯領土。大軍復又屯駐遊魂關,隨時準備出擊朝歌。

    朝歌城下,大戰已經進行了數天了。自從殷破敗、魯人傑領兵回朝之後,朝歌城的守衛力量便強大了起來,勉強擋住了西周軍的進攻。姜子牙將朝歌四門團團圍住,遣洪錦、韋護嚴密監視朝歌城中動向。自領著哪吒並二十萬兵馬前往伏擊三山關竇榮的援兵。

    卻說竇榮到三山關,接手了十萬邊軍的指揮權後,一路領兵快行,欲要早日到達孟津前線。忽聞孟津已失,商軍大敗。竇榮不由憂心如焚,更加催促行軍。其妻徹地夫人曉暢兵機,謀略過人。見竇榮如此急行軍,當下言道:「今大軍日行二百里,人馬俱疲。即便到了朝歌。也是強弩之末。勢不能穿縞素矣。況姜子牙深通兵法,有鬼神莫測之機。我軍急速行軍。必被周軍發現,於路或有伏兵。不得不早做防備!」

    竇榮是個老實人。平素征戰多賴夫人謀劃方得成功。因此對徹地夫人一向禮敬恩愛。頗為信服。聞夫人如此言說。當下不敢怠慢。詢問解決之道。

    徹地夫人道:「今朝歌被圍。國君處於危難之地。不得不急往相救。為免於路與敵糾纏。可將大軍一分為二。將軍自領主力偃旗息鼓。尋小路直趨朝歌。留一萬人使偏將帶領。多插旌旗。驅趕輜重大車鼓噪而進。內藏弓弩。遇敵則萬箭齊發。此或可瞞過姜子牙耳目。」

    當下竇榮依計而行。

    卻說姜子牙在朝歌當道指揮軍隊埋伏畢。靜待竇榮軍來。探子不間斷地回報。皆言竇榮行軍甚速。旌旗漫天。並無異樣。姜子牙心下稍定。這日。探子回報。竇榮領軍連夜急行。並不停留。明晨便當到達。

    姜子牙心下訝異竇榮竟如此拚命。一邊暗歎竇榮忠義。心下卻隱隱有些不安。至黃昏時分。一陣黃風吹過。將身邊衛士槍上地紅纓吹落。姜子牙心中忽有所感。當下取銅錢占卜一課。不由大驚失色。失聲道:「我失算了!竇榮引軍由小路直趨朝歌。今已至我軍身後矣!」

    當下姜子牙盡起伏兵。返身追殺竇榮。又遣哪吒駕風火輪先回朝歌報信。讓韋護等留心守禦。莫放竇榮進城。哪吒去不多時。便即回轉。稟告姜子牙道:「我在半路。見了竇榮兵馬。皆偃旗息鼓。已然快到朝歌城了。韋護等已布下重兵攔截。」

    姜子牙聽罷,心下稍安,更催軍急進,欲要合擊竇榮兵馬。

    這邊竇榮領九萬主力,於路快行。看看離朝歌不過三十里,竇榮命眾軍升旗擊鼓,就於大呼道:「我等乃殷商臣民,世受王恩。紂王英武,二十年前曾親征東夷,身先士卒,以保我等家小妻女。對我等邊民而言,君恩深重至極也。今叛逆圍困國都,君王陷水火之中,群臣受煎熬之苦。正是我等上報國家,盡忠守節之時。諸將需努力向前,不得少有遲緩,否則軍法從事!」

    眾軍聞言,齊聲高呼國號。疲累一掃而光,戰意激揚高亢。於是竇榮催馬上前,身先士卒,為眾軍鋒銳。徹地夫人緊隨身側。商軍將士用命,直往朝歌猛衝過去。

    韋護得了哪吒傳信,早已知曉竇榮軍來。離開城十里擺開陣勢攔截,竟被竇榮領軍一鼓衝破,死傷慘重。韋護見了這股商軍的戰力,驚駭不已,連忙收攏軍隊掩殺過去。

    卻見商軍越戰越勇,人人狂暴嗜血,不顧死傷,一味向前,殺傷力著實驚人。周兵雖眾,竟一時阻攔不住,被竇榮領兵衝到城下,就在馬上高呼城中守軍出城接應。

    此時周軍大將洪錦也領兵到了,與韋護夾擊竇榮,戰況越發慘烈。竇榮武藝本非絕頂,平素征戰功夫全在守城之上,可稱得殷商第一善守之將。於衝鋒陷陣之道卻並不擅長,此時全仗一口勇氣撐著,戰不多時,力氣漸漸不濟,竟是險象環生。韋護見狀大喜,暗道:「打死竇榮,商軍必亂!」當下暗暗祭起降魔杵照准竇榮腦門便打。

    眼見竇榮絕無生理,就聽城上一人大呼道:「暗箭傷人,實在卑鄙!」話未落,人已至。卻是殷郊在城上見竇榮兵到,一面遣人告知紂王、集結軍隊,一面密切關注城下戰事。見竇榮有難,急忙飛身下城相救。

    只見殷郊揮舞方天畫戟擋住韋護的降魔杵,救了竇榮。不及敘禮,便與韋護戰在一起。這邊竇榮與徹地夫人雙戰洪錦,槍來劍往,也打得熱鬧非凡。正混亂間,忽見朝歌大門洞開,殷破敗、殷成秀、雷開、姜文煥等將一湧而出,眾將奮力擋住周兵,接應竇榮軍進城當下竇榮發一聲喊,指揮手下軍隊相互掩護,交替進城。不多時大半軍隊皆進了朝歌。竇榮疾呼徹地夫人快快進城,徹地夫人也知此時不便推脫,當下打馬進城。正當此時,姜子牙領大軍回轉,見兩軍在城門處糾纏甚緊,商軍大半已進朝歌,不由大怒。催軍上前,誓要斬殺竇榮。

    哪吒得令,駕風火輪飛身而起,祭乾坤圈來打竇榮。可憐竇榮人困馬乏,凡夫俗子,哪裡經得起。被乾坤圈打中腦門,竟死於朝歌城門之下,至死不得進城。

    竇榮一死,商軍大震,人人怒氣填膺。正在進城地士卒無不痛呼著掉過頭來與周軍拚命廝殺,至死方休。周軍大為震恐,連連後退,魯人傑在城上高呼:「諸將何不趁勢入城!」

    殷破敗、雷開等連忙收束部將進城,奈何三山關尚未進城的數千邊軍竟不服號令,一味與周軍死戰,以命換命亦在所不惜。雷開等人無奈,只得駐馬等候。殷郊怒氣勃發,殺退韋護,復又前去尋哪吒交戰。

    卻聽城上徹地夫人見竇榮戰死,痛呼一聲,跌下城來,竟與竇榮一起陣亡了。商軍大震,殺氣衝霄而起。奈何敵眾我寡,殷郊等人戰了一場,於亂軍尋得竇榮和徹地夫人遺體,護送回城。而城外數千尚未進城的士卒血戰不退,俱都陣亡。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一百九十章 國將亡 有奸佞

    竇榮領兵增援朝歌,將大軍送進城內,夫妻二人卻在城外雙雙陣亡。商軍受此一激,無不心內含悲忍痛,已成哀兵。

    城上軍民一心,姜子牙即便暴跳如雷,短時間內也無法攻破朝歌城。正當兩軍相持之時,蘇護軍攻佔東伯侯領地的消息傳來。姜子牙得報大喜,親自草擬了一份訃告將此事添油加醋大書特書了一番,然後使人送進城內。

    城內軍士見之,無不大驚。尤其是那二十萬東伯侯麾下的軍隊,原本就士氣低迷,思鄉情切。聞聽蘇護攻略東方,頓時便炸了營,皆叫囂著要回家。姜恆楚接到消息,急急忙忙趕來安撫諸軍。奈何這部分軍隊本就不直屬於朝廷,而是東方二百諸侯拼湊出來的聯軍,因為信服姜恆楚故而才跟來保成湯社稷。前者孟津大敗,眾諸侯便已經心內震恐了,今聞自己老窩都被蘇護端了,如何還坐得住?若不是城外還有近五十萬西周大軍圍城,這些傢伙恐怕立刻就要率軍離開了。

    饒是如此,眾諸侯依然情緒激動,紛紛出言鼓動東伯侯姜恆楚帶領他們殺回老家去。

    姜恆楚聞言,心內歎息不已。到了如此地步,他又何嘗不想回師奪回自己的領地。奈何城外周軍圍城,不說姜子牙會不會放他大軍安然離開。即便有能力殺出去,他姜恆楚身為國丈,又豈能在這個時候拋棄君王,自己逃命?傳出去,他這個皇親國戚的臉面可就丟光了。

    姜恆楚不能走、也不願走,但卻不能強求其他這些諸侯也不走。畢竟這時候是人家的後方被打了,人家領兵前來相助既是全君臣之禮,也是看了他東伯侯的情分。他姜恆楚沒道理阻攔人家回去保衛自己的家園。家、國、天下三者孰輕孰重,每個的觀點都是不同的。

    當下姜恆楚長歎道:「你們手握兵馬,況皆是自家的私兵。今聞本國被佔,欲要回救自家乃是正理。然而目前西周大軍壓境,大王被困國都。社稷朝不保夕。我等世受王恩,本侯希望你們先盡心竭力保全社稷,等齊心合力打退了周兵,本侯一定與你們一道去收復故土家園。總之,這個時候誰要落井下石,擅自離開。擾亂了城防佈局。休怪本侯無情!」

    眾諸侯聞言,面面相覷,半晌,稀稀落落地答應了下來。姜恆楚也知道這些諸侯都是口服心不服的,然而形勢所逼,這個時候若是內亂,那還如何能夠守城?

    當下姜恆楚也不深究,看了眾人一眼,強令眾諸侯散去之後。Dao.***臉上憂慮的表情卻再也掩飾不住了。

    城內商軍分為兩股,原有地城衛軍和來援的三山關兵馬誓死保衛城池,作戰勇猛無畏。而隸屬於各路諸侯的近二十萬兵馬卻三心二意】氣低迷。出工不出力。這種情況老謀深算的姜子牙自然是早就注意到了。當下姜子牙心下大喜,一邊加緊對城內守軍的分化化解;一邊調兵攻城,卻又對守城的兩大派系分別對待:遇到殷商直屬軍隊則下手痛打,遇到諸侯聯軍則主動退讓。

    此舉果然使殷商守軍產生衝突,私下裡埋怨不斷,相互詆毀之事層出不窮。紂王遣姜恆楚、微子啟、微子衍、箕子等大臣前往安撫,總算沒有出太大地變故。然而城內的情形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了,強敵環視而又軍心不穩,坐困孤城。城破只是早晚的事。

    話說每一次王朝興替。總有數不盡地忠臣義士湧現出來。演義出一幕幕可歌可泣地交雜著愛恨情仇地忠烈故事。卻也必然會生出一些亂臣賊子來禍國殃民。供萬世唾棄。

    前者有弄臣費仲、尤渾。精於讒言魅惑。後被聞太師帶到軍中。一起出征西岐。聞太師戰敗身死。二人也亡於亂軍之中。倒也算死地忠烈。掩了往日罪過。

    今朝歌危如累卵。社稷朝不保夕。朝中見風使舵之輩也心思活絡起來。中大夫飛廉、惡來二人便是其中代表。二人見城中軍隊兩個派系之間矛盾日益加重。眼見殷商滅亡在即。二人可不想家隨國亡。乃相聚密議。飛廉道:「今殷商敗亡無日。西周勢大。姜子牙用兵如神。姬發有容人之量。我等為保全身家性命。不如打開城門。降了西周。不失封侯之位。」

    惡來聞言深以為然。當下暗中聯絡一些有異心地官員。一邊設法與城外姜子牙聯繫。

    姜子牙得了飛廉、惡來之信。喜不自勝。當下同意二人投降地請求。一邊雙方信使往來。最後約定由飛廉、惡來率領家兵趁夜打開城門。迎接西周大軍進城。

    飛廉、惡來本就是朝中重臣。平素裡深得紂王信任。雖說官職並非最高地。但為人貪婪。家中養地死士奴僕卻是不少。驟一發難。商軍觸不及防。竟教二人奪了一處城門。

    當下姜子牙領兵殺入城中,周軍人人奮勇,商軍卻個個驚慌,戰場呈現一邊倒得趨勢。等殷商眾將反應過來,形勢已經一發不可收拾。原本隸屬於東伯侯麾下的各路諸侯見殷商已不可保,當下也自歎息。眾諸侯各自收束兵馬,皆從別門出城,殺出重圍,往東方去了。姜子牙得報,笑道:「我正欲使之回轉東方,好與蘇護爭執,我收漁翁之利。今眾諸侯既走,不必追趕眾將得令,當下心無旁騖,專心攻打城池。亂軍中殷破敗被韋護使降魔杵打死,雷開與洪錦相遇,死於旗門遁中。殷郊、魯人傑、姜文煥等人見敵兵眾多,諸侯聯軍星散,知事不可為,只得領兵退回宮廷,據宮而守,死保內城。

    姜子牙一面佔領城池,張榜安民,一面遣兵將宮城團團圍住,日夜攻打。紂王知敵兵圍困宮城,怒氣勃發,當下披掛提刀,騎一匹逍遙馬領兵出宮門,請姜子牙答話。

    姜子牙聞聽紂王出陣,心下訝異,當下回後營稟告姬發,言說紂王相招。當下姬發言道:「既紂王在宮外相招,孤不得不去。」於是二人也領兵出陣,在宮門外排開陣勢,與紂王相對。

    當下姬發在馬上欠身道:「西周之主姬發見過大王!不知大王相招,有何見告?」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一百九十一章 末路紂王

    卻說紂王出陣,請姜子牙並姬發答話。少時姬發到來,紂王即在馬上大罵姬發亂臣賊子,必遭天譴!姬發作誠惶誠恐、哀愁之狀,痛述自己不得不起兵反抗暴政的理由。聲情並茂,感人至深。姜子牙趁機羅織了紂王十大罪名,將紂王罵了個體無完膚。周軍士卒個個聽得熱血上湧,自以為正義之師,皆用崇敬的眼光看著姬發和姜子牙等。

    紂王聞言,氣得暴跳如雷。當下邀請姜子牙、姬發一起出陣單挑。姬發笑道:「孤非好戰之君!衝鋒陷陣,乃將佐之職也。孤但臨機決斷,使麾下各盡其才而已。大王乃一國之君,輕身陷陣,使群臣憂心,將佐自慚,大失人君之望。大王還請暫回內宮,保重龍體為要。」

    一番話極盡批駁、挖苦、挑撥之能事,將紂王氣得吐血,卻又無計可施。然而紂王既出陣,哪能輕易得回?當下使人繼續叫陣,姬發對姜子牙道:「今紂王親自討戰,我等原本身為臣子,若是應戰,必遭天下恥笑!然若不應戰,士卒軍心俱什!奈何?」

    姜子牙笑道:「此有何難!前者飛廉、惡來開城門投降我軍。此二人本性奸惡。因有大功,故權且收留,以待日後清算耳。他二人本為降將,又是商臣,今紂王叫陣,可教他二人出馬。勝故可喜,敗即斬之。如此既可應付此局,亦可除此二賊。」

    姬發聞言暗喜。點頭同意。於是姜子牙傳令飛廉、惡來出陣。二人得令,滿心憤怨,然而後有刀斧手壓陣,卻又不得不去,只得壯著膽子騎馬出陣。紂王在逍遙馬上看見二人出陣,怒髮衝冠。大罵「逆賊」,一邊打馬上前。手中金背刀連連揮砍。紂王本有萬夫不當之勇,武力與黃飛虎不相上下,飛廉、惡來哪是對手?不片刻,皆被紂王一刀兩段。

    姬發與姜子牙看見,也自暗暗喝彩。當下姬發道:「今日君臣戰作一團。大失體統。孤暫且退兵,以敬成湯歷代先王。待來日,與敵決戰。」

    當下姜子牙傳令收兵回營,紂王也自回城。第二日,紂王又來挑戰,周軍不出;三日亦復如是。第四日。姬發親領文武來至城下,紂王也出。姬發就於馬上欠身道:「我等興義兵、誅暴虐,今已至宮門,是有進無退矣。況我等已連讓三陣,君臣之義已全。今日正可決戰,諸軍努力向前,不得後退。」言罷揮軍猛攻。

    紂王虱,也自領兵前突,兩軍就在宮門前混戰成一團。周軍有姜子牙居中調度。往來攻殺,進退有序,頗為得利。商軍中此時帥才缺缺,只有東伯侯姜恆楚經驗豐富、大將魯人傑多有謀略,二人節制兵馬,往來救援,卻是稍有不及姜子牙之如臂使指。漸漸商軍落於下風,被周軍壓制在城門一帶,不得伸展。

    卻見紂王抖擻精神,大刀輪轉間。將周兵砍瓜切菜一般殺了無數。雷鯤、雷鵬二人緊緊護住紂王身側。那邊哪吒看見紂王如此勇武,挺槍上前。卻被殷郊揮舞方天畫戟纏住。韋護急忙祭降魔杵,將雷鯤雷鵬盡數打死,洪錦在旗門遁中礬打中紂王肩胛。紂王吃痛,敗回宮城。

    眾軍急忙後退。哪吒見狀,搖身變做三頭六臂,一股腦兒纏住殷郊,殷郊抽身不得,韋護、洪錦趁機也來夾攻。當下殷郊也變作三頭六臂,與三人激戰半空,半步不退,竟連連搶攻,招招不離洪錦咽喉、前胸。不一時,洪錦心驚膽顫,勉強支應。哪吒看見,將乾坤圈打來,殷郊使金鈴擋住,叮叮作響。洪錦見殷郊受阻,欲待抽身,不防殷郊因見其實力最弱,又打傷了紂王,竟是鐵了心要先拿他開刀。

    就見殷郊陡然刀、劍、戟一起離手,直往哪吒、韋護而去,二人大驚,急忙閃身避開。殷郊趁機將金鈴祭起,直往洪錦當頭罩下。洪錦躲閃不及,被罩了個正著,殷郊仰天大笑,震動金鈴,瞬間將洪錦震為飛灰。哪吒、韋護見狀大怒,韋護將捆仙索來捆殷郊,哪吒祭翻天印來打。此時殷郊正殺洪錦,注意力未免分散。竟被捆仙索捆了個正著,翻天印落下,頓時氣絕身亡,一道真靈往封神台上去了。

    眾將打殺了殷郊,當下鼓噪攻城。商軍拚死抵擋,奈何大勢已去,人力無法回天,亂軍中殷成秀被武吉所殺,姜恆楚中流矢而死,只得魯人傑一人統御兵馬,與周軍拚死爭奪城牆,戰況慘烈至極。

    姜文煥見大勢已去,策馬闖入內宮,欲護送家姐姜皇后離去。姜皇后寧死不從,反催促姜文煥趕緊殺出重圍,回東方領地,重整旗鼓。姜文煥聞言苦笑,只得返身回城牆與敵死戰。此戰不停不休共打了三日,期間周兵五十萬大軍輪番休整,竟毫不停息,商軍只得全力守城,三日無食,飢渴疲累,力盡而亡者數不勝數。姜文煥以勇力揚名,最後竟無力提刀,被周軍亂箭穿心而死。

    大戰數日,商軍十餘萬大軍早已死傷殆盡,當然周軍也付出了巨大地代價。陣亡數目絕不少於商軍,甚至猶有過之。畢竟商軍瀕臨絕地,臨死反撲,又是據城而守,佔了不少便宜。然而最終,依然是,周軍攻上城頭,佔領城牆,向宮殿進發。

    魯人傑驚怒不已,只得回宮請示紂王決斷。卻見紂王並後宮宮妃,滿朝勳戚皆齊聚九間殿內,魯人傑上前稟報軍情,紂王只微微一笑,道:「知道了。成湯傳國六百餘年,今日江山自鍋喪,孤無顏見歷代先王,死後不配葬於皇陵。孤已決意與成湯江山共存亡,爾等可自尋生路,各自散去吧!」

    群臣聞言痛哭,朝中眾臣欲逃亡者早就走了,此時剩下的都是些死忠之臣,皆稱願與社稷共存亡。紂王大笑,命禁衛點火燒殿,殷商君臣皆自焚而死。商朝遂亡!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一百九十二章 碧游宮論封神
   
    碧游宮內,眾仙眼見殷商滅亡,九間殿大火熊熊燃燒,數日不絕,皆沉默不語。少時,趙公明歎道:「當年我道門三教共同扶持商湯伐夏滅巫,而有成湯天下,傳國六百餘年。今殷商滅亡,真可歎息!」

    金靈聖母也歎道:「殷商滅亡,實天數注定,非人力所能挽回。其間許多忠烈之士,慷慨奔赴國難,實令人可歌可泣。此等英烈忠魂上榜封神,亦使人間正氣不衰,神道可澤佑下民矣。」

    秦華歎道:「人間忠勇仁智之輩固然能得以上榜封神,以其德行澤佑萬世。然而費仲、尤渾、飛廉、惡來、崇侯虎、鄂崇禹等輩,或讒言媚主,或奸險心惡,或殘忍暴虐,或笑裡藏刀。此等人卻一樣封以神位,與諸英豪同列。天道有缺,不能盡善盡美,似此可見一斑。」

    通天教主笑道:「神道本有諸多職司。天道運轉,陰陽交替,日有升昃,月有盈虧,有雷霆風暴,亦有雨恩澤,此方是大道。你只知人有奸猾狡詐,不知神道之中亦有凶神、惡神、殺神、衰神之分。兇惡奸狡,亦是人性。周天職司,有此等神祇,方才算是完滿。」

    秦華聞言,心下暗自歎息,卻也知通天教主所說乃是天道正理,當下稽首受教。又言道:「如今西周佔領朝歌,聲勢大振。蘇護軍坐領東、北二路,實力雄厚。二虎相爭,誠不知誰勝誰敗!」

    眾人默默無語,通天教主看了秦華一眼,道:「人族之爭,由他去吧!我等既有約定。已不便插手。」

    秦華聞言眼光一轉,淡淡的憂慮之情湧上心頭。

    卻說遊魂關內,蘇護等每日探聽朝歌戰況。忽聽探子回報:中大夫飛廉、惡來打開城門,降了西周。姜子牙已進朝歌。殷商只有內城尚在守禦。東伯侯麾下各路諸侯領兵逃出朝歌,直往東來,已至前方不足二百里。

    蘇護得報大驚,忙召集諸將議事。申公豹道:「君侯無需憂慮!諸侯聯軍敗走朝歌,必然人心惶惶,已是驚弓之鳥,況且遠來疲憊。今我據有雄關,以逸待勞。必可一戰而勝。」

    蘇護道:「然其近二十萬人馬。人人思歸故土。若我逼之太急,臨死反撲之下,我軍傷亡必重。」

    申公豹笑道:「君侯是有意不戰而屈人之兵?那也行,只需如此如此!」蘇護聞言大喜,當即命人準備。

    數日後。諸侯聯軍到來。在關外草草安下營寨。dao.net便來挑戰。蘇護使蘇全忠、黃天祥出戰。大敗諸侯。卻未殺一人。諸侯挑戰不勝。只得退回營寨。愁苦不已。

    正彷徨無計間。忽聽傳令兵來報:城內走出一道人。自稱申公豹。在轅門外求見!眾諸侯聞言面面相覷。不知其來意。只道:「快請!」

    不一時。申公豹進得營來。神態自若。有諸侯問其來意。申公豹坦然道:「特為說諸位歸我北周也。我家大王伯邑考仁德愛民。雅量高致。諸君投靠。必無身家性命之患。此其一也!諸君家邦皆為蘇君侯所佔。家眷妻小皆在蘇侯之手。而蘇侯皆善加安置。不敢稍有怠慢。諸位若降。則闔家團聚。共敘天倫之樂。豈非美事?此其二也!諸君與姜子牙、姬發仇深似海。我家大王也欲滅姜子牙久矣。諸君若降。正可共圖大事。此其三也!諸君敗逃至此。前無去路。後有追兵。糧草不繼。兵無戰心。若不早降。必然敗亡無日。此其四也!請諸君自行決斷。」

    諸侯之中。有一人乃是莒侯地說道:「我等若降。蘇護欲如何安置?」

    申公豹道:「各歸本國。仍為諸侯。兵權減半。遣子為質。上貢錢糧。共伐西周。」

    莒侯道:「我等離國日久。不知家中情形如何?父老妻兒可好?」

    申公豹道:「蘇君侯知諸位掛念親人,特命人將諸位家小大半請至遊魂關內,諸君可陪同貧道上城一觀,便知情形如何!」

    莒侯轉目視眾諸侯,見諸人皆面帶喜色。當下點頭道:「既如此,明日本侯進城,探望家小。若蘇侯所言俱實,我等便降!」

    第二日,莒侯單騎入城,果然與家小相見。眾諸侯妻小,除戰損之外,皆不曾傷害。莒侯大喜,回營便招眾諸侯投降。於是蘇護選了十萬兵馬,嚴加操練。諸侯俱放歸國,令其治理地方,為大軍籌備錢糧。

    眾諸侯安置完畢,紂王自焚九間殿的消息也傳了過來。蘇護得報,默默良久,歎道:「我等世受殷商重恩,紂王亦曾為天下共主,理當弔孝。」當下傳令全軍縞素,為紂王戴孝三日。殷商遺民聞之,莫不流涕,蘇護軍大得民心。

    此時天下便只剩以伯邑考、蘇護為首的北周和以姬發、姜子牙為首地西周兩雄並立。眼見天下均將目光集中在這兩家頭上,暗暗猜測著誰將擊敗對手,成為天下共主。

    蘇護和姜子牙也各自緊鑼密鼓地準備著大戰的事宜。蘇護軍戰線綿長,西線有青龍關,北線有陳塘關、東線有遊魂關,雖各有兵馬駐守,然而相互之間卻相隔甚遠,難以呼應。蘇護不願自己處於處處防守、處處漏洞的境地,當下解決了內部一些問題後,便起兵三十五萬直往朝歌而去。

    朝歌城中,西周連番大戰,損兵折將也頗為嚴重,五十餘萬大軍現只有四十萬眾。因剛剛大勝,姬發一通封賞下來,人人喜氣洋洋,士氣極為高昂。巧合的是,姜子牙也想趁勝追擊,借滅商之勢一舉擊敗蘇護大軍。聞蘇護軍到,正中下懷。當下也不願採取守勢,稟報了姬發後,點齊兵馬,逕自出城主動前往迎戰蘇護大軍。

    雙方相會於巨橋,第一日斥候戰雖然打得頗為激烈,雙方卻都按兵不動,努力建立營寨,各自休息。

    次日,姜子牙與蘇護領兵相會於巨橋。雙方大軍陣勢排列整齊,隨即便開始叫陣。言語之中夾槍帶棒,你說我是叛逆,我說你是奸賊,總之,極力往對方身上潑著髒水,藉以抬高自己。

    眼看戰前「客套」已畢,蘇護軍前鋒黃天祥大叫一聲道:「姜子牙,前次未曾將你殺透。今番必取你首級,看你身後地闡教金仙如何再救你性命?拿命來吧!」

    話未落,黃天祥已縱馬出陣,手中銀槍直取姜子牙。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一百九十三章 持久戰 小摩擦

    卻說姜子牙與蘇護領兵相會於巨橋,雙方排開陣勢,皆欲一舉擊破對方,鼎定天下。雙方排開陣勢,對罵一通之後,黃天祥率先按耐不住,催馬挺槍上前,欲殺姜子牙。哪吒見狀縱風火輪出陣擋住。二將相見,分外眼紅,直接將各自主帥忘在了腦後,忘情地廝殺在一起。

    蘇護和姜子牙看見這對冤家,都是一臉無奈,只得隨他去了。當下雙方調兵遣將,姜子牙見對方聲名赫赫的戰將極多,不願與蘇護鬥將,於是直接將手一揮,大軍列成陣勢,緩緩地往蘇護軍壓了過去。

    蘇護自然不甘示弱,遣眾將分領大軍前突,與姜子牙搶攻。雙方皆是兵精將勇,蘇護乃是百戰宿將,姜子牙軍神機妙算,申公豹計謀百變,兩軍對戰,正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打了昏天黑地。看看天色將晚,方才各自收兵回營。

    姜子牙計點戰果,損失了戰將十三員,不由心中頗為鬱鬱。思及蘇護軍中黃天祥、蘇全忠、雷震子、鄧蟬玉、鄭倫、陳奇等一干猛將,又思念起陣亡的一干師侄輩門人,心中哀悼不已。

    蘇護軍中,眾人卻都摩拳擦掌,人人躍躍欲試。今日會兵,眾將幾乎都有斬獲。雖然大戰局上雙方平手收場,死傷相差不大,然而在將領的損失上,姜子牙軍隊可就吃虧的多了。長此下去,嘿嘿,早晚把姜子牙拖到無將可用的地步。

    姜子牙自然也知道己方在將領這個層面上的實力相對較弱,於是用兵也更加謹慎,雙方斗陣、斗兵,卻極少鬥將。蘇護卻也明白在軍陣和兵法方面自己其實要弱於姜子牙,幸而麾下兵精將勇,執行力極高。申公豹又奸詐多智,屢屢識破姜子牙算計。當下雙方各有優劣,倒是半斤八兩,打了個不勝不敗。於是兩軍便在巨橋相持了起來。

    人間戰事久拖不決。倒令天下修士頗有些不耐煩了。道門三教暗地裡有了約定。倒是沒有起太大的波瀾,反而西牛賀洲現在是烽煙四起。不同於東勝神洲的人口眾多、修士之戰幾乎都要間雜在人族之戰中。西牛賀洲卻是人煙稀少。尚未有足夠的實力建國,因此這邊的戰爭便是赤裸裸的修士之戰了。

    西牛賀洲自被血海阿修羅族攻佔之後,盤踞各處的妖王、散修要麼不屈戰死,要麼逃亡別處,剩下地幾乎都投靠了血海。血海之中。億萬年地積累,無邊戾氣的洗禮,造就了許多有大能為地修士。形成了以冥河老祖為首,阿修羅族為主,各類其他種族為輔的架構。阿修羅族之中有四大阿修羅王,及許多戰將。阿修羅王以羅(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為首,乾達婆(勇健)、羅騫馱(使海水洶湧,嘯吼如雷鳴)?摩質多(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等人為輔,羅麾下有大將摩羅,為阿修羅各戰將之首,常隨侍冥河老祖身邊,為戰先鋒。

    血海進佔西牛賀洲,便是摩羅為前鋒,乾達婆為調度,羅居中策應,另有妖獅鯤鵬相助。一路勢如破竹,拿下西牛賀洲大半。勢力直達西方教在人世間的山門——靈山。

    西方極樂世界乃是接引用大法力創造出來的世界。不再三界五行之內。靈山便是作為西方教在四大部洲中的山門所在,接受四方信徒地朝拜。此時血海阿修羅族將觸手伸到了靈山邊緣。接引、准提再好的脾氣那也忍不住了。

    准提親自出手,領著毗婆屍、比捨婆、迦葉、俱那含四人並許多佛子、佛兵突然反擊,將靈山方圓三千里內的阿修羅族兵士一掃而光。前鋒摩羅被毗婆屍、俱那含聯手擊成重傷。血海一族大為震恐,羅急忙收縮兵力,一邊請示冥河老祖該如何處理。

    冥河老祖聞報,思忖一二,便道:「就以三千里為限,我血海一族不入靈山這個範圍。若是西方教教眾出了這個範圍前來傳教,只管打殺。命令小崽子們加緊收攏西牛賀洲民心,建立穩固的勢力,把我們的教義傳承下去才是正理。至於與西方教的爭鬥麼,來日方長。」

    要說冥河老祖雖對接引准提頗為忌憚,卻也並不懼怕,做下了先暫時退縮建立根基的打算後,冥河老祖心下一口惡氣卻也實在悶得難受。當下心念一動,將大袖紅袍一展,無邊血海頓時翻騰起來,捲起驚濤駭浪。西牛賀洲,靈山之上突然間風雲變幻,陰風陣陣,愁霧慘淡。不一時,豆大的血雨轟然灑下,將靈山方圓三千里地全部籠罩在內。

    看看血雨即將落下,巍峨地靈山之上突然間梵音大作,一抹金光沖天而起,漫天血雨碰到這金光無不消散殆盡,不一時,天上復又碧空如洗,異香陣陣傳來,聞之令人心情舒暢。

    那金光以靈山為中心,也向外擴散了三千里,堪堪到了血雨籠罩範圍,便即停了下來。這場看似兇猛的血雨雖沒有落到靈山之上,卻也在外圍下了一陣子,將地面染得血紅一片,惡臭不已。

    西牛賀洲幾乎所有生靈的生靈都感受到了兩個大神通者鬥法地氣息,強橫的氣息令人心生恐懼。

    這場暗地裡的鬥法將西牛賀洲爭鬥的苗頭按了下去。血海阿修羅族埋頭經營自己的勢力,而一直把目光放在東土道門之戰上面的西方教也在維護了自己的利益之後又沉寂了下來。以接引、准提的眼光自然看得出來這個時候是不能分心對付血海的,否則即便勝了冥河老祖也必將輸掉封神之戰,輸掉他西方教的未來。

    因而,眼看著血海在西牛賀洲地勢力越來越穩固,接引准提卻不動如山,只是冷笑而已。打定主意等封神之後,再騰出手來,慢慢收拾冥河老祖。

    接引、准提還能冷笑,碧游宮中秦華卻連一絲笑意都沒有。人間之戰已經到了決戰階段,偏偏自己門下有四位弟子在蘇護軍中為將。況且又約定了仙人以上地修士不得干預戰局,這邊使得自己無法出手相助。

    偏偏寄予厚望的阿修羅族卻又似乎與西方教暫時有了互不相干地默契。這就使得平衡漸漸向著不利的方向傾斜了。這讓秦華如何還笑得起來!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一百九十四章 打破僵局
   
    秦華笑不出來,因為局勢正漸漸失去控制。此時的秦華回想起上一次三清聚會,越來越覺得那是原始天尊布下的緩兵之計。先針對截教要求公平的心理提出約期決戰,同時束縛住截教眾多修士的手腳,讓截教強大的中堅力量不能參與進人族之戰中,將闡教在人間王權鬥爭中的絕對劣勢瞬間扳平。

    同時,西方教趁機與血海達成暫時的妥協,以便空出手來,隨時準備參與進封神決戰之中。

    此是看準了通天教主生性耿直、重情誼。用神仙對神仙、凡人對凡人,二者互不相干,不能相互救援的伎倆來擠兌通天教主,進而束縛住截教行事的手腳,等他闡教一切都佈置妥當之後,那還不是任他原始天尊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秦華越想越覺氣悶,可惜自己人微言輕,當時在八景宮中幾次開口力爭都被堵了回來,只得鬱悶離去。

    此時三界形勢漸漸變化,危險日近,秦華卻也顧不得那許多了。當下起身離開金鰲島,往九幽血海而去。

    來到血海,但見阿修羅族兵將進出頻繁,人人披堅執銳,殺氣漫天。此時摩羅在西牛賀洲征戰,此處只有些修為較低的阿修羅嘍駐守。那守關的阿修羅小將見秦華仙風道骨,氣質不凡,忙上前來詢問。秦華便告知身份,言明欲求見冥河老祖之意。

    那小將聽罷不敢怠慢,正要轉身進去通報,就聽冥河老祖洪亮中略帶陰鷙的聲音傳來道:「秦華道友乃是貴客,日後再來,可直接進我血海,出入隨意,不必通報。」

    那守關小將聽得自家老祖親自對自己傳話,不由驚喜交加。急忙響亮地應了一聲:「小的明白!」當下轉身恭恭敬敬地將秦華請了進去。自己在一旁相陪,充當引路的角色。

    秦華見狀,打量了那小將一眼。見其不高不低有個相當於羅天上仙頂峰的修為,正在突破的門檻上。不由微微一笑,抬手送了個黃中李與他。那小將也是識貨的,當下又是驚喜又是激動地接了過來,連連道謝,神態也越發熱絡起來。

    看看冥河殿在望。那小將當即駐足不前,對秦華施禮道:「吾不能進入大殿,只能送到這裡,道長勿怪!」

    秦華笑道:「你一路相送,禮數周全。我感激還來不及,怎會怪罪!好了,將軍身負守關之責,貧道便不耽誤將軍之事了。」

    那小將笑道:「如今我血海進佔西牛賀洲。三界無不側目。誰敢對我血海一族不利?所謂守關。不過是例行公束已。並非什麼重大之職。」

    秦華聞言笑了笑。卻是不置可否。當下那小將去了。秦華方才轉身走進冥河殿。殿前侍衛早得了冥河老祖指示。並不阻攔。直接放行。因此秦華直入大殿。見了冥河老祖。

    冥河老祖見秦華到來。笑道:「秦道友向來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今日到此。不知所為何事啊?」

    秦華道:「聞老祖大禍臨頭。特來探視!」

    冥河老祖笑道:「秦華道友哪裡道聽途說得來地消息?我血海一舉拿下西牛賀洲。兵鋒正盛。何來禍事!」

    秦華笑道:「老祖何必掩飾!西牛賀洲一向被西方教視為囊中物。無論是誰要插上一腳。都必然會與西方教起衝突。此理天下修士俱知!當日老祖出兵西牛賀洲。貧道地化身凌雲真君便與老祖討論過此事。當日老祖言道:若我截教站在你這一邊。你便可毫無顧忌地佔領西牛賀洲。老祖可是忘了?」

    冥河老祖笑道:「此事貧道自然不會忘記!然而你師傅通天教主雖然沒有反對我血海進駐西牛賀洲,卻也沒有明確表示支持。西方教有兩位聖人,極樂世界中佛兵、佛子無數,我族中兒郎們的壓力也很大啊!貧道只能暫時與接引、准提和議,以鞏固新佔領之地。」

    「老祖此言謬矣!」秦華歎道。「接引准提野心何其之大,此時與老祖議和不過是行拖字訣,他二人好得空參與封神之戰。若封神之戰我截教戰敗,西方教得利,彼再返身驅逐阿修羅族,老祖獨木豈能支撐?必然落得敗逃結局,阿修羅族在西牛賀洲地辛苦經營也將化為流水。」

    冥河老祖聞言歎道:「我又何嘗不知與西方教的和議乃是權宜之計,不能持久。奈何封神決戰又遲遲不起,接引准提勢大。我血海不得不暫避鋒芒。此實非長久之計。貧道倒是有意與你截教結盟。共同抵擋西方教的入侵。秦華道友,你能否說服通天教主表態。支持於我?若得通天教主明言支持,貧道我拼著損兵折將也為截教擋住接引、准提,令其二人不得前往參與封神決戰。」

    秦華聞言默然,良久方道:「掌教師尊性情剛直,眼裡容不得半點沙子,此事實不易達成。然而我截教一向重信諾,我與老祖達成的約定,老師即便不喜,也會默許承認的,必不會虧欠了老祖半分。若封神之戰我截教獲勝,貧道自然會聯絡同門道友前來相助於老祖。只希望老祖能於此危及時刻,出手擋得接引、准提一時,貧道自然感激不盡。」

    冥河老祖聞言,大笑道:「我與道友相識於洪荒,同在紫霄宮聽道祖講道。數萬年的交情,道友地話,貧道自然是信得過的。我也知通天教主脾性,剛才所說,不過是一時戲言。我血海耗費了許多人力物力,不可能輕易就放棄西牛賀洲。而要守住西牛賀洲,遲早都要與西方教對上。為長遠計,相助截教,便是助我自己。此理貧道是明白的!」

    秦華喜道:「老祖此言,大合我心!老祖目光長遠,坦誠相交,氣魄宏大,真不愧為一方霸主。既如此,貧道這便回去說動我教掌教老師,主動將封神大戰的決戰挑動起來。老祖可在西牛賀洲遙相呼應,牽制接引准提動向。待我截教贏得了封神大戰,便來相助。」

    冥河老祖大笑道:「正該如此!反守為攻,主動出擊,將大戰的決定權抓在自己手裡,方才不會受制於人。步步退縮,等著原始天尊發招,你再見招拆招。那便招招落後,稍有個應對不慎,那便是大敗虧輸的下場。」
第三卷 封神之戰 第一百九十五章 主動邀戰
   
    秦華離了血海,駕雲往金鰲島而去。沿路暗思:原始天尊上次只說約期決戰,卻沒有確定地定下時間。我截教數萬門人齊聚海外,早已做好準備,只等廝殺。決戰之期卻始終不至,空費許多時間不說,士氣經久也必將衰落。他闡教反能從容等待盟友,積蓄力量。

    但是,憑什麼一切都要按照原始天尊的時間表來。我截教既然已經做好了準備,哪還管得了那麼多?直接殺上崑崙山,逼得原始天尊不得不戰。這樣快刀斬亂麻,一則可以出其不意;二則可以打亂闡教的時間表,令其自亂陣腳;三則,因是主動出擊,戰場的節奏把握在自己手裡,得了主動權。

    上次三清會商,原始天尊沒有定下決戰時間。打得注意自然是一邊拖住截教的步伐,一邊自己從容佈置。因為當時截教數萬弟子已經完全匯聚,隨時準備給闡教致命一擊。而闡教這邊,不止人間之戰不明朗,作為盟友的西方教接引准提也被血海冥河老祖、妖師鯤鵬等人拖在了西牛賀洲。

    在這種情形下,不定下決戰的時間是原始天尊耍的一個小手段。而時間是最大的變數,沒有人能保證下一秒鐘發生的事情是對自己有利的。

    然而,不定下決戰時間這招雖然高明,卻也容易破解的很。戰鬥是雙方的,豈能只憑你一家怎麼說就怎麼做?若有一家要一味拖延。我便主動殺上門去,逼得你不得不倉促應戰。

    秦華一路思索,駕雲飛過巨橋戰場地上空,放眼望去,只見兩邊營寨鋪地。旌旗漫天,煙塵四起。秦華斂了行跡,仔細打量,見姜子牙大營之中一抹紅光衝霄而起,殺氣陣陣迫人。蘇護大營之中也有一道紅光直衝天際,紅光之中卻隱隱有些平和之氣,祥符萬千。

    秦華見了大驚,當下駐足雲頭,細心推算。只覺天機晦暗不明,秦華推算片刻。不得要領。只得留心探看蘇護大營,但見三道殺氣並一道黑氣最為奪目,秦華知那是自己門下黃天祥、雷震子、蘇全忠三員將星並申公豹。申公豹因背顯飛羆之象,因此有一道黑氣繚繞。

    秦華看視片刻,忽見蘇全忠頂上殺氣閃爍、吞吐不定。秦華看得大驚失色。默然良久,長歎道:「天意如此,我流波山豈能獨善其身!」當下更不停留,駕雲徑往金鰲島而去。

    入得碧游宮,見了通天教主。秦華道:「前次原始天尊與老師約定決戰解決封神事宜。今蹉跎良久,教中同門皆已不耐。人心漸漸懈怠。我截教萬仙陣早已練得純熟,萬事俱備,當早做決斷。一味拖延,非上上之計。」

    通天教主聞言道:「闡教主持封神,原始天尊又已提出約期決戰之事,我截教乃是應戰,豈有主動求戰之理?」

    秦華看了看碧游宮中一眾聚精會神聽自己與通天教主對話的師兄弟們一眼,口中笑道:「我等豈是一味退縮之人?他闡教想打就打,想什麼時候打就什麼時候打。打不過就喊停,偏生我們還要順著他的意?哪有這種道理!以弟子之見,既然原始天尊主動提出約期決戰了,那我們便不需在等,直接殺上崑崙山去,要求立即開始封神決戰。豈能事始按照闡教的想法來做?那我們還苦苦掙扎著渡劫幹什麼!直接自己抹脖子上榜封神算了。那不更是省事了!也不用費心神去爭鬥算計了。」

    此言一出,眾皆嘩然。通天教主面色一變,怒道:「你說的什麼話!我截教門人上萬,大家互相扶持,師徒一心。縱有什麼劫難。那也是同進同退。難道你們遭劫,我這做師傅地面上就有光麼?罷了。你既也如此說,貧道我身為這一教之長,不能不為你等做主。」當下通天教主吩咐金靈聖母,「你速去召集門人,我等這便往崑崙山去與原始見過真偽。」

    金靈聖母遲疑道:「崑崙山乃是聖人道場,我等就這樣殺上山去,是否有所不妥?」

    通天教主道:「當年我兄弟三人同在崑崙山參悟大道,又一起證道混元。後因教義之爭,為師一怒之下,打斷了崑崙山,分成了東西兩座崑崙。為師因此領著一眾弟子來到東海金鰲島,創立碧游宮,開壇講法,廣收門徒,而有今日氣象。不意如今封神大劫,門人俱都遭難。貧道身為掌教,便領著你們回一趟崑崙山也是正理。誰又敢說東道西指責於我!」

    當下金靈聖母聽了此言,再不遲疑,起身前去召集門人去了。

    不一時,萬仙匯聚,只見金鰲島上攢攢簇簇,人頭湧動,彩霞籠五色金光,瑞雲起千重艷色。當真是霞光萬道、瑞靄千條,人人神光赳赳、個個氣概昂昂。一時間,金鰲島上空流光異彩,濃郁的仙氣凝成一大片七彩雲霧,徘徊不散,不時有仙凝結而成,從空落下,滋潤了島中的仙草靈木,催生出朵朵艷麗雅潔的花兒,香氣陣陣飄來。金鰲島一時異象紛呈。

    當下眾仙分門列定,萬仙陣包羅萬象。金靈聖母抬手發出一個掌心雷,號令眾仙。眾仙在陣中齊齊向通天教主跪拜施禮。卻見通天教主坐上沉香攆,命水火童子牽了奎牛,駕一朵七彩祥雲,有金龍仙鶴纏繞,當先往崑崙山而去。金靈聖母、雲霄、瓊宵、秦華、烏雲仙、無當聖母、龜靈聖母等人領著萬仙連忙跟上。此次萬仙聯袂出行,聲勢浩大,於路風馳電掣,囂張至極。至當年巫妖大戰之後,天地間便再沒有過這等威勢,一時鬧得三界震動,眾生惶惶,人人側目。皆不知截教搞出如此大的陣仗所謂何事?

    眾仙不一時來到崑崙山,就在麒麟崖下排開陣勢。通天教主高坐沉香攆上,示意長耳定光仙上前下戰書。

    長耳定光仙得令,出陣踏上麒麟崖,逕自來到玉虛宮外。站了片刻,不見有人出來。當下長耳定光仙自思我教萬仙俱至,闡教諸人必然驚懼,不敢應戰。當下長耳定光仙越想越得意,於是上前叩門叫道:「吾乃截教通天教主坐下弟子長耳定光仙是也,奉命前來下書。未知玉虛宮中還有人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