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轉貼] 跟小孩子說話用什麼語言好

[轉貼] 跟小孩子說話用什麼語言好

寶寶說兒化語,是幼兒語言發育過程中的一個必然階段。寶寶喜歡說重疊的字音,或者用象聲詞代替事物的名稱,是因為兒重的大腦發育尚不成熟,發音器官還缺乏鍛鍊的緣故。重復前一個音,屬於同一音節,統一聲調,不用費力,容易發出。如果發出不同的兩、三個音節,發音器官的部位(舌、唇等)就要做相應的變化,這對於剛學說話的寶寶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而家長不自覺地跟隨寶寶一起說兒化語,則是因為父母認為寶寶太小,聽不懂或不理解自己的話,所以盡可能地用“飯飯、笛笛”等兒化語來同寶寶交流。但是,長期只接觸兒化語不利於寶寶學說話。

兒話語

1和寶寶處在平等的基礎上,給寶寶一種被尊重的感覺,有利於培養其自信。

2更容易與其交流。

3重點突出名詞和動詞,有利於寶寶將物體或動作和詞語聯繫起來,對周圍環境進行分化。同時也能增加其詞彙量。

缺點:

1用兒化語和寶寶說話,意味著寶寶必須建立兩套語言符號系統,必然給其造成雙重負擔,耗費寶寶的精力。而且先前兒化語的掌握,對正規語言的學習將是一種阻礙。如此將拖延寶寶過渡到說完整話的時間。

2經常說兒化語,對幼兒智力和性格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幼兒的大腦發育較快,求知欲很強,如果寶寶總是使用他們習慣的兒化語,就將習慣於無需多做努力的語言環境,語言潛能將得不到激發。

3經常使用兒化語和寶寶交往,寶寶會發現成人與成人說話,和成人與自己說話不一樣,這樣會感知自己是個寶寶,產生自卑心理。

標準語

成人型標準語言:是指父母和年幼的寶寶說話時,用與成人說話一樣的言語方式與其交流。

優點:

1有利於寶寶的語言發展,使用規範語言的環境更容易幫助寶寶完成語法結構的學習。

2有利於寶寶認知的發展:“因為……所以,雖然……但是”這樣的句子中含有一定的邏輯意義。在規範的語言環境裏,對其認知水準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3有利於寶寶人際交往能力的發音。口齒清晰、言語表達清楚的寶寶才能與人很好地進行交往。

缺點:

有可能會讓寶寶產生交流困難等問題。

兒化語和成人型標準語,對寶寶來說,各有弊端。我們主張跟寶寶說話,用兒向語言。

所謂兒向語(兒童導向語言),是種專門說給幼兒聽的語言。語言的內容和形式都需適應兒童的語言能力和認識能力,考慮寶寶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成人在了解寶寶當前的語言水準和認知能力的基礎上,在交談中以略高於其水準的語法、語義和語言內容與其進行交談。兒向語可以是對幼兒語言的重復、擴充和評價,是寶寶能理解或經解釋能夠理解的規範的語言形式,而不是兒化語。

兒向語是一種動態的話語,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語言能力的提高,兒向語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會隨之改變。而且其與兒童言語發展水準相比帶有“略前性”。如:當寶寶處於牙牙學語時,成人用電報式語句與之交談,當寶寶會說話時,父母就可以使用較為複雜的語句,這種“略前性”帶動了兒童言語從低級向高級水準的發展,語言表達從字到詞到句子,話言的理解、表達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根據“兒向語”的“略前性”特徵,給媽媽們一些建議:儘量少用或不用兒化語,比如“吃飯飯”、“喝水水”等。

不能把完整語句拆散成單個詞語方式來表達,比如,“梨,蘋果,寶寶,這個,那個?”應直接使用規範的、完整的語句,比如“寶寶想吃梨還是蘋果?”如果媽媽考慮到寶寶太小可能聽不懂,可以多重復幾遍,儘量保證使用的句式長度或難度略高於寶寶的理解能力。

規範言語,不要模倣寶寶說話。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有限的,比如他表達喝水的時候,可能會說“喝水水”。這些不規範的語言形式是寶寶語言能力尚未成熟造成的。如果媽媽在表達這些意思的時候也採用同樣的方式,寶寶以為他的表達是正確的,將會對兒化語進行強化。

減少肢體言語表達形式,儘量使用口頭言語來表達。在寶寶難以理解的時候再適當地輔以肢體動作。比如,寶寶要吃餅乾,家長可以引導寶寶學說句子,寶寶說“餅餅”,家長可以啟發寶寶說“這是餅乾,寶寶要餅乾。”
1

評分次數

  • alenhsu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