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轉貼] 手冊透視v.s.健檢流程 寶寶健康手冊

[轉貼] 手冊透視v.s.健檢流程 寶寶健康手冊

Topic 1.內文大透視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部主任陳中明提醒家長,從寶貝出生的那一刻起,與寶貝相關的健康訊息,都會紀錄在「兒童健康手冊」裡;在此提醒家長們,拿到健康手冊時,請先確定是否貼有媽咪及寶貝的名條,以免造成之後尋找歷史資料的困難以及自身權益受損等狀況。

條條內容,「粉」重要!

手冊中有許多重要的內容資訊與寶寶健康資料表,陳中明主任建議家長,剛拿到手冊時,除了先確認姓名無誤外,可先將手冊第一頁《給父母的話》,詳細地閱讀一遍;有鑑於深知寶寶手冊的重要性,本篇將以重點式的內容來提醒家長此手冊的使用方式,並概括地介紹每頁張節的內容重點;當然,能抽空將手冊內容都完整的閱讀過,才是爸比媽咪最終的責任。

Topic2.簡介放大鏡

除了表格的大略介紹,讓新手爸比媽咪大致了解寶寶手冊的內容外,接來下就是setp by step的按表操課地進行執行囉!陳中明主任提醒,每項內容都是需要詳盡閱讀,不可馬虎。

寶寶出生狀況紀錄表

手冊的第2頁是「寶寶出生狀況紀錄表」,藉由這個表格,讓家長了解寶貝剛出生時的身高、體重、頭圍…生理狀況,還有媽咪自己懷胎的週數及生產方式,最後蓋上寶寶清楚的腳印。這個欄位對於寶貝的成長紀錄,不僅有紀念性的意義,同時也可提供日後小兒科醫師於檢查時的參考數據。

莊晴翔醫師表示,此頁是由接生的醫療院所填寫,主要是一些寶寶出生時的身體狀況紀錄以及媽咪生產時的情況;其中,較容易讓新手爸比媽咪困惑的應是其中一欄的「Apgar分數」;莊晴翔醫師解釋,Apgar分數是由5個項目分別評分,所謂的Apgar是由Appearance(外觀)、Pulse(心跳)、Grimace(面部表情)、Activity(活動力)與Respiration(呼吸),擷取這5個項目的第一個字母組合而成。

新生兒Apgar的評分標準

莊晴翔醫師告知所謂「Apgar分數」是西元1953年由美國Apgar醫師提出,原意本是用來比較各種當時的產科麻醉和生產方法以及急救效果;在1962年之後,再由兩位小兒科醫師提出,應用於每一位剛出生的新生兒。醫師指出,新生兒在出生後1分鐘及5分鐘時,會分別測量一次,若是分數過低,亦為狀況不好時,醫師才會再記錄到第10分鐘的分數,甚至再花時間去作繼續下去的評估檢查。

因此Apgar 分數就是:「新生兒在出生1分鐘左右時,是否需要急救的準則。」但依情況不同,5種項目並不佔有相同比重,像是其中的心跳和呼吸項目是最重要的評估,而外觀的膚色相對地來說就較不重要。

便便「卡」重要

新生兒的便便中暗藏了許多玄機,很多玄機與其顏色、形狀都息息相關,想要清楚簡單的了解寶貝的健康狀況,竟可藉由沒用的排泄物中視出端倪?當有任何對寶貝便便的問題,也可打手冊上專線讓專業的小兒科醫師為你解答。

在手冊裡還附有6種大便顏色參考照片,提醒家長應多多注意觀察寶貝便便的顏色。陳中明醫師說,寶寶出生後會有「黃疸現象」,一般大約在14天後,會逐漸自行消退,而哺餵母乳的寶寶可能會延後消退的時間,這對寶寶並無太大危害;但若寶寶黃疸一直沒有消退,就可能是膽汁滯留無法順利排出,而膽汁的顏色為黃色或綠色,若能順利排出,則便便呈現黃、綠色;便便沒有膽汁混合就會呈現灰白色,就會出現不正常的灰白色便便,也是膽道閉鎖的情形。

味道比形狀重要

對於新手媽咪來說,寶貝的排泄物真的事讓人摸不著頭緒。曾有媽媽問:「為什麼我的寶寶天天都在拉肚子呢?」陳中明主任表示,便便呈現稀稀糊糊的狀態,這是母乳寶貝的特色,這是正常的現象;相反地要注意的是味道是否為臭酸味,若有媽咪就應該帶去給醫師檢查。

當寶寶的便便呈酸臭味時,也表示寶寶拉肚子的現象;而便便中的奶塊,也是因為母乳的蛋白質含量高,寶寶腸胃未完全消化,並隨著便便排出;因此,寶貝稀便的問題不是很重要,應該注意的是味道及顏色的變化。

疫苗預防各種疾病

接種疫苗即是為了預防常見的階段性小兒疾病,而新生兒免疫系統未成長完全,故很容易遭受各種病毒的感染;對於「預防接種」一詞,莊晴翔醫師表示,顧名思義係指藉由接種疫苗來預防疾病。寶寶出生後,新手爸媽們會從出生單位拿到兒童健康手冊,其中有個重要項目就是現行的預防接種時程表。

整個時程表中看得出來施打的疫苗共可預防11種疾病,但為了預防這11種疾病,寶貝需在3歲前打到13次的預防針;而說到打針,除了疼痛以外,還有一些會讓爸媽也困擾的副作用,(如:注射完疫苗會有發燒、仿感冒的症狀及半夜哭鬧等情形。)

但預防接種還是必須進行的程序,不能不予以施打,這也真是令爸媽心疼、醫師難為。莊晴翔醫師提醒,多種疫苗先施打是用以預防各式感染症,手冊中也有每個階段應施打的疫苗,爸比媽咪都要特別注意並按時帶寶貝去完成。

陳中明主任表示,在門診中常見爸媽為了一勞永逸,會詢問「是否可以一針就預防所有疾病?」的問題;以期減少挨針次數、與爸媽帶寶貝來回醫院的次數;而這其實就是目前所謂的「混合疫苗」概念,並漸漸開始在實施與推行中。但仍提醒您,重要的還是爸媽一定要按著寶寶手冊上的「預防接種時程及紀錄表」,依規定時間帶著寶寶赴醫療院所接種疫苗。

一般的常見的重點疫苗接種,陳中明主任指出以下2項。

B型肝炎疫苗

可以預防人體受B型肝炎病毒感染而產生嚴重後果。

三合一疫苗

於出生後2、4、6個月及1歲6個月所需要施打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疫苗即是俗稱的「三合一疫苗」。

另外,在1歲3個月打的是麻疹、腮腺炎及德國麻疹疫苗,也是一種三合一混合疫苗。

what is 混合疫苗?

莊晴翔醫師表示,幾種方法可以降低疫苗使用時的痛苦不便,其中一個好的辦法就是混合疫苗,將多種疫苗包含在同一支針劑中,打一針就可以預防多種傳染疾病,減少挨針的次數,對孩子是福氣,父母也開心;所以,目前混合疫苗的概念早已在實行與倡導。

現今最常使用的混合疫苗就是以白喉、百日咳與破傷風三種合成一針;麻疹、腮腺炎與德國麻疹三種合成一針的,皆稱為「三合一疫苗」。近年來,市面上也陸續推陳出新,有新一代的「三合一疫苗」:白喉、百日咳與破傷風。莊晴翔醫師補充說道,混合疫苗有不少好處,但每種疫苗都有其安全性、有效性與接種的時間問題,不同的疫苗混一起,必須彼此不會互相作用、產生沉澱或其他化學反應,當然更不至於影響免疫系統,可以個別產生個別的有效抗體能力。

目前坊間經核准上市的這些混合疫苗,都是已通過一連串試驗,證實並符合安全及有效兩大要項,故不必去擔憂這些問題。

疫苗注射停、看、聽

莊晴翔醫師表示,不同的疫苗注射,原則上廠牌並沒有一致,皆可互換。而大部分的疫苗其副作用並不多,因為可以被認可而上市的疫苗都得經過重重臨床試驗,(包括:動物及人體試驗等),故寶寶接種疫苗應無安全上的疑慮。醫師提醒新手爸比媽咪要注意的是,個別的疫苗可能有不同的禁忌症狀,在施打時需先詢問醫師。

當寶寶處於免疫力尚未健全的狀態時(如:感冒生病時),不可施打活性減毐疫苗。家長了解預防接種的內容,在寶寶接受預防注射前,讓小兒科醫師做例行的健康檢查;而接種後,注意可能出現的副作用,那麼大部分的疫苗注射皆是安全的。

Topic3.媽咪日記分享  

利用手冊中的〔家長紀錄事項及健康檢查紀錄〕,可以定期追蹤寶寶的成長發育是否在適當的階段中,以便儘快發現遲緩行為提早矯正,或使爸比媽咪安心是在正常範圍內。小編將帶大家針對1歲內各個階段需要注意的衛教及指導事項,藉由陳中明醫師和莊晴翔醫師的詳細解說,以圖文搭配的方式,清楚地呈現給您參考。

日記分享/琇惠媽咪與她的小王子羅加恩(96.8.30,現年1歲6個月)
日記分享/詩彥媽咪與她的小王子楊晏碩(97.06.04,現已9個月)

滿1個月 詩彥mommy日記

猶記得弟弟剛滿1個月時,就是個活潑好動的好小子…,所以對於奶汁的需求好像特別強烈,常常抱在懷裡,他自己就會自動偵測「餵食器」的方向,然後就開始吸吮…。

只不過,印象深刻的是在弟弟滿20天的時候,每次餵完奶我都拍他背排氣時,他卻總是吐奶…不是心疼我的奶汁沒有被完整利用到,而是怕弟弟沒有西收到,時間久了,還真擔心是不是弟弟的腸胃出了啥問題……

除了如此,弟弟在出院後的幾天,便便居然是有點灰白色,把我給嚇死了,還以為他黃疸發作,一直call爸爸開車去掛急診…,後來才發現,虛驚一場啦!因為弟弟是喝母乳,所以黃疸症狀會延後結束…。

總之這個月對於我們這對新手父母而言,的確是大驚小怪的一個月,凡事都很害怕會出現問題,然後驚慌失措…,現在回想起來的確好笑!

醫師診斷室

Q1.個月的寶寶為何會有腹瀉情形,該怎麼處理呢?

A:

腹瀉原因

腹瀉的原因是配方奶寶寶的便便物大部分是水,而且每日出現此形狀的排泄物次數有7~8 次以上,並且合併有點躁動不安、拒吃、哭鬧等現象。

造成原因

1. 爸比媽咪在牛奶的沖調濃度上不對,因為配方奶粉的濃度有一定的標準,是必須按罐上說明來沖泡,若是比例太過濃稠,就會導致腹瀉發生。

2. 寶寶的副食品添加不當,或是一次嚐試過多種類的新食物,會造成寶寶腸胃的負擔。

處理方式

1.當寶寶腹瀉時,幫寶寶補充水分,以免造成脫水的危險。

2.先帶寶寶去看醫生,了解其造成的原因,並停止所有的乳類食品,改用無乳糖乳品及遵照醫師建議的飲食。

3.防尿布疹,要勤換尿布。

4.讓寶寶多休息。

Q2.寶寶的便便顏色是綠色或墨綠色,代表是不正常嗎?

正常寶寶的排便顏色應該是偏黃色或是黑綠色,這些顏色皆屬正常;但餵母奶的寶寶排便顏色就會較偏黃色,配方奶的寶寶排便顏色則較偏墨綠色。寶寶的便便顏色會與本身的飲食息息相關,爸比媽咪發現異狀,都應儘速就醫讓醫師判斷不正常的原因。

2~3個月 琇惠mommy日記

小恩恩是我們的寶貝兒子!因為小恩恩的天才爸比是個攝影師,所以我們用最棒的圖片幫他紀錄他的成長史…

當他在2歲多的時候,我記得那時候為母奶他好像都喝不太下去,跟同期懷孕的姊妹們提及,他們家的寶寶好像都沒有這樣的問題。看我家小恩恩個頭小小的,還總是意興闌珊的喝著奶,怕他長不大的我這娘,都快急死了~

後來,帶他去看例行健檢的時候,跟醫師詢問這個症狀,醫師才說是一般常見的「吐奶」啦!原來不是什麼大問題,那我也總算放下一個心中的大石頭…

還有一次,小恩恩半夜突然大聲啼哭,那時我們都身心俱疲,因為白天工作了一天,現在真的沒有力氣在哄他,可是他大爺真的是哭聲驚天雷,越來越大聲。恩爸受不了了,想要起身把他搖哄睡,卻發現大事不妙…

似乎不是一般的哭鬧想要安慰,因為此刻小恩恩的臉五官都皺在一起,好似很疼痛…。不明白什麼原因的我們兩夫妻,趕緊換裝好,立刻驅車前往醫院掛急診(小恩恩的爸開的車,整個都要飛起來了)…

經過一番折騰,原來是小兒常見的「腹疝痛」,治療了一下也就沒事兒,抱著終於安穩入睡的恩恩小王子,我們又從醫院踏上了歸途…

醫師診斷室

Q1.寶寶吐奶了?

吐奶原因

當媽咪餵完奶後,發現有2、3口的奶水或奶塊,從寶寶的嘴角流出,且量不是很多時,稱為「溢奶」,而非吐奶。因為初生嬰兒的消化機能尚未成熟,食道與胃接合處的賁門不能將胃的內容物封閉很好,故容易在餵奶後的排氣時或姿勢改變時產生溢奶。

吐出的奶量較大,才稱作「吐奶」,奶水會呈噴射狀往嘴裡或鼻孔湧出。

處理方法

1. 新生寶寶餵奶後應注意排氣打嗝,避免造成溢奶情形。

2. 若吐奶為噴射狀嘔吐,就建議找醫生檢查是否有生理上的問題。

3. 容易溢奶的寶寶,可採分段餵食法,先餵食排氣後再餵下半段奶,減少寶寶胃部吸入的空氣,並將餵奶後的寶寶抱直立,放回床上動作應輕緩,以防溢奶。

Q2.何謂腹疝痛?

寶寶常見的「腹疝痛」也稱「腸絞痛」,常出現在出生2個月後的寶寶,當餵食了一段時間後會出現這樣的症狀;有些寶寶產生的腹疝痛亦有可能是過敏症狀,建議可至醫院檢查是否有潛在的過敏問題。

可能出現的3大症狀

1.寶寶的腳腳會因腹疝痛而彎曲至近腹部。

2.寶寶臉部出現痛苦的神情。

3.爸媽的抱抱和搖哄都無法讓寶寶停止哭鬧。

4~5個月 詩彥mommy日記

孩子的成長真的很奇妙,常常在不經意的眨眼瞬間,就發現他長大了…。從原先的嗷嗷待哺,到現在看著他自己會爬會做,偶爾扶著牆壁走,像個小企鵝一樣搖搖晃晃的走向你,然後快靠近時撲你滿懷…,看著他這些可愛的舉動,真是當媽咪最大的樂趣之一。

最記得咱們家的弟弟在滿4個多月的時候,醫師建議我們可以開始餵他副食品,增加他的營養素。我和爸比有一次拿著從乾媽家拿來的富士蘋果,想到古老的一句諺語「a apple a day keep a doctor away」。於是,我們打算把它弄成泥狀,給我們的小寶貝「遠離醫生」。

當弄好蘋果泥後,拿給弟弟吃,看他好奇的看了看我,又看了看碗裡的東西,感覺像是好奇的在問:「咦~今天的ㄋㄟㄋㄟ怎麼長得不一樣?」不過,弟弟還是很配合的吃下了第一口,說時遲那時快,哇~感覺應該會露出很好吃表情的弟弟,霎時整個五官都糾結在一起,眉頭更是不停的皺ㄚ皺~

我和爸比都笑翻了,他的表情就像是吃到檸檬一樣的酸。原來,我們忘記富士蘋果比一般的蘋果要來的酸,而且我們也忘記試吃就給弟弟吃,難怪他的表情真是經典極了!

經過這次,現在弟弟只要吃ㄋㄟㄋㄟ以外的副食品,看到用碗裝的東西要餵他,他還是會有點陰影,露出皺眉的表情,哈哈……

醫師診斷室

Q1.寶寶便秘怎麼辦?

便秘的原因

當排便次數不正常減少,也就是排便作用有不正常延遲時,即是便秘。有些寶寶並不會每天排便,有時 2~3天才會解便,但解出來的是軟便,媽咪就可以放心,此情形就不叫便秘。

便秘的原因很多,大部份和嬰兒奶粉沒有很直接的關係。常見的原因有以下4點。

〔原因1.食物中所含纖維或渣滓太少〕

現代幼兒的飲食多為奶粉及偏愛精緻與可口的食物,故所含的纖維太少,以致便便的量不足以激發排便的反射作用;但當量足夠時,便便卻因眝積過久,水份被過度吸收而堅硬如石。

〔原因2.水分不足〕

飲水不夠,導致便便乾燥,不易排出;有些父母為了孩子尿多的不方便,故儘量少與喝水,而連帶而來就會影響排便的困難。

〔原因3.比例不對〕

配方奶粉有一定的比例沖泡,有時候泡得太稀,濃度降低也是會影響便便的成形。

〔原因4.藥物作用〕

有些小兒用的止咳藥水、治潰瘍用的制酸劑、麻藥止痛劑、抗高血壓藥等,容易抑制大腸的蠕動,或使便便變硬而引起排便困難。

處理方式

1. 飲食定時。

2.不管在什麼時間,寶寶一有便意,就得讓其方便為先。

3.多吃富含纖維的蔬菜和水果。

4.多喝開水。

5.多做運動。

6.踩蹲姿解便。

7.少吃容易引起便秘之食物或藥物。

8.盡量不要使用瀉藥。

9.必要時也要以手術矯正之。

6~7個月 琇惠mommy日記

小恩恩在6個月大的時候,牙齒還沒完全長出來,也還沒坐得很穩,但醫生說我們可以開始嘗試一些寶寶的副食品。

小恩恩對於副食品很有興趣,所以我會常常嘗試製作不同的副食品,不過,小恩恩卻容易吃了副食品後產生脹氣的現象,不知道是食物的問題,還是烹調的問題呢?

話說那天,朋友帶著他家的小公主來我們家玩耍,兩個小寶貝似乎同齡的心心相惜,也能是我們家的小恩恩太「豬哥」,居然願意讓小公主進入我和恩恩爸比都不可以進入的「恩恩秘密基地」。看小公主和小恩恩玩得不亦樂乎,我和朋友也忘我的聊著副食品的變化菜色,她也提及她們家的小公主最近吃副食品也遇上脹氣的問題,感覺肚子都漲的鼓鼓的,不知道是消化不良還是有寄生蟲呢?

這不會就是此階段孩子一種常態的反應吧…

醫師診斷室

Q1.寶寶脹氣怎麼辦?

脹氣的原因

脹氣的原因有很多,尤在初生嬰兒或早產兒消化機能不成熟時更為常見。嬰兒配方奶粉是乳製品也屬產氣食物,故當寶寶奶量過多、消化不良或哭鬧吸入過多空氣時,都容易導致脹氣。

另外,副食品中的發酵也會產生過多的氣,尤其一些容易產氣的食物,如:馬鈴薯、地瓜、奶類製品、豆類製品等,而寶寶吞入的空氣亦是一種原因。

處理方式

腸胃內氣體的消散可尋求下列解決途徑。

1.一般脹氣媽咪可用薄荷油先在手掌搓熱後,在寶寶肚臍周圍輕輕按摩。

2.脹氣期間,儘可能不再添加易產氣食物或副食品。

3.可多給予含纖維的副食品促進排氣及排便。

4.正常寶寶的肚子就類似氣墊一樣,會時凸時平,爸媽不必太在意肚子外觀,只要寶寶是鬆軟的肚子,能吃能解、不嘔吐、肚子無壓痛,其實並不大礙。但若肚子鼓脹較硬且帶壓的「澎風肚」,可能表示肚內有問題,就應帶給醫生做詳細檢查。

9~10個月 詩彥mommy日記

什麼時候該讓寶寶學習自己動手吃飯呢?我家的弟弟在6個月大的時嚐試吃第一口副食品後,就開始想要自己動手吃飯的樂趣。

一開始,我都會準備小小碗和小小湯匙,當弟弟看到這兩樣東西出現,就會手舞足蹈的知道要張開嘴巴。但這幾個月卻反常了,看到我拿起他的小碗和小湯匙接近他時,他卻生氣地抵抗,甚至想要自己用手抓碗裡的食物。

這個現象沒遇過,讓我很困惑,於是那天和爸比在網路上找到一些有同齡孩子的媽咪分享,原來我們家的弟弟是在抗議「我要自己吃!不要餵我啦!」的意圖。

恍然大悟的我們這兩個「新手爸媽」才知道,原來不是我做的副食品遭受嫌棄,而是我們家的弟弟長大了,他開始對湯匙和碗產生興趣,所以才想要伸手搶媽咪手中的湯匙。

去做了例行的健檢,醫師也建議可以讓寶寶自己試著使用這些器具,此時也是弟弟的最佳培訓期,因為待他興趣全失或習慣由別人代勞後,就會養成依賴性。

想到我們家的弟弟居然要開始學會獨立,我這個做娘的就一陣心酸,感覺就像是母鷹為了讓小鷹學習飛翔而把牠活生生的踢出巢外,那種望子成龍的心情…

醫師診斷室

此時的爸比媽咪可能要多點空間,放手讓寶寶練習生活自理的能力訓練,尤其現在父母生育的數量少,對小寶貝的呵護真的是無微不至。但過度的照護真的會使孩子喪失很多學習的機會和能力,等過了最佳的訓練期變得無法獨立後,爸比媽咪可別再來怨歎!

基本上,寶寶渴望生活自理的欲望從脫離母體就會有囉!像是寶寶不斷地揮舞雙手想握住奶瓶,就是表達想要自理能力開始的第一步。而當寶寶長到6個月大嚐試吃第一口副食品時,就可以開始著手啟蒙孩子自己動手的興趣。

但是小小的手還是沒有發育的很完全,因此當孩子因不能靈活使用湯匙而耍脾氣或是不小心將食物灑出來時,爸比媽咪不妨從旁協助,給予愛心和包容取代責罵,藉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及成就感;而當他可以成功地使用餐具用餐時,家長應給予鼓勵,並稱讚他「很棒囉!可以自己吃飯了呢!」

學吃飯,3要點

學習自己吃飯可是一點都不容易呢!小寶貝要具備自理的能力還需具備3項要點。

〔要點1.堅持度〕

家長如果沒有適當的包容性,孩子開始嚐試自己使用餐具時,一定會遭遇挫折而放棄,適時的鼓勵和從旁協助可以幫助他堅持下去,進而順利學習。

〔要點2.手部肌肉〕

抓握湯匙需要大、小肌肉的配合,9~10個月大的孩子在抓握的動作上開始有力,也就是說,由粗動作發展至精細動作的階段,故可以讓他多多嘗試。

〔要點3.手眼協調力〕

將湯匙精準地送入口中,需要手眼協調力的配合,如果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不佳,容易弄得滿臉皆是。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