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分享] 中藥與生藥

[分享] 中藥與生藥

中藥與生藥
中藥(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原名生藥,滿清末年,將明清沿用已久通稱的生藥一詞(詳見生藥的解釋條目)改稱為中藥。

[编辑] 发展
近代中國的「中藥學」研究由於受到中國歷代本草內容記載的制約,因此「中藥學」的研究皆侷限在中國醫學理論裡所使用生藥的研究範疇,但由於近年來'中藥學'的研究方法採用了現代生藥學的研究技術,因此國際上多數藥學出身的學者皆將'中藥學'視為生藥學的研究分支。

最初人类对药物的认识是与觅食活动紧密相连的。在原始时代,原始人通过采食植物和狩猎,逐渐了解这些植物和动物,有可以果腹,也有可以减缓病痛,有的则可以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编辑] 漢朝以前
随着文字的出现,药物知识也有了文字记载。商代金文已有「藥」字。《说文解字》训释为:「治病草,从草,乐声。」西周的《詩經》及《山海經》中已經記載了120多種藥物的產地、效用和治療性能。春秋戰國時期的《五十二病方》已載方280餘首,所用藥物達240餘種。長期以來人們習慣將本草作為中藥的代名詞。本草一詞始見於《漢書·平帝紀》。到了西漢晚期已有“本草”一词来指称药学专著。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虽托「神农」之名,实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有考证最后成书不晚于东汉末年(公元2世纪)。

[编辑] 魏晋南北朝时期
汉末以来医家应用的药物种类日渐增多,本草著作的数量和种类也大大增加。晉代葛洪《抱朴子》曾首載草藥一詞。重要的本草著作首推完成于公元500年、梁陶弘景所撰《本草经集注》。南朝刘宋时期雷敩著《炮炙论》,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是中国的第一部炮制专著。

[编辑]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南北统一,经济文化日渐繁荣,医药学也有较大发展。 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朝廷颁行了由李勣、苏敬等主持编纂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载药844种,本书的完成依赖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人力物力,是中国第一部药典性本草;比公元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早出800余年。并在日本古书《延喜式》还有「凡医生皆读苏敬新修本草」的记载。

[编辑] 金元時期
張元素所寫的《醫學啟源》介紹了臟腑諸病用藥心法,奠定了臟腑辨證用藥理論。他在《珍珠囊》、《臟腑標本寒熱虛實用藥式》、《潔古刺諸痛法》中均倡導中藥歸經學說。[1]後來,李東垣的《用藥法象》與王好古的《湯液本草》都是探討藥性。

[编辑] 明朝时期
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全书52卷,约200万言,收药1892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

[编辑] 藥性
中藥的藥性主要有四氣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2]

[编辑] 四气五味
主条目:性味
四氣也称四性,指寒熱溫涼四种不同药性。后来又将对人体的寒热病理变化没有明显影响的药物称为平性。寒凉药一般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如石膏、知母;温热药一般具有温中散寒、补火助阳的功效,如附子、肉桂。

五味則是酸苦甘辛鹹五种不同味道。事实上,药性的五味并不是指该中药的真实味道,而是根据其药效得到的。辛味能散、能行;有發散、行氣、行血的作用。甘味能補、能緩、能和。酸味能收、能澀;有收斂固澀的作用。苦味能泄、能燥,指降泄肺氣、胃氣。鹹味能軟、能下,有軟堅、散結、瀉下作用。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具有渗湿利水作用,治疗小便不利,水肿等证。[3]

[编辑]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中药作用与人体的几种趋向,是与疾病的病理趋势相对而言的。一般而言,生浮药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向上向外的作用,如升麻、柴胡等;而沉降药则具有清热、泻火、泻下、利尿、消食、驱虫、平肝、止咳平喘、收敛固涩向下向内的作用,如大黄、牛膝。

[编辑] 归经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症为依据,总结出的药物的作用部位与范围。

[编辑] 中药的毒性
中药的毒性,在广义上泛指药物的偏性,在狭义上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在《本草纲目》中将药物的毒性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微毒”。中药中的商陆、细辛、苦杏仁、何首乌、附子等有不良反应的毒性。

[编辑] 配伍
中药的使用是十分讲究配伍的,一般是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的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使用,这样可以达到降低毒副作用,扩大提高疗效,以适应复杂病情的需要。

中药的配伍内容分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被称为“七情”。李时珍在其著作《本草纲目·序例上》总结为“药有七情”,独行者,单方不用辅也;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两不相合也;相杀者,制彼之毒也。”

[编辑] 禁忌
为了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疗效,中药的用药禁忌分为配伍禁忌、证侯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药的饮食禁忌。其中配伍禁忌应遵守十八反十九畏的原则。

[编辑] 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中药绝大部分来源于天然的植物,其次是动物、矿物,以及部分人工制品。中药的产地、采收与贮存是否适宜,是影响药材的重要因素。

[编辑] 中药的产地
古代医学家经过长期的使用、观察和比较,各地所产的药材质量优劣不一样。并逐渐形成“道地药材”的概念。“道”曾是古代的行政区域,“地”指地域或地区。

著名的道地药材有四川的黄连、川芎、附子,江苏的薄荷、苍术,广东的砂仁,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云南的茯苓,河南的地黄,山东的阿胶等。
[编辑] 参见
中醫學
中藥學
生藥
生藥學
中药列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