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轉貼] 加速主义:哲学与政治的究极缝合怪

[轉貼] 加速主义:哲学与政治的究极缝合怪

(一)
加速主义,这个小众亚文化圈子中的流行词在键政圈突然走红,甚至进入国内主流舆论的视线。在本次成都49中学生坠亡和去年抵制圣诞等一系列舆情事件的背后,也被人怀疑背后有境外势力利用“加速主义”造成中国矛盾激化社会分裂,进而产生颜色革命最终演变为和平演变。
然而少为人知的是,加速主义思想并非什么新兴事物,其中甚至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意味。加速主义一词来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小说《光明之王》。当然,追根溯源的结论则是在加速主义诞生后重新审视的结果。

十九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未来主义者们敏锐发现“永恒的、无所不在的速度”正在展现着与上个时代完全不同的新美学。哲学家们譬如马克思和尼采,都不同程度指出资本主义加速与人的发展的断裂。
到上世纪6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现代性问题的显现,对资本主义加速批判的系统思想也随之出现。左翼加速主义者认为,如果资本主义本身产生解体力量,那么必然要使资本主义本身激进化,而且越糟糕越好。超越资本主义的唯一出路是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使其在高速发展中脱离轨道以打破现有结构。

然而当加速主义走向光怪陆离的大众舆论场,庞杂的理论被公众选择性吸收接受。加速主义和“赛博朋克”、“入关”等词汇一样,变成一个流行政治暗语甚至是一种纲领指南并迅速走红。此时公众尤其是键政圈,所理解的加速主义也和学术界的本意相去甚远。
2016年美国大选前,面对记者的采访知名左翼哲学家齐泽克表示,作为一个美国公民,在本次大选中,他将投票给川普。这一语震惊了台下所有听众,一个激进左翼活动人士去支持一个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共和党右派候选人,齐泽克也因此被戏称为“左翼加速师”。

齐泽克支持川普的理由也近似无厘头,他认为虽然川普“令人作呕”,但川普的胜利必然会引发美国人民的觉醒浪潮和强烈反弹。这将对美国现行政治体制造成巨大冲击,以此为机会美国政治也将完成重建。
作为80年代后激进左翼的领军人物,齐泽克一向语不惊人死不休,他挺川的理由看似疯狂又带着几分滑稽,而这背后却蕴含着他对当今世界的所面临困境的思考。2008年金融危机的余波仍旧激荡着这个世界,伴随而来的各种政治黑天鹅也影响至今,从阿拉伯之春的一地鸡毛到中美贸易战的明枪暗箭,冷战后新自由主义所倡导的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全球化被现实无情嘲讽。人类究竟将走向何方?在这种迷思下,传统的路径被怀疑,激进的思维被吹捧,无力感和愤怒感并存的世界兴起加速主义浪潮也并非无源之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