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歷史] 【風流王侯】作者-海牛小白(全書完)

第二卷 見龍在田 第四十一章 羅山之戰(下)
    落日下的云州城顯得無比的荒涼,郭塘按住戰馬,抬眼望向已經破敗不堪的城樓,心中感歎一聲,兩蜀之間恐怕還要有數年的爭戰了。

    順王羅山大敗,以六萬殘兵直抵云州,卻被趕來的雷霆軍大敗,最后退守到了延州,然后以重兵守住了延、允兩州,可以說這場戰爭已經結束了,劉淵若想冒險攻打兩州的話,也只是做做樣子而已,根本無力攻破。

    郭塘對這件事心里始終不舒服,雖然他也能夠體會到劉淵的難處,但是難道將兩蜀陷入戰亂之中,是比救回一個葛成剛更好的結局么?這簡直是天大的笑話,若不是劉淵在羅山布陣的話,現在的順王也許早就死在瑤江里了。

    郭塘歎了一口氣,拉起馬缰往城門行去,順王元氣大傷,暫時還沒有能力反撲云州,不過劉淵已經下了將令,將由陳玉坤駐守云州,雷霆軍首先入城安民。這個兩蜀門戶必須牢牢地控制在手中,才能讓蜀王安枕無憂。

    這時一位龍騰閣的人來到郭塘跟前,道:“禀告將軍,都督有信送到!”

    郭塘一愣,不知道劉淵為什么要寫信給自己,既然不是將令,說不定是私事,急忙展信觀看,但見上面寫著:“將軍急速渡江回都。”

    郭塘心里湧起一陣復雜的感覺,難道劉淵的目的真的蜀王之位?

    ※※※

    右相華恆匆匆從御書房中走出,滿臉的無奈之色,這時一個小宮女走上前來,道:“貴妃娘娘有請丞相說話!”

    華恆一愣,蜀王登基以來,冊封大漢安樂公主為孝慈皇后,但是還住在慈云宮里,不問政事,每日與弘化公主一起,蜀人因為不想安樂公主靠近蜀王,所以任其而為。冊封了白蓁為貴妃,實際上白蓁便成了后宮的統領,雖然蜀王又納了幾位妃子,不過宮中都知道,這位貴妃娘娘實際上就是真正的皇后了。華恆出任丞相以來,還沒有被白蓁召見過,再說后宮妃子召見大臣,也有所不妥,一時倒有些猶豫。

    宮女見他沒有答話,繼續道:“娘娘說丞相若想保住蜀國正統,則請一見!”

    華恆眼睛亮了起來,道:“請帶路!”

    兩人來到鳳儀宮內,宮女退了下去,一身盛裝的白蓁含笑看著華恆,還沒有等他行禮,便道:“丞相勿須多禮,家父早就對丞相的才學大為贊賞,白蓁也早就仰慕丞相的才名了。”

    華恆還是老老實實的行了禮,白楚臣是蜀中名士,現在又是編撰《四庫全書》的主篆官,在蜀中名聲甚響,華恆還是他的小輩,何況面前的是貴妃娘娘,當然不敢造次。

    白蓁盈盈起身,笑道:“丞相恐怕是被本宮的那正統兩字帶來此地的吧!”

    華恆以前雖然並未與白蓁有過談話,但是他也是見多識廣之人,卻沒有想到白蓁會這樣直接,眼前搖曳多姿的貴妃娘娘確實有一種獨特的風韻,讓他這個花叢老手也有些不敢逼視,忙道:“娘娘還請明示!”

    白蓁臉上雖然帶著笑,但是心里卻歎了口氣,眼前浮現起那個眼神溫柔的年輕人來,沒有想到這么快就要和他產生沖突了,可惜自己為的是蜀國,為的是師門,沒有絲毫的回旋余地。她坐了下來,淡淡道:“丞相請坐,左相在羅山大勝順王,解了黎州之圍,現在已經在回都的路上,想必丞相擔心的是這件事吧!”

    華恆在她的目光注視下情不自禁的點了點頭,這個女人確實有很大的魔力,秦(劉)淵大破順王,致使順王兵退延州,西蜀重新奪回了云州要地,實際上已經算是平定了此亂,接下來就是攻打東蜀了,但是誰都知道這是短期內無法完成的時候,所以秦淵上書請求收兵回都,蜀王馬上恩准。

    但是卻傳出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城內盛傳前蜀王死前曾經將現在的蜀王托付給秦淵,並言道若是現蜀王不賢的話,秦淵可以取而代之。這個傳言在蜀中馬上掀起了軒然大波,秦淵平定順王,可以說是功高無比,在朝之人,根本無人能夠與之抗衡,而且現在他手握兵權,若他真有意取代蜀王的話,恐怕也沒有人能夠阻止他。

    不知道這個傳言究竟是真是假,但是無論如何,蜀中名士紛紛上書,要求蜀王削弱秦淵的權力,在他們眼中秦淵畢竟並非蜀人,以前他們能夠容忍他是因為此人確實是才華橫絕之士,但是並不代表有人會擁戴他做蜀王。

    對這些奏折,蜀王卻淡然一笑,言道:“諸位卿家勿要多慮,秦太保並非這樣的人,何況以秦太保之才,若能造福蜀中百姓,本王將王位讓與他又將如何!”

    也正是因為蜀王保持了這個態度,華恆這些蜀國名士,才會憂心忡忡起來,華恆雖然與劉淵是同榜進士,而且私交極好,但是這件事卻是關心到蜀國王儲的大事,斷然不能以私壞公,當初安樂公主入蜀、慕容清雪隨嫁都造成了那么大的影響,何況現在還是直接關系到了蜀王的位置。

    這幾日華恆等蜀臣一直找機會苦勸蜀王改變心意,可惜蜀王一概不聽,反倒極力催促劉淵回都,而劉淵也毫不客氣的將雷霆軍這支自己的親軍全部調回成都,華恆的擔心是可想而知了。

    方才他還勸說蜀王下令讓雷霆軍駐守黎州,但是蜀王卻以犒賞為名拒絕掉了,而且劉淵明日就要到達成都了,若是雷霆軍進城鎮守,以控鶴軍的實力根本無法抗衡,劉淵想做什么都可以無所顧忌。

    現在華恆也只能期望劉淵對蜀王確實是忠心耿耿了,他自認還沒有能力在劉淵有異心的時阻止他,而且他也知道劉淵的才華遠在自己之上,若這位同窗真的要奪取王位的話,華恆已經准備以身殉國。
第二卷 見龍在田 第四十二章 處心積慮(上)
    白蓁肅容道:“丞相為國而憂,白蓁替主上謝過丞相了!”說著竟然起身施了一個禮,華恆驚道:“娘娘萬萬不可!”只可惜他反應過來已經晚了,白蓁的這個禮已經施了下去。

    此刻的白蓁臉色中透露著一絲前所未見的堅強,道:“丞相乃是我蜀人楷模,既然知道左相將危及我蜀國,為什么不加以阻止呢?”

    華恆急忙行禮道:“臣無能,左相手握重兵,主上又是毫不提防,唉……”以華恆的才智本來應該想出更多的辦法,只可惜一想到他的對手是那個一直壓制自己的劉淵,則沒有了半點的信心。

    白蓁心道不能和他繼續繞彎子下去,道:“丞相所言雖然有理,但本宮有幾句話,不知丞相願不願意聽!”

    華恆早就對這位貴妃娘娘刮目相看,而且此時白蓁已經恢復國母威儀,自稱“本宮”,忙道:“請娘娘示下!”

    白蓁道:“左相乃我蜀國忠臣,主上因何不疑他有貳心,只為他曾數度救主,這是主上寬厚仁愛之故,但是我等臣子、蜀人對左相卻不得不防,因為他畢竟還不是蜀人!”

    華恆急忙點頭,劉淵的反意還沒有完全暴露,現在只是蜀人妄自擔心而已。蜀國歷史上從未見過有如此臣強主弱的局面,蜀人擔心完全正常,不過最為重要的是劉淵本身不是蜀人,若他換個身份,說不定現在整個成都都在計劃將要如何迎接他,而不是視之如虎了。

    白蓁繼續道:“左相雖然並非蜀人,但是為我蜀國立此大功,主上卻不能虧待于他,其實此間人人並非原來就是蜀人,都是從別處遷移而來,若是視之異類,恐怕左相不升貳心都難了!”

    華恆一驚,道:“娘娘的意思是……”

    白蓁道:“本宮沒有什么意思,只是為蜀國著想,左相回都之后,必須冊封一個與他功勞適應的官職,或者干脆封為王侯,到了那時,自然可以斷絕他的非分之想。丞相可以聯合蜀中名士上表乞封,使左相不至疑心。”

    華恆只覺得眼中一亮,自己確實是太過于擔心了,看來還不是丞相之才啊!

    白蓁淡淡道:“若是左相接受王侯的封賞,其實其野心已經暴露無疑,定當成為蜀人注目的對象,若他確實忠心我大蜀的話,則會堅辭不受,到了那時便可以斷定他真實的想法了!”

    華恆忙道:“多謝娘娘指點!”

    白蓁微微笑了一下,她明白自己面對的是怎樣的一個對手,若是劉淵真的要以雷霆之勢坐上蜀王之位的話,誰也無法攔他,但是她清楚劉淵是怎樣的一個人,所以用這個法子定能試驗出劉淵的心意。

    白蓁盈盈起身,道:“葛成剛老將軍浴血黎州數十日,堪稱我蜀中楷模,其人現在卻只是一個三北節度使,與其功績大大不配,丞相可以上表主上,對葛老將軍大加嘉獎,令其統領東征各軍,左相既然已經回都,則可以交出東征軍的兵權了!”

    她雖然只是很平常的幾句話,卻聽著華恆心里狂跳了起來,這樣做其實就是剝奪了劉淵的兵權,最主要的是白蓁能夠不動聲色,言之鑿鑿。華恆忙道:“雷霆軍也屬東征軍,不知娘娘……”

    白蓁打斷他的話道:“丞相須知任何事都要循序漸進,雷霆軍雖然隸屬東征軍,但是卻是左相親手組建,若是驟然奪其兵權,換做丞相,將會如何去做!”

    華恆知道她說的有理,沒有想到像自己的狂妄之士,有一天竟然會對一個小女子俯首聽命的,臉上雖然露不出來,但是心中卻是暗笑。

    白蓁不知道為什么眼前又出現了那個帶著微笑的年輕人,微微歎了一口氣,道:“丞相可以讓主上下道密诏給葛老將軍,讓他將足以對抗雷霆軍的東征軍留在成都附近,准備隨時進城平亂,只要左相露出反意,便可以對外宣布左相罪名,然后長驅直入,那時就不用擔心什么了!”

    華恆不得不佩服她想的周到,點了點頭,若是劉淵手里只有一支雷霆軍,確實威脅不大,恐怕控鶴軍都有能力與之一戰,何況還有葛成剛的帶诏平亂。

    可惜他並不知道雷霆軍的威力,要不然劉淵也不會如此輕易的就將東征軍留在黎州了。

    白蓁其實心里也都滿是苦澀,一想到自己正在處心積慮的對付那個人,真的是無法可想,柔聲道:“丞相若想讓左相不敢驟然發難,還要必須控制弘化公主。”

    華恆一愣,道:“娘娘這是何意……”白蓁露出一絲若有若無的微笑,道:“若是本宮猜的不錯,弘化公主早已經與左相有了私情,想必以公主的才色,若是被制,左相斷然不會等閒視之。”

    華恆恍然,腦袋終于也靈活了一些,道:“若是如此,何不求大漢賜婚,將公主許給左相,這樣也使左相安定少許!”

    白蓁心道若是這樣,豈不是白白便宜了劉淵。不知道為什么,一想到慕容清雪和劉淵的關系,白蓁的心里隱隱有些復雜,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劉淵和慕容清雪結合對蜀國來說是半點好處都沒有的,因為兩人都不是蜀人,不會有什么約束,她有一個不錯的計劃……這個計劃倒可以借助華恆的力量,于是道:“丞相此言差矣,弘化公主畢竟還是漢人,若想讓左相有所顧忌,則必須由我蜀國王室中一人賜婚給他。”

    華恆臉上露出疑惑的神色,道:“娘娘指的是……”

    白蓁道:“當然是碧素公主!”

    華恆真是愣住了,碧素公主和劉淵乃是不共戴天之敵,那次在飛云坊外叫罵還歷歷在目,劉淵恐怕還消受不了他,不過若是出自于自己的這個丞相身份,還真不知道是不是該為劉淵討個情……

    白蓁也知道劉淵和碧素公主的關系,前蜀王臨終前曾經囑托要為碧素公主尋找一個婆家,雖然劉淵並非蜀人,但是蜀王也希望碧素公主能夠嫁給他,只不過這件事由于蜀王病逝,順王謀反而擱置了下來,現在倒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雖然這只是拉攏劉淵的手段而已,白蓁還是不免有些苦澀。

    華恆想了半晌,心道劉淵既然是自己的朋友,這個情還要求的,更何況僅僅用一個公主,未必能夠籠絡住他,這才道:“娘娘明見,公主似乎與左相有些摩擦,當日……”

    白蓁點了點頭:“本宮知道此事,其實這是先王的意思,既然身為臣子,當然不便反對!”

    華恆啞口無言,只好同意。心道這位貴妃娘娘確實讓人大開眼界,若非親見,斷然不會相信世間還有這樣讓自己感到壓力的女人,恐怕並不比劉淵差上多少!
第二卷 見龍在田 第四十二章 處心積慮(下)
    劉淵將手中龍騰閣遞上來的軍報放下,微微地出了一口氣,然后端起旁邊的香片,想起死在揚州的珠兒,大有隔世的感覺。當日從揚州倉皇逃出,然后又是一路慘敗,到現在終于開始有了轉機,至少利用順王的大意,打了一場勝仗。

    此地距離成都還有一日的路程,孟陽早已經將所有的情報送了過來。劉淵一一翻過,也不知道心里的感覺是可笑,還是其它什么,沒有想到自己這次回都會鬧成滿城風雨。蜀中名士和自己也算是心有靈犀,竟然能夠未卜先知,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認為自己這個左相會趁機奪權。劉淵大感不解,除非這些人始終就對自己有所懷疑,要不然就是他們生性多疑了。

    但是這次他們卻是對的,如此火速回都,而且調動了雷霆軍歸來,目的就是奪取蜀王的位置。

    有數十位蜀中赫赫有名的大家向蜀王遞了奏折,企求蜀王削弱劉淵的兵權,其中有建議蜀王封劉淵為三北節度使,統領云、黎各州的,也有建議將自己軟禁起來的,甚至還有人建議蜀王秘密殺掉自己。有用“禍國殃民”四個字來形容自己的,也有用“狼子野心”、“國之危害”的……真不知道這些蜀中名士到底是怎么想的,對一個剛剛平定順王的東征都督、蜀國丞相竟然會提防到了這種程度。

    看來在蜀中想要鎮服這些蜀中名士還需要大費周章啊!

    劉淵嘴角泛起冷笑,雖然心里有些氣氛,不過還是能夠理解他們的想法,像自己這樣立了大功,而且不是蜀人的事情太少了,在蜀國歷史上屬于鳳毛麟角,而且前蜀王那番托付太子給自己的話又流傳出去,蜀人敢不心驚肉跳?他們其實是怕,其實是無能為力,否則的話也就不會空寫這些沒有任何用處的奏折了!

    劉淵放下杯子,又拿起孟陽送過來蜀王下給葛成剛的密诏,更是露出苦笑,蜀國君臣大概還不知道控鶴軍已經被孟陽控制下來了,這些東西根本傳不出去。這道密诏很快就到了自己的手中。

    蜀人有這樣強烈的反映,讓劉淵心情稍微有些復雜起來,他要奪取蜀王的位置,並非是為了統治蜀國,而是達到顧憲對自己的要求,他實在是太想光明正大的回到大漢去了,也太想得到顧憲的全力協助了,所以才會如此匆忙回都,也許確實該好好考慮一下蜀人的心情。

    劉淵歎了一口氣,風龍子說的對,自己在蜀國會順風順水,但是若是自己真的成為蜀王的話,不知道那是不是就渡過了“見龍在田”這一層!不知道為什么,自從風龍子給自己批命之后,這個殘缺老人總是不時出現,尤其一想到秦王時。

    ※※※

    漢制嘉佑七年四月八日,東征軍都督、蜀國丞相秦(劉)淵率領雷霆軍回到成都,右相華恆帶著百官在成都城外迎接,立下了〈東征碑〉一塊,朝野滿是頌揚之聲。蜀王親封劉淵為都亭侯,劉淵當殿拜受。他不知道,當他拜受封侯的時候,身后眾多蜀臣都是一臉的茫然之色,在他們看來劉淵確實要反了。劉淵也不知道,這其實只是白蓁試驗他的一步而已。

    華恆急忙傳令葛成剛,令他兼程趕到成都,然后下令控鶴軍在城中布防,只可惜控鶴軍早已經被龍騰閣所控制,根本無法對劉淵有所約束。雖然煞有其事的控制內宮,但是實際上一切行動都在劉淵的掌握之中。而劉淵更是上表要求蜀王冊封郭塘、許強宗等人為大將軍,蜀王下诏,封郭塘為雷霆大將軍,官居三品,許強宗、余敏為威武將軍,官四品,郭塘可帶劍上朝,一時間蜀中震動,恐怕唯一不憂心忡忡的就是蜀王本人了。

    劉淵來到御書房中,蜀王放下手中的奏折,笑道:“原來是都亭侯來了,快請坐下,本王正要有事找你!”

    劉淵行禮完畢后坐了下來,雖然現在還不是與蜀王平起平坐,但是也差不了多少,每次看到這位臉上帶笑的蜀王,他心里總是有點兒內疚,蜀王對自己可謂是信任有加。

    蜀王起身道:“先王臨終前,最為放心不下的就是本王那個淘氣的妹妹,都亭侯想必還記得她吧!”

    劉淵點了點頭,碧素公主這樣的角色怎么能夠忘記?恐怕也是女人中的極品了,與田柔大有一比。

    蜀王笑道:“碧素現在還是待嫁之齡,其實本王的意思是想將她許配給都亭侯,恐怕蜀中也只有你才能夠管得住她了!”

    劉淵先是一愣,然后突地站了起來,道:“此事萬萬不可!”至于為什么萬萬不可,自己卻不好說出來,一想到碧素公主那副神態,就算她有一雙玉腿,自己也不想去享受了,娶了這樣的一個老婆,恐怕永無寧日,蜀王就算對自己再好,也不能把她塞過來。

    蜀王一愣,不知道這個一向儀容穩健的都亭侯為什么會如此激動,過了半晌才笑道:“難道都亭侯嫌棄她?若是如此本王也就不勉強你了!碧素確實夠刁蠻任性!哈哈……”

    劉淵忙道:“那倒不是,只是公主乃是金枝玉葉,臣怎么……”話一出口,他就后悔了,對這位蜀王就應該實話實說,若是虛言推托,恐怕他都會信以為真,果然蜀王露出欣慰的笑容,道:“都亭侯多慮了,若是連你都配不上她,那么難道本王要將她嫁給大漢的皇子,哈哈……既然都亭侯並非嫌棄碧素,那么本王就做了這個決定,選擇良晨吉日,為公主舉辦大婚!”昨日他收到華恆的奏折,說的就是這件事,這幾日來,就屬這個奏折最對他的心意,所以馬上將劉淵找了過來。

    劉淵真是苦笑不得,忙道:“其實臣在嶺南早已經有了家世,而且也有了正妻,還請主上明見!”

    蜀王道:“哦,既然如此,為什么不趕快將夫人接來蜀中,在此團聚,本王也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樣的女人能夠讓都亭侯願意拒絕迎娶蜀國公主。”

    劉淵心道在下確實已經有了兩位夫人,不過卻不是在嶺南,但是對著這樣的蜀王倒也不好說什么,忙道:“臣已經派人去接她們,即日便會到了!”

    蜀王點了點頭,歎氣道:“既然如此,本王也就不再強逼,倒要問問碧素的意見,若是給都亭侯做一個小妾,不知道她願不願意!”

    劉淵一愣,睜大眼睛,看著眼前容光煥發的蜀王就像是看一個怪物。不過要不是這個怪物,他早就可以下狠心奪位了。
第二卷 見龍在田 第四十三章 紅顏知己(上)
    漢制嘉佑七年四月十六日,順王孟彥儀在恆州自立為帝,國號東蜀,與蜀王孟彥章並分為東、西兩蜀。

    這是繼前蜀王統一全蜀之后的第一次分裂,只不過孟彥儀大概是自知無法長久,所以斷然在永州逼退漢軍,宣布不再向大漢稱臣,自立為蜀國皇帝,史稱平陽帝,號稱蜀國正統,奉父孟衍為蜀明帝,祖父孟瑜為蜀高祖,原順王妃戚氏為皇后,新建了太廟,祭祀天地,同時令二十萬大軍沿著瑤江布防。

    三北軍都督葛成剛馬上奉命討伐,兵至延州,只可惜他還沒有動搖東蜀的能力,也沒有攻打城池的能力,有的只是以死守城門的能力,這位將小妾煮熟讓部下食用的蜀國名將,在延州城下被流矢射中,還沒有回到云州,就死在路上,這場討伐自然也不了了之。

    蜀庭確實是震怒,不僅是震怒于葛成剛的死,他們震怒的是葛成剛死后,就再沒有人能夠制約劉淵了。此時軍中的將領,譬如陳玉坤、辛古銘、羅永福等人又紛紛上表,請求都亭侯劉淵掛帥出征,更讓蜀中名士一片嘩然,軍中已經明顯開始支持劉淵了。

    其實劉淵心里清楚,他們想錯了。

    他們一直以為劉淵能夠忍了一個月沒有發難是因為葛成剛存在的原因,其實劉淵是因為心里的掙扎。相比起來,現在的蜀王比自己更加適合坐這個位置,也只有他才能夠給蜀國百姓帶來安寧,自己僅僅就為了收服一個謀士顧憲,而破壞一國的正統,確實難以說得過去。

    當初在關前送顧憲走時,完全沒有想到會陷入今天的這個地步,還以為只要狠下心來,利用龍騰閣和雷霆軍將蜀王控制,便可以順利達到目標,可是事到臨頭,劉淵卻猶豫了,難道自己真的要做這件事不可么。

    蜀國正是春寒料峭的時候,劉淵無聊之下來到清韻宮,早有婢女為自己奉上香茶,過了片刻環佩聲響,慕容清雪翩然而至,臉上泛起驚喜,道:“王爺來了!”

    劉淵放下茶杯,笑道:“清雪總是無法改口叫我公子!”慕容清雪嫣然一笑,道:“清雪記性不好,但是卻並非記不住,何況現在就是被別人聽去,也無所謂了,王爺現在畢竟是蜀王封的都亭侯!”

    劉淵點了點頭,見婢女下去,將慕容清雪摟到懷里,含笑望著她,慕容清雪比以前更加美了,但是自己和她之間似乎總有一種隔閡,無法像珠兒、田柔那樣傾心相待,難道自己這個人天生多疑?當初將柳朝云納為妾室的時候也是如此,一直疑心她是北朝明國的奸細,而想要冷落于她。

    慕容清雪伸手撫摩劉淵的額頭,眼神溫柔起來,道:“王爺似乎別有心事?不知道清雪是否可為王爺分憂!”

    劉淵本想苦笑搖頭,但是看到慕容清雪清澈的目光,心中一暖,柔聲道:“清雪是否相信命相之術?”

    慕容清雪一愣,嘴角微微翹起,搖頭道:“清雪不信,命運本來就是不可捉摸的東西,只能回過頭來說它正確與否,卻不能看到前面。”

    劉淵點了點頭,確實如此,當一個人回頭看待一切事,肯定會發出“命運如此”的感慨,但是若是提前便注定了什么,人生豈非沒有了任何的趣味?只是風龍子當初斷定自己要來蜀國,而且斷定自己去竟陵會失去至親之人,這到底是不是他強加于自己身上的意念,還是他真的擁有可怖的神力……

    慕容清雪見他沒有答話,繼續道:“清雪的父親也是研究《易學》的大家,但是卻告訴清雪說,凡事皆有至理,並非無跡可尋,不過做人卻要自強不息,否則的話,則將會被宿命而毀了!王爺勿要笑清雪,早就有人給我斷命說是后宮之命,但是當初清雪拒絕太子時卻是毫不猶豫!”

    劉淵一愣,不知道自己該說什么好,慕容清雪早已經從他懷里站了起來,笑道:“王爺勿要再擔心什么命相之說,清雪有件禮物要送給王爺!”

    劉淵歎了一口氣,心道慕容清雪竟是自己少有能夠說說知心話的人,一想起方才她說的后宮之命,又加上自己想要奪取大漢的皇位,真不知道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難道慕容清雪就沒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或許會榮登大寶……

    風龍子說自己是王侯之命,劉淵偏偏要抗命而為,相士說慕容清雪是后宮之命,她也要抗命而為,兩人還真是珠聯璧合的一對……

    慕容清雪看到劉淵眼中始終無法釋然,疑道:“王爺若是真有心事,何妨和清雪說說,不瞞王爺,清雪最想聽到的便是王爺的心里話!”
第二卷 見龍在田 第四十三章 紅顏知己(下)
    劉淵心中一寬,實際上是自己想的太多了,這些事和慕容清雪說又有何妨,笑道:“顧先生臨行前,要我取得蜀國王位,才會全力協助我回歸大漢,可惜現在雖然有了機會,卻無法釋然啊!”

    慕容清雪眉頭微微皺起,過了片晌才道:“王爺因何不願意滿足顧先生的要求!”

    劉淵站起身來,走到窗前,目光落在外面,精神也清明了許多,道:“蜀王之位雖小,卻是關系到整個蜀國百姓,本王一想到僅僅為了一己私利,便意圖竊國,實在有違良心,何況現在蜀王並非昏庸無道,而是勤政愛民的好君主。”他將這些話說了出來,頓時覺得身上一輕,像是卸掉了一大塊石頭,這幾日一直苦苦思索此事,卻全然不如此時感到這樣的輕松。

    慕容清雪慢慢靠了上來,伸手從后面抱住劉淵,將頭貼在劉淵肩頭,低聲道:“王爺若是不奪取王位,豈不是辜負了顧先生么!但是若奪取了王位,卻又愧對自己,孰輕孰重,想必王爺心里已經有了計較了吧!”

    當日在鏡湖邊,若不是劉淵那突然間呈現出來的霸氣,慕容清雪也不會將初吻送上,而今日為這樣的一件事而擔憂的大漢福王才更加讓她感到沉醉。慕容清雪常恨自己是女兒身,要不然當可參與政事,指點江山。

    劉淵心里歎了口氣,臉上的笑容驟然間生動起來,確實如此,孰輕孰重,自己早就一清二楚了,至少在現在沒有辦法去奪取蜀王王位。既然知道利害在什么地方,那就必須要去面對才是,若沒有辦法收服蜀國民心,這個蜀王不當也罷。

    至于顧憲……劉淵雖然有些無法釋懷,幸虧他沒有給自己什么期限,暫時還不要想這么多了吧……想到這里,劉淵轉過身來,便成與慕容清雪相對,然后輕輕捧起她的俏臉,低頭吻了下去。

    慕容清雪似乎比平日更加不堪劉淵的擁吻,輕叫了起來,那種聲音讓劉淵更加無法自制,一手撩起美人的一只玉腿,手指輕輕探了進去,慕容清雪身子一陣顫抖,沒有想到劉淵竟然會如此急色,但是心里卻是有驚又喜,將頭靠在劉淵身前,任他的大手在自己身下攻城略地……

    自從和劉淵歡好以來,慕容清雪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樣,平日里雖然還是冰山般的端莊神情,但是每到了劉淵手里,卻比柳朝云擁有更勝一籌的媚骨,若非劉淵能夠控制自己的欲望,說不定還很難消受像她這樣的女人。

    劉淵突然停下手指的攻擊,身子微微往前一靠,慕容清雪差點尖叫出聲,沒有想到劉淵不聲不響地已經進入她的身體,而且兩人還是保持著這樣一個從未有過的站立姿勢……

    ………………………………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激情過后,劉淵伸手撫摩著慕容清雪光滑的皮膚,笑道:“清雪到底要送給本王什么禮物,現在應該可以說了吧!”

    慕容清雪撒嬌式地靠在劉淵胸前,低聲道:“清雪在王爺出征前曾經向你做過保證!”

    劉淵心里升起一陣不祥的預感,難道是……

    慕容清雪嬌笑道:“王爺勿要擔心,現在碧素公主和白葳小姐都是清雪的好友,定然不會任意胡為。”

    劉淵苦笑道:“但願如此!”

    慕容清雪在床上坐了起來,將線條優美的香背留給劉淵,笑道:“清雪邀請了她們晚上在夏讕樓,王爺也要一起去!”劉淵剛想推辭,慕容清雪轉過身來,整個人撲到了他的身上,道:“王爺若是推辭,清雪將無臉去見她們了!”

    劉淵心道不管古代還是現代,都是如此,只要是被女人栓住的男人,就很難自己的自由了!只好歎了口氣,盡了自己最大的力氣,點了點頭!
第二卷 見龍在田 第四十四章 尴尬宴席(上)
    相比蜀國的內亂來說,大漢倒平靜非常。春寒到來的時候,東都還下了最后一場小雪,將京城的街道鋪上最后一層寒意,但是轉瞬間就融化掉了。

    而同時燕王的奏折也送到了武帝手里,漢口的爭戰還在繼續,讓武帝略微感到欣慰的是,燕王無疑能夠替代秦王的位置,現在已經可以統領江南大軍了。漢口雖然還在明軍的手里,但是燕王已經占據了上風,在武帝的心里,若是自己死前能夠奪回漢口,總算可以安心去見列祖列宗,總算對得起大漢。

    但是燕王這個人卻讓武帝不得不有些擔心。這個人太過于圓滑了,也太過于霸道傲慢了。武帝擔心的是自己死后,太子到底能不能制住他?燕王不是秦王,他有野心,有兵權,更有手腕,現在太子已經把他當成了自己人,不知道以后會怎么樣?

    不過武帝也只是想想而已,現在漢口局勢危急,他確實別無選擇。

    從御書房里出來,平王歎了一口氣,方才又因為禁軍統領人選的問題與太子爭吵起來,這已經是連續幾日的爭吵了,心中大是郁悶,信步往宮內走去,一直來到東方耒的小庭院,輕輕敲了一下門。

    宣台閣總管東方耒尖細的聲音傳了出來,道:“王爺請進!雜家這里還有好茶恭候!”

    平王露出一絲微笑,若是能夠脫身的話,他寧願找一個寧靜之處,仔細研究那些古董玩物,可惜身為皇子,脫身其實就是等于死,何況自己又處在這樣的位置上?秦王死后,他更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應付一切,雖然常常有心無力,但是還是要堅持下去,否則遭受劫難的人恐怕並不是他一個。

    平王走了進去,東方耒並未起身,只是為他倒上一杯茶,笑道:“王爺似乎還有煩心之事,其實人生百年,不過是一閃即逝,王爺不要著相了!”

    平王倒也是看得開的人,點了點頭,坐了下來,輕聞茶香,道:“總管說的有理,哈哈……果然是是好茶!”

    東方耒贊許地看著平王,道:“諸位皇子之中,王爺恐怕是心胸最為開闊之人,而雜家曾經見過的福王卻是最為潇灑風流的人。”

    平王沒有想到他不動聲色地提起已經戰死揚州的福王,點了點頭,歎道:“九弟確實文采風流,風采讓人羨慕,只可惜英年早逝,真乃我大漢不幸!”

    東方耒笑道:“王爺勿要為福王悲傷,生死有命,這卻是說不得的。請喝茶吧!”

    平王品了一口茶,微微閉上雙眼,突然道:“最近傳言九弟尚在人世,不知道是真是假,本王倒真想見見他,只可惜就算他活著,大哥也不會放過他啊!”他這是肺腑之言,但是說出口去,才驚覺不該在東方耒面前說這樣的話,隨即笑道:“大哥這個人就是太過記仇了,若是能夠兄弟和睦,我大漢何愁不滅了明國!”

    東方耒淡淡一笑,似乎並未在意平王的失言,道:“聽說福王還有兩位遺孀,都是絕頂的美女!”平王點了點頭,道:“其中一位是當時的揚州著名的歌妓柳朝云,九弟能夠得到她的垂青,確實是三生有幸,當時在江南也是一件盛事了,另一位雖然名聲不顯,但是確也是中上之姿,不過這兩人倒並不是九弟的最愛!”

    東方耒疑道:“難道還有美人能夠拒絕福王?”

    平王笑道:“當然不是,九弟最為疼愛是他小時候的侍女,此女名為珠兒,非常溫柔可愛,誰知道天妒紅顏,死在揚州了!”

    東方耒恍然道:“原來如此,福王還真是一代風流人物,不僅僅是文采風流啊!這位珠兒小姐是否就是被刺客所殺的那個?”

    平王放下茶杯,點了點頭,有點兒疑惑起東方耒為什么要問起珠兒,珠兒他是見過的,確實溫甜可愛,死在揚州確實可惜,而劉淵因此也變了很多,原來臉上那股氣勢不見了,變得深沉寧靜,所以平王才會認為這個女人在他的心里才是最重要的。

    東方耒哈哈笑道:“以福王的風采,恐怕就在陰間也定是風流的很啊!王爺還請喝茶吧!”平王也跟著他笑了起來,劉淵確實是這樣的一個人,從珠兒到田柔,到柳朝云,再到慕容清雪,若沒有這些女人,他也就算不上是一位風流王侯了。

    兩人又喝了一壺茶,平王想起還要去與顧憲商量燕王糧草的事,急忙起身告辭。

    看到平王走了,東方耒放下茶杯,冷聲道:“韓傅何在?”

    一個黑衣文士從后面走了出來,急忙給東方耒行禮,道:“總管有何吩咐?”

    東方耒思索了一下,道:“若是雜家記得不錯,珠兒應該是前朝大臣許朝生的女兒吧!”韓傅點了點頭,雖然早已經習慣了東方耒說出這樣的話來,但是還是免不了目露驚奇之色,這個老人的記憶力實在太驚人了,連自己這個宣台閣中最為強記的人也未必強過于他,道:“確實如此,當年都城尉許朝生因為得罪當時的侍郎賈敏而罷官,又被處死在家中,妻子和兩個女兒全部發配為官奴,其中的一個女兒就留在了福王府做婢女!”

    東方耒若有所思,道:“許朝生的妻子和另外一個女兒呢!”

    韓傅道:“屬下只知道他的妻子陳氏病死在京城,而她死前便把大女兒許珠兒托付給了一位江湖女相師,另外一位女兒卻是下落不明!”

    東方耒皺起眉頭,道:“難道那位女相師就是現在煙雨樓的主人!”這件事越來越有趣了,也越來越顯得完全了。

    韓傅點了點頭,道:“確實就是楊英,當時楊英同丈夫一起以相面為生,后來便留在京城照顧珠兒,至于他的丈夫卻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失蹤的!”

    東方耒滿意地道:“馬上將許珠兒的妹妹找出來,同時將許珠兒的畫像送到雜家這里來,雜家倒要看看這是不是那位福王最大的破綻!”說著臉上露出一絲奇怪的笑來。

    韓傅急忙躬身道:“屬下遵命!”
第二卷 見龍在田 第四十四章 尴尬宴席(下)

    看到碧素公主和白葳一身盛裝的出現,劉淵雖然覺得眼前一亮,但還是馬上起身行禮,道:“參見公主殿下!”

    碧素公主翹起小嘴,道:“都亭侯免禮吧,本公主現在和清雪姐姐都是好姐妹,以前的事就一筆勾銷,誰也不許記著誰的仇,知道了么,若是都亭侯還要記仇的話,那么就不是大男人了!清雪姐姐,本公主是不是夠寬宏大量!”

    慕容清雪撲哧一聲笑了出來,劉淵真是汗顏,碧素公主總能讓他大開眼界,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急忙起身,眼睛正好掃到白葳的身上,小美女今日又有了另外一種風韻,笑道:“白葳見過侯爺。”

    劉淵急忙點頭道:“見過小姐!”碧素公主倒並不難對付,但是眼前這個古靈精怪的小美女卻是難纏的很,尤其一想起她是白蓁的妹妹,更加頭疼起來。

    慕容清雪儀態萬方地站了起來,走到碧素公主身后,笑道:“碧素勿要胡言亂語,都亭侯說不定可是姐姐未來的夫君呢!”

    碧素公主驚訝地張大嘴巴,仔細地將劉淵從頭到腳看了一遍,然后道:“清雪姐姐難道不知道他是色狼一個……而且還……”下面的話卻被白葳打斷。

    劉淵也沒有想到慕容清雪會以這樣的方式來公開兩人的關系,但是心里卻很甜蜜,可惜碧素公主的反應似乎對自己不利。

    慕容清雪淡淡一笑,根本看不出她有絲毫的介意,道:“侯爺天性如此,姐姐也拿他沒有辦法……”說著拿無比幽怨的眼神望來,雖然明明知道這是假的,但是劉淵還是心中一顫,差點脫口而出,自己再不去那些風月之地了。

    白葳也疑惑道:“既然姐姐對都亭侯已經情有獨钟,為何都亭侯不向漢帝請求賜婚,想必以都亭侯的身份,漢帝不會不許吧!”她的想法確實比碧素公主明晰了許多,劉淵笑道:“兩位小姐勿要取笑本侯了,難道沒有聽到方才清雪說秦淵只是可能二字么,只要清雪一聲令下,秦淵是准備隨時去東都求婚的!”

    這回輪到慕容清雪心中一顫,若不是她暫時還不想把自己嫁出去,說不定真的會讓劉淵前去求婚。

    白葳好奇地將兩人掃過一遍,心中暗暗驚奇,不知道這兩個人在打什么啞謎,碧素公主則完全弄不明白,愣了半晌,突然道:“既然是姐姐的事情,本公主就不能坐視不理,本公主已經決定了!”

    不僅劉淵愣住,慕容清雪也愣住,后著柔聲問道:“妹妹決定什么了!”

    碧素公主笑道:“明日本公主就去見大哥,讓大哥下旨”,說著一指劉淵,繼續道:“這個都亭侯該不會不遵旨吧!到那時,他不想去東都也不成了!白葳,本公主的這個計策可使得么!”

    劉淵恍然,她與蜀王果然是一對兄妹,只好苦笑,慕容清雪已經習慣了她這副樣子,抿嘴輕笑,白葳卻煞有其事地搖了搖頭,道:“若是主上要把都亭侯找去問話,那又如何,難道公主還要哭給主上看!”

    碧素公主露出迷惘的神色,搖頭道:“本公主只不過是想為清雪姐姐做點兒事吧,為什么會如此艱難!”

    劉淵倒有些奇怪慕容清雪到底用什么法子來將這位活寶馴服了,當初自己還是利用了她的哥哥,相碧素公主這樣的人,最是口直心快,若要使她甘心從命,倒並不是件簡單的事。

    慕容清雪帶笑走回劉淵身旁坐下,道:“妹妹勿要替姐姐擔心了,侯爺並不是虛情假意之人,也不是始亂終棄之輩,若他真對姐姐有所辜負,姐姐不嫁他就是了,呵呵……”

    劉淵大感尴尬,心道慕容清雪是借機來敲打自己的,干脆裝做喝茶搪塞過去。白葳吃吃笑個不停,碧素公主見到白葳笑了,自己才翹起小嘴,笑了起來,頓時花枝亂顫。

    劉淵眼前一亮,這兩個小美女確實都是絕色,尤其想到蜀王要把碧素公主許配給自己,更是心神一蕩,男人就是這樣個樣子,明知道刺猬一個,還是忍不住胡思亂想。

    慕容清雪為劉淵斟上一杯酒,突然道:“碧素妹妹也已經年過二八,不知道何時准備嫁人,想必蜀王心中定是有了好的人選!”

    碧素公主將斷起來的酒杯放下,用手一指劉淵道:“前日大哥還找到碧素,說要碧素嫁給都亭侯……”

    劉淵手中的杯子差點沒有拿穩,急忙放了下來,怎么也想不到蜀王真的會去找了碧素公主,更不明白的是碧素公主說起這件事來為什么氣勢洶洶,而且連一絲臉紅都沒有,好象是在說別人的事。

    慕容清雪並不清楚這件事,美目往劉淵望了過來,疑惑道:“哦……”

    碧素公主繼續道:“姐姐勿要擔心,碧素絕對不會嫁給這個色……都亭侯,不過大哥說的含糊不清,都亭侯好象在嶺南還有家室,大哥倒要碧素給他做小妾,哼,真是癡心妄想!”

    劉淵大歎今天本來就不應該來,碧素公主這個人毫無顧忌,她自己倒是理直氣壯。

    慕容清雪微微一笑,道:“原來如此,那么清雪倒還要仔細打聽一下!呵呵……”劉淵哼了一聲,慕容清雪早已經知道自己有了田柔和柳朝云,還有死去的珠兒,再說自己哪里敢娶這位碧素公主?

    “那是,那是!”碧素公主忙道,“姐姐這樣的大美人,怎么能夠做人家的小妾?”

    慕容清雪笑道:“碧素當然也不能做人家的小妾了,你是公主之身,金枝玉葉,怎么能夠降低身份!”

    碧素公主還沒有說話,白葳卻道:“白葳和公主倒並不嫌棄什么名分,最主要的是嫁給個名副其實的大才子,若是大漢福王還在人世的話,白葳和公主就算給他做小妾也是願意的,其他人都沒有這個資格!”碧素公主急忙補充道:“若不是當時他已經娶了兩位妻子,本公主當然要做正妻了!”

    劉淵睜大了眼睛,看著白葳神情莊重的樣子,似乎那個什么的大漢福王就在天上,要不然她望著天空怎么會那么陶醉?慕容清雪實在忍不住笑了起來,在底下用手捅了捅劉淵,道:“原來你們兩個還惦記著大漢福王,他可是已經戰死在揚州城下了!”

    碧素公主感歎道:“正是因為如此,本公主和白葳才決定終身不嫁了!”白葳這才收回目光,也表示同意,重重地點了點頭。
第二卷 見龍在田 第四十五章 以人為鏡(上)
    葛成剛戰死之后,蜀國稍微安靜了一段時間。蜀王已經派了使者前去大漢,求兵一起攻打東蜀。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順王自立為帝其實已經犯了大漢的大忌,若是無法平定邊患的話,燕王在漢口的決戰也會打得有心無力,所以武帝當即命四皇子晉王劉潛任征西行軍大總管,潭州行軍總管薛苦、柳州行軍總管藍碧為副,大軍號稱二十萬,直奔永州而來。征西軍在永州城外百里安寨,這時已經是漢制嘉佑七年六月了。

    劉淵放下了心事,頓時感覺輕松了許多。也可以專心讀一些收集來的珍本,內心掙扎的感覺確實並不好受,並非是劉淵不願意決斷,而是顧慮重重,他還不是心狠手辣,而達目的也不擇手段的人啊!

    顧憲也有書信到了,絲毫未提蜀王之事,只說了京城龍騰閣,並且還帶來了柳朝云親筆所書的《浣溪沙》詞兩首。劉淵提筆給顧憲回了一封信,也沒有提蜀國目前的形勢,以顧憲之才,他應該明白一切,不知道他現在是不是對自己失望了。

    作完了八首《長相思》之后,劉淵放下筆來,將信交給霍烈,讓他送回給柳朝云。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顧憲當日在關頭要自己坐上蜀王的位置才答應前來相助,現在自己卻白白地錯過了一個絕好的機會。

    他拿起書案上的的《古逍記》,慢慢地看了下去,心里倒安定了不少,自己還是適合這樣悠然的生活,若是現在坐上了蜀王的位置,恐怕也是坐不安心,食不知味吧……

    這時霍烈走了進來,小聲道:“公子,李大人求見!”劉淵一愣,哪個李大人?突然恍然,原來竟然是一直在編撰《四庫全書》的李納。

    劉淵忙道:“既然是李大人,便請進書房吧!”李納是自己的人,自然不必客氣,再說以他的性子,若是多禮的話,恐怕還要有所約束。李納一直在全力編寫《四庫全書》,正在緊要的關頭,就算自己回都時,也只是在朝堂上匆匆見到一面,這次他竟然能夠脫身過來拜訪,不知道是為了什么事。

    李納匆匆走了進來,一見到劉淵馬上跪了下去,道:“李納見過王爺!”劉淵一愣,笑道:“先生何必如此客氣,免禮吧,編書如何了!”

    李納臉上有些不自然起來,起身道:“編撰全書還未知盡頭,現在各地還有書籍不斷送至,恐怕半年之內,未必能夠完成!”

    李納是心里藏不住事情的人,看來他這次主動找來,是有事情啊!劉淵笑著點了點頭,道:“已經大大出于本王的意料,若非先生,恐怕未必會如此之迅速!”編撰《四庫全書》確實是件浩大的工程,雖然說已經有了范本《鳳鳴大典》,但是劉淵認為至少也要兩年,現在李納卻說一年就可以完成,自然是已經非常快了。

    李納坐了下來,捧起婢女遞上來的香茶,似乎想要說些什么卻又無法說出口,支吾幾聲,手中的茶又放了下來。

    劉淵早已經把他看成自己未來的谏士,但是現在看來他還是有些拘束,笑道:“先生可否聽過一句話,叫做‘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李納搖了搖頭,不過眼中還是露出欣喜之色,道:“王爺的意思是……”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無論任何人看待自己,其實都是並不真實的”,劉淵站了起來,李納並不難點通,他的才學識見都是非常出色的,走到書案后面,提筆寫了幾個字,笑道:“這幾個字本王就送給先生了,還望先生勿要辜負。”

    李納疑惑地站了起來,見劉淵上面寫著:“剛直不屈”四個字,心中一熱,突然跪倒在地道:“學生不才,願為王爺之鏡以明得失!”劉淵點了點頭,放下手中的筆,他要的就是李納的這股耿直的勁頭。顧憲雖然是一個好的謀士,但是他太聰明了,也太懂得運用手腕了,而且也太顧及自身了。郭瑭雖然是一個好的大將,但是他卻只能是一個大將,關心的只能是戰場,而自己身邊,確實需要李納這樣的一個人,至于自己是否有胸懷容納他,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既然已經有了奪取大漢江山的想法,這些人才都是必須具備的,而且劉淵也相信自己有這樣的氣魄,淡淡道:“先生請起吧,日后不管先生有何想法,都可直接說出,本王絕不責怪于你!”他這種說話的語氣,已經近似于帝王,李納怎么能夠聽不出來,急忙再拜叩謝道:“謝王爺赦免終身,學生定當剛直不屈!”

    劉淵一愣,沒有想到這位看似木讷的書生倒會趁機撈了個大便宜,既然自己說了赦免他終身,那就是說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處罰他了,看來這話倒說的大了,日后說話還要小心點兒才行,尤其是遇到像李納這樣外表老實的人。

    李納起身拱手道:“學生此次前來,確實有事要懇求王爺!”

    “說吧!”劉淵坐了下來,心道若非知道你有事,也不會想盡方法讓你沒有拘束的開口了。

    李納慨然道:“成都城中近日謠言紛紛而起,言道王爺要取代蜀王之位,學生認為此事萬萬不可!”

    劉淵見他那副理直氣壯、正氣凜然的樣子,不知道怎么倒覺得自己矮了一截了,臉上露出微笑,道:“先生不妨細說!”

    李納大聲道:“自古君臣之道不可驟毀,此乃倫常,王爺雖然本是大漢福王,但是現在的身份卻是蜀國的都亭侯,蜀王是君,王爺是臣,以臣代君,不合倫常,此乃大逆不道之行也!”

    劉淵心里非常不舒服,沒有想到這個李納真是個直腸子,話就不能說的好聽點兒么?自己給了他點兒權力,他便如此直言無諱!但是劉淵外表卻不能表現出來,臉上還是掛著個淡淡的笑容。

    李納絲毫不猶豫道:“另者蜀中名士憂心忡忡,百姓不敢安心度日,為的就是王爺,就是怕王爺真的成了蜀王,王爺既然不得蜀中民心,又為何棄民心于不顧?”

    劉淵心里終于平和了一點兒,點了點頭,但是還是苦笑不已,虧得還自認胸懷寬大,偏偏還要找個什么直言無忌的人,簡直就是為自己找罪受。

    李納干脆一口氣說了下去,道:“王爺揚州詐死避難,本就不合倫理,雖然別有隱情,但身為人子,卻棄父而不顧,身為人夫,卻棄妻而不顧,身為人臣,卻又棄君而不顧,身為國人,卻又棄國而不顧,逃難至此,更改名姓,屈從他國。敢問王爺,何敢稱一個忠字,又何敢稱一個孝字,忠孝皆費,王爺……”

    劉淵斷然沒有想到李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實在忍不住,騰的一聲站了起來。

    李納停了說話,雙目炯炯地望定了劉淵,目光清澈無比,絲毫沒有躲避。

    劉淵終于歎了一口氣,苦笑地擺了擺手道:“先生莫要說下去了!”

    李納撲通跪倒在地,大聲道:“學生只盼王爺昭告天下,以正身份,回歸大漢,此外再別無所求!”說著聲音竟然有些哽咽,一個頭重重地磕了下去。
第二卷 見龍在田 第四十五章 以人為鏡(下)
    漢制嘉佑七年七月六日,西蜀發生了一件大事,時任黎州長史的蜀中名士戰游給蜀王上了一道奏折,請求蜀國御駕親征。

    劉淵將這道奏折遞給慕容清雪,舒服地伸了一個懶腰,笑道:“戰游倒是個有趣的人,恐怕還是對本王放心不下啊!”

    他說的沒有錯,戰游在東征時就不服自己,而這道奏折擺明也是沖著自己這個都亭侯來的。前些日子陳玉坤等蜀國將領紛紛要求自己掛帥出征,惹得國內一片驚恐之聲,怕就怕劉淵再次得到兵權。今日他們倒想出了這個計謀,由蜀王親征東蜀,一者可以為蜀王建立軍功,二者則可以將這個都亭侯架空,說不定馬上就會有人提出讓雷霆軍一齊出征的事……真可謂處心積慮。

    難道他們真就如此相信蜀王親征定能取勝么?若是那樣的話,這些人也就太輕視順王了,在軍事上,現在的這位蜀王絕對不是順王的對手。

    劉淵心里也不知道什么是什么感覺,雖然說蜀人的反應非常重要,李納的直谏也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真正促使他放棄奪取蜀王位置的,還是因為他並非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尤其想到兩代蜀王對自己的態度,劉淵這只手是無法伸出去的,蜀人還是把他劉淵看輕了啊!

    慕容清雪看完奏折,皺眉道:“王爺可曾想過要如何應付么?”

    劉淵苦笑搖頭,還能如何應付,既然是蜀王親征,那么雷霆軍是一定要給的,因為它在名義上還是屬于蜀國,而且自己也不肯讓蜀王死在順王的手里。若是那樣的話,倒不如現在就奪位的好。

    不過這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雷霆軍還是由郭瑭指揮,還是獨立的,這些蜀人想要對自己不利,卻也做不到,更何況京城里,還有控鶴軍在自己手上呢?

    慕容清雪知道他已經胸有成竹,不由得歎了一口氣,蜀人確實太過于疑心了,也太過于排外了,對劉淵竟然提防到了這種程度,才會想出讓蜀王親征的法子,這樣的事恐怕在歷史中也並不多見。

    她靠到劉淵懷中,低聲道:“王爺是否覺得有些委屈?”劉淵一愣,慕容清雪話語溫柔,若是說這番話的人換做是珠兒的話,他肯定會點頭同意,不過對著慕容清雪他卻只能淡淡一笑,道:“清雪勿要替本王擔心,只要蜀王確實親征東蜀,想必他們就會知道本王還有點兒用處了!”

    慕容清雪點了點頭,不知為什么,她心里竟然會為劉淵憤憤不平起來。

    事情和劉淵料得一樣,接下來就是諸州節度使聯名上書,然后又是蜀中名士的上表,他們看到了一絲希望,認為戰游這個計策可以說是萬無一失,紛紛急不可耐起來,奏折傳到蜀王的手里,已經是嘉佑七年八月了。

    在他們眼中,將親征這件事鬧得越熱越好,也可以平息當初因為都亭侯劉淵回都時的風波,這些蜀人傾盡全力,甚至有人跪在宮外請求蜀王解救東蜀百姓于水火之中,到了最后蜀王終于意動,宣劉淵進宮議事。

    劉淵走進御書房,先給蜀王見過禮,然后又和華恆互相見禮,蜀王笑道:“都亭侯請坐吧,本王這次要兩位來此,卻是有件事情!”

    劉淵從容道:“主上請講!”自從被封為都亭侯后,劉淵一直就身著白衫,看起來更加飄逸異常,以前蜀國並未封過外姓為侯,所以在服飾上倒也沒有什么即定的規矩,劉淵便可以自行其事,以書生服稍加改裝,便成了這套白色的王侯服。

    蜀王將幾份奏折遞給兩人,道:“三弟殘暴,自立為帝,現在漢軍已經抵達永州,漢使也到了成都,要我蜀國急速發兵攻打延州,本王准備親征東蜀,兩位大人有何看法!”

    劉淵目光掃了一眼華恆,后者平靜如初,看來勸說蜀王親征也有他一份功勞。自己來到蜀國時,第一個結交的朋友就是華恆,當時在“一得客棧”時是何等的意氣風發,現在兩人都是封官拜相,沒有想到卻因為一個“權”字而變得關系尴尬起來了。

    華恆忙道:“臣以為叛王雖然占據東蜀大地,但卻不得民心,若是主上親征,蜀地百姓定會紛紛投靠,到那時叛軍當不戰自敗,統一之日,指日可待!不知都亭侯有何高見!”他的目光望了過來,那其中的擔心是不言而喻的,其實在他們的眼中,現在這件事最大的障礙就是劉淵,以劉淵對蜀王的影響,若是劉淵堅決反對,恐怕蜀王會放棄親征的念頭。

    劉淵臉上還是淡定的笑容,目光倒落在蜀王身上,道:“丞相所言有理,漢軍既然已經逼進永州,此刻便是收復東蜀之時,主上若能親征,以正出兵之名,以奮士兵之心,東蜀自然唾手可得了,臣願意隨主上出征。”

    蜀王欣喜地點了點頭,他一直都相信劉淵的判斷。

    華恆卻是大驚失色,他倒沒有想到劉淵會主動要求隨軍出征,若是在行軍途中對蜀王有什么不利的話,那豈非更加說不清了,他反應倒快,忙道:“都亭侯深孚眾望,主上若是出征,何人將統領百官?臣自認無此威望,還請都亭侯留在都城之內,以鎮后方!”

    劉淵身子往椅背上靠去,華恆畢竟是一個耿直之輩,這么容易就中了自己的計策,既然是蜀王親征,哪有還陪上一個都亭侯的,華恆是過于擔心了,而且他也不准備跟著蜀王去,騙騙這位昔日同窗,倒是件好玩的事。

    蜀王眼中露出一絲失望之色,他本來是希望劉淵能夠一起去的,但是聽華恆說的也有道理,而且這是國家大事,孰輕孰重他還是分得清的,只好點了點頭道:“都亭侯便留守都城吧,本王封你為成都留守,暫且統領百官,處理一切政務!”

    劉淵連裝裝樣子也懶得裝了,急忙接旨道:“臣定當竭盡全力,盼主上早日蕩平叛軍。”

    華恆驚異地看著他,恐怕他會后悔方才把劉淵留下了,若是劉淵趁此機會剪除異黨的話,自己又有什么辦法……

    這位蜀王丞相憂心忡忡,他自知不是劉淵的對手,但是為了蜀王,卻不得不斗下去,若一天蜀王真的無望,那么自己定當為國盡忠。
第二卷 見龍在田 第四十六章 結拜兄弟(上)
    蜀王又將親征的事安排一下,然后笑道:“丞相先下去吧,本王還有話要和都亭侯說!”華恆急忙起身告退,臨走前還頗為擔心地看了劉淵一眼。

    看到華恆走了,蜀王走過來攜起劉淵的手,笑道:“本王還是願意稱呼都亭侯為狀元郎,想及當日,真有再世之感,若不是狀元全力相助,本王根本不敢想象還有今日啊!”

    劉淵見他目光清澈,知道這是他的真心話,從第一次向他建議迎娶安樂公主時,這位當時的太子已經將自己視為知己了。恐怕他最信任的人就是自己這個都亭侯,要不然當時也不會願意付出那么大的代價,違背意願,接受平蜀三計,從而使弟弟同王死在順王手里。

    這件事恐怕是蜀王一生最大的憾事,當同王人頭送來成都時,他曾經痛哭幾日,跪在同王陵前數個時辰都不肯起來,悲痛之深,可見一斑,但是卻從來都沒有責怪過劉淵一句。

    對此劉淵還是非常感動的。

    只不過今日的蜀王顯得有些特別,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感歎起來。聽到他這樣說話,劉淵心中一熱,本想跪下行禮,卻被蜀王拉住,笑道:“狀元郎勿要多禮,其實本王早就將狀元郎看成兄弟一樣,同王死后,就再也沒有人能夠讓本王如此泰然了。”

    劉淵忙道:“主上恩重,臣無以為報!”

    蜀王笑了笑,放開了他的手,走到門前,目光望向了外面的一株杏花,似乎在思索什么。劉淵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若自己不是什么大漢福王,只是一介平民書生,能夠擁有這樣的一位主子,倒是件值得欣慰的事。

    過了片時蜀王才淡淡道:“先王在時,每論及我大蜀人才,都認為狀元郎乃是第一人選,就連徐老丞相也是如此說法,言道狀元郎才智高絕,乃是百年一見的曠世之才,本王對此也是毫無疑問!”

    劉淵一愣,沒有想到前蜀王竟然給了自己這樣高的評價,難怪一直要求自己出任太子太保。

    其實當時他劉淵只是一介書生而已,受到如此重托,若是換做一般人,定會欣喜異常,但是做為身為大漢親王的劉淵來說,卻並不動于顏色,而且一再推托。恐怕正是因為如此,先前蜀王才會高看他一籌吧。若論才學,劉淵自認及不上顧憲,若論其它,他還是有點兒自信,不過若論為人之道,恐怕未必有人及得上這兩代蜀王,難怪蜀國君臣和睦,百姓安樂。

    蜀王轉過頭來,笑道:“狀元郎是否知道我蜀國有一舊俗!”劉淵從思索中恢復過來,忙道:“還請主上指教!”

    蜀王笑道:“狀元且隨本王來!”說著大步走到院子中央,伸手折了一枝杏花,道:“我蜀人若是結為異姓兄弟,便要取一枝杏花,然后以花入酒,在樹下為盟。”

    劉淵睜大眼睛,心道莫非蜀王竟然要和自己結為異姓兄弟?他確實是太看得起自己了……

    不出劉淵所料,蜀王將杏花放到他手上,笑道:“若是狀元郎不棄,本王欲與狀元郎結為異性兄弟,禍福同當,不知你意下如何!”

    雖然知道他確出于真誠,但是劉淵還是要行禮拒絕,道:“主上……此事萬萬不可!”哪知蜀王面容一肅,道:“難道狀元真的認為本王一無是處,不願屈尊結拜么……”

    劉淵忙道:“主上真是折煞微臣了!”

    蜀王眼中露出欣喜,握住劉淵的手道:“如此說來,狀元郎是願意么!”

    劉淵雖然知道不能和他結拜成兄弟,因為像李納所說一樣,這畢竟關系到君臣倫常,定會被人诟病,但是見眼前的蜀王情真意切,而且已經下了決心,卻也無法拒絕,只好點了點頭。

    蜀王大喜,拉著劉淵往御書房里走去,邊走邊道:“來人快拿酒來!”

    他是真的心喜,其實從蜀王還是太子時,便想要和劉淵結為兄弟,但是卻一直無法說出口。不知道為什么,在劉淵面前,蜀王根本不會覺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一國之君,反倒覺得劉淵的位置似乎比他更高,他應該是劉淵的臣子才對,這次若不是要親征順王,自覺前景渺茫,他也就不會如此坦言了。

    劉淵只好跟在他后面進了御書房,其實自己這個大漢福王,與蜀王結為異性兄弟,也並不算是屈了他,只不過現在自己還沒有恢復身份,倒顯得有些唐突了,此事恐怕又要引起蜀國的轟動。

    蜀王從太監手中接過酒杯,將杏花放入其中,以手指天道:“蜀王孟彥章願與都亭侯結為異姓兄弟,禍福同享,絕不負言!”劉淵也只好依法照做,兩人來到樹下,將杏花酒喝下,又報了生辰,蜀王欣喜道:“本王年長幾歲,便忝居為兄了。”

    劉淵忙道:“見過王兄!”他報的是真正福王的生辰,當時方詠已經都寫給了自己,當然不會忘卻。

    蜀王點了點頭,高興道:“明日本王就下诏封王弟為西川王,不,本王現在就下诏,來人,趕快筆墨侍侯!”

    看著他眉飛色舞的樣子,劉淵心里輕歎了一口氣,這個蜀王透著一股傻氣,也正是因為這股傻氣,才讓自己根本沒有辦法去做任何對不起他的事。

    冊封劉淵為西川王的聖旨剛一下達,便在蜀中引起軒然大波,皆是因為劉淵和蜀王結拜為兄弟一事。不過蜀王卻顯示出了令劉淵佩服的大氣,首先下旨由右相華恆親自督辦封王一事,然后則將那些蜀中名士遞上的奏折全部束之高閣,一份也沒有打開,最后則令控鶴軍清理宮門,防止任何蜀國舊臣跪求他收回成命。

    而且劉淵還知道蜀王將華恆等人召入宮中,言道若不同意封劉淵為王,自己則拒絕出征,甚至提出退位來威脅,蜀人最后終于明白蜀王的堅決,不得不默許此事。

    蜀王這樣做有些不簡單了,劉淵倒疑惑起來,以蜀王的性子,與自己結拜倒是件小事,但是用這種手法處理群臣的反對,非常反常,若是以前,他斷然做不出這樣的事情來。

    劉淵隱隱中有些不安,但是究竟是為什么不安,卻始終無法清晰起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