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台灣軍隊建設的特點

台灣軍隊建設的特點

幾十年來,臺軍經過不斷整編,其結構與面貌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與台灣當局的政治、軍事戰略目標密切相關。縱觀臺軍發展歷程,呈現以下特徵:

  第一,   推行精兵政策,由實戰型向威懾型轉變。

  蔣介石退守台灣後,就開始強調精兵政策,但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一直處在精簡——膨脹——再精簡——再膨脹的迴圈之中,兵力達五十多萬。由於人員維持費用高,軍隊現代化進程較緩慢。進入20世紀90年代,台灣當局的政治目標發生了變化,軍事戰略也隨之發生轉變。為了適應軍事、政治戰略的改變,以及適應現代軍事技術的潮流,臺軍建軍思想朝著“精小強”方面發展,注重品質建軍,先後制定了“兵力十年整建計劃”和“精實案”,改革軍事指揮體制,調整軍事院校、精簡兵力,臺軍總兵力下降到四十萬左右,軍隊編制開始趨向“小型化”、“合成化”、“技術化”,軍隊的結構改變了過去的“大陸軍主義”,強調三軍協調發展,陸軍比例開始下降,海空軍比例開始上升。
 
  與此相適應的是軍隊由實戰型轉向威懾型。蔣介石退守台灣保持著一支龐大的軍隊,始終圍繞“反攻大陸”或“有朝一日反攻大陸”做文章,因此,軍隊特別強調實戰能力,強調增強武器的打擊能力和機動性。自從李登輝上臺後,臺軍開始轉變戰略思想,認為必須改變過去單純的軍事鬥爭的觀念,應確立“總體力量”角逐的新思維,強調建立“有效嚇阻”戰力,做到“防衛固守”。因此,在軍隊建設中著重突出官兵的素質,提高官兵的技戰能力。武器裝備方面,強調系統性、整體性,要充分發揮武器系統的作用。在作戰指導思想上,突出“反制”、“先制”作戰,總之要增強軍隊的威懾力度。
 
  第二,大力發展高技術兵器,增強反導反潛力量。

  臺軍從敗退台灣一直到現在,無論是“反攻大陸”,還是建立“有效嚇阻”力量,也不論“決戰境外”,一直把制海、制空武器裝備作為其發展的重點,通過向外購買、自製、與外國聯合生產等方式,大力發展、裝備新技術武器。臺軍每年開支鉅額軍費採購、研製、生產高技術武器。1988年台灣軍費81億美元,1992年上升到108億美元。90年代以來,台灣公開的軍費開支一直在100億美元左右。台灣先後購買150架“F-16”戰機(54億美元),60架“幻影2000-5”(38億美元),4架“E-2T”預警機(7.6億美元),兩艘荷蘭潛艇(前後超過10億美元),等等。台灣陸軍開始研製第三代坦克、中程地地導彈,海軍提出龐大的採購計劃(4艘“宙斯盾”驅逐艦和8艘常規潛艇),還制定了實施“光華系列”計劃造船案,擬建設二代二級大型“隱形”艦船,空軍也在搞第三代“隱身”作戰計劃。



“F-16”戰鬥機







“幻影2000-5”戰鬥機







“E-2T預警”預警機
  這些軍購、研發、生產以制海、制空武器為要點,大力強調反潛反導力量建設。台灣認為本島東部將成為主要反潛作戰區,要強化臺海防能力,于1991年宣佈成立“反潛作戰指揮部”,專門負責制定如何打破潛艇的封鎖。台灣除購買“宙斯盾”驅逐艦、反潛直升機、潛艇,實施“光華六號”造船案外,重點建設具有隱形性能的反潛導彈快艇,以此加強海軍的反潛能力。

  反導能力建設也是台灣極力重視的問題。台灣認為能否有效地抵禦大陸的巡航導彈尤其是彈道導彈,是臺軍成敗的一個關鍵。因此著力與美國合作構建TMD,此外還購買了三套“愛國者Ⅱ型”防空導彈,現在也力爭購買美國的“愛國者Ⅲ型”導彈,也加強改進“天弓Ⅱ型”導彈,使其具有反導能力。為了反導防空力量的建設,台灣于2003年下半年組建了“飛彈司令部”,組建“第四軍種”,其導彈部隊獨立成軍。

  第三,通過多種手段在臺軍中推行“台獨”路線。

  臺軍一直是重要的反“台獨”堡壘。自從國民黨敗退台灣以來,一直實行一黨專制,軍隊成為其統治的支柱,國民黨一直對軍隊實行絕對控制,經過數十年的苦心經營,使國民黨的利益與軍隊的利益密切相關。臺軍也成為島內反“台獨”的重要堡壘。但是,隨著台灣的政治轉型,國民黨在軍隊中的合法地位喪失。迫於形勢,1993年國民黨對外宣佈,“國民黨在軍中的黨部已經撤銷”,1994年4月,又進一步表態,停止在軍中的一切黨務活動,並聲明軍隊不能介入政治,軍中不允許任何政黨活動。2000年,國民黨丟失在台灣的“執政”地位後,具有強烈“台獨”思想的陳水扁上臺,他採取了一系列“去中國化”、“去蔣化”措施,千方百計地在臺軍中灌輸“台獨”思想,企圖把臺軍綁上“台獨”的戰車。至此,臺軍的性質也在開始發生變化。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