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分享] 詩的種類

[分享] 詩的種類

關於詩的各類,問題是相當複雜的。《唐詩三百首》的編者把詩分為古詩、律詩、絕句三類,又在這三類中都附有樂府一類;古詩、律詩、絕句又各分為五言、七言。這是一種分法。沈德潛所編的《唐詩別裁》的分類稍有不同:他不把樂府獨立起來,但是增加了五言長律一類。宋郭知達所編的杜甫詩集就只簡單地分為古詩和近體詩兩類。現在我們試就上述三種分類再參照別的分類法加以討論。

  從格律上看,詩可分為古體詩的近體詩。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字數上看,有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還有很少見的六言詩。唐代以後,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一般詩集只分為五言、七言兩類。

(一)古體和近體

  古體詩是依照古代的詩體來寫的。在唐人看來,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謂仿照古代的詩體,也就沒有一定的標準。但是,詩人們所寫的古體詩,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體詩的格律的束縛。我們可以說,凡不受近體詩格律的束縛的,都是古體詩。

  樂府產生於漢代,本來是配音樂的,所以稱為"樂府"或"樂府詩"。這種樂府詩稱為"曲"、"辭"、"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後,文人摹擬這種詩體而寫成的古體詩,也叫"樂府",但是已經不再配音樂了。由於隋唐時代逐漸形成了新音樂,後來又產生了配新音樂的歌詞,叫做"詞"。詞大概產生於盛唐。在樂府衰微之後,詞產生之前的一個過渡時期,配新樂曲的歌辭即採用近體詩。像王維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調》,都是近體詩的形式。

  近體詩以律詩為代表。律詩的韻、平仄、對仗,都有許多講究。由於格律很嚴,所以稱為律詩。律詩有以下四個特點: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聲韻;

c.每句的平仄都有規定;

d.每篇必須有對仗,對仗的位置也有規定。

  有一種超過八句的律詩,稱為長律。長律自然也是近體詩。長律一般是五言的[1],往往在題目上標明韻數,如杜甫《風疾舟中伏枕三十六韻》,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就是一千字。這種長律除了尾聯(或除了首尾兩聯)以外,一律用對仗,所以又叫排律。

  絕句比律詩的字數少一半。五言絕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絕句只有二十八字。絕句實際上可以分為古絕、律絕兩類。

  古絕可以用仄韻。即使是押平韻的,也不受近體詩平仄規則的束縛。這可以歸入古體詩一類。

  律絕不但押平聲韻,而且依照近體詩的平仄規則。在形式上它們就等於半首律詩。這可以歸入近體詩[2]。

  總括起來說:一般所謂古風屬於古體詩,而律詩(包括長律)則屬於近體詩。樂府和絕句,有些屬於古體,有些屬於近體。

  五言就是五個字一句,七言就是七個字一句。五言古詩簡稱五古,七言古詩簡稱七古;五言律詩簡稱五律,七言律詩簡稱七律;五言絕句簡稱五絕,七言絕句簡稱七絕。

  古風分為五古、七古,這只是大致的分法。其實除了五言、七言之處,還有所謂雜言。雜言指的是長短句雜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雜言詩一般不另立一類,而只歸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沒有七字句,只要是長短句,也就歸入七古。這是習慣上的分類法,是沒有什麼理論根據的。

也有七言長律,如杜甫《清明》二首等。[2]郭編杜甫詩集把多數絕句都歸入近體詩。元稹所編的《白氐長慶集》索性就把這種絕句歸入律詩。

(二)律詩的韻
  我們先講近體詩,後講古體詩,這是因為徹底瞭解了近體詩之後,才能更好地瞭解古體詩。第一,古體詩既然是以不受近體詩格律的束縛為其特徵的,我們就必須先知道近體詩的格律是什麼,然後能知道什麼是古體詩。第二,自從有了律詩以後,古體詩也不能不受律詩的影響,所以要先瞭解律詩,然後能知道古體詩所受律詩的影響是什麼。

  在這裏,我們先談律詩的韻。
  古人寫律詩,是嚴格地依照韻書來押韻的。韻書的歷史,這裏用不著詳細敘述。清代一般人常常查閱的《詩韻集成》、《詩韻合璧》等韻書,不但可以說明清代律詩的押韻,而且可以說明唐宋律詩的用韻。一般人所謂"詩韻",也就是指這個來說的[1]。詩韻共有106個韻:平聲30韻,上聲29韻,去聲30韻,入韻17韻。律詩一般只用平聲韻[2],所以我們在這裏只談平聲韻;至於仄聲韻,留待下文講古體詩時再行討論。

  在韻書裏,平聲分為上平聲,下平聲。平聲字多,所以分為兩卷,等於說平聲上卷,平聲下卷,沒有別的意思。

  上平聲15韻:

  一東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魚  七虞  八齊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刪

  下平聲15韻:


   一先  二蕭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陽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鹽  十五咸

  東冬等字都只是韻的代表字,它們只表示韻母的種類。至於樂冬這兩下韻(以及其他相似的韻)在讀音上有什麼分別,現在我們不需要追究它。我們只須知道:它們在最初的時候可能是有區別的,後來混而為一了,但是古代詩人們依照韻書,在寫律詩時還不能把它們混用。起初是限於功令,在科舉應試的時候不能不遵守它;後來成為風氣,平常寫律詩的時候也遵守它了。在《紅樓夢》裏,有這樣一段故事:林黛玉叫香菱寫一首詠月的律詩,指定用寒韻。香菱正在挖心搜膽,耳不旁聽,目不別視的時候,探春隔窗笑說著:"菱姑娘,你閑閑吧。"香菱怔怔答道:"閑字是十五刪的,錯了錯了。"這一段故事可以說明近體詩用韻的嚴格。

  韻有寬有窄:字數多的叫寬韻,字數少的叫窄韻。寬韻如支韻、真韻、先韻、陽韻、庚韻、尤韻等,窄韻如江韻、佳韻、肴韻、覃韻、鹽韻、咸韻等。窄韻的律詩是比較少見的。有些韻,如微韻、刪韻、侵韻,字數雖不多,但是比較合用,詩人們也很喜歡用它們。

  現在我們舉出幾首律詩為例[3]:

送魏大將軍(一東)[唐]陳子昂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

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雲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喜見外弟又言別(二冬)[唐]李益

十年離別後,長大一相逢。

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鍾。

明月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籌筆驛(六魚)[唐]李商隱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雲常為護儲胥。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管樂有才元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

他年錦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終南山(七虞)[唐]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雲迴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錢塘湖春行(八齊)[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去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月夜憶舍弟(八庚)[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送趙都督赴代州(九青)[唐]王維


天官動將星,漢城柳條青。  

萬里鳴刁鬥,三軍出井陘。  

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庭。[4] 

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 

 

詠煤炭(十二侵)[明]于謙

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後心。

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五律第一句,多數是不押韻的;七律第一句,多數是押韻的。由於第一句押韻與否是自由的,所以第一句的韻腳也可以不太嚴格,用鄰近的韻也行。這種首句用鄰韻的風氣到晚唐才相當普遍,宋代更成為有意識的時尚。現在試舉兩個例子:

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山園小梅[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喋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這兩首詩用的都是十三元韻,但是杜牧《清明》第一句韻腳卻用了十二文韻的"紛"字,林逋《山園小梅》第一句韻腳卻用了一先韻的"妍"字。這種首句用鄰韻的情況,在王維、李白、杜甫等盛唐詩人的律詩裏是少見的。

  以上所述律詩用韻的嚴格性,只是為了說明古代的律詩。今天我們如果也寫律詩,就不必拘泥古人的詩韻。不但首句用鄰韻,就是其他的韻腳用鄰韻,只要朗誦起來諧和,都是可以的。
1

評分次數

  • 烽弧

[1]《佩文韻府》等書,也是按這個詩韻排列的。

[2]劉長卿、白居易、韓偓等人寫了一些仄韻律詩,因為這種詩的罕見的,這裏不談。

[3]我們有意識地舉一些在今天看來不必分別,而前人在律詩中嚴格區別開來的韻,如東與冬,魚與虞,庚與青。其餘的韻可參看下文舉的例子。窄韻不舉例。
[4]楊炯《從軍行》:"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龍庭"就是"龍城"。這裏不用"龍城",而用"龍庭",因為"城"字是八庚韻,"庭"字是九青韻。


律詩的平仄(1)

  平仄,這是律詩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詩的平仄規則,一直應用到後代的詞曲。我們講詩詞的格律,主要就是講平仄。

(一)五律的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個類型,而這四個類型可以構成兩聯。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由這兩聯的錯綜變化,可以構成五律的四種平仄格式。其實只有兩種基本格式,其餘兩種不過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礎上稍有變化罷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字外加括弧表示可平可仄。)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峰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1]


  另一式,首句改為(仄)仄仄平平,其餘不變。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螟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青泉石是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另一式,首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其餘不變。

(二)七律的平仄

  七律是五律的擴展,擴展的辦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個兩字的頭。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試看下面的對照表:

  (1)平仄腳

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腳

五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腳

五言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腳

五言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個類型,這四個類型也可以構成兩聯,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這兩聯的平仄錯綜變化,可以構成七律的四種平仄格式。其實只有兩種基本格式,其餘兩種不過在基本格式的基礎上稍有變化罷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書憤 [宋]陸遊

昌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2]。

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認堪仲伯間? 

到韶山 毛擇柬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 

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3]

喜看稻菽行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冬 雲 毛擇柬

雪壓冬去白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 

高天滾滾塞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 

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

[4]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餘不變。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長征 毛擇柬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礡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毛擇柬

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登廬山 毛擇柬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

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裏可耕田?



和郭沫若同志 毛擇柬

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猶可訓,妖為鬼蜮必成災。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

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餘不變。

(三)粘對

  律詩的平仄有"粘對"的規則。

  對,就是平對仄,仄對平。也就是上文所說的:在對句中,平仄是對立的。五律的"對",只有兩副對聯的形式,即:

(1)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對",也只有兩副對聯的形式,即:

(1)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首句用韻,則首聯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對立的。由於韻腳的限制,也只能這樣辦。這樣,五律的首聯成為:

(1)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2)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首聯成為:

(1)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2)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後聯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聯對句第二字相一致。具體說來,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平仄格式,都是合乎這個規則的。試看毛擇柬的《長征》,第二句"水"字仄聲,第三句"嶺"字跟著也是"仄"聲;第四句"蒙"字平聲,第五句"沙"字跟著也是平聲;第六句"渡"字仄聲,第七句"喜"字跟著也是仄聲。可見粘的規則的很嚴格的。

  粘對的作用,是使聲調多樣化。如果不"對",上下兩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後兩聯的平仄又雷同了。

  明白了粘對的道理,可以幫助我們瞭解長律的平仄。不管長律有多長,也不過是依照粘對的規則來安排平仄。

  違反了粘的規則,叫做失粘[5];違反了對的規則,叫做失對。在王維等人的律詩中,由於律詩尚未定型化,還有一些不粘的律詩。例如:

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6]
這裏第三句和第二句不粘。到了後代,失粘的情形非常罕見。至於失對,就更是詩人們所留心避免的了。

四孤平的避忌
  孤平是律詩(包括長律、律絕)的大忌,所以詩人們在寫律詩的時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詞曲中用到同類的句子的時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一字必須用平聲;如果用了仄聲字,就是犯了孤平。因為除了韻腳之外,只剩一個平聲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擴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聲,也叫犯孤平[7]。在唐人的律詩中,絕對沒有孤平的句子。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須用仄聲,另有一種補救辦法,詳見下文。

[1]勝,平聲,讀如升。簪字有zān、zēn兩讀,分入覃、侵兩韻,這裏押侵韻,讀zēn。字下加圓點的都是入聲字。下同。
[2]那,平聲。
[3]教,平聲。
[4]漫,平聲。

[5]失粘有廣義,有狹義。廣義的換粘指一切平仄不調的現象。狹義的失粘就是這裏所講的。
[6]燕,平聲。

[7]注意:犯孤平指的是平腳的句子;仄腳的句子即使只有一個平聲字,也不算犯孤平。如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媼家》:"我宿五松下",只算拗句,不算孤平。又指的是"平平仄仄平"這個格式,至於象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陽》"八月湖水平",那也是另一種拗句,不是孤平。

律詩的平仄(2)

特定的一種平仄格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這個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個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擴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這個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個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這種格式的特點是:五言第三四兩字的平仄互換位置,七言第五六兩字的平仄互換位置。注意:在這種情況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須用平聲,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這種格式在唐宋的律詩中是很常見的,它和常規的詩句一樣常見[1]。例如: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2]。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乾!

一首詩只有兩個句子是應該用"平平平仄仄"的,這裏都換上了"平平仄平仄"了。

  這種特定的平仄格式,習慣上常常用在第七句。例如:

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山中寡婦 [唐]杜荀鶴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髮焦。 

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盡尚征苗。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3]。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4]!



拗 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詩中如果多用拗句,就變成了古風式的律詩。上文所敘述的那種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認為拗句之一種,得是,它被常用到那樣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現在再談幾種拗句:它在律詩中也是相當常見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後面還必須用"救"。所謂"救",就是補償。一般說來,前面該用平聲的地方用了仄聲,後面必須(或經常)在適當的位置補上一個平聲。下面的三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
  (1)在該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聲,第三字補償一個平聲,以免犯孤平。這樣就變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則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換成"仄仄仄平平仄平"。這是本句自救。

  (2)在該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聲(或三四兩字都用了仄聲),就在對句的第三字改用平聲來補償。這樣就成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則成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這是對句相救。

  (3)在該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沒有用仄聲,只是第三字用了仄聲。七言則是第五字用了仄聲。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和(1)(2)的嚴格性稍有不同。
  詩人們在運用(1)的同時,常常在出句用(2)或(3)。這樣即構成本句自救,又構成對句相救。現在試舉出幾個例子,並加以說明。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春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漸漂母,三謝不能餐
[5]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該平而用仄,"無"字平聲,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類型,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無拗救關係。

天末懷李白 [唐]杜甫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6]。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參看上文)。第三句"幾"字仄聲拗,第四句"秋"字平聲救。這是(3)類。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第三句"不"字仄聲拗,第四句"吹"字平聲救。這是(2)類。

咸陽城東樓 [唐]許渾

一上高樓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第三句"日"字拗,第四句"欲"字拗,"風"字既救本句"欲"字,又救出句"日"字。這是(1)(2)兩類相結合。

新城道中(第一首) [宋]蘇軾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簷間積雨聲。

嶺上晴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挂銅鉦。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

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

第五句"竹"字拗,第六句"自"字拗,"沙"字既救本句的"自"字,又救出句"竹"字。這是(1)(2)兩類相結合。
夜泊水村 [宋]陸遊



腰間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銘。

老子猶堪絕大漠,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記取江湖泊船處,臥聞新雁落寒汀。
第五句"有萬"二字都拗,第六句"向"字拗,"無"字既是本句自救,又是對句相救。這是(1)(2)兩類的結合。

  由此看來,律詩一般總是合律的。有些律詩看來好象不合律,其實是用了拗救,仍舊合律。這種拗救的作法,以唐詩為較常見。宋代以後,講究音律的詩人如蘇軾、陸遊等仍舊精於此道。我們今天當然不必模仿。但是,知道了拗救的道理,對於唐宋律詩的瞭解,是有幫助的。

所謂"一三五不論"
  關於律詩的平仄,相傳有這樣一個口訣:"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是指七律(包括七絕)來說的。意思是說,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須分明。至於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詩來說,那就應該是"一三不論,二四分明。"

  這個口訣對於初學律詩的人是有用的,因為它是簡單明瞭的。但是,它分析問題是不全面的,因為容易引起誤解。這個影響很大。既然它是不全面的,就不能不予以適當的批評。
  先說"一三五不論"這句話是不全面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這個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論,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個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論,否則就要犯孤平。在五言"平平仄平仄"這個特定格式中,第一字也不能不論;同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這個特定格式中,第三字也不能不論。以上講的是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在一定情況下不能不論。至於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況下,更是以"論"為原則了。
  總之,七言仄腳的句子可以有三個字不論,平腳的句子只能有兩個字不論。五言仄腳的句子可以有兩個字不論,平腳的句子中能有一個字不論。"一三五不論"的話是不對的。
  再說"二四六分明"這句話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對的,七言第二、四兩字"分明"是對的,至於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五言)來看,第四字並不一定"分明";又依"仄仄平平仄平仄"來看,第六字並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這個格式也可以換成"仄仄(平)仄仄",只須在對句第三字補償一個平聲就是了。七言由類推。"二四六分明"的話也不是完全正確的。
1

評分次數

  • 烽弧

古風式的律詩
  在律詩尚未定型化的時候,有些律詩還沒有完全工整。例如: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詩前半首是古風的格調,後半首才是律詩。依照上文所述七律的平仄的平起式來看,第一句第四字應該是仄聲而用了平聲("乘"cheng),第六字應該是平聲而用了仄聲("鶴",古讀入聲),第三句第四字和第五字應該是平聲而用了仄聲("去不"),第四句第五字應該是仄聲而用了平聲("空")。當然,這所謂"應該"是從後代的眼光來看的,當時律詩既然還沒有定型化,根本不產生應該不應該的問題。

  後來也有一些詩人有意識地寫一些古風式的律詩。例如:
崔氏東山草堂 [唐]杜甫

愛汝玉山草堂靜,高秋爽氣相鮮新。 

有時自發鍾磬響,落日更見漁樵人。 

盤剝白鴉穀口粟,飯煮青泥坊底芹。 

何為西莊王給事,柴門空閉鎖松筠[7]。
作者在詩中故意違反律詩的平仄規則。第一句第六字應仄而用平("堂")[8],第二句第五字應仄而用平("相"),第三句第六字應用平而用仄("磬"),第四句第三四兩字應平而用仄("更見"),第五六兩字應仄而用平("漁樵")。第五六兩句是"失對",因為兩句都是仄起的句子。第五句的"穀"和第六句的"坊"也不合一般的平仄規則(雖然可認為拗救)。除了字數、韻腳、對仗象律詩以外[9],若論平仄,這簡直就是一篇古風。又如:

壽星院寒碧軒 [宋]蘇軾
清風肅肅搖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圍。 

紛紛蒼雪落夏簟,冉冉綠霧沾人衣。 

日高山蟬抱葉響,人靜翠羽穿林飛。 

道人絕粒對寒碧,為問鶴骨何緣肥[10]?
這首詩第一句第五字應仄而用平("搖"),這種三平調已經給人一種古風的感覺。第二句如果拿"(平)平(仄)仄仄平平"來外衡量,第六字應平而用仄("尺"字古屬入聲)。第三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來衡量,第三第四兩字應平而用仄("綠霧"),第六字應仄而用平("人")。第五句如果拿"(平)平(仄)仄(平)平仄"來衡量,第四字應仄而用平("蟬"),第六字應平而用仄("葉")。第六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來衡量,第三四兩字應平而用仄("翠羽"),第六字應仄而用("林")。第八句如果拿"(仄)仄平平(仄)仄平"來衡量,第三四兩字應平而用仄("鶴骨"),第六字應仄而用平("緣")。第七句第五字("對")也不合於一般平仄規則。跟"搖窗扉"一樣,"沾人衣"、"穿林飛"、"何緣肥"都是三平調,更顯得是古風的格調。作者又有意識地造成失對與失粘。
  古人把這種詩稱為"拗體"。拗體自然不是律詩的正軌,後代模仿這種詩體的人是很少的。
[1]唐人的試帖詩也容許有這種平仄格式,可見它是正規的格式。

[2]鄜,讀如夫,平聲。看讀如刊,平聲。

[3]本詩名一作《時世行贈田婦》。旋,去聲。

[4]更,去聲。

[5]令,平聲。

[6]漂,去聲。

[7]過,平聲。[7]為,去聲。

[8]這還不能算是上文所述的那種特定格式,國為那種格式第三字必須用平聲,這句第三字"玉"字用的是仄志聲(入聲)。
[9]"芹"字今入文韻,但杜甫時代還是真韻字,不算出韻。
[10]為,去聲。

律詩的對仗

(一)對仗的種類
  詞的分類是對仗的基礎(1)。古代詩人們在應用對仗時,所分的詞類,和今天語法上所分的詞類大同小異,不過當時詩人們並沒有給它們起一些語法上的術語罷了(2)。依照律詩的對仗概括起來,詞大約可以分為以下九類:
  1.名詞   2.形容詞  3.數詞(數目詞)  4.顏色詞

  5.方位詞  6.動詞   7.副詞  8.虛詞  9.代詞[3]

同類的詞相對為對仗。我們應該特別注意四點:1.數目自成一類,"孤""半"等字也算數目。2.顏色自成一類。3.方位自成一類,主要是"東""西""南""北"等字。這三類詞很少跟別的詞相對。4.不及物動詞常常跟形容詞相對。
  連錦字只能跟連錦字相對。連錦字當中又再分為名詞連錦詞(鴛鴦、鸚鵡等)、形容詞連錦字(逶迤、磅礡等)、動詞連錦字(躊躇、踴躍等)。不同詞性的連錦字一般還是不能相對的。

  專有名詞只能與專有名詞相對,最好是人名對人名,地名對地名。

  名詞還可以細分為以下一些小類:
  1.天文  2.時令  3.地理  4.宮室  5.服飾  6.器用

  7.植物  8.動物  9.人倫  10.人事  11.形體[4]

(二)對仗的常規---中兩聯對仗
  為了說明的便利,古人把律詩的第一二兩句叫做首聯,第三四兩句叫做頷聯,第五六兩句叫做頸聯,第七八兩句叫做尾聯。
  對仗一般用在頷聯和頸聯,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現在試舉幾個典型的例子:

春日憶李白 [唐]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庚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5]?

  "開府"對"參軍",是官名對官名;"渭"對"江"(長江),是水名對水名。

觀獵 [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里暮雲平[6]。


  "新豐"對"細柳",是地名對地名。
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7]。

盤飧市遠無兼味,尊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鸚鵡 [唐]白居易

隴西鸚鵡到江東,養得經年觜漸紅。 

常恐思歸先剪翅,每因喂食暫開籠。 

人憐巧語情雖重,鳥憶高飛意不同。 

應似朱門歌舞妓,深藏牢閉後房中[8]。


(三)首聯對仗

  首聯的對仗是可用可不用的。首聯用了對仗,並不因此減少中兩聯的對仗。凡是首聯用對仗的律詩,實際上常常是用了總共三聯的對仗。
  五律首聯用對仗的較多,七律首聯用對仗的較少。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韻的較多,七律首句不入韻的較少。但是,這個原因不是絕對的;在首句入韻的情況下,首聯用對仗還是可能的。上文所引的律詩中,已有一些首聯對仗的例子。如杜甫《春望》,《秦州雜詩》等。現在再舉兩個例子:
春夜別友人 [唐]陳子昂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去,此會在何年[9]。

  首聯對仗,首句入韻。

恨別 [唐]杜甫
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五六年。 

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 

聞到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10]。


  首聯對仗,首句不入韻。

(四)尾聯對仗

  尾聯一般是不用對仗的。到了尾聯,一首詩要結束了,對仗是不大適宜於作結束語的。但是,也有少數的例外。例如: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11]!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詩最後兩句是一氣呵成的,是一種流水對。還是和一般對仗不大相同的[12]。
(五)少於兩聯的對仗
  律詩固然以中兩聯對仗為原則,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對仗以少於兩聯。這樣,就只剩下一聯對仗了。
  這種單聯對仗,比較常見的是用於頸聯[13]。例如: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14]。
  

與諸子登峴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六)長律的對仗

  長律的對仗和律詩同,只有尾聯不用對仗,首聯可用可不用,其餘各聯一律用對仗。例如:

守睢陽詩 [唐]張巡

接戰春來苦,孤城日漸危。 

合圍侔月暈,分守若魚麗。 

屢厭黃塵起,時將白羽麾。 

裹創猶出陣,飲血更登陴。 

忠信應難敵,堅貞諒不移。 

無人報天子,心計欲何施[15]!

學諸進士作精衛銜石填海 [唐]韓愈

鳥有償冤者,終年抱寸誠。 

口銜山石細,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難見,區區命已輕。 

人皆譏造次,我獨賞專精。 

豈計休無日,惟應盡此生[16]。

何慚刺客傳,不著報仇名!

(七)對仗的講究

  律詩的對仗,有許多講究,現在揀重要的談一談。
  (1)工對 凡是同類的詞相對,叫做工對。名詞既然分為若干小類,同一小類的詞相對,更是工對。有些名詞雖不同小類,但是在語言中經常平列,如天地、詩酒、花鳥等,也算工對。反義詞也算工對。例如:李白《塞下曲》的:"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就是工對。

  句中自對而又兩句相對,算是工對。像杜甫詩中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與河是地理,草與木是植物,對得已經工整了,於是地理對植物也算工整了。
  在一個對聯中,只要多數位對得工整,就是工對。例如毛主席《送瘟神》(其二)"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紅"對"青","著意"對"隨心","翻作"對"化為","天連"對"地動","五嶺"對"三河","銀"對"鐵","落"對"搖",都非常工整;而"雨"對"山","浪"對"橋","鋤"對"臂",名詞對名詞,也還是工整的。
  超過了這個限度,那不是工整,而是纖巧。一般地說,宋詩的對仗比唐詩纖巧;但是,宋詩的藝術水平反而比較低。
  同義詞相對,似工而實拙。《文心雕龍》說:"反對為優,正對為劣。"同義詞比一般正對自然更"劣"。像杜甫《客至》:"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緣"與"為"就是同義詞。因為它們是虛詞(介詞),不是實詞,所以不算是缺點。再說,在一首詩中,偶然用一對同義詞也不要緊,多用就不妥當了。出句與對句完全同義(或基本上同義),叫做"合掌",更是詩家的大忌。
  (2)寬對 形式服從於內容,詩人不應該為了追求工對而損害了思想內容。同一詩人,在這一首詩中用工對,在另一首詩中用寬對,那完全是看具體情況來決定的。
  寬對和工對之間有鄰對,即鄰近的事類相對。例如天文對時令,地理對宮室,顏色對方位,同義詞對連錦字,等等。王維《使至塞上》:"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以"天"對"塞"是天文對地理;陳子昂《春夜別友人》"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以"路"對"堂"是地理對宮室。這類情況是很多的。
  稍為更寬一點,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這是最普通的情況。
  又更寬一點,那就是半對半不對了。首聯的對仗本來可用可不用,所以首聯半對半不對自然是可以的。陳子昂的"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李白的"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就是這種情況。如果首句入韻,半對半不對的情況就更多一些。頷聯的對仗本來就不象頸聯那樣嚴格,所以半對半不對也是比較常見的。杜甫的"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就是這種情況。現再舉毛主席的詩為例:

贈柳亞子先生 毛擇柬

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 

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化章[17]。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3)借對 一個詞有兩個意義,詩人在詩中用的是甲義,但是同時借用它的乙義來與另一詞相為對仗,這叫借對。例如杜甫《巫峽敝廬奉贈侍禦四舅》:"行李淹吾舅,誅茅問老翁","行李"的"李"並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詩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義來與"茅"字作對仗。又如《杜甫》:"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古代八尺為尋,兩尋為常,所以借來對數目字"七十"。

  有時候,不是借意義,而是借聲音。借音多見於顏色對,例如借"籃"為"藍",借"皇"為"黃",借"滄"為"蒼",借"珠"為"朱",借"清"為"青"等。杜甫《恨別》:"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以"清"對"白",又《赴青城縣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東郭滄江合,西山白雪高"以"滄"對"白",就是這種情況。
  (4)流水對 對仗,一般是平行的兩句話,它們各有獨立性。但是,也有一種對仗是一句話分成兩句話說,其實十個字或十四個字只是一個整體,出句獨立起來沒有意義,至少是意義不全。這叫流水對。現在從上文所引述用的詩篇中摘出下面的一些例子: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

人憐巧語情雖重,鳥憶高飛意不同。(白居易)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遊)
  總之,律詩的對仗不象平仄那樣嚴格,詩人在運用對仗時有更大的自由。藝術修養高的詩人常常能夠成功地運用工整的對仗,來做到更好地表現思想內容,而不是損害思想內容。遇必要是,也能夠擺脫對仗的束縛來充分表現自己的意境。無原則地追求對仗的纖巧,那就是庸俗的作風了。

[1]這裏所謂"詞"不是詩詞的"詞"。詞類指名詞、動詞等。

[2]有時候,也有人把字分為動字、靜字。所謂靜字,當時指的是今天所謂名詞;所謂動字就是動詞。
[3]代詞"之""其"歸入虛詞。

[4]這十一類還是不完備的。

[5]思,去聲。論,平聲。"清新"句與"何時"句都是拗句。這裏可以看出拗句在對仗上能起作用,否則"庚開府"不能對"鮑參軍"。
[6]看,平聲,讀如刊。"回看"句是拗句。
[7]為,去聲。
[8]重,上聲。應,平聲。
[9]"離堂"句連用四個平聲,是特殊的拗句,是律詩尚未定型化的現象。"悠悠"句是普通的拗句,用在第七句。
[10]騎,去聲。
[11]看,平聲。乘,平聲。為,去聲。
[12]"聞道"句是普通的拗句,用在第七鉅(首聯,頷聯、頸聯、尾聯都用對仗),也是比較少見的。例如杜甫《垂白》"垂白馮唐老,清秋宋玉悲。江喧長少睡,樓迥獨移時。多難身何補?無家病不辭!甘從千日醉,未許七哀詩。"但是尾聯半對半不對的就比較多見,例如杜甫《登高》尾聯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3]也可以用於頷聯,如李白《宿五松下荀媼家》。甚至可以全首不用對仗,如李白《夜泊朱渚懷古》,因為不是常規,所以不詳談了。
[14]看,平聲。為,去聲。
[15]麗,創,都是平聲。末聯出句"平平仄平仄",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在這裏等於律詩的第七句。
[16]應,平聲。

[17]"三十一年"和"落花時節",在整個意思上還是對仗。特別是"年"和"節",本來是時令對。


絕 句
  上文說過,絕句應該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後才有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這裏我們就把兩種絕句分開來討論。

(一)律絕

  律絕跟律詩一樣,押韻限用平聲韻腳,並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講究粘對。

(甲)五言絕句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仄)仄仄平平,其餘不變。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聽箏 [唐]李端

鳴箏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是誤拂弦。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其餘不變。

(乙)七言絕句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為女民兵題照 毛擇柬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餘不變。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另一式,第一句改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餘不變。

  跟律詩一樣,五言絕句首句以不入韻為常見,七言絕句首句以入韻為常見;五言絕句以仄起為常見,七言絕句以平起為常見[1]。

  跟律詩一樣,律絕必須依照韻書的韻部押韻。晚唐以後,首句用鄰韻是容許的。

  跟律詩一樣,律絕可以用特定的格式[2]。例如: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3]。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飲湖上初晴後雨 [唐]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4]。

  跟律詩一樣,律絕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仄聲,則第三字必須是平聲;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個用了仄聲,則第五字必須是平聲。例如: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5]。

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摧。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6]。
  "不""客"二字拗,"何"字救。

  絕句原則上可以不用對仗。上面所引八首絕句當中就有五首是不用對仗的。現再舉兩個例子:

泊秦淮 [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塞下曲(第二首)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如果用對仗,往往用在首聯。上面所引的絕句已有一首(蘇軾《飲湖上初晴雨後》)是在首聯用對仗的,現在再舉兩首為例:


八陣圖 [唐]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郿塢(第二首) [宋]蘇軾

衣中甲厚行何懼?塢裏金多退足憑。

畢竟英雄誰得似?臍脂自照不須燈!
1

評分次數

  • 烽弧

但是,尾聯用對仗,也不是少見的。像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就是尾聯用對仗的。
  首尾兩聯都用對仗,也就是全篇用對仗,也不是少見的。上面所引王之渙《登鸛雀樓》是全篇用對仗的。下面再引兩個例子,一個是首聯半對半不對,一個是全篇完全用對仗:

塞下曲 [唐]李益

伏波唯願裹屍還,定遠何須生入關?

莫遣只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絕句四首(第三首)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有人說,"絕句"就是截取律詩的四句,這話如果用來解釋"絕句"的名稱的來源,那是不對的,但是以平仄對仗而論,絕句確是截取律詩的四句:或截取前後二聯,不用對仗;或截取中二聯,全用對仗;或截取前二聯,首聯不用對仗;或截取後二聯,尾聯不用對仗。

(二)古 絕

  古絕既然是和律絕對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詩格律束縛的。它是古體詩的一種。凡合於下面的兩種情況之一的,應該認為古絕:
  (1)用仄韻;
  (2)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時還不粘、不對。當然有些古絕是兩種情況都具備的。

  上文說過,律詩一般是用平聲韻,因此,律絕也是用平聲韻。如果用了仄聲韻,那就可以認為古絕。例如:


憫農(二首)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江上漁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裏[7]!

  從上面所引的三首絕句中,已經可以看出,古絕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李坤《憫農》的"春種"句一連用了三個仄聲,"誰知"句一連用了五個平聲。范仲淹的《江上漁者》用了四個律句,但是首聯平仄不對,尾聯出句不粘,也還是不合律詩的規則的。

  即使用了平聲韻,如果不用律句,也只能算是古絕。例如:

夜 思(二首)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疑是"句有"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舉頭"句不粘,"低頭"句不對,所以是古絕。

  五言古絕比較常見,七言古絕比較少見。現在試舉杜甫的兩首七言古絕為例:
三絕句(選二) [唐]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殘一人出駱谷。

自說二女齧臂時,回頭卻向秦雲哭。

殿前兵馬雖驍雄,縱暴略與羌渾同。

聞道殺人漢水上,婦女多在官軍中。


第一首"惟殘"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說"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不合律句。尾聯與首聯不粘,而且用了仄聲韻。第二首"縱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婦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都不合律句。"殿前"句不盡合。

  當然,古絕和律絕的界限並不十分清楚的,因為在律詩興起以後,即使寫古絕,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響。這裏把它們分為兩類,只是要說明絕句既不可以完全歸入古體詩,也不可以完全歸入近體詩罷了。

[1]依平仄類型來看,七言平起式等於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等於五言平起式。五言平起式相當少見,七言仄起式比平起式稍為少些罷了。
[2]五言除平平仄平仄以外,還有一種罕見的拗句是(仄)仄(平)仄仄;七言除(仄)仄平平仄平仄以外,還有一種罕見的拗句是平平(仄)仄(平)仄仄。這一點也與律詩相同。李商隱《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就是這種情況。
[3]泊,入聲。煙,平聲。
[4]比,上聲。西,平聲。
[5]恐,上聲。天,平聲。
[6]不,客,入聲。何,平聲。
[7]看,平聲。

參考資料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註冊或登入會員
1

評分次數

  • 烽弧

對想寫詩的人很有助益的東西(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