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轉貼] 馬英九的英文真的好嗎??

[轉貼] 馬英九的英文真的好嗎??

馬英九的英文真的好嗎??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先生最近到美國訪問,掀起一陣旋風,不僅受到高規格款待,也受到BBC、CNN等國外媒體專訪,在各大校園演講,更是展現擋不住的風情。可以說台灣五十年來從未有一個政治人物享有過如此國際能見度,及媒體的關愛。



此「馬英九現象」讓執政黨十分焦慮,畢竟他泛藍共主的地位已經幾乎確立了,綠營卻還是一片混沌。所以馬英九回國後,他們決定要針對馬的(聽起來像在罵髒話) 國外言論及國家現狀 (Status quo) 發言進行質詢,好歹挫挫他的銳氣!



所以民進黨決定於馬回國後,立即派出主席-----「游錫堃」來應戰,與馬主席展開答辯。筆者聞道:民進黨在想什麼?(游錫堃名言:My English is bad… … …)



也在這次大家都看到了,傳說中的「馬英九英文很好」這個說法,正式地透明化了!在電視裡我們看到,馬英九與他哈佛大學的指導教授對答如流,在記者發問時侃侃而談,談笑風聲的程度,讓很多人都大開眼界。但是我在看完之後卻有著很大的失落感。



馬英九的用字還算精準(諸如台灣「割讓」給日本(ceded to~)、台灣「光復」(restored)、馬關「條約」(Treatise)、波茲坦「宣言」(proclamation)),但是以他教授國際法這麼多年的經歷來看,一點也不足為奇。



他講話也無疑是幽默風趣的,就像馬英九在洛杉磯「與青年有約」座談會時,有一位民



眾對馬英九家庭成員馬小九特別感興趣,還問馬英九:「是不是在家特別沒地位?」 馬英九佯裝面有慍色:「既然知道我在家裡沒什麼地位,怎麼還問這種問題?」引來一陣爆笑。



又如在與哈佛大學教授的對談中,教授一開始就介紹,「讓我們來看看台灣婦女們都投給了誰…」,馬英九馬上回覆,「我的票數中男女的票數是平等的。另外一點,我是教授教出來的,他也是我論文的指導老師,所以我今天在這間房子裡說的話,可以說跟他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又引得哄堂大笑。



我所在乎的是他的腔調。從以前一直想像他是純正的外國腔調,但是還是有很大的差別。他在講話的時候,還是依中文的習慣每個字每個字下重音,而非英文的語句重音(intonation),聽起來流利度就差很多。



再來,他不斷地在專有名詞前面加the,也是我聽了很不習慣的原因(請注意有些專有名詞前面是本來就要加the的,如the United States),如:We have the 蘇起here… …



還有可能是口誤吧!他不停地把”declaration” (宣佈) 講成 “decoration”(佈置),好險沒有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再者,答非所問。當然,在很多場合,政治人物說話會迂迴,是有許多考量,但是有很多時候我不認為馬真正聽懂了記者的問題。例如,有一位記者問到有何有創意的方法,可以讓台灣進入亞洲金融體系,他的回答花了近八分鐘的時間說明台灣被邊緣化的現象,他跟李光耀洽談的處境,最後並沒有一個答案,還是他教授熱心的幫他結論:「或許可以用一些頭字語—TPKM(代表台澎金馬)來過關!」他答題冗長的程度之嚴重,使他的教授在進行一半時不得不說,「讓我們問問題和答題都精簡一點,否則我們沒辦法滿足很多人!」而大家都知道記者的問題已經夠短了!



但是他還是用他的幽默征服了全場,有一次,記者在發問馬英九對軍購的看法的時後,問了一個敏感的問題,他指出馬在日前接受訪問時,表達了美國有一點點天真無知(somehow naive),全場氣氛僵了一下,只聽到馬英九馬上說,我不是說naïve,我說的是gullible (容易受騙的),而gullible 的用字其實是比naïve 更加嚴厲的,全場又是一遍哄笑。



最後,馬的教授在結束時說了,他給馬的表現打了A+,馬接著就說,「但是我在哈佛的時候你怎麼沒給我A+!」



總體來說,他的風格,是幽默多過於睿智,答題經確度不夠,用的文法也多是國語語法(雖然也符合英文文法,但就是沒有人這樣子用),如:So, that’s why, when, in 1949, Mo built up his …,用了這麼多的連接語,原因就是,這是中文直接翻過來的「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當1949年時,毛澤東建立了…的時候,…」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當我的外國朋友說到馬英九的英文時,也並沒有提到他的英文好到什麼「另人驚訝的程度」,而只說他的高知名度只是因為他是重量級政治人物裡少數會英文的。他的英文雖然沒有讓我驚豔,但是可以用英文講述台灣歷史,展現個人風采,實屬不易,所以馬英九的英文真的好嗎?



不是A+,也還跟母語人士差一大截,不過已經是國人夢寐以求的程度,也是值得效法的對象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