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轉貼] 中國幼教學家張雪們的教育方式

[轉貼] 中國幼教學家張雪們的教育方式

台灣幼兒教育之父--張雪門(1891~1973年) 倡導行為課程教學法,浙江鄞縣人。早在30年代,他就與另一位著名的學前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有“南陳北張”之 稱。







生平



他幼年研讀四書五經,後畢業于浙江省第四中學。



1912年出任鄞縣私立星蔭小學首任校長。



1918年,創辦星蔭幼稚園,任園長。



1920年,創辦寧波幼稚師範少校,任校長。



1920年,應聘到北京孔德學校任小學部主任。



1924年入北京大學教育系學習,並兼任職員。



1928年,孔德學校開辦幼稚師範學校,張雪門主其事。



1930年,應北京香山慈幼院院長熊希齡之聘,編輯《幼稚師範叢書》,並任該院附設的北平幼稚師範學校校長,在校內開展了一系列的幼稚教育實驗。



1937年,盧溝橋事變,北平危急,北平幼師被迫于第二年南遷廣西桂林,為廣西省培養了大批幼稚教育骨幹。後因日寇近逼長沙,桂林遭到很大威脅,北平幼師又於1944年遷往重慶江北縣。張雪門在幾經遷徙的過程中,雖然歷盡艱辛,但始終堅持幼稚教育理論的研究與實驗。







1945年8月15日, 日本無條件投降,張雪門抱著恢復北平幼師的意願。回到北京,但得不到當時政府的支援,只好帶著愛女玫玫飛往臺灣。他應臺北長官公署民政處之邀,先後在臺北 開辦兒童保育院、臺灣省育幼院、台中育幼院等。對戰後肅清日本在臺灣兒童中散佈的奴化教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民族自尊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949年, 張雪門不幸患了青光症,雖住院醫治進行手術,但視力難以恢復,後病情不斷惡化,不得不離開教育界,建“石室”為久居之所,過著清貧、寂靜的生活。







理念



反對傳統的兒童教育觀(傳統抽象文字訓練(如:三字經,千字文))-應研究兒童特徵,以擬教育原則與立法,且教育應力求民主化,自由化,科學化。不是成人的縮影,兒童時期不應作為成人之預備,應具備它本身的價值。



提倡「活教育」:活教育的三大目標:



1.「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的中國人」



2.「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



3.「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







生活即教育: 教育原是生活



注重實際的教材及直觀教法:教法要反應生活,社會即學校



教材的目的是要充實兒童生活



考慮國情及時代需要,根據幼兒興趣,能力以幼兒生活為中心,內容必須切合實際需要







教材組織:大單元法



教材組織來源:使兒童獲得完整的生活經驗



大單元教法是由熊芷帶入(1965),融合Project method 成的



大單元法: 一個學期或一整學年為單位,有系統規劃出的數個小單元



兒童興趣,幼兒於生活中學習



教師掌控學習內容,注意教材均衡性,適切性及銜接性







貢獻



所創設的【行為課程】吸取了國際上先進的教育理念。強調幼兒的主體性、創造性,強調本土化教學,他的理論在今天對促進幼稚教育改革仍具有較高的借鑒價值。







著作



《幼稚教育》、《幼稚園課程活動中心》、《幼教師資進修講話》、《幼教無際論》、《實習三年》、《幼兒的發見與創作》、《兒童創作集》、《我的童年》、 《從孩提到青年》、



《閒情集》、《幼教論叢》等專著。







加上他早年撰寫的《幼稚園研究集》、《蒙得梭利及其教育法》、《幼稚園故事集》、《幼稚園教育新 論》、《幼稚園教育概論》、《幼稚園教材研究》等,共有十餘本之多,為我國幼稚園教育理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其中《幼稚教育概論》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其理 論水平較高,值得後學者研讀《張雪門幼稚教育文集》(上、下卷)。







《幼稚教育概論》一書,1931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並發行,共104頁,為師範小叢書之一。







網路整理資料,期望對你有幫助

參考資料

sunny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