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分享] 心律不整基本救命術

[分享] 心律不整基本救命術

心律不整基本救命術
心律, 救命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  馬惠明

急救的口訣「叫叫ABC」   

對已出現心律不整症狀的病人,急救的口訣是「叫叫ABC」,第一個叫是看看病人是否還有意識,第二個叫是打119電話叫救援,A則是看呼吸道是否順暢,B是看病人是否還有呼吸,C是按摩心臟維持循環。這就是心律不整病患的基本救命術。

發病時最怕的就是把可能會猝死的病人當成是昏倒病人,將他扶著坐起來,煽煽風、掐掐人中,按摩肩膀。如果嚴重點的病人沒能悠悠醒來,事情恐怕就大條了。

更糟的是病人剛倒下過程中,剛開始也會有短暫抽動、掙扎、呼吸急促的情況,這時旁人如果以為病人有動作就有生命跡象,亦或是把病人當成癲癇病人來處理,開始做煽風、掐人中等急救「錯」施,等到叫個5分鐘、10分鐘還叫不醒,過了黃金8分鐘的急救期,這時再叫119就為時晚矣。

大腦缺氧時間過長,常常會醒不過來;一般說來缺氧幾秒就會昏厥,4分鐘就會腦死,錯過了黃金急救時間,病人就回天乏術。碰到家人或路人發生心律不整的狀態時,首先要鎮靜。慌亂、七嘴八舌都會延誤急救時間,如果不知道在救護車來之前該怎麼做,只要記得打119,電話上會有專業人員告訴你怎麼做CPR(心肺復甦術)。未來如果3G手機更為普及發達,也可能透過急救派遣人員影音的指導,進行急救。

「生命之鏈」急救術

一、確認病患意識狀態,趕快求救:不要把心律不整當成中暑,如不能確認是何種病症最好快打119,並在等待救援時執行「叫叫ABC」。

二、倒下去4分鐘內一定要做CPR:每延遲1分鐘就會增加10%的死亡率,所以CPR千萬不可停。1個人很難獨力完成4分鐘的CPR,最好呼朋喚友一起做。做的時候要注意壓胸的要領是下壓4至5公分深,速度要夠快,是每分鐘100下,每按摩心臟30下,要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可維持病患腦部血流量,降低復元後腦的損傷程度。好的CPR的重點,就是用力壓,快快壓,胸回彈,莫中斷。

三、八分鐘早期電擊,非常重要:目前台灣各地的消防救護隊都配置了自動電擊器。未來也將在人潮眾多,心臟停止高發生率地點如捷運站、航空站、大型賣場、運動中心等地設自動體外電擊器(AED)。這種自動電擊器就像傻瓜相機一樣很容易操作。如果能縮短猝死到第一次電擊的時間,對病人存活率提升有很大幫助。 

四、盡早進行高級救護術以及復甦後的加護措施:插管與給藥,對於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電擊回來,或是呈現無法電擊的心律時,在到院前必須進行。復甦後循環恢復的病人,更要保持戰果,給予適當的加護醫療,例如以低體溫保護大腦功能。

五、如果心律不整患者的家屬,能把握基本救命術的要訣,就可將傷害降至最低。

喘、頭暈、心悸、胸悶、暈厥 心律不整典型癥兆

很多人沒有家族病史,而且身處青壯年期,根本不曾想到心律不整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像還沒上任的內政部長廖風德、唱片製作人馬兆駿、主播廖筱君的弟弟在打球後猝死的情形,誰會料到「意外」會發生在一個個活力十足的人身上。

我們不想讓發生在名人身上的事嚇到大家,但是心律不整的發生,甚至猝死的發生,是值得大家注意的醫療與衛生課題。基本上心律不整的癥兆相當多樣性,有的人是跳得太快,有的人則是跳得太慢,症狀不盡相同。總的來說,心臟出血量不足會出現喘、頭暈、心悸、胸悶以及恍神、倦怠、全身無力、心絞痛、昏倒,有這些症狀出現時就要注意了。

這時候誰在患者的身邊很重要,如果太過輕忽,大而化之型的人,病人可能喪失求救的機會;如果遇到的是有警覺性、有醫藥常識的人,經常可以早期挽回。

台商小棧整合資訊救命啊,谁可以教我做收购计划书及再投资计划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