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分享] 預防骨鬆、骨折 更年期前先存好「骨本」

[分享] 預防骨鬆、骨折 更年期前先存好「骨本」

優活健康網   

十幾年前,骨質疏鬆很少為人所知。直至近十餘年在醫藥產業的行銷與媒體的推波助瀾下,骨質疏鬆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詞。呼籲民眾關心被忽視的健康議題原為好事,特別是被遺忘的老年健康,但是在骨質疏鬆的議題上,我們應該略微謹慎。搭著更年期醫療化的便車,骨質疏鬆成為更年期婦女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天主教聖功醫院骨科 -振興醫師表示,骨質疏鬆是指骨質流失,骨骼產生洞隙、變薄。遺傳因子、飲食失調、缺乏運動或服用藥物都可能會使骨質密度偏低,而每一個人,當年紀漸老時也都會發生骨質流失的現象,因此,更年期婦女的骨質疏鬆該被視為老化現象或是荷爾蒙缺乏的疾病,存有一些爭議。1994年WHO以年輕白人婦女(25~29歲)為基準,將骨質密度低了2.5個標準差的人定義為骨質疏鬆。

每一個人出生後,骨密度會隨著年齡增加,到25歲左右骨密度達到最高值,30歲左右便開始漸漸減少,婦女在更年期間,骨質每年減少0.5~1.0%,停經後,每年減少1~3%,停經5年後骨質流失又漸趨緩。而男性可能因為生活習慣(如有運動習慣、曬較多太陽),骨質流失速度較慢,較晚才會面臨骨質疏鬆的現象。隨著季節不同,骨質密度會有變化,而不同身體部位的骨骼密度也不一樣。

骨質疏鬆會引起骨折嗎?振興醫師指出,骨質疏鬆不會痛,也看不見;除非骨折,不然也不會有症狀。它本身不一定會引起問題,但是疏鬆的骨骼比硬密的骨骼要容易折斷。脊椎骨會有自發性的折損,髖骨或腕骨會因摔倒而折斷。然而,骨折並不只是簡單的骨質疏鬆的問題,瘦子較沒有彈性,某些藥物會造成昏眩,都是導致骨折的因子。

對於老年人而言,滑溜的浴缸、崎嶇不平的路面、馬路上的溝蓋、視力不良、過度提重,都可能是比骨質疏鬆更大的骨折危險因子!因此,骨質疏鬆不是一種疾病,而是骨折的一個危險因子,就如高膽固醇之於心臟病。預防骨質疏鬆是預防骨折的方法之一,但卻不是唯一方法。

要預防骨折造成的健康影響,光是預防骨質疏鬆並不足夠,而現行骨折防治政策著重於骨質疏鬆卻輕忽相關衛教及其他風險因子,有可能對婦女健康的保障沒有多大幫助。且隨著年長,骨質會漸漸流失,身體機能也會逐漸退化,這是自然的現象。我們無法避免這必然的經歷,但,我們可以減緩骨質流失及身體機能老化的速度。因此從年輕開始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儲存骨本預防意外跌倒方為上策。

《健康小辭典》影響骨質強度的因子包括:

1、基因、種族:決定骨骼可達到的最高骨質密度。
2、環境及生活形態:飲食不當、缺乏運動、吸煙、維生素D缺乏、飲酒過量等都會負面影響骨骼的強度。   
3、荷爾蒙:性荷爾蒙、副甲狀腺素、甲狀腺素等。
4、性別:男性骨骼一般較女性強。
5、年紀:隨著年歲漸長,骨質密度漸減。
返回列表